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922962阅读:来源:国知局
互交换,或者其中的部分步骤也可以省略或删除。
[0077]步骤S301,请同时参照图18,提供半导体发光基层220,所述半导体发光基层220包括第一基底221、依次形成在第一基底221上的所述第二半导体层160、所述活性层150以及所述第一半导体层140。
[0078]可以在第一基底221的表面依次生长第二半导体层160、活性层150和第一半导体层140。优选的,第一基底221可以包括第二衬底222以及生长在第二衬底222上的缓冲层223,第二半导体层160、活性层150以及第一半导体层140可以生长在缓冲层223上。
[0079]步骤S302,在所述第一半导体层140远离所述第一基底221的表面形成分别对应于图2所述第一电极连接部121、第二电极连接部122以及接触部123的填充槽141,所述填充槽141由所述第一半导体层140远离所述第一基底221的表面向所述第二半导体层160延伸,所述第二半导体层160曝露于所述填充槽141。
[0080]具体的,请参照图19,在此步骤中,在所述第一半导体层140远离所述第一基底221的表面刻蚀间隔排列的三个填充槽141,三个填充槽141分别对应图2所示的半导体发光器件中的第一电极连接部121、第二电极连接部122以及接触部123。经过刻蚀后,第二半导体层160由填充槽141处曝露出来。于第二半导体层160的刻蚀深度小于第二半导体层160的厚度。
[0081]步骤S303,在每个所述填充槽141的侧壁142以及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部121对应的填充槽141的底壁143形成第一绝缘层131。
[0082]具体的,请参照图20,可以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等方式在第一半导体层140远离第一基底221的表面、每个所述填充槽141的侧壁142以及填充槽141的底壁143形成第一绝缘层131。第一绝缘层131的材料可以是二氧化硅或者氮化硅等绝缘材料,当然,所述第一绝缘层131的材料并不作为限制,也可以是其他。
[0083]进一步的,请参照图21,可以通过光刻(photo )、沉积(Depositing)、蚀刻(etching)、等工艺使第一半导体层140远离第一基底221的表面由所述第一绝缘层131曝露出来。
[0084]进一步的,请参照图22,可以在第一半导体层140由第一绝缘层131曝露出来的部分形成反射金属层190。该反射金属层190可以使活性层150发出的部分光经反射后从第二半导体层160方向出射。在本实施例中,反射金属层190的材料并不作为限制,可以是银(Ag)、铝(Al)、镍(Ni)等对光有反射作用的金属中一种,或多种金属组成的金属合金或者金属组合层,亦或是合金超晶格结构。
[0085]进一步的,请参照图23,将填充槽141的底壁143中,除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部121对应的填充槽141的底壁143之外的其他底壁143上的第一绝缘层131刻蚀掉,保留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部121对应的填充槽141的底壁143上的第一绝缘层131,为后续制作第一电极170做准备。
[0086]可选的,请参照图24,还可以在第一绝缘层131被蚀刻掉的部分形成导电金属层200,以增加导电性。
[0087]步骤S304,在所述第一半导体层140远离所述第二半导体层160的表面形成所述电流扩散层120,所述电流扩散层120包括所述第一电极连接部121、第二电极连接部122以及接触部123的平展部124。
[0088]请参照图25,于此步骤中,在第一半导体层140远离第二半导体层160的表面镀上一层电流扩散层120,电流扩散层120填充在与第一电极连接部121对应的填充槽141的部分形成第一电极连接部121,电流扩散层120填充在与第二电极连接部122对应的填充槽141的部分形成第二电极连接部122,电流扩散层120填充在与接触部123对应的填充槽141的部分形成接触部123。连接第一电极连接部121与接触部123、接触部123与第二电极连接部122的是平展部124。电流扩散层120最大厚度大于反射金属层190至填充槽141底部的距离,因此,电流扩散层120远离所述第二半导体层160的表面是平整表面。
[0089]步骤S305,对所述电流扩散层120的平展部124蚀刻并形成第二绝缘层132,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部121连接的平展部124与所述接触部123之间形成所述第二绝缘层132,与所述接触部123连接的平展部124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部122之间形成所述第二绝缘层132。
