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限位结构及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6586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电芯限位结构及电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限位结构及电箱。



背景技术:

随着电箱能量密度和成本的降低,无模组的电箱正在逐渐普及。电箱包括壳体和多个电芯,多个电芯呈行列式排布于壳体内,即电芯沿电芯的长度方向排列有多列,每列沿电芯的厚度方向排列有多个电芯,电芯的底面通过结构胶与壳体胶接。为了保证电芯排布后的距离一致,通常将电芯之间设置为无间隙,即相邻的两个电芯的主平面之间没有空间,而电芯在使用过程中,主平面会发生膨胀变形,这将无法给电芯的膨胀提供变形空间,会造成周围的壳体发生变形,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芯限位结构及电箱,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芯限位结构,用于以行列式排布有多个电芯的电箱,包括隔条,所述隔条包括本体和限位部,所述本体为条状结构,能够位于相邻的两个电芯的主平面之间或者所述电芯与壳体之间;所述本体上设有第一容胶槽,所述第一容胶槽用于存储所述电芯上的多余的结构胶;所述限位部连接于所述本体,在平行于所述本体的延伸方向的平面上延伸,所述限位部能够搭接于所述电芯的底面或者顶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胶槽包括通孔和/或凹槽,所述凹槽由所述本体靠近所述限位部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

优选地,所述隔条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本体的间隔部,所述间隔部能够位于相邻的两列所述电芯之间或者所述电芯与所述壳体之间。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连接于所述间隔部。

优选地,所述间隔部设有第二容胶槽,所述第二容胶槽用于存储所述电芯上的多余的结构胶。

优选地,所述本体在所述间隔部的位置处设有所述第一容胶槽,所述第一容胶槽与所述第二容胶槽连通。

优选地,所述间隔部设有多个,各所述间隔部沿所述延伸方向排列;

和/或

所述限位部设有多个,各所述限位部沿所述延伸方向排列。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为平板结构,所述隔条设有多条,多条所述隔条沿垂直于所述延伸方向且平行于所述限位部的方向排列。

优选地,各所述隔条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本体的间隔部,所述间隔部沿垂直于所述延伸方向的方向延伸,且所述间隔部能够位于相邻的两列所述电芯之间或者所述电芯与所述壳体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隔条上的所述间隔部相连接。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箱,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电芯限位结构、呈行列式排列的多个电芯和壳体,所述本体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的主平面之间,或者所述电芯与所述壳体之间。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电芯限位结构,隔条上设置限位部和本体,在电芯安装过程中,将本体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电芯的主平面之间,以实现各电芯排布后的距离一致,上述结构,由于两个电芯之间以及电芯与壳体之间有隔条支撑,使相邻的两个电芯的主平面之间以及电芯的主平面与壳体之间均留有间隔,在电芯膨胀时,该间隔能够缓冲电芯的膨胀力,因此,能够降低壳体发生变形的几率,提高电箱的安全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电箱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电芯限位结构中隔条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5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电芯限位结构中隔条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7为图5中D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8为图5中D处的局部正视图;

图9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电芯限位结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E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附图标记:

100-隔条;

110-本体;111-凹槽;112-通孔;

120-限位部;121-第三容胶槽;

130-间隔部;131-第二容胶槽;

200-电芯;

300-下箱体;

400-上盖或工装;

500-结构胶。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箱,包括电芯限位结构、多个电芯200和壳体,电芯200包括主平面、顶面、底面,以及与主平面、底面、顶面均垂直的侧面;多个电芯200呈行列式排列于壳体内,其中,电芯200沿其长度方向排列形成一列,电芯200沿其厚度方向排列形成一行,在每行中,相邻的两个电芯200的主平面相对。壳体包括下箱体300,电芯200排列于下箱体300。

