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紧装置和安装有该卡紧装置的记录盘驱动用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4354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卡紧装置和安装有该卡紧装置的记录盘驱动用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放置和保持记录盘的卡紧装置和安装有该卡紧装置的记录盘驱动用电动机。
背景技术
作为使用以往卡紧装置的记录盘驱动用电动机,图10所示的电动机是公知的。该电动机的旋转部件1具有轴3,由作为轴承部件的套筒2使轴3可旋转自如地支撑;转子保持器4,固定在轴3的轴心方向上部;以及卡紧装置5,相对轴3的转子保持器4固定在轴向上侧。卡紧装置5具有与记录盘6嵌合的定中心壳体5a;多个卡紧爪5c,在该定中心壳体5a上在圆周方向均等排列,分别通过弹性部件5b朝半径方向外侧施力;以及多个调心倾斜部5d,进行记录盘6的调心。在转子保持器4的底面部4a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部形成有放置记录盘6的记录盘放置面4b,在其上侧固定有橡胶4c。
为了把记录盘6安装在该电动机上,使记录盘6的中心贯通孔在与卡紧装置5的多个调心倾斜部5d吻合的同时安装在定中心壳体5a内。当记录盘6的中心贯通孔开始嵌入定中心壳体5a内时,各卡紧爪5c在记录盘6的中心贯通孔的内周面被按压而朝旋转半径方向内侧移动。然后,当记录盘6被完全安装并放置在橡胶4c上时,由弹性部件5b的恢复力按压,从而使卡紧爪5c的尖端部5c1按压记录盘6的中心贯通孔的内周面的上部圆周边缘。这样,记录盘6由旋转部件1保持。因此,在旋转部件1旋转时,记录盘6不会由于离心力或自重而脱落或倾斜。
但是,在卡紧爪5c的按压记录盘6的中心孔中的内周面的上部圆周边缘的倾斜面5c2,朝半径方向外侧形成有1个弯曲部。并且,由于安装记录盘的力最好很小,因而卡紧爪5c的尖端部5c1被设定得短。为此,半径方向和卡紧爪5c的按压记录盘6的倾斜面5c2的曲率有必要形成得很小。所以,由倾斜面5c2和与记录盘6接触的面形成的角增大。因此,卡紧爪5c按压记录盘6的力,在半径方向外侧大,在轴心方向下侧小。结果,当从记录盘6从旋转部件1保持的状态取下记录盘6时,从旋转部件1取下记录盘6所需要的力(这种力以下称为拔去力)下降。并且,如果该拔去力下降,在电动机旋转时由于离心力或来自外部的冲击等,有可能使记录盘6从旋转部件1脱落。
并且,当为了提高该拔去力而增强弹性部件5b的弹性力时,例如,在弹性部件5b是螺旋弹簧的情况下,当增大弹簧常数时,拔去力自身会增强,然而卡紧爪5c朝半径方向内侧的移动也变得困难,把记录盘6安装在旋转部件1上所需要的力(这种力以下称为安装力)增大。因此,把记录盘6安装在旋转部件1上变得困难,操作性恶化。
而且,当增强弹性部件5b的弹性力时,由于朝半径方向外侧的力增强,因而按压记录盘6的中心贯通孔的内周面的力增强。因此,记录盘6的中心贯通孔可能因卡紧爪5c而变形,记录盘6的中心贯通孔会从负责记录盘6的调心的调心倾斜部5d偏移。结果,可能使记录盘6的调心精度下降,记录盘6在旋转半径方向边振动边旋转。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不增强弹性部件朝半径方向外侧的力、仅提高拔去力、可靠性和耐久性优良的卡紧装置。
在本发明的卡紧装置的一个例中,由以下构成定中心壳体,配置在记录盘的贯通孔的内圆周侧,将贯通孔的中心和卡紧装置的中心调心;保持记录盘的卡紧爪;将卡紧爪朝半径方向外侧施力的弹性部件;以及放置记录盘的记录盘放置面。
卡紧爪由以下构成收容在定中心壳体内的基部;以及尖端部,从定中心壳体的外周部突出,将记录盘保持。
卡紧爪的尖端部形成有第1倾斜面,该第1倾斜面通过使记录盘的贯通孔的圆周边缘下侧抵接尖端部的上侧抵接,使尖端部的半径方向外侧获得朝下侧的方向的旋转力,以及使前述卡紧爪获得朝半径方向内侧的移动力。
卡紧爪的尖端部还形成有第2倾斜面,该第2倾斜面通过使记录盘的贯通孔的圆周边缘上侧抵接尖端部的下侧,将记录盘的贯通孔的圆周边缘上侧从半径方向外侧和上侧按压。
