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软封软质辅助加热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18401发布日期:2021-05-04 10:26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离子电池软封软质辅助加热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封软质辅助加热夹具,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软封软质辅助加热夹具,属于加热夹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生活中,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以导电材料为正极,碳材料为负极,电解液采用电解质和有机溶剂组成,并采用铝塑膜做密封外包装的可充锂离子电池。由于电解液遇水产生一系类副反应,破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提高电池密封可靠性,有效隔绝电池电解液与外部水分是锂电池生产迫切需求,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顶封采用软封是一种封装方法,但在顶封过程中存在铝极耳与镍极耳熔胶不一致、极耳胶与铝塑膜pp胶熔胶不一致的问题,导致各胶层过局部过熔和熔胶不充分,产生不良品,从而严重影响电池后续使用寿命和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软封软质辅助加热夹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软封软质辅助加热夹具,包括硬封头和软封头,所述硬封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夹具座,所述第一夹具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夹具软质层,所述软封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夹具座,所述第二夹具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夹具软质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硬封头与软封头均为同一聚合物电芯软封设备上零部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硬封头底部的一端与软封头顶部的一端均设置有铝塑膜,两个所述铝塑膜之间设置有极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极耳远离铝塑膜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夹具软质层与第二夹具软质层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夹具软质层的顶部高于软封头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软质辅助加热夹具,改进聚合物电芯软封设备,有效解决封头传热由外向内转热导致外层过熔、内层熔合不充分的问题,以及铝带和镍带温差导致极耳胶熔合程度不一致的问题,同时有效的解决了宽度、厚度大的极耳熔合温度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从而使得软封充分,均匀熔合,并且极大的降低了不良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中:1、硬封头;2、软封头;3、铝塑膜;4、极耳;5、第一夹具座;6、第一夹具软质层;7、第二夹具座;8、第二夹具软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软封软质辅助加热夹具,包括硬封头1和软封头2,硬封头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夹具座5,第一夹具座5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夹具软质层6,软封头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夹具座7,第二夹具座7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夹具软质层8,通过第一夹具软质层6与第二夹具软质层8便于更好的改进聚合物电芯软封设备,有效解决封头传热由外向内转热导致外层过熔、内层熔合不充分的问题,以及铝带和镍带温差导致极耳胶熔合程度不一致的问题,同时有效的解决了宽度、厚度大的极耳4熔合温度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从而使得软封充分,均匀熔合,并且极大的降低了不良率。

进一步的,硬封头1与软封头2均为同一聚合物电芯软封设备上零部件,便于更好的通过外界聚合物电芯软封设备对硬封头1与软封头2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硬封头1底部的一端与软封头2顶部的一端均设置有铝塑膜3,两个铝塑膜3之间设置有极耳4,便于更好的通过铝塑膜3对极耳4进行封装。

进一步的,极耳4远离铝塑膜3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夹具软质层6与第二夹具软质层8之间,通过第一夹具软质层6与第二夹具软质层8便于更好的对极耳4进行充分软封。

进一步的,第二夹具软质层8的顶部高于软封头2的顶部,便于更好的与硬封头1进行配合使用。

具体的,在使用时,首先根据聚合物电芯软封方法确定软封头2和硬封头1高度,同时计算并设计软质辅助加热高度,使其略高软封头2和硬封头1贴合高度,然后根据高度制作第一夹具座5、第一夹具软质层6、第二夹具座7与第二夹具软质层8,接着安装固定辅助加热夹具与聚合物电芯软封设备,如图1所示,为未贴合封装状态的主视图,如图2所示,为已贴合封装状态,使辅助加热夹具与封头接触加热,使用改装后的聚合物电芯软封设备对电池进行封装操作,同时收集封装电池改善前后的溶胶范围、不良品率数据以及人工操作效率数据,并查看改善效果,溶胶范围缩小,一致性提高:使用0.1mm极耳胶与0.1mm厚金属带极耳4搭配0.113mm铝塑膜3进行封装,溶胶厚度范围由470±30μm提升到470±18μm,封装后电池极耳4与包装膜短路不良率降低,而未使用软质辅助加热夹具的聚合物电芯软封方法,电池极耳4与包装膜短路不良品为0.65%,采用本方案的软质辅助加热夹具后,软封充分,均匀熔合,不良率降低到0.1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离子电池软封软质辅助加热夹具,包括硬封头(1)和软封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封头(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夹具座(5),所述第一夹具座(5)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夹具软质层(6),所述软封头(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夹具座(7),所述第二夹具座(7)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夹具软质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软封软质辅助加热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封头(1)与软封头(2)均为同一聚合物电芯软封设备上零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软封软质辅助加热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封头(1)底部的一端与软封头(2)顶部的一端均设置有铝塑膜(3),两个所述铝塑膜(3)之间设置有极耳(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软封软质辅助加热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4)远离铝塑膜(3)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夹具软质层(6)与第二夹具软质层(8)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软封软质辅助加热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具软质层(8)的顶部高于软封头(2)的顶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软封软质辅助加热夹具,包括硬封头和软封头,硬封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夹具座,第一夹具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夹具软质层,软封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夹具座,第二夹具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夹具软质层,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软质辅助加热夹具,改进聚合物电芯软封设备,有效解决封头传热由外向内转热导致外层过熔、内层熔合不充分的问题,以及铝带和镍带温差导致极耳胶熔合程度不一致的问题,同时有效的解决了宽度、厚度大的极耳熔合温度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从而使得软封充分,均匀熔合,并且极大的降低了不良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彪;范常清;劳华亮;陈少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超聚电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8
技术公布日:2021.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