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4783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易于制造组装,且不会因为使用插拨造成对接的电缆接线脱落的电连接器。
连接电缆接线的电连接器,在当前电脑及通讯工业中已广泛采用,特别是一种称为通用串列汇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的新类型电连接器。这种电连接器的构造,大体上包括一金属壳体、一承载多支端子的绝缘座体、以及一金属罩盖,在组装时,先装承载多支端子的绝缘座体置入该金属壳体中,待电缆接线与端子之间的焊接完成后,再以金属罩盖覆盖于金属壳体上,该金属壳体与金属罩盖除提供电缆接线与端子之间的稳固连接外,还具有防止静电干扰的功能。
但现有连接器在使用、组装、制造及结构上,仍存在诸多缺点例举如下1、由于电缆接线与连接器端子是以点焊连接,加上该连接器在使用上须经常插拔,在无法有效防止直接拉扯电缆接线的情况下,电缆接线与端子之间极易脱落无法实现电连接。
2、现有连接器的金属壳体与金属罩盖之间大都以直接卡合的方式实现接合,这种方式不仅经常造成松脱及密封性不好,而且在设计上更是无法兼顾该金属壳体在每一方向上所能承受的外力,因而将影响实际使用寿命。
3、现有连接器的金属壳体与金属罩盖在组装时相当耗时费工,且产品的次品率很高,其原因在于此种组装方式需先将金属壳体与金属罩盖之间做一精确的对正后,才能将两者卡合,因此不论是人工或是机器操作,若金属罩盖的卡孔未能对准金属壳体的凸缘时就压入配合,极易造成整体结构扭曲变形而损坏,这种情况在具有多凸缘及多卡孔时特别明显。而且,凸缘与卡孔在尺寸上必须精密配合,才可实现有效卡合,这将增加制造难度。
另外,在台湾专利申请第81217896、84218007、84104611、84113371、82109498号及美国专利第5017156、5073130、5221212号中所公开的电连接器,都存在类似的缺点。鉴于这种原因,发明人积多年电连接器设计及制造经验,致力于改善上述缺点,研制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盖合的电连接器,其在承受任何方向之外力时,均能保持稳固结合。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它包括一绝缘座体,其上形成多个沟槽;多支端子,收容在对应的沟槽内;一金属壳体,与所述绝缘座体配合;一与该金属壳体卡合的金属罩盖;以及一将该金属罩盖与金属壳体卡合,且在一特定方向上具有裕度的轴接装置。
本发明装置的优点在于,其结合紧密,组装简易,在一特定方向上具有裕度,且承受任何方向的外力时,均能保持稳固结合,另外还延长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A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该金属罩盖位于第一位置,且定位元件表示为部分剖视图;图2B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该金属罩盖位于第二位置;图3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组装立体图。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其包括一金属壳体100、一承载四支端子220的绝缘座体200、一金属罩盖300以及一具有四条接线250的缆线240。
其中,该金属壳体100大体上呈长方形,具有一底壁150、一上壁110、两侧壁120、130以及一端壁140。该上壁110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底壁150的长度,而在该金属壳体100上形成一方便绝缘座体200置入及有利于点焊作业的开口160。该上壁110在邻近开口160的中央部位上设有一穿孔115,该侧壁120、130分别向外凸设有一对凸缘125,该端壁140在中央部分形成一通口170,可使同轴缆线240的四条接线250由此通口170通过,且该通口170的两侧具有向外反向弯折的一对翼片142。由金属壳体100的上壁110、底壁150、侧壁120、130及端壁140围成一可收纳绝缘座体200的空间,其中该绝缘座体200具有四个沟槽210,用以收纳四支端子220,而端子220是与缆线240的接线250焊接,具有接点230。
该金属罩盖300为可与金属壳体100互补配合的长方形,具有一上盖板310、两侧板320、330。在上盖310纵长方向上一端的中央位置上,向外延伸出一定位卡钩315,可穿过金属壳体100上壁110的穿孔115,而实现固持的功效;而且,在上盖板310纵长方向上另一端的中央位置上,则向外延伸出一用以夹持电缆线240的夹持装置350,该夹持装置350两侧各具有以一角度延伸的一对夹持翼片352,夹持装置350及两夹持翼片352的表面都具有加强肋356,可加强其夹持电缆线的力量。该侧板320、330上分别设有一对卡孔325(因视角的关系,仅示出其中之一),可卡合于金属壳体100侧壁120、130上相对应的一对凸缘125,而实现卡固的效果。