卡紧爪的尖端部还形成有弯曲面,该弯曲面位于从第2倾斜面起的基部侧,使卡紧爪的俯仰动作平稳进行。
并且,在第2倾斜面和前述弯曲面的边界部形成为阶梯凹形状。
而且,在记录盘和卡紧爪的抵接部,该第2倾斜面和记录盘的上表面形成的角形成为这样,即,比将弯曲面与尖端部的最外径部连接的假想曲面和记录盘的上表面形成的角小。
并且,在记录盘和卡紧爪的抵接部,该第2倾斜面和记录盘的上表面形成的角形成为这样,即,比将弯曲面的最外径部与尖端部的最外径部连接的面和记录盘的上表面形成的角小。
在边界部形成有随着朝轴向下侧而向前述基部侧倾斜的辅助倾斜面。
这些倾斜面各自可以形成为弯曲形状。
并且,安装有该卡紧装置的记录盘驱动用电动机由以下构成旋转部件,具有驱动用磁铁,在将前述卡紧装置固定的同时进行同轴旋转;轴承部件,将前述旋转部件旋转自如地支撑;以及固定部件,具有电枢,将前述轴承部件固定。


图1是示意示出本发明的记录盘驱动用电动机的实施例的一例的剖面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卡紧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卡紧装置的定中心壳体的俯视图。
图4是沿图3的定中心壳体的X-X线的剖面图。
图5a和5b是示出本发明的卡紧装置的卡紧爪的侧面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示意示出本发明的定中心壳体和卡紧爪的关系的剖面图。
图8是示意示出本发明的卡紧装置和记录盘的力的关系的剖面图。
图9是示出以往的卡紧装置和记录盘的力的关系的模式剖面图。
图10是示意示出以往的记录盘驱动用电动机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图1对根据本发明的使用转盘装置的记录盘驱动用电动机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沿图2的O-O线剖开从箭头方向看见的图。
<电动机整体结构>
电动机由以下构成旋转部件;将旋转部件旋转自如地支撑的轴承部件;以及保持轴承部件的固定部件。
固定部件还由安装板10、衬套20、闭塞板30以及电枢40构成。
在安装板10上形成有圆形孔11,在该圆形孔11内安装有大致圆筒状的衬套20的基部21。在该圆形孔11和衬套20的基部21的安装中,通过将衬套20的下端的填缝部22在旋转半径方向外侧例如通过挤压进行塑性变形来固定在安装板10上。在衬套20的下部安装有将衬套20的下端部闭塞的闭塞板30。在衬套20和闭塞板30的安装中,通过将形成在衬套20的下端的填缝部22在半径方向内侧例如通过挤压进行塑性变形来固定在衬套20上。并且,在衬套20的外周面固定有对层叠铁心施加绝缘涂层、使导线卷绕的电枢40。
并且,旋转部件由轴50、转子保持器60、驱动用磁铁70以及卡紧装置80构成。
在与旋转轴同轴配置的轴50的上部固定有转子保持器60,该转子保持器60是将铁等的磁性材料例如通过挤压加工进行成形为有底筒状。在该转子保持器60的底面部61的轴向上侧固定有将记录盘(图1未作图示)保持和旋转的卡紧装置80。在转子保持器60的圆筒部62的半径方向内侧通过粘结而固定有转子磁铁70。而且,转子磁铁70与电枢40在旋转半径方向通过间隙对置。
并且,为了将上述旋转部件可旋转自如地支撑,作为轴承部件的套筒90固定在衬套20的圆筒部内周面。该轴承部件不限于套筒90,可以是滚珠轴承等的滚动轴承。
通过给电枢40通电,在电枢40的周围产生磁场。然后,通过该磁场和驱动用磁铁70的相互作用使旋转部件旋转驱动。
<卡紧装置的结构>
参照图2对卡紧装置8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从轴向上侧看见卡紧装置80的图。
卡紧装置80由以下构成记录盘保持部81,安装在记录盘100(图2未作图示)的中心贯通孔101的内圆周侧;以及记录盘放置面82,直接支撑记录盘100的中心贯通孔101的周围面。
记录盘保持部81由以下构成定中心壳体83,在记录盘100的中心贯通孔101的内圆周侧插通;保持记录盘100的卡紧爪84;以及弹性部件85,将该卡紧爪84朝半径方向外侧施力。