如图2-10所示,电芯限位结构用于以行列式排列有多个电芯200的电箱,电芯限位结构包括隔条100,隔条100包括本体110和限位部120,本体110为条状结构,本体110沿电芯200的高度方向的尺寸远小于电芯200的高度,通常,沿电芯200的厚度方向,本体110的投影位于主平面的投影的中心区域之外,以避开电芯200的主要形变位置。且本体110能够位于相邻的两个电芯200的主平面之间或者电芯200与壳体之间,即本体110沿着电芯200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每一行的多个电芯200中,相邻的两个电芯200之间,和电芯200与壳体之间设置有隔条100,且本体110上设有第一容胶槽,第一容胶槽连通至限位部120。通常在电芯200的底面涂有结构胶500,将下箱体300由电芯200的底面放置于电芯200上,此时,底面与限位部200相互挤压,由于结构胶500受到挤压力的作用,多余的结构胶500会流入第一容胶槽内。

限位部120连接于本体110,一般地,相对于延伸方向,限位部120连接于本体110的一侧的边缘,且限位部120在平行于本体110的延伸方向的平面上延伸,在隔条100与电芯200安装后,限位部120搭接于电芯200的底面或者顶面,可以理解地,在隔条100位于电芯200靠近底面的一端时,限位部120搭接于电芯200的底面,以防止本体110滑入主平面的中心区域。

一般地,在安装过程中,先将电芯200倒扣安装于上盖或工装400,即将电芯200的顶面朝向上盖或工装400,对电芯200进行大致排列,然后将隔条100安装于相邻的两个电芯200的主平面之间,在电芯200的底面涂覆结构胶500,最后安装下箱体300,以使电芯200与下箱体300胶接。由于在相邻的两个主平面间设置有隔条100,隔条100能够阻止相邻的两个电芯200,或者电芯200与壳体之间的相互靠近,因此,易于实现各电芯200排布后的距离一致,且相邻的两个电芯200的主平面之间以及电芯200的主平面与壳体之间均留有间隔,因此,在电芯200膨胀时,该间隔能够缓冲电芯200的膨胀力,从而降低壳体发生变形的几率,提高电箱的安全性。

其中,第一容胶槽可以仅包括通孔112(如图9-10所示)或者凹槽111(如图2-10所示),也可以同时包括通孔112与凹槽111,以方便加工。凹槽111由本体110靠近限位部120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可选地,凹槽111、通孔112可以各自设有一个或者多个。

为了使本体110与相邻的两个主平面(两个主平面位于不同的两个电芯200上)之间贴合的更好,通常,本体110选为板状结构。由于电芯200的底面与主平面之间相互垂直,因此,限位部120与本体110也相互垂直。

为了使限位部120与电芯200的接触更为可靠,限位部120可选为板状结构。具体地,限位部120可以设有一个或者多个,如两个、三个或者更多个,在设有多个时,多个限位部120沿本体110的延伸方向排列,一般地,在本体110的两端以及本体110的中间区域分别设有限位部120,以更好地固定电芯200。

可选地,限位部120上设有第三容胶槽121,第三容胶槽121自限位部120远离本体110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三容胶槽121沿垂直于限位部120的方向,贯通限位部120,以在电芯200安装过程中,将多余的结构胶500更快地排出电芯200的底面,使电芯200与壳体的胶接力更均匀。优选地,本体110在第三容胶槽121处设有第一容胶槽,此时,第一容胶槽可以与第三容胶槽121连通,以进一步便于多余的结构胶500的排出。

为了保证相邻两列电芯200之间的距离或者电芯200与壳体之间的距离,隔条100还包括连接于本体110的间隔部130,间隔部130一般为板状结构,间隔部130沿垂直于本体110的延伸方向且平行于限位部120的方向延伸,且间隔部130能够位于相邻的两列电芯200之间或者电芯200与壳体之间,即间隔部130位于电芯200的侧面与壳体之间,或者相邻的两个侧面(两个侧面分别位于不同的电芯200上)之间,通常,在隔条100安装后,电芯200与壳体之间、相邻的两列电芯200之间均设有间隔部130。由于电芯200的底面、主平面以及侧面相互垂直,因此,本体110、限位部120以及间隔部130三者通常也相互垂直。

