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用点火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9699发布日期:2018-10-09 21:5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点火线圈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典型的内燃机用的点火线圈装置,存在使线圈部分容纳在引擎的堵孔(plughole)内的“笔型”、以及使线圈部分配置在堵孔之上的“矩形型”。笔型的点火线圈装置适于省空间化,另一方面线圈的构造由堵孔的形状或大小来限制。由于近年来引擎的高性能化及低油耗化,因而对于点火线圈装置,要求比至今为止更高的输出电压。在形状上存在自由度、且容易应对高输出电压化的矩形型的点火线圈装置近年来被广泛使用。

在制造矩形型的点火线圈装置时,线圈体被容纳在上表面开口的箱状的外壳中。线圈体包括: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其位于初级线圈的外侧;“i”字铁芯,其贯穿初级线圈的中央;以及外周铁芯,其从“i”字铁芯的一端通过次级线圈的外壳开口侧并到达“i”字铁芯的另一端。将该线圈体容纳在外壳中时在外壳的内部产生的间隙被由热固树脂构成的间隙填充物填充。通过该间隙填充物,产生高电压的次级线圈被与外部绝缘。为了减少间隙填充物的量,外周铁芯的开口面侧从间隙填充物中向外部露出。在日本特开2014-179459公报中,公开了矩形型的点火线圈装置的一个例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79459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随着对引擎的小型化及轻量化的要求提高,对于点火线圈装置,要求进一步的小型化及轻量化。因此,在矩形型的点火线圈装置中,外壳与线圈体的间隙被减小。尤其是在外周铁芯与外壳的内壁的间隙中,存在狭窄的部分。如此,在点火线圈装置中,若推进尺寸精简,则会伴随着有关外壳与线圈体的间隙变小的各种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达成了小型化及轻量化的矩形型的点火线圈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点火线圈装置包括:

线圈体,其组合“i”字型铁芯及“コ”字型铁芯而形成闭磁路,

外壳,其容纳上述线圈体,以及

间隙填充物,其由填充上述外壳内部的间隙的绝缘性树脂构成;

上述“コ”字型铁芯一体地形成有:2个直立设置部,其被配置在上述“i”字型铁芯的两端,连架部,其被连架在上述直立设置部中的每一个上,以及圆角部,其被形成在上述直立设置部和上述连架部的连结部位的外周面上,并且上述“コ”字型铁芯具有:罩部,其至少被覆盖在上述直立设置部的铁芯表面上,以及盖部,其被以覆盖上述连架部的方式设置;

上述连架部被配置在比上述“i”字型铁芯靠上述外壳的开口侧,并且上述盖部具有曲面部位,该曲面部位被配置在该连架部的一部分从上述间隙填充物露出的位置,并对应于上述圆角部地被形成;

上述外壳具有:凸缘部,以及侧壁,其被直立设置在该凸缘部上,使与外壳开口面平行的截面具有矩形状的部位,上述外壳在该矩形状的部位插入有上述“i”字型铁芯的一端;

上述间隙填充物被填充在上述矩形状的部位与上述“i”字型铁芯的一端之间。

优选的是,若以上述“i”字型铁芯的长边方向为轴心方向,以上述矩形状的部位与上述“i”字型铁芯的一端之间为槽部,以该槽部中被设为与上述轴心方向平行的槽部为第1槽,以上述槽部中被设为与上述轴心方向垂直的槽部为第2槽,则上述间隙填充物在上述第1槽与上述第2槽两者中,都形成有与外部空气的分界面。

优选的是,被形成在上述槽部的上述分界面被设为沿上述“i”字型铁芯的一端的轮廓的“コ”字型。

优选的是,上述侧壁的内表面与上述罩部的外表面相对,并形成有使离上述罩部的外表面的距离局部地扩大的间隙部。

优选的是,上述侧壁的内表面形成有使离上述罩部的外表面的距离发生改变的阶梯部,并在上述间隙部上形成有上述分界面。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点火线圈装置的线圈体中,可知在被设为间隙部的槽中,尽管其空间狭小,但是遍布间隙填充树脂,未形成不必要的间隙。这会排除龟裂等的原因,有助于高寿命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点火线圈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点火线圈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的剖面图。