并且,记录盘放置面82具有橡胶材料等的圆环状的缓冲材料82a,是以记录盘100的防振和防滑动为目的而设置的。
<定中心壳体>
定中心壳体83是具有可将轴50固定的中心孔的有底筒形状,具有底面部83a,外侧圆筒部83b以及内侧圆筒部83c(参照图4的定中心壳体8的旋转轴心方向剖面图)。并且,在定中心壳体83的外周部的一部分具有记录盘调心机构83d。记录盘调心机构83d是将被放置的记录盘100的中心和卡紧装置80的旋转中心调心的机构。
定中心壳体83的外径被设计成比记录盘100的中心贯通孔101的外径的公差范围内最小径稍小。这样,只要记录盘100的中心贯通孔101是由标准决定的公差范围内的大小,定中心壳体83就可安装在记录盘100的中心贯通孔101内。
<记录盘调心机构>
参照图3对记录盘的调心进行说明。图3是从轴向上侧看到的定中心壳体83的图。
记录盘调心机构83d从定中心壳体83的底面部83a的端部83a1到圆筒部83b在圆周方向等间隔形成有3对孔83e。在该孔83e的各对之间形成有调心爪83f。调心爪83f的上端部与定中心壳体83的端部83a1成为一体,形成为朝半径方向外侧向下侧倾斜延伸。该调心爪83f的最下部超过定中心壳体83的外径朝半径方向外侧稍微突出。
这里,对记录盘100(图3未作图示)和记录盘调心机构83d的尺寸关系进行说明。定中心壳体83的外径,如前所述被设计成小于记录盘100的中心贯通孔101的公差范围内最小公差。然而,由各调心爪83f的最下部83f1所形成的假想圆的半径被设计成比记录盘100的中心孔101的公差范围内最大公差稍大。这样,当把记录盘100安装在卡紧装置80上时,记录盘100的中心贯通孔101的内周面和调心爪83f的最下部83f1抵接,将记录盘100的中心和卡紧装置80的中心调心。理想的是,这种调心爪83f在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为至少3个以上,用于记录盘100的调心。
<记录盘保持部>
参照图2至图4对记录盘保持部81进行说明。图4是沿图3的X-X线剖开从箭头方向看见的剖面图。
首先参照图3,设置在定中心壳体83内的孔83e由以下构成上部孔83a2,形成在定中心壳体83的底面部83a;以及侧部孔83a3,与上部孔83a2连续,形成在定中心壳体83的底面部83a和圆筒部83b内。侧部孔83a3的圆周方向长度比上部孔83a2的圆周方向长度长。而且参照图4,在侧部孔83a3内形成有朝旋转轴向上侧延伸的突起部86。突起部86具有与定中心壳体83的圆筒部83b大致相同的旋转半径方向厚度。突起部86形成有引导面86a,该引导面86a随着朝旋转半径方向内侧而向下侧倾斜,使卡紧爪84的俯仰动作平稳进行。
并且参照图2,在各孔83e内,同时在旋转半径方向外侧收容有在旋转半径方向进退自如例如螺旋弹簧那样的弹性部件85。而且,一部分从定中心壳体83的圆筒部83b朝外侧突出的卡紧爪84与弹性部件85啮合,被朝半径方向外侧施力。
<卡紧爪的实施例>
参照图5a、5b和图6对卡紧爪84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5a和5b是卡紧爪84的侧面图,图6是卡紧爪84的俯视图。
在卡紧爪84的上表面形成有平坦面84a和从平坦面84a朝半径方向外侧(图5中的右侧)向下侧倾斜的第1倾斜面84b。
在卡紧爪84的下表面,在最外径部84b1形成有朝半径方向内侧(图5中的左侧)呈弯曲状倾斜的第2倾斜面84c,该最外径部84b1是与第1倾斜面84b在半径方向的最外侧相交的面的尖端部。并且,在该第2倾斜面84c的下部形成有成为朝半径方向外侧呈弯曲状倾斜的弯曲面的第3倾斜面84d。而且,在连接第2倾斜面84c和第3倾斜面84d连接的边界部形成有辅助倾斜面84e。
在卡紧爪84的侧面形成有长方形突部84f,其连接成覆盖第2倾斜面84c和第3倾斜面84d的半径方向内侧。长方形突部84f具有侧面部84f1,从其周向两端朝半径方向内侧正交延伸;以及突出部84f2,从长方形突部84f朝半径方向内侧突出。
在由第2倾斜面84c和第3倾斜面84d的一部分以及辅助倾斜面84e所生成的边界部形成有阶梯凹状87。通过形成有该阶梯凹状87,可使第2倾斜面84c得到朝半径方向更加倾斜的角度。结果,可提高记录盘100的拔去力。