请同时参阅图2A与图2B,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在组装时,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第一种方式为先将金属罩盖300的定位卡钩315穿过金属壳体100的穿孔115,此时该金属罩盖300位于第一位置,该定位卡钩315与穿孔115则构成本发明电连接器的轴接装置,其次,待端子220与接线250焊接完成后,沿图2A中箭头A的方向旋转金属罩盖300至第二位置上,使金属壳体100两侧壁的一对凸缘125可分别嵌入金属罩盖300的一对卡孔325内,完成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组合,该卡孔325、与凸缘125共同形成电连接器的卡固装置。第二种方式是先焊接端子220与接线250,然后将定位卡钩315穿过穿孔115,在第一位置上完成轴接装置的组合,接着旋转金属罩盖300至第二位置上,完成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组合。
由上述的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组装方式可知,本发明定位卡钩315的设计,可使金属罩盖300迅速定位在金属壳体100上,再将金属罩盖以旋转方式装配在金属壳体上,不仅操作简单,且组装迅速、可靠。与现有电连接器仅以凸缘卡合卡孔的连接方式纵长方向抗拉能力不足的缺点相比,本发明定位卡钩的设计,更可明显提高该电连接器的抗拉能力。
再有,该电缆线夹持装置350的一对夹持翼片352用以夹紧电缆线240,因此该电缆线240所受的拉力将直接转移至金属罩盖300上,再藉该定位卡钩315与穿孔115组合而成的轴接装置,承受金属罩盖300在纵长方向上所受的拉力,这样便可大大改善端子220与接线250易于脱落的缺点。又因为轴接装置可承受该电连接器在纵长方向的受力,因此该卡孔325与凸缘125组合成的卡固装置,在设计上便无须考虑其在纵长方向上的受力能力,卡孔325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可大于凸缘125在纵长方向上的宽度,使两者之间的尺寸配合在纵长方向上留具裕度(Tolerance)。与现有电连接器的卡合方式,其凸缘与卡孔在尺寸上须精密配合相比,本发明卡固装置在纵长方向具有的裕度,可使该电连接器的制造及组装更为简单方便。
请参阅图3及图4,其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立体图,本实施例加强电连接器在垂直方向上的受力能力,因此利用本发明电连接器沿纵长方向具有裕度(Tolerance)的特点,将金属罩盖300′的一对卡孔325′沿纵长方向上增长,使其可同时嵌入金属壳体100′上两对隔开的凸缘125′、125″,加强其垂直方向上的受力能力。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绝缘座体,其上形成多个沟槽;多支端子,收容在对应的沟槽内;一金属壳体,与所述绝缘座体配合;一与所述金属壳体卡合的金属罩盖;以及一将所述金属罩盖与金属壳体卡合,且在一特定方向上具有裕度的轴接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接装置至少包括一形成于所述金属罩盖上的定位卡钩,以及一形成于所述金属壳体上的穿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罩盖与金属壳体上的轴接装置为旋转地互相卡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罩盖与金属壳体还具有一用以结合所述金属罩盖与金属壳体的卡固装置,其包括所述金属罩盖上的卡孔及所述金属壳体上的凸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罩盖还包括一与电缆线机械连接的夹持装置。
6.一种电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金属壳体;一与所述金属壳体卡合的金属罩盖;以及一将所述金属罩盖与金属壳体旋转地互相卡合的枢接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接装置至少包括一形成于所述金属罩盖上的定位卡钩,以及一形成于所述金属壳体上的穿孔。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罩盖与金属壳体还具有一用以结合所述金属罩盖与所述金属壳体的卡固装置,其包括所述金属罩盖上的卡孔及所述金属壳体上的凸缘。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固装置在一特定方向上具有裕度。
全文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金属壳体、一承载多支端子的绝缘座体、以及一与该金属壳体互补接合的金属罩盖。其中该金属罩盖上具有定位卡钩,在组装时可引导该金属罩盖迅速定位于该金属壳体上,且两者之间的盖合是以一旋转方式实现。该金属壳体与金属罩盖之间还设有卡固装置,可使金属壳体与金属罩盖之间的卡合在一特定方向上具有裕度。
文档编号H01R13/658GK1193203SQ97103008
公开日1998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12日
发明者赖金德 申请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