图4是放大了图3的线圈部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图5是图2的线圈体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适当参照附图一边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在图1中,表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点火线圈装置2。该点火线圈装置2为矩形型。在图1中,箭头x表示该点火线圈装置2的前方。反之为后方。箭头y表示该点火线圈装置2的右方向。反之为左方向。箭头z表示该点火线圈装置2的上方向。反之为下方向。图2是图1的点火线圈装置2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的剖面图。图4是放大了图3的点火线圈装置2的一部分的剖面图。上述箭头x、y以及z在图2~4中都表示相同的意思。该点火线圈装置2包括本体4、连接器部6、凸缘部8以及高电压输出部10。

本体4位于点火线圈装置2的中央。本体4呈箱状。如图1~3所示,本体4包括外壳12、线圈体14、点火器16以及间隙填充物18。另外,在图2中,省略了间隙填充物18。

如图2所示,外壳12呈内部为空洞的箱状。外壳12的上表面开口。即,外壳12的上表面为开口面。连接器部6从外壳12的前表面延伸,凸缘部8从外壳12的后表面延伸,高电压输出部10从外壳12的开口面的相反侧的面(底面)延伸。在该实施方式中,外壳12被与连接器部6、凸缘部8、以及高电压输出部10形成为一体。外壳12由树脂构成。作为外壳12的优选材质,例示了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ps(聚苯硫醚)以及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如图2及3所示,点火器16被容纳在外壳12中。从图1及3明显可知,关于点火器16,其整体被间隙填充物18掩埋。点火器16位于线圈体14与连接器部6之间。点火器16位于线圈体14的前侧。点火器16包括元件内置部20和多个端子22。在该实施方式中,点火器16包括6根端子22。元件内置部20呈箱状。端子22分别从元件内置部20的上表面向上侧突出。端子22分别从元件内置部20的开口面侧的面向开口面侧突出。

如图1~3所示,线圈体14被容纳在外壳12中。在图3中,虚线m表示间隙填充物18的开口面侧的面(上表面)。其表示在线圈体14的侧面侧(线圈体14的左侧及右侧)的间隙填充物18的上表面。如图1及3所示,关于线圈体14,其开口面侧的一部分从间隙填充物18的上表面向外部露出。线圈体14的另一部分被间隙填充物18掩埋。线圈体14包括初级线圈架30、初级线圈32、次级线圈架34、次级线圈36、“i”字铁芯38以及外周铁芯部40。

初级线圈架30呈筒状。初级线圈架30沿前后方向延伸。初级线圈架30由树脂构成。初级线圈32通过在初级线圈架30的外周卷绕初级电线46而被形成。在图3中,示出了初级线圈架30的截面以及被卷绕于其上的初级电线46的截面。典型的是,初级电线46的匝数为约100匝。初级电线46的典型的材质为铜(cu)。

次级线圈架34呈筒状。次级线圈架34沿前后方向延伸。次级线圈架34位于初级线圈32的外侧。次级线圈架34由树脂构成。如图3所示,次级线圈架34包括:躯干部48;以及多个凸缘50,其从该躯干部48向外侧突出。

次级线圈36在初级线圈32的外侧被与该初级线圈32同轴状地配置。次级线圈36通过在次级线圈架34的外周卷绕次级电线52而被形成。次级电线52在相邻的2个凸缘50之间,被绕在躯干部48的外周。典型的是,次级电线52的匝数为8000匝~15000匝。次级电线52的典型的材质为铜(cu)。

如图3所示,“i”字铁芯38贯穿初级线圈32的中央。典型的是,“i”字铁芯38由硅钢构成。

外周铁芯部40由主部41、盖42以及罩44构成。主部41从“i”字铁芯38的一端通过次级线圈36的开口面侧到达“i”字铁芯38的另一端。典型的是,主部41由硅钢构成。由主部41和“i”字铁芯38形成了铁芯的磁回路(loop)。

盖42被覆盖在主部41上。盖42覆盖主部41的开口面侧的部分。如图1及3所示,盖42从间隙填充物18中露出。盖42保护主部41而使其不接触外部。盖42由耐久性优良的树脂构成。作为盖42的优选材质,例示了pbt、pps以及pet。