特别是对于图5a所示由点线表示的将第3倾斜面84d和最外径部84b1连接的曲面为假想曲面,在记录盘抵接部a1,与记录盘的上表面(单点划线)和假想曲面形成的角φ1相比较,第2倾斜面84c和记录盘的上表面形成的角φ2形成得较小。
并且,跟图5b所示由点线表示的与将第3倾斜面84d的最外径部84d1和尖端部的最外径部84b1连接的面形成的角φ3相比较,第2倾斜面84c和记录盘的上表面形成的角φ2连接形成得较小。
平坦部84a和第1倾斜面84b的周向宽度比第2倾斜面84c窄。并且,平坦部84a和第1倾斜面84b与第2倾斜面84c的周向中心轴一致。因此,平坦部84a和第1倾斜面84b形成为从平坦部84a和第1倾斜面84b以外的上表面84a1(参照图6)突出。并且,在平坦部84a和第1倾斜面84b所形成的周向宽度具有与定中心壳体83的上部孔83a2的周向宽度相比较稍小的程度,并且,平坦部84a的旋转轴向厚度与定中心壳体83的底面部83b的旋转轴向厚度几乎一致。
下面,参照图7对卡紧爪84收纳在定中心壳体83内时的卡紧爪84的保持功能进行说明。
在图7中,卡紧爪84的一部分配置成收纳在孔83e的内部,并被螺旋弹簧等的弹性部件85朝半径方向施力。弹性部件85的一端固定在定中心壳体83的基部83c,另一端固定在卡紧爪84的突出部84f2。因此,卡紧爪84可从图7的状态朝旋转半径方向内侧移动。另一方面,通过使侧面部84f1与定中心壳体83的圆筒部83b的内周面抵接,限制卡紧爪84朝旋转半径方向外侧移动。
卡紧爪84在朝半径方向外侧被施力的状态下,使第1倾斜面84b和第2倾斜面84c从孔83e朝半径方向外侧突出。这样,当记录盘100放置在卡紧装置83上时,可限制记录盘100的轴向移动。
卡紧爪84在保持把卡紧爪84的平坦部84a和第1倾斜面84b配置在定中心壳体83的上部孔83a2的状态的同时,进行朝旋转半径方向的移动。并且,当卡紧爪84移动时,上表面84a1与作为上部孔15a的周围面的孔83e的底面部83a的轴向下侧面83a4滑动接触来移动。
<卡紧装置的动作>
参照图1,对卡紧装置80的动作,特别是对盘调心机构83d的动作和盘保持部81的动作进行说明。
当记录盘100放置在卡紧装置80上时,定中心壳体83相对进入记录盘100的中心贯通孔101内。
卡紧爪84的平坦面84a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部相对定中心壳体83的圆筒部83b位于半径方向内侧。这样,在记录盘100放置时,记录盘100的中心贯通孔101的下部内圆周边缘与第1倾斜面84b抵接。而且,当记录盘100的中心贯通孔101的下部内圆周边缘按压卡紧爪84的第1倾斜面84b时,卡紧爪84朝旋转半径方向内侧移动。这样,记录盘100在使记录盘100的中心贯通孔101的下部内圆周边缘与卡紧爪84的第1倾斜面84b滑动接触的同时被按下。
当记录盘100的中心贯通孔101沿第1倾斜面84b被按下,记录盘100的中心贯通孔101越过第1倾斜面84b和第2倾斜面84c相交的卡紧爪84的爪顶部时,卡紧爪84在使第2倾斜面84c与记录盘100的中心贯通孔101的上部内圆周边缘滑动接触的同时,朝旋转半径方向内侧移动。这样,记录盘100在其中心贯通孔101的上部内圆周边缘,接受从卡紧爪84朝轴向下侧的支撑。与此同时,记录盘100在其中心贯通孔101的周围面接受从记录盘放置面82朝轴向上侧的支撑。
通过以上,记录盘100由卡紧装置80保持。并且,在记录盘100被保持的同时,如以下所述,也进行记录盘100的调心。
当记录盘100越过卡紧爪84的爪顶部而被按下时,在调心爪83e的半径方向外侧的半径与记录盘100的中心贯通孔101的半径相等的轴向位置,记录盘100的中心贯通孔101的下部内圆周边缘和调心爪83e接触。3个调心爪83e的半径方向外侧的半径形成为在任意的轴向位置各自相等。因此,3个调心爪83e各自将记录盘100的中心贯通孔101在半径方向外侧均等支撑,可实现记录盘100和卡紧装置80的调心。
<记录盘的拔去力>
