电池包下壳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3409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电池包下壳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包下壳体和具有该电池包下壳体的电池包。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车辆的动力性以及减少燃料消耗,需要在保证车辆整体强度的情况下,减低整车重量。相关技术中,车辆中的电池包通过电池包下壳体安装在车身上,电池包下壳体为实心金属板制成,由于电池包下壳体需要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电池包下壳体的设计厚度较厚,从而增加了电池包下壳体的重量,进一步增加了整车重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下壳体,该电池包下壳体在保持一定强度的情况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整车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池包下壳体的电池包。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包下壳体,包括下壳体本体和加强筋,所述下壳体本体包括底板和外周板,所述外周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外边缘,所述加强筋为碳纤维加强筋,所述碳纤维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加强筋为网格状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包下壳体,能在保证电池包下壳体具有较高的强度下减小电池包下壳体的设计厚度,从而减轻了电池包的重量,进而减轻了整车重量。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电池包下壳体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优选地,所述碳纤维加强筋包括多层叠置的碳纤维布铺层。

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布铺层为偶数层。

更进一步地,相邻的两层所述碳纤维布铺层的铺层方向正交。

更进一步地,相邻的两层所述碳纤维布铺层的铺层方向错开45°。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包括顶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从所述顶壁的两侧边缘向下延伸,所述第一侧壁的下端和所述第二侧壁的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侧壁翻边和第二侧壁翻边,所述第一侧壁翻边和所述第二侧壁翻边分别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顶壁之间限定出填充空间,所述填充空间内填充有热固性树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关于所述顶壁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包括多条纵向加强筋和多条横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沿所述下壳体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横向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沿所述下壳体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纵向加强筋和所述横向加强筋垂直相交布置以使得所述多条纵向加强筋和所述横向加强筋构成网格状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外周板包括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以及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相对,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对,每个所述横向加强筋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池包,设有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包下壳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池包,能在满足电池包在车辆运行时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减轻电池包整体重量,进而减轻了整车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池包下壳体100,下壳体本体1,底板104,第一端板1051,第二端板1052,第一侧板1053,第二侧板1054,加强筋2,顶壁201,第一侧壁202,第二侧壁203,第一侧壁翻边204,第二侧壁翻边205,热固性树脂206,第一纵向加强筋211,第二纵向加强筋212,第三纵向加强筋213,第一横向加强筋221,第二横向加强筋222,第三横向加强筋223,第四横向加强筋224,第五横向加强筋2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

首先结合图1和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下壳体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下壳体100可以包括下壳体本体1和加强筋2,下壳体本体1可以包括底板104和外周板,电池模组可以放置在底板104上,外周板可以设置在底板104的外边缘,即外周板可以环绕底板104的周向设置,以将电池模组容纳在外周板内部,加强筋2可以设置在底板104上,从而增强了电池包下壳体100的结构强度。

加强筋2可以为碳纤维加强筋2,碳纤维加强筋2可以进一步增加加强筋2的结构强度,从而进一步增加下壳体本体1的结构强度,如图1所示,加强筋2可以为网格状加强筋2,即多个加强筋2可以在底板104上沿不同方向交错分布,从而可以增强下壳体本体1各个方向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下壳体100,通过设置网格状的碳纤维加强筋2,能明显增强电池包下壳体100的结构强度,由此可以在满足电池包下壳体100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下,减小电池包下壳体100的设计厚度,从而减轻了电池包的重量,进而减轻了整车重量。

优选地,碳纤维加强筋2可以包括多层叠置的碳纤维布铺层,多层碳纤维布铺层可以通过树脂粘接,可以通过铺设不同层数的碳纤维布铺层使碳纤维加强筋2达到预先的设计厚度,从而使电池包下壳体100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

具体地,碳纤维布铺层可以为偶数层,即每个碳纤维加强筋2可以由2层、4层、6层或更多偶数层叠置制成。

在一些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相邻的两层碳纤维布铺层的铺层方向可以互相正交。碳纤维布铺层的铺层方向可以不止于此,在另一些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相邻的两层碳纤维布铺层的铺层方向可以错开45°。从而碳纤维加强筋2在不同方向具有相同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加强筋2可以包括顶壁201、第一侧壁202和第二侧壁203。第一侧壁202和第二侧壁203分别可以从顶壁201的两侧边缘向下延伸,第一侧壁202的下端和第二侧壁203的下端可以分别设置有第一侧壁翻边204和第二侧壁翻边205,第一侧壁翻边204和第二侧壁翻边205可以分别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第一侧壁202、第二侧壁203与顶壁201之间可以限定出填充空间。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侧壁翻边204的下端面以及第二侧壁翻边205的下端面可以与下壳体本体1的底板104的上表面贴合固定,从而加强筋22与下壳体本体1的底板104固定,此时第一侧壁202、第二侧壁203、顶壁201限定出的填充空间将由下壳体本体1的底板104封闭。

当加强筋2与下壳体本体1固定后,可以向填充空间填充热固性树脂206,由于热固性树脂206的密度较低,从而可以在令电池包下壳体100的重量增加很小的情况下进一步支撑加强筋2,进而提高了电池包下壳体100的结构强度。同时,填充的热固性树脂206凝固后可以稳定支撑加强筋2,且热固性树脂206对来自电池包下壳体100的震动具有吸收和衰减效果。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侧壁202和第二侧壁203可以关于顶壁201对称设置,由此加强筋2在第一侧壁202处和第二侧壁203处的强度相等,进而保证加强筋2整体强度均匀分布。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加强筋2可以包括多条纵向加强筋和多条横向加强筋,更加具体地,纵向加强筋可以包括第一纵向加强筋211、第二纵向加强筋212和第三纵向加强筋213,横向加强筋可以包括第一横向加强筋221、第二横向加强筋222、第三横向加强筋223、第四横向加强筋224和第五横向加强筋225。

如图1所示,纵向加强筋可以设置在底板104上且沿下壳体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横向加强筋可以设置在底板104上且沿下壳体本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具体地,如图1所示,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可以垂直相交布置,从而多条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可以构成网格状加强筋,进而同时增强了底板104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外周板可以包括第一端板1051、第二端板1052、第一侧板1053和第二侧板1054。第一端板1051可以与第二端板1052相对,第一端板1051与第二端板1052可以构成大体矩形的下壳体本体1的两条短边。第一侧板1053可以和第二侧板1054相对,第一侧板1053与第二侧板1054可以构成大体矩形的下壳体本体1的两条长边。

如图1所示,每个横向加强筋的两端可以分别延伸至第一侧板1053和第二侧板1054。即每个横向加强筋可以沿宽度方向贯穿底板104设置,这样增加了电池包下壳体100的横向传力通道。

下面以车辆发生侧碰且碰撞力施加在第一侧板1053上为例说明,此时由于横向加强筋分别与第一侧板1053和第二侧板1054相连,因此每个横向加强筋都可以作为一条横向传力通道,使得来自第一侧板1053的碰撞力可以通过横向加强筋传递至第二侧板1054以共同分担、衰减碰撞能量,最大限度地保护电池包下壳体100内的电池模组,防止电池模组发生爆炸或火灾。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设有如本实用新型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电池包下壳体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通过设置电池包下壳体100,能在满足电池包在车辆运行时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减轻电池包整体重量,进而减轻了整车重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