罩44覆盖了主部41。罩44覆盖了主部41的两侧面。如图2及3所示,罩44也覆盖了主部41的前表面及后表面。即,罩44覆盖了主部41的与开口侧的面(上表面)垂直的4个面。如图3所示,罩44覆盖了主部41的内侧的面(与次级线圈36相对的面)。罩44覆盖了主部41,使得主部41与间隙填充物18不直接接触。罩44由易与间隙填充物18剥离的性质的弹性体构成。也可以是,罩44由比间隙填充物18脆性低的树脂构成。罩44防止因热所导致主部41的膨胀及伸缩而引起的间隙填充物18的龟裂。

在外周铁芯部40中,从“i”字铁芯38的两端向开口面侧延伸的部分被称为直立设置部53。被架设在这些直立设置部53之间的部分被称为连架部54。换言之,外周铁芯部40(“コ”字型铁芯)包括连架部54和一对直立设置部53。此外,在该直立设置部与连架部之间,形成有圆角部,该部位呈曲面。直立设置部53分别与外壳12的内壁28相对。在该实施方式中,一个直立设置部53与点火器16相邻。点火器16位于该直立设置部53和与其相对的外壳12的内壁28之间。因此,该直立设置部53和与其相对的外壳12的内壁28的间隙比另一个直立设置部53和与其相对的外壳12的内壁28的间隙大。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虽然外周铁芯部40包括盖42及罩44,但是也可以是,外周铁芯部40不包括盖42。也可以是,外周铁芯部40不包括罩44。也可以是,外周铁芯部40仅由主部41构成。

在外壳12容纳有线圈体14及点火器16时,间隙填充物18将在外壳12内部产生的间隙填充。间隙填充物18由热固树脂构成。连架部54的开口面侧的部分从间隙填充物18的上表面向外侧突出。主部41的开口面侧的部分、罩44的开口面侧的部分以及盖42的开口面侧的部分从间隙填充物18的上表面向外侧突出。主部41的内表面、以及次级线圈36位于比间隙填充物18的上表面靠底面侧。换言之,主部41的内表面与次级线圈36的间隙由间隙填充物18填充。如图3所示,间隙填充物18填充外壳12的内壁28与线圈体14及点火器16的间隙。间隙填充物18将产生高电压的次级线圈36从其它构件绝缘。因此,作为间隙填充物18的材质,选择绝缘性能优良的热固树脂。此外,为了将树脂填充到外壳12内的间隙的各个角落,作为间隙填充物18的材质,选择粘度较低的热固树脂。

图4是放大了图3的点火线圈装置2的一部分的剖面图。在该图中,示出了一个直立设置部53的附近。这是不与点火器16相邻侧的直立设置部53。如图所示,该直立设置部53的外表面从其开口面侧起由盖42的外表面、以及罩44的外表面构成。在该直立设置部53和与其相对的外壳12的内壁28之间,设置有间隙。在该间隙中,填充有间隙填充物18。该间隙中的间隙填充物18的上表面由于毛细现象,而比在线圈体14的侧面侧的上表面m略向开口面侧上升。

如图4所示,该直立设置部53的外表面与连架部54的外表面的角具有圆角。在图4中,附图标记p1表示该圆角的底面侧的端(下端)。附图标记p2表示该圆角的开口面侧的端(上端)。附图标记pe表示该间隙中的间隙填充物18的上表面与外周铁芯部40的接点。如图所示,在该点火线圈装置2中,在与开口面垂直的方向(上下方向),接点pe位于圆角的底面侧的端p1与开口面侧的端p2之间。在该点火线圈装置2中,在上下方向上,接点pe位于下端p1与上端p2之间。由于该圆角,在比下端p1靠开口面侧处的直立设置部53与外壳12的内壁28的间隙的宽度大于在比下端p1靠底面侧处的该间隙的宽度。

在图4中,附图标记e表示与直立设置部53相对的外壳12的内壁28的开口面侧的端。如图所示,在上下方向上,外壳12的内壁28的端e位于圆角的底面侧的端p1与开口面侧的端p2之间。在该点火线圈装置2中,在上下方向上,端e位于下端p1与上端p2之间。

如上所述,该点火线圈装置2除本体4外,还包括连接器部6、凸缘部8以及高电压输出部10。连接器部6位于本体4的前方。连接器部6呈筒状。关于连接器部6,其前方被开口。如图3所示,连接器部6在内侧包括连接器端子56。虽然未被图示,但是多个连接器端子56被沿左右方向并列。点火线圈装置2被安装在车辆上时,连接器端子56被连接在汽车的控制装置(ecu)上。连接器端子56也与点火器16的端子22连接。

