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ocv&ir测试、切极耳、点焊一体机的制作方法_6

文档序号:8446007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一丝杆的上端与所述托板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OCV&IR测试、切极耳、点焊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上料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底板的安装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上料驱动组件以及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并位于所述料仓上方的送料件,所述上料驱动组件与所述送料件连接并驱使所述送料件从所述料仓上方滑动到所述传送带上方,所述送料件上固定有第一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具有朝下设置并可上下滑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吸料件,所述第一吸料件上设置有多个真空吸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OCV&IR测试、切极耳、点焊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传动皮带及两皮带轮,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送料导杆,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两所述皮带轮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所述皮带轮连接,所述传动皮带套设于两所述皮带轮,所述送料件的一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送料导杆并与所述传动皮带固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OCV&IR测试、切极耳、点焊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向外倾斜地设置有吸塑盘出料槽,所述吸塑盘出料槽与所述传送带分别位于所述料仓的两侧,所述上料驱动组件驱使所述送料件从所述料仓上方滑动到所述吸塑盘出料槽上方,所述送料件上还设置有第二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具有朝下设置并可上下滑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吸料件,所述第二吸料件上设置有多个真空吸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OCV&IR测试、切极耳、点焊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料机构的所述送料组件包括第一立架、第三直线驱动装置及第四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立架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三直线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架上端并具有在所述传送带与所述电芯定位机构之间滑动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直线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第三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并具有朝下设置且可上下滑动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若干真空吸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OCV&IR测试、切极耳、点焊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定位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底板的定位基架、设置于所述定位基架的定位驱动组件及滑动设置于所述定位基架的定位滑块,所述定位驱动组件与所述定位滑块连接并驱使所述定位滑块在所述定位基架上垂直于所述传送带的长度方向地滑动,所述定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定位基架,所述定位滑块上设置有容纳电芯的定位凹槽,所述电芯定位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滑块的电芯定位组件,所述电芯定位组件将电芯定位于所述定位凹槽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动OCV&IR测试、切极耳、点焊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定位组件包括第五直线驱动装置、定位连接件及定位压板,所述第五直线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定位滑块,所述第五直线驱动装置具有朝上设置并可上下滑动的输出端,所述定位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五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且所述定位连接件上设置有一顶销,所述顶销与所述定位连接件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定位连接件上还开设有驱动槽,所述定位滑块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凹槽连通的定位开口,所述定位压板的一端枢接于所述定位开口内,所述定位压板的另一端插设有一定位针,所述定位针活动地穿入所述驱动槽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动OCV&IR测试、切极耳、点焊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驱动组件包括定位驱动电机、第二丝杆及第二螺母,所述定位基架上设置有垂直于所述传送带长度方向的定位导杆,所述定位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定位导杆,所述定位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定位基架,所述定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丝杆连接,所述第二螺母设置于所述定位滑块,所述第二丝杠穿过所述定位滑块并与所述第二螺母螺纹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OCV&IR测试、切极耳、点焊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上料机构包括上料立架、第六直线驱动装置及第七直线驱动装置,所述上料立架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第六直线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上料立架上端并具有在所述电芯定位机构与所述第一转盘机构之间滑动的输出端,所述第七直线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第六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并具有朝下设置且可上下滑动的输出端,所述第七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若干真空吸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OCV&IR测试、切极耳、点焊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定位治具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转盘的定位治具、枢接于所述定位治具的定位件及固定于所述底板的第一旋转气缸,所述第一旋转气缸位于所述定位治具的下方,所述定位治具容纳电芯且一侧具有缺口,所述定位件的上端由所述缺口进入所述定位治具内并压紧电芯,所述第一旋转气缸的输出端拨动所述定位件的下端使所述定位件的上端由所述缺口退出所述定位治具,所述定位治具与所述定位件之间还设置有定位弹性件,所述定位弹性件提供使所述定位件压紧电芯的弹力。