参照图8和图9,将取下记录盘100时的拔去力与以往例对比进行说明。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卡紧装置80的轴向剖面图,示出卡紧爪84和记录盘100的力的关系。图9是根据以往例的卡紧装置5的轴向剖面图,示出卡紧爪5c和记录盘6的力的关系。并且,图8和图9的单点划线表示旋转轴。
在图8中,为了取下记录盘100而朝轴向上侧施加给记录盘100的力,即拔去力,也就是卡紧爪84的与记录盘100抵接的第2倾斜面84c接受的力设定为T1。在以往例的图9中也同样设定为T2。
为了取下记录盘100,可以施加某一定的力,使弹性部件85收缩到在半径方向内侧记录盘100脱落的位置。该某一定的力在图8和图9示出为TR。并且,根据在卡紧爪84和记录盘100的中心贯通孔101抵接时的第2倾斜面84c和记录盘形成的角,施加给卡紧爪84的力也变化。在图9的以往例中,由于在记录盘6的中心孔6a和卡紧爪5c抵接时的倾斜面5c2和记录盘的上表面形成的角φ4(与图5a)中的假想曲面和记录盘的上表面形成的角φ1相等)大,因而当施加了在半径方向到记录盘6脱落的位置的力TR时的轴向的力TA2小。结果,记录盘6脱落的旋转半径方向的某一定的力TR和轴向的力TA2的合力即拔去力T2减小。然而,在图8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于当记录盘100的中心贯通孔101和卡紧爪84抵接时的第2倾斜面84c和记录盘6的上表面形成的角φ2小,因而当施加了在半径方向到记录盘100脱落的位置的力TR时,轴向的力TA1增大。因此,记录盘100脱落的旋转半径方向的某一定TR和轴向的力TA1的合力即拔去力T1大。因为该实施例具有与以往相同的弯曲面即第3倾斜面84d,这样,根据记录盘100的安上与卸下,可平稳引导卡紧爪84的俯仰动作,之后,通过形成阶梯凹部87,使第2倾斜面84c具有朝半径方向倾斜的角度。结果,如前所述,本发明的卡紧爪84可使在记录盘100和卡紧爪84抵接时的第2倾斜面84c和记录盘的上表面形成的角度φ2减小,可使拔去力T1增大。因此,由于拔去力T1增大,因而可提供不会使记录盘100由于离心力或来自电动机外部的冲击等而脱落、可靠性高的卡紧装置和使用该卡紧装置的盘驱动用电动机。
以上,对根据本发明的卡紧装置和使用该卡紧装置的记录盘驱动用电动机作了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变形乃至修正。
权利要求
1.一种卡紧装置,将在中心具有贯通孔的记录盘的前述贯通孔从内圆周侧同轴保持并进行旋转,该卡紧装置包括定中心壳体,位于前述记录盘的前述贯通孔的内周,与前述贯通孔同轴配置;放置有前述记录盘的记录盘放置面;相对于前述定中心壳体配置在圆周方向的多个卡紧爪;以及,弹性部件,配置在前述各卡紧爪的半径方向内侧,将前述卡紧爪朝半径方向外侧施力,其中,前述卡紧爪包括基部,收容在前述定中心壳体内,接受来自前述弹性部件的施力;以及,尖端部,从前述定中心壳体的外周部朝半径方向外侧突出,并保持前述记录盘,其中,前述尖端部包括第1倾斜面,通过使前述记录盘的前述贯通孔的圆周边缘下侧从前述尖端部的上侧抵接,使前述尖端部的半径方向外侧获得朝下侧的方向的旋转力,以及使前述卡紧爪获得朝半径方向内侧的移动力;第2倾斜面,通过使前述记录盘的前述贯通孔的圆周边缘上侧从前述尖端部的下侧抵接,将前述记录盘的前述贯通孔的圆周边缘上侧从半径方向外侧和上侧按压;弯曲面,相对前述第2倾斜面位于前述基部侧,使前述卡紧爪的俯仰动作平稳进行;以及,呈阶梯凹部形状形成的前述第2倾斜面和前述弯曲面的边界部,前述记录盘抵接部分中的前述第2倾斜面和前述记录盘的上表面形成的角形成为这样,即,比将前述弯曲面与前述尖端部的最外径部连接的假想曲面和前述记录盘的上表面形成的角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边界部形成有随着朝轴向下侧而向前述基部侧倾斜的辅助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倾斜面的一部分或全部形成为弯曲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倾斜面的一部分或全部形成为弯曲倾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