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正反插的连接器插头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96541阅读:来源:国知局
12、213及214),且上、下表面的金手指接触部21经布线23连接于相应的金手指焊接部22上。
[0047]结合图3和图4所示,所述固定座体30内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嵌槽31,并于嵌槽31后端两侧开设有第一限位缺槽32,该第一限位缺槽32具有后端开口及两侧开口 ;该软板20后段部位窄于软板20前段部位,其后段部位两侧缘分别凸设有限位卡块24 ;以及,前述壳体10两侧相应形成有第二限位缺槽13,该第二限位缺槽13具有前端开口及两侧开口 ;该软板20后段部位嵌入前述嵌槽31内并其金手指焊接部22露于固定座体30后方,该限位卡块24向后止挡式嵌入第一限位缺槽32内并伸出第一限位缺槽32的外侧,其伸出部分则向前止挡式嵌入壳体10的第二限位缺槽13内。
[0048]结合图1和图3所示,所述固定座体30外表面凸设有卡榫33,相应地,前述壳体10上开设有卡槽14,该卡榫33扣入相应卡槽14内。
[0049]结合图2和图5所示,所述壳体10之收容腔11两侧内壁均凸设有上位挡部15、下限位挡部16,该上位挡部15、下限位挡部16之间形成有限位夹槽,前述软板20穿过两侧的限位夹槽;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位挡部15、下限位挡部16系冲压变形而成,壳体10两侧外部对应上位挡部15、下限位挡部16处形成有凹位17。
[0050]如图7至图9所示,该软板20后段部位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前述金手指焊接部22,相同性能端的金手指焊接部(如图示221、222、223及224)彼此电性导通;所述上、下表面之相同性能端的金手指接触部经其共同布线连接于相应金手指焊接部,此处,所述上、下表面之相同性能端的金手指焊接部彼此上下对应设置。
[0051]组装前述连接器插头100时,先将软板20安装于固定座体30上,再将两者一同自后向前装入壳体10的收容腔11内,固定座体30的卡榫33扣入壳体10的卡槽14内,软板20穿过壳体10内侧壁的限位夹槽内。
[0052]如图10至12,其作为本实施例之连接器插头100的应用示例,本实施例所例举的连接器为USB2.0连接器,该连接器插座200的舌板201的下表面设置有四个接触端子202,从图11和图12明显可以看出,传统的连接器插座200的插接口的结构设计并非上下对称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插头100之软板20设计于收容腔11的居中位置,从图12可以看出,其插接腔12为上下对称结构,不管正、反插接,该软板20都可以向下翘,即可作弹性变形,形成合适的插接腔12与连接器插座200的舌板201及相应接触端子202接触适配。
[0053]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利用软板本身具有轻薄、可弹性形变等优点,于软板上、下表面均设置金手指接触部,巧妙实现正反插功能,避免出现误插现象,提高了使用便利性;其将传统技术中的端子设置于软板上,取消了传统技术中用于承载端子的绝缘端子埠,使得整个连接器的结构变得更为简单、易于加工制作,其整体也更为轻薄化,更适用于轻薄化、微型化电子产品。
[005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可正反插的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软板和固定座体,该壳体内部具有一前后贯通的收容腔,该软板安装于固定座体上并一同组装于收容腔内,该软板悬于收容腔内前段区域,该收容腔内壁及软板围设形成可弹性形变的插接腔; 该软板前段部位之上、下表面均设置有若干金手指接触部,并软板后段部位设置有若干金手指焊接部,该上表面的金手指接触部自左向右依次排布,该下表面的金手指接触部自右向左依次排布,且上、下表面的金手指接触部布线连接于相应的金手指焊接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正反插的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板后段部位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前述金手指焊接部,相同性能端的金手指焊接部彼此电性导通;所述上、下表面之相同性能端的金手指接触部经其共同布线连接于相应金手指焊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正反插的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表面之相同性能端的金手指焊接部彼此上下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正反插的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体内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嵌槽,并于嵌槽后端两侧开设有第一限位缺槽,该第一限位缺槽具有后端开口及两侧开口 ;该软板后段部位窄于软板前段部位,其后段部位两侧缘分别凸设有限位卡块;以及,前述壳体两侧相应形成有第二限位缺槽,该第二限位缺槽具有前端开口及两侧开P ; 该软板后段部位嵌入前述嵌槽内并其金手指焊接部露于固定座体后方,该限位卡块向后止挡式嵌入第一限位缺槽内并伸出第一限位缺槽的外侧,其伸出部分则向前止挡式嵌入壳体的第二限位缺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正反插的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体外表面凸设有卡榫,相应地,前述壳体上开设有卡槽,该卡榫扣入相应卡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正反插的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之收容腔两侧内壁均凸设有上、下限位挡部,该上、下限位挡部之间形成有限位夹槽,前述软板穿过两侧的限位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正反插的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限位挡部系冲压变形而成,壳体两侧外部对应上、下限位挡部处形成有凹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正反插的连接器插头,包括壳体、软板和固定座体,壳体内部具有一前后贯通的收容腔,软板安装于固定座体上并一同组装于收容腔内,软板悬于收容腔内前段区域,收容腔内壁及软板围设形成可弹性形变的插接腔;软板前段部位之上、下表面均设置有若干金手指接触部,并软板后段部位设置有若干金手指焊接部,上表面的金手指接触部自左向右依次排布,下表面的金手指接触部自右向左依次排布,上、下表面的金手指接触部布线连接于相应金手指焊接部;利用软板本身具有轻薄、可弹性形变等优点,于软板上、下表面均设置金手指接触部,巧妙实现正反插功能,同时,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符合轻薄化、微型化设计需求等优点。
【IPC分类】H01R13-46, H01R13-642
【公开号】CN204304061
【申请号】CN201420775772
【发明人】覃太明
【申请人】东莞市扬明精密塑胶五金电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