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流桥电极与接线端子的装配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7767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整流桥电极与接线端子的装配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极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流桥电极与接线端子的装配夹具。



背景技术:

三相整流桥模块在生产过程中,参见图1,需要将接线端子1垂直焊接在整流桥电极2的端部,在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人工焊接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无法保证焊接后的垂直度。

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一种简单的夹具,包括上模及下模,下模的一侧开设有接线端子插入槽,下模上用于放置整流桥电极,接线端子从接线端子插入槽插入后,再进行对应固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焊接垂直度,但存在加工量小、操作不方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现三相整流桥电极大批量装配的整流桥电极与接线端子的装配夹具。

一种整流桥电极与接线端子的装配夹具,包括均呈矩形平板状且尺寸相适配的上模板、下模板及托板,上模板中开设有多个接线端子插入槽,接线端子插入槽沿上模板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槽口的长度大于接线端子的长边宽度,槽口的宽度小于接线端子的短边宽度;下模板上设有多个整流桥电极放置区,上模板顶面与下模板顶面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接线端子长边的长度,托板可覆盖或抽离于上模板的底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托板的一侧设有抽板把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的保证三相整流桥电极在装配过程中接线端子与整流桥电极之间的垂直度,而且具有能够大批量处理的优势,省时省力,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接线端子与整流桥电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整流桥电极与接线端子的装配夹具,包括上模板3、下模板4及托板5,结合图3至图5,上模板3包括矩形上板体31,矩形上板体31中开设有多个接线端子插入槽32,接线端子插入槽32沿矩形上板体31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槽口的长度大于接线端子1(图1所示)的长边a宽度,槽口的宽度小于接线端子的短边b宽度,接线端子1为常用的交直流铜电极;下模板4包括矩形下板体41,矩形下板体41上设有多个整流桥电极放置区42,整流桥电极为常用的紫铜片电极;托板5包括矩形抽板体51,矩形抽板体51的尺寸与矩形上板体31、矩形下板体41相适配,上模板3顶面与下模板4顶面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接线端子1长边a的长度。

使用时,

(1)、将多个整流桥电极2水平放置在下模板4的各整流桥电极放置区42上,

(2)、在整流桥电极2的端部点胶;

(3)、将上模板3反置,矩形上板体31的反面朝上,将接线端子1的长边a插入接线端子插入槽32的反面槽口中,受重力作用,接线端子1下落,直至其短边b挂在反面槽口处时,接线端子1停止下落,长边a一端穿透了接线端子插入槽32并伸出其正面槽口;

(4)、将托板5的矩形抽板体51覆盖住上模板3的矩形上板体31反面,并按压住各个接线端子插入槽32的反面槽口;

(5)、将顶部覆盖有托板5的上模板3正置,使上模板3的矩形上板体31的正面朝上,托板5的矩形抽板体51位于上模板3的矩形上板体31之下,接线端子1受到托板5的支撑,长边a竖直朝上,短边b水平在下并贴于到托板5的顶面;

(6)、将步骤(5)中形成的带有托板5的上模板3,整体支撑放置在下模板4上,使接线端子1的短边b对准下模板4上的整流桥电极2点胶处;

(7)、将托板5抽离上模板3,接线端子1下落,使接线端子1的短边b落置整流桥电极2点胶处,长边a顶部仍然限位在接线端子插入槽32中,保持垂直度;

(8)、将步骤(7)中放置有接线端子1和整流桥电极2的上模板3与下模板4,整体放置入烧结炉;

(9)、经烧结后,胶体融化,使接线端子1的短边b固定在整流桥电极2的端部;

(10)、烧结完成后,经冷却,将上模板3与下模板4拆下,即可完成三相整流桥电极的成型。

本实施例中,上模板3与下模板4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柱6。目的在于,便于在装配过程中,确保上模板3与下模板4的装配精度,保证接线端子1与整流桥电极2之间的精确定位。

本实施例中,托板5的一侧设有抽板把手52。目的在于,便于对托板5的抽送,使操作更为方便。

本实施例中,步骤(2)中,采用自动点胶机对整流桥电极2的端部进行点胶。在进行自动点胶之前,就要将整流桥电极2水平放置在下模板4的各整流桥电极放置区42上,随着下模板4的依次输送,自动点胶机自动对整流桥电极进行点胶,配合夹具的后期操作,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整个运行过程的自动化程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 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