定中心壳体的外周部具有孔,与前述各卡紧爪对应,用于使前述各卡紧爪的前述尖端部从前述定中心锥体的外周部朝半径方向外侧突出;以及,引导部,形成为前述孔的圆周边缘的一部分,使前述卡紧爪的前述尖端部的俯仰动作平稳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动机由以下构成旋转部件,其具有驱动用磁铁,在将前述卡紧装置固定的同时进行同轴旋转;轴承部件,其将前述旋转部件旋转自如地支撑;以及,固定部件,其具有电枢,将前述轴承部件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动机由以下构成旋转部件,其具有驱动用磁铁,在将前述卡紧装置固定的同时进行同轴旋转;轴承部件,其将前述旋转部件旋转自如地支撑;以及,固定部件,其具有电枢,将前述轴承部件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动机由以下构成旋转部件,其具有驱动用磁铁,在将前述卡紧装置固定的同时进行同轴旋转;轴承部件,其将前述旋转部件旋转自如地支撑;以及,固定部件,其具有电枢,将前述轴承部件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动机由以下构成旋转部件,其具有驱动用磁铁,在将前述卡紧装置固定的同时进行同轴旋转;轴承部件,其将前述旋转部件旋转自如地支撑;以及,固定部件,其具有电枢,将前述轴承部件固定。
10.一种卡紧装置,将在中心具有贯通孔的记录盘的前述贯通孔从内圆周侧同轴保持并进行旋转,该卡紧装置包括定中心壳体,位于前述记录盘的前述贯通孔的内周,与前述贯通孔同轴配置;放置有前述记录盘的记录盘放置面;相对于前述定中心壳体配置在圆周方向的多个卡紧爪;以及,弹性部件,配置在前述各卡紧爪的半径方向内侧,将前述卡紧爪朝半径方向外侧施力,其中,前述卡紧爪包括基部,收容在前述定中心壳体内,接受来自前述弹性部件的施力;以及,尖端部,从前述定中心壳体的外周部朝半径方向外侧突出,并保持前述记录盘,其中,前述尖端部包括第1倾斜面,通过使前述记录盘的前述贯通孔的圆周边缘下侧从前述尖端部的上侧抵接,使前述尖端部的半径方向外侧获得朝下侧的方向的旋转力,以及使前述卡紧爪获得朝半径方向内侧的移动力;第2倾斜面,通过使前述记录盘的前述贯通孔的圆周边缘上侧从前述尖端部的下侧抵接,将前述记录盘的前述贯通孔的圆周边缘上侧从半径方向外侧和上侧按压;弯曲面,相对前述第2倾斜面位于前述基部侧,使前述卡紧爪的俯仰动作平稳进行;以及,呈阶梯凹部形状形成的前述第2倾斜面和前述弯曲面的边界部,前述记录盘抵接部分中的前述第2倾斜面和前述记录盘的上表面形成的角形成为这样,即,比将前述弯曲面的最外径部与前述尖端部的最外径部连接的面和前述记录盘的上表面形成的角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边界部形成有随着朝轴向下侧而向前述基部侧倾斜的辅助倾斜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倾斜面的一部分或全部形成为弯曲倾斜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定中心壳体的外周部具有孔,与前述各卡紧爪对应,用于使前述各卡紧爪的前述尖端部从前述定中心锥体的外周部朝半径方向外侧突出;以及,引导部,形成为前述孔的圆周边缘的一部分,使前述卡紧爪的前述尖端部的俯仰动作平稳进行。
全文摘要
一种卡紧装置,将在中心具有贯通孔的记录盘的前述贯通孔从内圆周侧同轴保持并进行旋转,其中设置有记录盘保持机构(80)的卡紧爪(84)的与记录盘抵接的第2倾斜面(84c)和用于引导卡紧爪(84)的俯仰动作的弯曲面为第3倾斜面(84d),在该第2倾斜面(84c)和第3倾斜面(84d)的边界部形成朝向基部的阶梯凹部形状。
文档编号H02K7/14GK1770291SQ200510109470
公开日2006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0日
发明者岩井优介 申请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