凸缘部8位于本体4的后方。在凸缘部8上,设置有上下贯穿的孔58。虽然未被图示,但是通过使螺栓穿通该孔58和被设置在引擎上的孔,从而点火线圈装置2被固定在引擎上。通过凸缘部8,点火线圈装置2被牢固地固定在引擎上。

高电压输出部10位于本体4的下侧。虽然未被图示,但是高电压输出部10在其内部包括高电压端子。该高电压端子与次级线圈36的端子连接。虽然未被图示,但是点火线圈装置2被安装在车辆上时,高电压输出部10被插入在堵孔中。高电压端子与火花塞连接。

该点火线圈装置2的动作如下。来自汽车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经由连接器端子56而被发送到点火器16。点火器16为控制初级线圈32的电流的导通及切断的开关。根据控制信号,点火器16使初级线圈32的电流导通或将其切断。如上所述,次级电线52的匝数与初级电线46的匝数相比较大。因此,通过改变初级线圈32的电流,从而在次级线圈36上产生数十kv的高电压。在次级线圈36上产生的高电压通过高电压输出部10而被施加给火花塞。籍此汽油被点燃。控制装置通过火花塞来控制对汽油点火的定时。

在该点火线圈装置2的制造中,准备了外壳12、线圈体14以及点火器16。如图2所示,该外壳12被与连接器部6、凸缘部8以及高电压输出部10形成为一体。如图2所示,在外壳12的内部,容纳有线圈体14及点火器16。线圈体14及点火器16被设置于外壳12内部的预定的位置。点火器16的端子22与连接器端子56及初级线圈32连接。液态的间隙填充物18被填充到外壳12的内部。间隙填充物18被从点火器16的上部注入。间隙填充物18被注入直到间隙填充物18的液面到达预定的高度为止。然后,该间隙填充物18被加热并固化。籍此得到点火线圈装置2。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作用效果。

在本发明的点火线圈装置2的线圈体14中,外周铁芯部40的直立设置部53与外壳12的内壁28相对。该直立设置部53的外表面与外周铁芯部40的连架部54的外表面的角具有圆角。在直立设置部53与外壳12的内壁28之间,在间隙填充物18的开口面侧的面与外周铁芯部40的接点被设为接点pe时,在与开口面垂直的方向上,接点pe位于圆角的底面侧的端p1与开口面侧的端p2之间。由于该圆角,在比下端p1靠开口面侧处的外周铁芯部40与外壳12的内壁28的间隙的宽度大于在比下端p1靠底面侧处的该间隙的宽度。这在向外壳12注入间隙填充物18时,会抑制因毛细现象导致的在该间隙中的液面的上升。在该间隙中的液面的高度与其它位置中的液面的高度的差较小。因此,即使使接点pe位于比上端p2靠底面侧,也能够使间隙填充部18掩埋线圈体14的需要绝缘的部分。通过使接点pe位于比上端p2靠底面侧,从而能够减少填充的间隙填充物18的量。进而,能够通过使接点pe位于比上端p2靠底面侧,从而降低外壳12的内壁28的高度。在该点火线圈中,实现了较小的体积及质量。在该点火线圈装置中,实现了小型化及轻量化。

如上所述,在上下方向上,端e位于下端p1与上端p2之间。通过使下端p1位于比端e靠底面侧,从而在比下端p1靠开口面侧处的外周铁芯部40和外壳12的内壁28的间隙的宽度大于在比下端p1靠底面侧处的该间隙的宽度。这在向外壳12注入间隙填充物18时,会抑制因毛细现象导致的在该间隙中的液面的上升。即使使端e位于比上端p2靠底面侧,间隙填充物18从外壳12的泄漏也会被抑制。通过使端e位于比上端p2靠底面侧,从而在该点火线圈装置2中,实现了较小的体积及质量。在该点火线圈装置2中,实现了小型化及轻量化。

在图4中,双箭头h表示从下端p1到上端p2的沿上下方向的高度。双箭头l1表示从下端p1到接点pe的沿上下方向的距离。距离l1相对于高度h的比(l1/h)优选20%以上。通过将比(l1/h)设为20%以上,从而该圆角会有效地抑制因毛细现象导致的在该间隙中的液面的上升。比(l1/h)优选60%以下。通过将比(l1/h)设为60%以下,从而能够减少填充的间隙填充物18的量。通过将比(l1/h)设为60%以下,从而能够降低外壳12的内壁28的高度。在该点火线圈装置2中,达成了小型化及轻量化。

