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有刷电机转子的换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9614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有刷电机转子的换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有刷电机转子的换向器。



背景技术:

电机转子换向器焊接时都需要使用锡线,锡线焊接时会产生一定的锡珠和小锡球,转子焊接完成后需要进行转子外观检查,而转子外观检查是采用人工检查,所以有部分未检查出的锡珠、小锡球遗留并振入到下一工位。当电机组装完成后,由于锡珠、小锡球粘在换向器边缘,电机转动后锡珠、小锡球振入电机换向器内槽而容易造成电机短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有刷电机转子的换向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有刷电机转子的换向器,其包括胶芯与换向极片,所述换向极片套设于所述胶芯上,所述换向极片上按间隔距离设置有若干个换向器内槽,该胶芯上对应所述若干个换向器内槽设置有用于阻挡该换向器内槽的凸块。

所述胶芯包括圆柱部与三角安装台,所述三角安装台横向环设于所述圆柱部的周壁上,若干个所述凸块位于该圆柱部的周壁上,于该圆柱部中央纵向贯穿设置有转轴孔。

所述换向极片套设于所述圆柱部上,该换向极片的下端延伸出所述三角安装台。

所述换向极片上套设有圆形弹性压圈,该圆形弹性压圈与所述凸块相接触。

所述圆柱部的下端按间隔距离设置有若干个导入插脚,该导入插脚下端设有倒角。

所述凸块数量为三块,该凸块为长方体,该凸块的宽度与所述换向器内槽的宽度相同。

所述导入插脚数量为三个。

所述胶芯为注塑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设计巧妙,通过在胶芯的周壁上设置凸块阻挡锡珠、锡球振入换向器内槽,以此避免因锡球造成的电机短路现象,在换向器上新增设的凸块体积小,并不影响换向器内部空间,还能防止电机因锡球、锡珠短路现象,保证了电机的产品品质。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有刷电机转子的换向器,其包括胶芯1与换向极片2,所述换向极片2套设于所述胶芯1上,所述换向极片2上按间隔距离设置有若干个换向器内槽3,该胶芯1上对应所述若干个换向器内槽3设置有用于阻挡该换向器内槽3的凸块4,凸块4能有效地防止因锡线焊接产生的锡珠、或锡球进入到换向器内槽3,避免了因锡球进入到换向器内槽3而造成的电机短路。

所述胶芯1包括圆柱部5与三角安装台6,所述三角安装台6横向环设于所述圆柱部5的周壁上,若干个所述凸块4位于该圆柱部5的周壁上,于该圆柱部5中央纵向贯穿设置有转轴孔7。

所述换向极片2套设于所述圆柱部5上,该换向极片2的下端延伸出所述三角安装台6。

所述换向极片2上套设有圆形弹性压圈8,该圆形弹性压圈8与所述凸块4相接触。

所述圆柱部5的下端按间隔距离设置有若干个导入插脚9,该导入插脚9下端设有倒角。

所述凸块4数量为三块,该凸块4为长方体,该凸块4的宽度与所述换向器内槽3的宽度相同。

所述导入插脚9数量为三个。

所述胶芯1为注塑一体成型。

将换向极片2套设在胶芯1上,再将圆形弹性压圈8套设在换向极片2上;然后将组装好的换向器装入有刷电机转子组的转轴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设计巧妙,通过在胶芯的周壁上设置凸块4阻挡锡珠、锡球振入换向器内槽3,以此避免因锡球造成的电机短路现象,在换向器上新增设的凸块4体积小,并不影响换向器内部空间,还能防止电机因锡球、锡珠短路现象,保证了电机的产品品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