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柱及其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8435发布日期:2018-06-01 20:54阅读:1966来源:国知局
接线柱及其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接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线柱及其蓄电池。



背景技术:

现有的蓄电池接线采用锥形柱和锥形夹配合实现连接,锥形夹套在锥形柱上,锥形柱连接蓄电池,锥形夹连接导线,锥形夹和锥形柱过盈配合,锥形夹被胀裂,往复拆卸的次数有限,当锥形夹胀裂后,需要更换锥形夹,维修不方便,且锥形夹暴露在环境中,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接线柱及蓄电池,具有维修时间短,维修方便的效果,在正常的连接方式以外,还设有了备用的接线孔,使得在正常的连接方式的接头出现问题时,可以直接去掉接头用导线插入备用接线孔用紧固机构固定,完成快速维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接线柱,包括导电柱,所述导电柱上开设有备用接线孔,所述备用接线孔径向贯穿所述导电柱;

所述导电柱上还设有紧固机构,所述紧固机构和所述备用接线孔配合用于固定输出导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使用时,采用接头的形式将导电柱和输出导向连接,在接头出现问题时,可以将接头去电,直接将导线插入备用接线孔,然后用紧固机构固定,完成电流的导通,实现快速维修。

进一步限定,所述紧固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螺纹孔和螺纹杆,所述螺纹孔和所述备用接线孔连通且交叉。

旋动螺纹杆,当螺纹杆的端面旋入到备用接线孔处时,和输出导线接触,将其固定,操作方便。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上固定设有旋钮。

可以通过旋钮进行旋紧,操作方便。

进一步限定,所述导电柱为锥形柱。

传统的连接导电柱和输出导线的锥形夹可以继续适用本导电柱,避免了重新设计制造,也便于推广。

一种蓄电池,所述接线柱固定在所述蓄电池的壳体上,且和所述蓄电池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接线柱分为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所述正极接线柱和所述蓄电池的电源正极连通,所述负极接线柱和所述蓄电池的电源负极连通。

实现蓄电池的电源的传输。

优选的,还包括绝缘盖,所述绝缘盖和所述蓄电池的壳体可拆卸固定配合,且将所述接线柱盖住;

所述正极接线柱和所述负极接线柱分别对应一个所述绝缘盖。

将接线柱盖住,使得接线进行绝缘隔离,避免电流的非正常传输。

进一步限定,所述绝缘盖和所述蓄电池的壳体通过第一卡接机构可拆卸固定配合,所述第一卡接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第一卡位槽和第一卡位柱,所述第一卡位槽设置在所述蓄电池的壳体或所述绝缘盖上。

在维修时,可以更加方便的打开绝缘盖,保证了正常工作的可靠性同时,还保证了维修的便捷性。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一端旋入所述螺纹孔内,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的端面上开有内多角孔。

在旋紧时,采用内多角扳手对螺纹杆进行转动操作,更加的省力,且拧得更加,配合的可靠性得到提升。

优选的,所述绝缘盖上设有第二卡位柱,所述第二卡位柱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二卡位柱和所述内多角孔配合形成第二卡接机构。

使得内多角孔在和内多角扳手配合同时,还和第二卡位柱匹配,使得其在需要转动螺纹杆时和内多角扳手配合,在需要使用绝缘盖时,还能和第二卡位柱配合,将绝缘盖固定。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的壳体上设有备用正极接线接口和备用负极接线接口,所述备用正极接线接口和所述蓄电池的电源正极连通,所述备用负极接线接口和所述蓄电池的电源负极连通。

在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发生故障时,备用正极接线接口和备用负极接线接口能够作为备用使用,维修的时间大大缩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备用接线孔的设置,使得在传统的接头发生故障时,可以直接去掉接头,直接将导线插入备用接线孔,然后用紧固机构进行固定即可完成维修,通过导电柱的锥形设置,使得导电柱仍然能够适用现有的锥形夹,通过绝缘盖的设置,使得接线柱能够被隔离,避免非正常电流的导通,通过内多角孔的双重作用,一是让螺纹杆拧得更紧,二是让绝缘盖连接更加可靠,通过备用正极接线接口和备用负极接线接口的设置,使得维修时的时候多一个备用选择,保证每次维修的维修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视角一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视角二的爆炸图。

图3为绝缘盖5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一种蓄电池,包括壳体2、电源3、接线柱和绝缘盖5,所述接线柱固定在所述蓄电池的壳体2上,且和所述蓄电池的电源3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接线柱分为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所述正极接线柱和所述蓄电池的电源3正极连通,所述负极接线柱和所述蓄电池的电源3负极连通。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接线柱,包括导电柱1,所述导电柱1为锥形柱。导电柱1为铜柱,导电柱1和壳体2配合端为阶梯轴结构,且还套有垫圈1a,所述导电柱1上开设有备用接线孔11,所述备用接线孔11径向贯穿所述导电柱1;所述导电柱1上还设有紧固机构12,所述紧固机构12和所述备用接线孔11配合用于固定输出导线。所述紧固机构12包括相互配合的螺纹孔121和螺纹杆122,所述螺纹杆为铁制,所述螺纹孔121和所述备用接线孔11连通且交叉。所述螺纹杆122上固定设有旋钮1221。所述螺纹杆122的一端旋入所述螺纹孔121内,所述螺纹杆122的另一端的端面上开有内六角孔1222。在绝缘盖5的内壁上设置卡槽或者卡片,将一个内六角扳手图示未画出卡在绝缘盖5上,在维修时可以直接取用。

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绝缘盖5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固定连接形成一个L形状,第三挡板分别和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各自形成一个L形状,蓄电池的壳体2为矩形体,在壳体2的上方的四角上开两个缺口,在两个缺口处用螺纹配合连接接线柱,然后用绝缘盖5缺口盖住,使得绝缘盖5上端面和壳体2的上端面平齐,输出导线穿过绝缘盖5,所述绝缘盖5和所述蓄电池的壳体2可拆卸固定配合,且将所述接线柱盖住;所述正极接线柱和所述负极接线柱分别对应一个所述绝缘盖5。所述绝缘盖5和所述蓄电池的壳体2通过第一卡接机构可拆卸固定配合,所述第一卡接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第一卡位槽61和第一卡位柱62,所述第一卡位槽61设置在所述蓄电池的壳体2上。所述绝缘盖5上设有第二卡位柱7,所述第二卡位柱7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二卡位柱7和所述内六角孔1222配合形成第二卡接机构。所述蓄电池的壳体2上设有备用正极接线接口81和备用负极接线接口82,所述备用正极接线接口81和所述蓄电池的电源3正极连通,所述备用负极接线接口82和所述蓄电池的电源3负极连通。输出导线与备用正极接线接口81、备用负极接线接口82配合的结构包括但是不限于以下结构:直接用输出导线连接、通过线鼻子连接、通过线卡连接,连接方式较多,此处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