在图4中,双箭头l2表示从下端p1到端e沿上下方向的距离。距离l2相对于高度h的比(l2/h)优选30%以上。通过将比(l2/h)设为30%以上,从而能够在下端p1的开口面侧,有效地扩大直立设置部53与外壳12的内壁28的间隙。在该点火线圈装置2中,因毛细现象导致的在该间隙中的液面的上升被有效地抑制。比(l2/h)优选70%以下。通过将比(l2/h)设为70%以下,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减小该外壳12的体积。在该点火线圈装置2中,达成了小型化及轻量化。

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关于两个直立设置部53,其外表面与连架部54的外表面的角都包括圆角。也可以是,仅针对一个直立设置部53,其外表面与连架部54的外表面的角包括圆角。也可以是,仅针对一个直立设置部53,接点pe位于圆角的底面侧的端p1与开口面侧的端p2之间。在此情况下,在与相对的外壳12的内壁28的间隙较小者的直立设置部53上,优选其外表面与连架部54的外表面的角包括圆角,且接点pe位于圆角的底面侧的端p1与开口面侧的端p2之间。

作为间隙填充物18的材质优选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具有较高的绝缘性能。环氧树脂能够以较小的体积来使次级线圈36的高电压部分绝缘。这有助于点火线圈装置2的小型化。由此,实现了小型化与优良的绝缘性能。进而,固化前的环氧树脂的粘度较低。能够使间隙填充物18遍布外壳12内的间隙的各个角落。抑制空隙残留在间隙填充物18内。由此,在该点火线圈装置2中,实现了高耐压且高品质的绝缘性能。

图5的实施方式为图1的线圈体14的分解立体图,是设置有盖42的图。在图5中,示出了线圈体14被分解为盖42及其以外的部分的图。盖42被覆盖在外周铁芯部40的上部。盖42覆盖外周铁芯部40的开口面侧的部分。如图1所示,盖42从间隙填充物18露出。盖42保护外周铁芯部40使其不与外部接触。盖42由耐久性优良的树脂构成。作为盖42的优选材质,例示有pbt、pps以及pet。

如图所示,对于盖部,与外周部铁芯的圆角部对应地付与曲面状的层叠构造。以下称其为曲面部位。

在如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龟裂用障碍构件37从盖42的两侧向底面侧且向盖42的宽度方向外延伸。但是也可以是,龟裂用障碍构件37不沿该方向延伸。

罩44覆盖了外周铁芯部40。如图5所示,罩44覆盖了外周铁芯部40的一个侧面。虽然未被图示,但是罩44也覆盖了外周铁芯部40的另一个侧面。如图3及5所示,罩44也覆盖了外周铁芯部40的前表面及后表面。即,罩44覆盖了与外周铁芯部40的开口侧的面(上表面)垂直的4个面。如图5所示,罩44覆盖了外周铁芯部40的上表面的前端及后端的部分。进而,如图3所示,罩44覆盖了外周铁芯部40的内侧的面(与次级线圈36相对的面)。罩44覆盖了外周铁芯部40,使得外周铁芯部40与间隙填充物18不直接接触。罩44由易与间隙填充物18剥离的性质的弹性体构成。也可以是,罩44由比间隙填充物18脆性低的树脂构成。罩44防止因发热所导致的外周铁芯部40的膨胀及伸缩而引起的间隙填充物18的龟裂。

在外壳12中容纳有线圈体14及点火器16时,间隙填充物18将在外壳12内部产生的间隙填充。间隙填充物18由热固树脂构成。如图3所示,外周铁芯部40的开口面侧的部分、罩44的开口面侧的部分以及盖42的开口面侧的部分从间隙填充物18的上表面向外侧突出。龟裂用障碍构件37、外周铁芯部40的内表面、次级线圈36以及点火器16位于比间隙填充物18的上表面靠底面侧。换言之,龟裂用障碍构件37、外周铁芯部40的内表面、次级线圈36以及点火器16被间隙填充物18掩埋。如图3所示,间隙填充物18填充外壳12的内壁与线圈体14及点火器16的间隙。进而,间隙填充物18在线圈体14的内部填充次级线圈36与外周铁芯部40的间隙。间隙填充物18将产生高电压的次级线圈36从其它构件绝缘。因此,作为间隙填充物18的材质,选择绝缘性能优良的热固树脂。此外,为了将树脂填充到外壳12内的间隙的各个角落,作为间隙填充物18的材质,选择粘度较低的热固树脂。