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OCV&IR测试、切极耳、点焊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底板的测试立架及固定于所述测试立架上端的第八直线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测试立架下端的第九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八直线驱动装置具有朝下设置并可上下滑动的输出端,所述第八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与所述测试仪电连接的上测试金属板,所述第九直线驱动装置具有朝上设置并可上下滑动的输出端,所述第九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与所述测试仪电连接的下测试金属板,所述上测试金属板与下测试金属板上下相对并分别位于所述定位治具组件内电芯极耳的上方与下方。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OCV&IR测试、切极耳、点焊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极耳工作站包括切极耳立架、第十直线驱动装置及第十一直线驱动装置,所述切极耳立架固定于所述底板且朝向所述第一转盘的一侧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切极耳导轨,所述切极耳导轨上滑动地设置有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所述第十直线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切极耳立架上端并具有朝下设置且可上下滑动的输出端,所述第十直线驱动装置是输出端与所述上连接板固定,所述第十一直线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切极耳立架下端并具有朝上设置且可山下滑动的输出端,所述第十一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下连接板固定,所述上切刀设置于所述上连接板下端,所述下切刀设置于所述下连接板上端并与所述上切刀错开。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全自动OCV&IR测试、切极耳、点焊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上还滑动地设置有位于所述上切刀前方并可向下顶压于所述下切刀的预压块,所述下连接板上设置有储料盒,所述储料盒的开口朝上并与所述下切刀相邻。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OCV&IR测试、切极耳、点焊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工作站包括焊接立架、焊接滑块、第十二直线驱动装置及两个焊接导向轴,所述焊接立架设置于所述底板并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焊接导轨,所述焊接滑块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焊接导轨且所述焊接滑块朝向所述第二转盘的一侧设置有导向轴套板,所述焊接导向轴沿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向轴套板内,所述焊接导向轴上固定地套有位于所述导向轴套板上方的限位圈,所述焊针设置于所述焊接导向轴下端,所述第十二直线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焊接立架并具有朝下设置且可上下滑动的输出端,所述第十二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焊接滑块固定。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全自动OCV&IR测试、切极耳、点焊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工作站还包括两刻度微测头及两调整弹性件,所述焊接滑块朝向所述第二转盘的一侧设置有位于所述导向轴套板上方的上挡板,所述上挡板上设置有两微调套,所述刻度微测头向下插入所述微调套内并与所述微调套螺纹连接,所述焊接导向轴穿过所述上挡板并向上插入所述微调套内,所述调整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微调套内并弹性抵顶于所述刻度微测头与所述焊接导向轴之间。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全自动OCV&IR测试、切极耳、点焊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导向轴的下端固定有摆动板,两所述摆动板相互背离的外侧面为斜面,所述焊接滑块上固定有一第十三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十三直线驱动装置具有朝向两所述焊接导向轴并可来回滑动的输出端,所述第十三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有一推板,所述推板的末端呈可容纳所述摆动板的末端的叉状。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OCV&IR测试、切极耳、点焊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OCV&IR测试、切极耳、点焊一体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并位于所述第二送料机构与所述切极耳工作站之间的电芯重定位机构,所述电芯重定位机构包括第十四直线驱动装置及重定位板,所述第十四直线驱动装置具有朝向所述定位治具组件并可来回滑动的输出端,所述重定位板固定于所述第十四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并可顶推电芯凸起有胶边的一侧面。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OCV&IR测试、切极耳、点焊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OCV&IR测试、切极耳、点焊一体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并位于所述切极耳工作站与转盘下料机构之间的极耳整形机构,所述极耳整形机构可夹持或放开电芯极耳。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全自动OCV&IR测试、切极耳、点焊一体机,包括机架、电芯上料机构、第一送料机构、电芯定位机构、转盘上料机构、第一转盘机构、测试工作站、第二送料机构、切极耳工作站、转盘下料机构、第二转盘机构、保护板上料机构、第一焊接工作站,第二焊接工作站、第三送料机构以及控制箱。上述各个机构或工作站依次排布设置于机架,使电芯能够自动地于前后机构或工作站之间流通。本一体机无需人工进行OCV&IR测试、极耳切除及焊接,不会出现漏测、误测等情况,也不会出现极耳长度不一的情况,更可以减少点偏、点炸火、漏点的情况,能够确保电池成品的质量。同时操作简单,节约人力资源,降低成本;自动化程度高,兼容性强,可以广泛用于电池封装行业。
【IPC分类】H01M10-058
【公开号】CN104766996
【申请号】CN201510102267
【发明人】刘厚德
【申请人】刘厚德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3月9日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