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电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7295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隔热电容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热电容。



背景技术:

电容是目前大多数电子产品都会使用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其具备充放电功能、电路缓冲功能等。目前在电路板加工时,为了方便定位和简化加工工序,往往会使电容的底部和电路板贴合。如此设计的电路板,由于电路板和电容的底部直接贴合,在工作过程中,电路板产生热量会直接传递到电容中,使电容由于温度过高而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电容,可以有效避免因电路板直接与电容底部接触而导致电容过热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隔热电容,包括壳体、第一电极膜、第二电极膜、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塑料材质的隔热板;

所述壳体为圆柱形;所述第一电极膜和第二电极膜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相互绝缘;

所述隔热板位于所述壳体的下方,其中部设有直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壳体的直径的定位盲孔,所述定位盲孔的底面设有四个支撑凸台,所述支撑凸台的高度小于所述定位盲孔的深度;

所述隔热板的底面还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所述支撑凸台的上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底部贴合;

所述第一引脚包括第一竖直部和设置于所述隔热板的下方的第一水平部;所述第一竖直部的上端与第一电极膜连接,所述第一竖直部的下端依次贯穿所述壳体的底部和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竖直部与所述第一水平部相互垂直;

所述第二引脚包括第二竖直部和设置于所述隔热板的下方的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二竖直部的上端与第二电极膜连接,所述第二竖直部的下端依次贯穿所述壳体的底部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竖直部与所述第二水平部相互垂直。

具体地,将隔热板设置为塑料材质,是因为塑料的导热性能较差,可以有效的起到隔热作用,避免电路板中的热量大量的、直接的传递到壳体的底部。进一步地,在隔热板中设置定位盲孔,壳体的底部设置在定位盲孔中,可以方便加工时进行定位。而设置支撑凸台,是因为支撑凸台可以减少壳体的底部与隔热板的直接接触的面积,进而减少通过隔热板传递到壳体中的热量。而且,支撑凸台使壳体和隔热板之间形成空隙,有利于加快壳体和隔热板的散热。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隔热板的底面还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水平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水平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

具体地,将所述第一水平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水平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就可以保证整个隔热电容的底部是平整的,方便将隔热电容安装进电路板中。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水平部和第二水平部的底面均为直平面。

具体地,将所述第一水平部和第二水平部的底面均设置为直平面,便于焊接,减少隔热电容与电路板的焊接难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水平部和第二水平部在一条直线上。

具体地,将所述第一水平部和第二水平部设置在一条直线上,方便加工,降低制造成本。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隔热板的其中一个角设有倒角。

具体地,将所述隔热板的其中一个角设为倒角,方便对壳体和隔热板加工时进行对其定位,也方便为后续的隔热电容的检测进行自动定位和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倒角的角度为45°。

具体地,45°的倒角容易加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的下部的侧面沿圆周方向设有环形凹槽。

具体地,所述环形凹槽用于第一电极膜和第二电极膜安装时进行定位。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凸台为圆柱或者正方体。

具体地,圆柱凸台或者正方体凸台形状规则,容易制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隔热电容,通过设置塑料材质的隔热板,可以有效避免因电路板直接与电容底部接触而导致电容过热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隔热电容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所述的隔热板的上表面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所述的隔热板的下表面示意图。

图中:

1、壳体;

2、环形凹槽;

3、隔热板;301、定位盲孔;302、支撑凸台;303、第一通孔;304、第二通孔;305、第一凹槽;306、第二凹槽;307、倒角;

4、第一引脚;401、第一竖直部;402、第一水平部;

5、第二引脚;501、第二竖直部;502、第二水平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4所示,一种隔热电容,包括壳体1、第一电极膜、第二电极膜、第一引脚4、第二引脚5和塑料材质的隔热板3;壳体1为圆柱形;第一电极膜和第二电极膜位于壳体1的内部,且相互绝缘;隔热板3位于壳体1的下方,其中部设有直径大于壳体1的直径的定位盲孔301,定位盲孔301的底面设有四个支撑凸台302,支撑凸台302的高度小于定位盲孔301的深度;隔热板3的底面还设有第一通孔303和第二通孔304;支撑凸台302的上表面与壳体1的底部贴合;第一引脚4包括第一竖直部401和设置于隔热板3的下方的第一水平部402;第一竖直部401的上端与第一电极膜连接,第一竖直部401的下端依次贯穿壳体1的底部和第一通孔303与第一水平部402的一端连接;第一竖直部401与第一水平部402相互垂直;第二引脚5包括第二竖直部501和设置于隔热板3的下方的第二水平部502;第二竖直部501的上端与第二电极膜连接,第二竖直部501的下端依次贯穿壳体1的底部和第二通孔304与第二水平部502的一端连接;第二竖直部501与第二水平部502相互垂直。

具体地,将隔热板3设置为塑料材质,是因为塑料的导热性能较差,可以有效的起到隔热作用,避免电路板中的热量大量的、直接的传递到壳体1的底部。进一步地,在隔热板3中设置定位盲孔301,壳体1的底部设置在定位盲孔301中,可以方便加工时进行定位。而设置支撑凸台302,是因为支撑凸台302可以减少壳体1的底部与隔热板3的直接接触的面积,进而减少通过隔热板3传递到壳体1中的热量。而且,支撑凸台302使壳体1和隔热板3之间形成空隙,有利于加快壳体1和隔热板3的散热。

于本实施例中,隔热板3的底面还设有在一条直线上的第一凹槽305和第二凹槽306;第一水平部402设置在第一凹槽305中,第二水平部502设置在第二凹槽306中。第一水平部402和第二水平部502的底面均为直平面。具体地,将第一水平部402设置在第一凹槽305中,第二水平部502设置在第二凹槽306中,就可以保证整个隔热电容的底部是平整的,方便将隔热电容安装进电路板中。将第一水平部402和第二水平部502的底面均设置为直平面,便于焊接,减少隔热电容与电路板的焊接难度。

于本实施例中,隔热板3的其中一个角设有45°的倒角307。于其它实施例中,倒角307为30°或者60°。具体地,将隔热板3的其中一个角设为倒角307,方便对壳体1和隔热板3加工时进行对其定位,也方便为后续的隔热电容的检测进行自动定位和排列。

于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下部的侧面沿圆周方向设有环形凹槽2,用于第一电极膜和第二电极膜安装时进行定位。

于本实施例中,支撑凸台302为圆柱。于其它实施例中,支撑凸台302为正方体或者椭圆柱或者圆台。

于本实施例中,定位盲孔301的直径大于壳体1的直径,于其它实施例中,定位盲孔301的直径等于壳体1的直径。

本文中的“第一”、“第二”仅仅是为了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