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加热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3239阅读:8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加热面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加热面料。



背景技术:

电加面料用于寒冷户外场所穿戴,通过对加热结构接通电源使其发热实现加热效果。现有的电加热面料,通常使用金属电热丝对面料进行加热,由于金属电热丝的硬度较大,导致面料硬度变大,在使用时会对人产生不便,且在折叠过清洗过程中及易被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加热面料。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加热面料,包括第一透气层、第二透气层和加热层;

第一透气层、加热层、第二透气层顺次层叠设置,加热层上设有加热丝;加热丝在加热层上反复弯曲;加热丝的第一端与连接头的第一极柱电连接,第二端与连接头的第二极柱电连接,加热丝为碳纤维半导体加热丝;加热丝的直径不大于0.5mm;

连接头的两极柱可与供电装置电连接。

优选的,加热丝在第一透气层和第二透气层之间呈连续U形分布。

优选的,所述供电装置的输出电压为4.5-24V。

优选的,第一透气层远离加热丝的一侧设有理疗包。

优选的,还包括开关、降压整流单元和与降压整流单元电连接的插头;开关的第一接线柱与降压整流单元电连接,开关的第二接线柱与连接头电连接, 开关的第三接线柱与可移供电设备电连接。

优选的,开关具有三种工作状态,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一接线柱与第二接线柱之间断开,第二接线柱与第三接线柱之间断开,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一接线柱与第二接线柱之间连接,第二接线柱与第三接线柱之间断开,第三工作状态下,第一接线柱与第二接线柱之间断开,第二接线柱与第三接线柱之间连接。

优选的,可移动供电设备为电池或移动电源。

优选的,加热丝为一根或多根并连。

优选的,加热丝的直径不小于0.1mm。

优选的,加热丝为扁平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加热面料,通过在第一透气层和第二透气层之间设置碳纤维半导体加热丝,由于碳纤维半导体加热丝可以做得很细,柔软且不易被折断,因此,能够使得面料能够被折叠、搓洗。同时,由于碳纤维半导体加热丝的柔软性,且直径较小设置在第一透气层和第二透气层之间,不会影响面料的舒适性。

此外,由于第一透气层和第二透气层的透气性好,能够及时将碳纤维半导体加热丝产生的热量释放,快速提高面料周围的温度。提高面料的透气性,有利于人体皮肤的健康。此外,与设置在面料上设置理疗包配合,能够将理疗包内的药物通过皮肤渗入到人体内,对人体起到理疗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公开的加热丝的排布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公开的加热丝的排布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路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第一透气层1、第二透气层2、加热层3、开关5、降压整流单元6和与降压整流单元6电连接的插头7。

第一透气层1、加热层3、第二透气层2顺次层叠设置,且第一透气层1与第二透气层2之间设置有加热丝31,如图2所示,图2为实施例1中公开的加热丝的排布示意图,加热丝31在加热层3上反复弯曲。本实施例中,加热丝31为一根,加热丝31在第一透气层1和第二透气层2之间呈连续U形分布。如此,可使加热丝31在加热层3内均匀分布,提高加热效果。加热丝31的第一端与连接头4的第一极柱电连接,第二端与连接头4的第二极柱电连接,通过插拔设置,可将电热面料用于不同的场所,且便于清洗。可加热丝31为碳纤维半导体加热丝,由于碳纤维半导体加热丝具有柔软性,不易折断的特性,能够提高电加热面料的柔软性及舒适性,具体实施时,第一透气层1远离加热丝31的一侧设有理疗包。如此,通过加热丝31加热,可提高面料的温度,从而提高人体皮肤上细胞的活跃程度,促进理疗包内的药物挥发并通过皮肤渗入到人体内,从而起到理疗的目的。加热丝的直径不大于0.5mm,能够保证不会在第一透气层1和第二透气层2形成明显的凸起,在人体压紧电加热面料时,不会产生局部压强过大的现象,保证面料的舒适性。具体实施时,加热丝的直径不小于0.1mm,如此,能够保证在受到拉扯时,不易断裂。具体实施时,加热丝31可为扁平状。 且加热丝31为扁平状时,加热丝31的厚度值为0.1-0.5mm。如此,可保证面料的柔软性及舒适性。

连接头4的两极柱可与供电装置电连接。具体实施时,所述供电装置的输出电压为4.5-24V。如此,可保证供电电压为安全电压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路连接关系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开关5的第一接线柱51与降压整流单元6电连接,开关5的第二接线柱52与连接头4电连接,开关5的第三接线柱53与可移供电设备8电连接,具体实施时,可移动供电设备为电池或移动电源。具体实施时,开关5具有三种工作状态,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一接线柱51与第二接线柱52之间断开,第二接线柱52与第三接线柱53之间断开,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一接线柱51与第二接线柱52之间连接,第二接线柱52与第三接线柱53之间断开,第三工作状态下,第一接线柱51与第二接线柱52之间断开,第二接线柱52与第三接线柱53之间连接。如此,通过设置开关5,使得本实施例即可使用移动电源作为供电设备,也可使家用220V电压作为电能来源,且在使用220V电压作为电能来源时,通过降压整流单元6来调整电压,从而提高电加热面料的工作安全性,及在不同场所应用时的便利性。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中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加热层3上加热丝的布置方式不同。

如图3所示,图3为实施例2中公开的加热丝的排布示意图,加热层3上的加热丝为多根,且多根加热丝并连,多根加热丝呈回字形分布,或多个环形分布,如此,可使加热丝在电加热面料上分布更加均匀,提高加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