[0090]请参照图26,在此步骤中,可以选择性的电流扩散层120的平展部124刻蚀出图形,然后在所刻蚀的图形中镀上第二绝缘层132。第二绝缘层132起到电阻断的作用,可以对不需要电连通的位置进行电阻断。
[0091]步骤S306,在所述电流扩散层120远离所述第二半导体层160的表面形成所述绝缘基底110。
[0092]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请参照图27,可以在电流扩散层120远离第二半导体层160的表面形成绝缘基底层114,然后,在绝缘基底层114上镀第二键合金属层113,如图28所不O
[0093]如图29所示,准备镀有第一键合金属层112的第一衬底111,然后将第一键合金属层112键合在第二键合金属层113上,如图30所示。
[0094]步骤S307,去除所述第一基底221,在所述第二半导体层160远离所述第一半导体层140的表面形成所述沟槽161,使得所述接触部123曝露于所述沟槽161,所述沟槽161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160的厚度。
[0095]请参照图31,图31所示为键合后的整体结构进行翻转后的示意图。接着如图32所示,去掉第一基底221。请参照图33,在第二半导体层160远离第一半导体层140的表面形成沟槽161,使接触部123曝露于沟槽161。优选的,可以将第二半导体层160与第一电极连接部121和第二电极连接部122对应的部分蚀刻掉,以将第一电极连接部121与第二电极连接部122曝露出来,具体的,将第一电极连接部121上的第一绝缘层131以及第二电极连接部122上的金属导电层200曝露出来。
[0096]步骤S308,形成所述第一电极170与所述第二电极180,所述第一电极170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部121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180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部122电连接。
[0097]优选的,可以先在对第二半导体层160的表面进行粗糙化或者图形化,形成如图34所示的半导体发光器件100A(图34中以图形化为例进行说明),在第二半导体层160远离第一半导体层140的表面粗糙化或者具有图形,可以进一步提升半导体发光器件100的光提取率。
[0098]进一步的,请参照图35,还可以在所述第二半导体层160远离所述第一半导体层140的表面、沟槽161的底部以及电流扩散层120曝露在外面的部分均可以形成钝化层210。所述钝化层210可以防止第二半导体层160以及电流扩散层120的氧化,并且提高光提取率。
[0099]进一步的,请参照图36,可以将第一电极连接部121上的第一绝缘层131蚀刻掉部分后形成与第一电极连接部121电连接的第一电极170。将第二电极连接部122上的金属导电层200及钝化层210蚀刻掉部分后形成与第二电极连接部122电连接的第二电极180,具体的连接方法不限。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第二半导体层160与第一电极连接部121对应的被蚀刻掉的部分形成第一电极170,在第二半导体层160与第二电极连接部122对应的被蚀刻掉的部分形成第二电极180。
[0100]可以理解的是,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在形成填充槽141时,形成分别对应于图12所示的第一隧道电极125以及第二隧道电极126的填充槽141,经过刻蚀后,第二半导体层160由填充槽处曝露出来。与所述第一隧道电极125对应的填充槽141的一端和与所述接触部123对应的填充槽141电连接,与所述第二隧道电极126对应的填充槽141的一端和与所述接触部123对应的填充槽141电连接。在每个填充槽141的侧壁142以及与第一电极连接部121对应的填充槽141的底壁143形成第一绝缘层131。
[0101]请参照图37,在形成电流扩散层120时,电流扩散层120填充在与第一隧道电极125及第二隧道电极126对应的填充槽141中,所述第一隧道电极125的一端与所述接触部123电连接,所述第二隧道电极12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180电连接。
[0102]请参照图38,在形成第二绝缘层132时,使得第一隧道电极125和第二隧道电极126的两侧均设置有绝缘层130。第一隧道电极125和第二隧道电极126可以帮助扩散电流,其结构可采用手指形状的电极,设计灵活,其中手指部的个数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都不受限制。
[0103]综上所述,本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