如上所述,该点火线圈装置2除本体4外,还包括连接器部6、凸缘部8以及高电压输出部10。连接器部6位于本体4的前方。连接器部6呈筒状。关于连接器部6,其前方被开口。如图3所示,连接器部6在内侧包括连接器端子56。虽然未被图示,但是多个连接器端子56被沿左右方向并列。点火线圈装置2被安装在车辆上时,连接器端子56被连接在汽车的控制装置(ecu)上。连接器端子56也与点火器16的端子连接。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虽然外周铁芯部40包括盖42及罩44,但是也可以是,外周铁芯部40不包括盖42。也可以是,外周铁芯部40不包括罩44。也可以是,外周铁芯部40仅由主部41构成。

在外壳12中容纳有线圈体14及点火器16时,间隙填充物18填充在外壳12内部产生的间隙。间隙填充物18由热固树脂构成。连架部54的开口面侧的部分从间隙填充物18的上表面向外侧突出。主部41的开口面侧的部分、罩44的开口面侧的部分以及盖42的开口面侧的部分从间隙填充物18的上表面向外侧突出。主部41的内表面、以及次级线圈36位于比间隙填充物18的上表面靠底面侧。换言之,主部41的内表面与次级线圈36的间隙由间隙填充物18填充。如图3所示,间隙填充物18填充外壳12的内壁28与线圈体14及点火器16的间隙。间隙填充物18将产生高电压的次级线圈36从其它构件绝缘。因此,作为间隙填充物18的材质,选择绝缘性能优良的热固树脂。此外,为了将树脂填充到外壳12内的间隙的各个角落,作为间隙填充物18的材质,选择粘度较低的热固树脂。

图4是放大了图3的点火线圈装置2的一部分的剖面图。在该图中,示出了一个直立设置部53的附近。这是不与点火器16相邻侧的直立设置部53。如图所示,该直立设置部53的外表面从其开口面侧起由盖42的外表面、以及罩44的外表面构成。在该直立设置部53和与其相对的外壳12的内壁28之间,设置有间隙。在该间隙中,填充有间隙填充物18。该间隙中的间隙填充物18的上表面由于毛细现象,而比在线圈体14的侧面侧的上表面m略向开口面侧上升。

如图4所示,该直立设置部53的外表面与连架部54的外表面的角具有圆角。在图4中,附图标记p1表示盖42的曲面部位的底面侧的端(下端)。附图标记p2表示该圆角(曲面部位)的开口面侧的端(上端)。附图标记pe表示该间隙中的间隙填充物18的上表面与外周铁芯部40的接点。如图所示,在该点火线圈装置2中,在与开口面垂直的方向(上下方向),接点pe位于圆角(曲面部位)的底面侧的端p1与开口面侧的端p2之间。在该点火线圈装置2中,在上下方向上,接点pe位于下端p1与上端p2之间。由于该圆角,在比下端p1靠开口面侧处的直立设置部53与外壳12的内壁28的间隙的宽度大于在比下端p1靠底面侧处的该间隙的宽度。

在图4中,附图标记e表示与直立设置部53相对的外壳12的内壁28的开口面侧的端。如图所示,在上下方向上,外壳12的内壁28的端e位于圆角的底面侧的端p1与开口面侧的端p2之间。在该点火线圈装置2中,在上下方向上,端e位于下端p1与上端p2之间。

如上所述,本发明包括:线圈体,其组合“i”字型铁芯及“コ”字型铁芯而形成闭磁路;外壳,其容纳上述线圈体;以及间隙填充物,其由填充上述外壳内部的间隙的绝缘性树脂构成。进而,上述“コ”字型铁芯一体地形成有:2个直立设置部,其被配置在上述“i”字型铁芯的两端,连架部,其被连架在上述直立设置部中的每一个上,以及圆角部,其被形成在上述直立设置部和上述连架部的连结部位的外周面上;并且,上述“コ”字型铁芯具有:罩部,其至少被覆盖在上述直立设置部的铁芯表面上,以及盖部,其被以覆盖上述连架部的方式设置。进而,上述连架部被配置在比上述“i”字型铁芯靠上述外壳的开口侧,并且上述盖部具有曲面部位,该曲面部位被配置在该连架部的一部分从上述间隙填充物露出的位置,并对应于上述圆角部地被形成。进而,上述间隙填充物的和外部空气的分界面与上述曲面部位接触。

