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存放周转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7030发布日期:2019-03-02 02:30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存放周转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存放周转盒。



背景技术:

随着锂离子电池生产的自动化和规模化,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这也意味着锂离子电池生产商日产量以及库存量更大。因为锂金属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对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如果存放不当,会出现电池能效降低、使用寿命变短、以及在存放搬运过程中晃动使锂电池内部线路发生短路、甚至发生爆炸等问题。因此电池的存放是相当重要的。

锂离子电池应储存在环境温度-5~35℃,相对湿度不大于75%的清洁、通风的室内,应避免与腐蚀性物质接触,远离火源和热源。

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为了储存安全、方便运输及转移,应存放在大小适宜的周转盒内(容量一般为100~200支),要求存放时整盒及单支电池不宜晃动或倾倒。

目前,周转盒分为平底盒和底部格子状周转盒。底部格子状周转盒为方形格子,尺寸固定,在生产过程中,同一型号的电池直径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如18650型锂离子圆柱电池,直径在18~18.3mm,包裹套膜(PVC)后直径在18.2~18.5mm之间。为防止锂离子电池在运输或转移过程中单支电池发生晃动,通常要求格子尺寸应与电池直径适配,那么仅针对一个型号的电池就需要配备多个尺寸的周转盒,不利于产业化生产。为了节约成本,实际生产车间会使用边长为18.4mm的方形格子,那么尺寸略大于该方形格子的电池在存放时极容易导致PVC套膜划破甚至电池变形报废。

另外,目前锂电池物料盒一层一层的堆放在一起。这种堆放方式非常不牢固,一旦堆放层数过高就会造成物料盒倾斜,并且不可避免的是总有一些未装满锂电池的物料盒,锂电池就会因盒内剩余空间大而发生倾倒现象。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储存需要进一步规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改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存放的周转盒,适应于电池壳直径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锂离子电池的存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存放周转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设置有若干个呈阵列排布供圆柱型锂离子电池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为倒圆锥台型,倒圆锥台的顶面直径比底面直径大1-2mm。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点在于,将放置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凹槽做成倒圆锥台型,顶面直径大、底面直径小,从顶面至底面横截面的直径逐渐变小,这样的结构适应不同直径范围的电池存放,解决了因生产原因造成的电池壳或周转盒凹槽的尺寸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发生因电池与凹槽尺寸不匹配造成电池套膜的破损以及电池变形的技术问题。

存放电池时,电池的底部卡置在凹槽壁上,由于凹槽的顶面与底面的直径差距不大,保证电池放置于凹槽中不晃动,不倾斜,符合锂离子电池存放、运输转移的要求。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生产中具体型号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壳尺寸合理设计凹槽的尺寸。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深度为圆柱形锂离子电池高度的1/3-1/2。这样的深度既保证了电池存放的稳定性,又不会因为深度过深导致电池取出困难。

针对18650型电池,所述凹槽顶面的直径为19mm,底面直径为18mm。所述凹槽的深度为25-30mm。

本实用新型盒体上的凹槽整齐排列,数量固定,方便对存放电池的数量进行统计。

所述周转盒上设置卡接结构,当大量圆柱型锂电池在车间仓库内的安全存放,通过卡接结构将两层周转盒之间相互连接,以解决堆放层数过高而不稳固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盒体的顶面边沿设有对称布置的凹坑,所述盒体的底面对应设有与凹坑配合的凸柱,两层周转盒上下堆放时,上层周转盒的凸柱卡接在下层周转盒的凹坑内。

更为优选,所述凹坑对称设置在盒体的四角,保证周转盒稳固堆放。

凸柱卡接在凹坑后,两层周转盒的间距略大于电池放置于凹槽后的高度,避免上层周转盒对下层放置的电池造成挤压。

作为优选,所述周转盒的凹槽底面铺设有填装有干粉灭火剂的密封PE袋。若电池运输存放时某个电池发生起火爆炸,局部高温使低熔点的PE熔化,内部的干粉灭火剂弥散,起到灭火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凹坑和凸柱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方形或圆形。凹坑与凸柱适配,保证周转盒之间稳固卡接。

作为优选,所述盒体的相对的两外侧面上设有提手。提手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搬运。更为优选,所述盒体的相对两外侧面向内凹陷形成搬运凹陷,所述提手铰接在所述搬运凹陷内,不搬运时,提手嵌在搬运凹陷内,与盒体外侧面齐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锂电池存放周转盒的凹槽形状设置成倒圆锥台型,顶面直径略大于底面直径,这样可以适应不同直径范围的电池存放,一个周转盒即可满足电池壳直径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电池的存放,适用范围扩大,保证存放的电池不会倾倒、不晃动的前提下,不会因为尺寸不匹配造成的电池套膜破损甚至电池变形。

另外,由于适用范围增大,电池周转盒生产中,可以减少模具的种类,降低生产成本,也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周转盒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周转盒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存放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周转盒,包括方形盒体1,盒体1上设置有若干个呈阵列排布供圆柱型锂离子电池放置的凹槽11,凹槽11为倒圆锥台型,倒圆锥台的顶面直径比底面直径大1-2mm,从顶面至底面横截面的直径逐渐变小。

凹槽11的深度为圆柱形锂离子电池高度的1/3-1/2,既保证了电池存放的稳定性,又不会因为深度过深导致电池取出困难。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生产中具体型号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壳尺寸合理设计凹槽的尺寸。具体的,针对18650型电池,凹槽11顶面的直径为19mm,底面直径为18mm,深度为30mm。

盒体1的顶面边沿的四角处设有对称布置的凹坑12,对应地,盒体1的底面设置凸柱13,凹坑12和凸柱13适配,当两层周转盒上下堆放时,上层周转盒的凸柱13卡接在下层周转盒的凹坑12内。凹坑12和凸柱13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方形或圆形,保证周转盒之间稳固卡接。

周转盒上设置卡接结构,当大量圆柱型锂电池在车间仓库内的安全存放,通过卡接结构将两层周转盒之间相互连接,以解决堆放层数过高而不稳固的问题。

凸柱13卡接在凹坑12后,两层周转盒的间距略大于电池放置于凹槽后的高度,优选的,凹槽11的底面铺设有填装有干粉灭火剂的密封PE袋,若电池运输存放时某个电池发生起火爆炸,局部高温使低熔点的PE熔化,内部的干粉灭火剂弥散,起到灭火作用。

盒体1的相对两外侧面向内凹陷形成搬运凹陷14,搬运凹陷内铰接有提手15,不搬运时,提手15嵌在搬运凹陷14内,与盒体1外侧面齐平。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点在于,将放置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凹槽做成倒圆锥台型,这样的结构适应不同直径范围的电池存放,解决了因生产原因造成的电池壳或周转盒凹槽的尺寸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导致因电池与凹槽尺寸不匹配造成电池套膜的破损以及电池变形的技术问题。电池的底部卡置在凹槽壁上,由于凹槽的顶面与底面的直径差距不大,保证电池放置于凹槽中不晃动,不倾斜,符合锂离子电池存放、运输转移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具体实施案例,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