具体地,如图3-4所示,限位部120连接于间隔部130,以增加隔条100的强度。

可选地,间隔部130设有第二容胶槽131,第二容胶槽131连通至本体110靠近限位部120的一侧,第二容胶槽131可以由间隔部130自靠近限位部120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或者第二容胶槽131为通孔,通孔贯通间隔部130,第二容胶槽131也用于存储电芯200上的多余的结构胶500。

为了使多余的结构胶500更快地排出,本体110在间隔部130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容胶槽,第一容胶槽与第二容胶槽131连通。进一步地,在限位部120与间隔部130的连接处均设有第一容胶槽、第二容胶槽131、第三容胶槽121,且第一容胶槽、第二容胶槽131、第三容胶槽121相互连通。

为了保证每相邻的两列电芯200之间、以及电芯200与壳体之间的距离,间隔部130设有多个,各间隔部130沿延伸方向排列。当然,间隔部130也可以仅设有一个。

可以理解地,间隔部130与限位部120可以同时设有多个,也可以仅一者设有多个。在同时设有多个时,优选地,间隔部130与限位部120的数量相等,且二者一一对应,对应的每组间隔部130与限位部120相互连接,以增加隔条100的强度,如图3-4、7-8所示。

具体地,隔条100可以有如下结构:

第一种结构,如图2-4所示,在隔条100安装于相邻的两列电芯200之间时,相对于延伸方向,间隔部130向本体110的两侧均延伸,在间隔部130位于本体110的端部时,间隔部130能够同时与同一行的两个电芯200贴合;在间隔部130位于本体110的中间区域时,间隔部130能够同时与相邻两行的四个电芯200贴合。同理,在限位部120位于本体110的端部时,限位部120由本体110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延伸,如图3所示,即限位部120同时搭接于同一列的两个电芯200上,两个电芯200沿厚度方向排列;在限位部位于本体110的中间区域时,限位部120在平行于延伸方向的平面上的各个方向均延伸,当限位部120位于间隔部130处时,限位部120能够同时搭接于四个电芯200上,如图4所示。

第二种结构,如图5-8所示,在隔条100安装于壳体与电芯200之间时,相对于延伸方向,间隔部130向本体110的一侧延伸,在间隔部130位于本体110的端部时,间隔部130与一个电芯200贴合;在间隔部130位于本体110的中间区域时,间隔部130能够同时与相邻两行的两个电芯200贴合。可以理解地,在限位部120位于本体110的端部时,限位部120由本体110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延伸,且与间隔部130位于本体110的同侧,如图6所示,即限位部120仅搭接于一个电芯200上;在限位部位于本体110的中间区域时,相对于延伸方向,限位部120向本体110的一侧延伸,且与间隔部130位于本体110的同侧,如图7-8所示,即限位部120能够同时搭接于两个电芯200上,两个电芯200沿长度方向排列。

由于电芯200排成多行多列的形式,因此,电芯限位结构包括多条隔条100,多条隔条100沿垂直于本体110的延伸方向且平行于限位部120的方向排列,其中既包括第一种结构的隔条100,也包括第二种结构的隔条100,各隔条100沿着电芯200的厚度方向排列,以实现电芯200的更好固定。如图1所示,共有36个电芯200,排成三行,每行又排列有十二个电芯200,即十二列,因此,设置了两条第二种结构的隔条100,十一条第一种结构的隔条100,将各电芯200以及电芯200与壳体均隔开。

可选地,在设有多条隔条100时,电芯限位结构为一体成型结构,如图9-10所示,相邻的限位部120相互连接,优选地,搭接于同一电芯200上的限位部120可以顺次相连,形成空心环,以增加电芯限位结构的强度。相邻的间隔部130相连,即多个间隔部130呈行列式排布,位于同一行的间隔部130相连,以增加整个电芯限位结构的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