因此,本发明的点火线圈由于曲面部位的圆角,因而在比下端p1靠开口面侧处的外周铁芯部和外壳的内壁的间隙的宽度大于在比下端p1靠底面侧处的该间隙的宽度。这在向外壳注入间隙填充物时,会抑制因毛细现象导致的在该间隙中的液面的上升。而且,在该间隙中的液面的高度与在其它位置中的液面的高度的差较小。因此,即使使接点pe位于比上端p2靠底面侧,也能够使间隙填充部掩埋线圈体的需要绝缘的部分。

此外,能够通过使接点pe位于比上端p2靠底面侧,从而减少填充的间隙填充物的量。进而,能够通过使接点pe位于比上端p2靠底面侧,从而降低外壳的内壁的高度。如此,在本发明的点火线圈中,谋求降低体积及质量,实现机器的小型化及轻量化。

此外,在图4中,可以看到上述盖部的与连架部的使铁芯表面露出的部位相面对的部位。以下称该部位为对置部位。在同一附图的例子中,在点火线圈的垂直方向(z轴方向)上,端e具备被配置在与对置部位相比位置低的部位。由此,因为能够将外壳的侧壁的高度设计得更低,所以有利于降低体积及质量,并实现机器的进一步的小型化及轻量化。

此外,在图1~图4中被描绘的外壳具有:凸缘部;以及侧壁,其被直立设置在该凸缘部上,使与外壳开口面平行的截面具有矩形状的部位。此外,该外壳在该矩形状的部位中插入有“i”字型铁芯的一端。在该例子中,间隙填充物被填充到该矩形状的部位与“i”字型铁芯的一端之间。

由此可知,在被设为间隙部的槽中,尽管其空间狭窄,但是遍布间隙填充树脂,未形成不必要的间隙。这会排除龟裂等的原因,有助于高寿命化。

此外,在图1~图4中,描绘了被如下定义的形状:以“i”字型铁芯的长边方向为轴心方向,以上述矩形状的部位与上述“i”字型铁芯的一端之间为槽部,以该槽部中被设为与上述轴心方向平行的槽部为第1槽,以上述槽部中被设为与上述轴心方向垂直的槽部为第2槽。然后,根据同一附图,可知在该第1槽与该第2槽两者中,都形成有间隙填充物与外部空气的分界面。

由此可知,在被设为间隙部的各槽中,无论x轴方向及y轴方向如何,间隙填充树脂都遍布该狭窄的槽,未形成不必要的间隙。

尤其是,被形成在槽部中的分界面,优选被设为沿上述“i”字型铁芯的一端的轮廓的“コ”字型。由此,在基于该例子的点火线圈中,槽部的整周被间隙填充树脂填充,不会形成残存间隙。

此外,如图4所示,侧壁的内表面28与罩部的外表面相对并形成有使离罩部的外表面的距离局部地扩大的间隙部为好。由此,间隙填充树脂从z轴下方向间隙部进行填充,其会被向z轴上方提升。即,在该间隙中,通过上述动作,间隙填充树脂被从z轴方向的下方起遍及整个树脂分界面地填满。这样的形状的典型例如图4所示,利用阶梯部使该距离扩大为好。

工业可利用性

以上说明的点火线圈装置被用于各种内燃机。

附图标记说明

2···点火线圈装置

4···本体

6···连接器部

8···凸缘部

10···高电压输出部

12···外壳

14···线圈体

16···点火器

18···间隙填充物

20···元件内置部

22···端子

28···外壳的内壁

30···初级线圈架

32···初级线圈

34···次级线圈架

36···次级线圈

38···“i”字铁芯

40···外周铁芯部

41···主部

42···盖

44···罩

46···初级电线

48···躯干部

50···凸缘

52···次级电线

53···直立设置部

54···连架部

56···连接器端子

58···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