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折边的超薄绿色聚合物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1099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双折边的超薄绿色聚合物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合物电池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具有双折边的超薄绿色聚合物电池。



背景技术:

聚合物电池内部不含液态电解液,使用胶态的固体,因此,具有无电池漏液的优点,其可制成薄型电池,以3.6V400mAh的容量,其厚度可薄至0.5mm。高分子电池由于本身无液体,可在单颗内做成多层组合来达到高电压。容量将比同样大小的锂离子电池高出一倍。因此,聚合物电池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但是,在聚合物电池制造与使用过程中,锂聚合物的充电与放电的保护也至关重要,这关系到聚合物电池的使用寿命与使用安全性能。

目前,为了保护聚合物电池,常常设置一些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来监测,但是,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弊端,单独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一般只有在较大的温度变化和电池膨胀较多的条件下才能监测到,这时往往已经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坏;并且传统的单折边锂电池在装配期间容易使电芯在装入到外壳的时候造成电芯不平整等问题出现,最终也能造成电池温度升高、电池膨胀不可逆等现象发生。

实用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双折边的超薄绿色聚合物电池,其能够制造出双折边、超薄以及充放电性能优异的聚合物电池。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双折边的超薄绿色聚合物电池,包括如下组成部分:外壳、多孔绝缘塑料层、第一固定层、多孔绝缘弹性塑料层、第二固定层、极板组合、微压压力感应控制装置、热敏温度感应控制装置;所述极板组合包括正极片、PP-PE-PP(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隔膜、负极片、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焊接在所述正极片端部,所述负极耳焊接在所述负极片端部;所述PP-PE-PP隔膜位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中间;在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靠近PP-PE-PP隔膜一侧均涂覆有所述高分子聚合物电解液;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均位于所述多孔绝缘弹性塑料层右侧,且所述正极耳位于所述负极耳右侧;所述多孔绝缘塑料层、所述第一固定层、所述多孔绝缘弹性塑料层和所述第二固定层均位于所述外壳内侧,并且依次两两垂直相接,围绕所述极板组合;所述多孔绝缘弹性塑料层内壁由左至右依次安装有热敏温度感应控制装置和微压压力感应控制装置;所述热敏温度感应控制装置、所述微压压力感应控制装置均与与所述负极片电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内壁涂覆有碳纳米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多孔绝缘弹性塑料层上设置有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PP-PE-PP隔膜两面均涂覆有陶瓷涂层。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极板组合的厚度为0.3~5mm。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聚合物电池的厚度为0.5~1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双折边的超薄绿色聚合物电池,其能够制造出双折边、超薄以及充放电性能优异的聚合物电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双折边的超薄绿色聚合物电池,设置的热敏温度感应控制装置和微压压力感应控制装置能够感应微小的温度变化以及微小的膨胀压力,并且在超过设定值自动反馈,停止充放电过程,从而有效的达到延长电池寿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具有双折边的超薄绿色聚合物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具有双折边的超薄绿色聚合物电池的极板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外壳;2、多孔绝缘塑料层;3、第一固定层;4、多孔绝缘弹性塑料层; 5、第二固定层;6、极板组合;7、微压压力感应控制装置;8、通孔;9、热敏温度感应控制装置;61、正极片;62、PP-PE-PP隔膜;63、负极片;64、陶瓷涂层;65、正极耳;66、负极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双折边的超薄绿色聚合物电池,包括如下组成部分:外壳1、多孔绝缘塑料层2、第一固定层3、多孔绝缘弹性塑料层4、第二固定层5、极板组合6、微压压力感应控制装置7、热敏温度感应控制装置9;所述外壳1为硬质铝壳,所述多孔绝缘塑料层2是由聚丙烯塑料制成的多孔塑料层,所述第一固定层3和所述第二固定层5均是由发泡聚氨酯材料制造而成,所述多孔绝缘弹性塑料层4是由硅胶材料制成的多孔结构,所述微压压力感应控制装置7比一般的压力敏感器要敏感的多,只要有膨胀,微压压力感应控制装置7就会工作,阻止充放电程序进一步进行,从而杜绝电池爆炸等现象发生,而热敏温度感应控制装置9也比普通的温度传感器对温度的变化要敏感,温度接近设定值时就自动阻止充放电过程,所述极板组合6包括正极片61、PP-PE-PP隔膜62、负极片63、正极耳65和负极耳66;所述正极耳65焊接在所述正极片61端部,所述负极耳66焊接在所述负极片63 端部;所述PP-PE-PP隔膜62位于所述正极片61和所述负极片63中间;所述正极耳65和所述负极耳66均位于所述多孔绝缘弹性塑料层4右侧,且所述正极耳65位于所述负极耳66右侧;所述正极耳65和负极耳66均由铝箔制成,在所述正极片61和负极片63靠近PP-PE-PP隔膜一侧均涂覆有高分子聚合物电解液;所述多孔绝缘塑料层2、所述第一固定层3、所述多孔绝缘弹性塑料层4 和所述第二固定层5均位于所述外壳1内侧,并且依次两两垂直相接,围绕所述极板组合6;所述多孔绝缘弹性塑料层4内壁由左至右依次安装有热敏温度感应控制装置9和微压压力感应控制装置7;所述热敏温度感应控制装置9、所述微压压力感应控制装置7均与所述负极片63电路连接连接。

为了增加电池的导电性能,所述外壳1内壁涂覆有碳纳米材料层。

为了缓解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胀气对电池造成的影响,所述多孔绝缘弹性塑料层4上设置有通孔8。

为了增加隔膜的阻断性能,所述PP-PE-PP隔膜62两面均涂覆有陶瓷涂层 64。

为了制造出性能优异且厚度相对较小的聚合物电池,所述极板组合6的厚度为0.3~8mm。所述聚合物电池的厚度为0.5~10mm。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