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板焊接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7655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路板焊接治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工具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电路板焊接治具。



背景技术:

PCB板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或是印刷线路板,它是重要的电子部件,能够用来承载各种电子元件,诸如电容、电感、电阻、二极管、连接器插槽等,并用以与特定装置、模组构成连接。

其中,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主要区分为插件以及表面粘着元件,插件是具有插接脚的电子元件,在装设时,插接脚会穿过电路板,然后由反侧焊接固定;表面粘着元件是指元件仅附着于电路板表面,采用表面粘着的技术直接粘合,一般采用锡膏的方式加以焊接粘着。对于电用设备的主电路板来说,PCB板是一个重要部件,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设备能否正常工作,其中焊接工作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PCB的质量好坏,所以,在焊接过程需要按照预期焊接位置进行精准的焊接。

然而,一般焊接治具多采用铝合金以中间全镂空的态样,该类焊接治具存在如下缺点:一,铝合金的治具,容易吸收锡炉大量的热能,造成焊接制品不佳,严重影响电路板焊接的品质;二、电路板焊接电子元器件时容易出现晃动,不能很好的将电路板固定在焊接治具上;三、电路板上需要安装多数电源线时,由于电源线与电源线之间存在交叉缠结,使得线路混乱,且导致焊接电源线时因为找不到对应的线头而出现错误。综上所述,越来越显示出焊接治具能够根据需要进行焊接治具的翻转,对电路板进行紧固和均匀布线,使其高效有序的完成焊接工作的重要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克服不能根据焊接需要进行焊接治具的调整,且对电路板不能有效紧固、电路板上的电源线不能均匀排布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路板焊接治具,所述焊接治具包括上层焊接板和下层焊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焊接板包括安置区、夹持组件和固定柱,所述下层焊接板包括排线区和固定孔,所述上层焊接板和下层焊接板通过所述夹持组件进行扣合,所述安置区位于上层焊接板的中间区域,所述固定柱安装在靠近所述安置区的边沿处,所述排线区位于所述下层焊接板的上部区域,所述上层焊接板的固定柱能够套设在所述下层焊接板的固定孔上,将所述上层焊接板和下层焊接板紧固,扣合紧固后的上层板焊接板和下层焊接板能够进行翻转。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左夹持件和右夹持件,所述左夹持件位于所述安置区的左侧,所述右夹持件位于所述安置区的右侧。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焊接板还包括压紧件,所述压紧件位于所述安置区的一侧,所述压紧件能够进行旋转,所述下层焊接板还包括弹簧柱,所述弹簧柱位于所述排线区的一侧,所述弹簧柱能够进行上下伸缩。

具体地,所述安置区开设有镂空部位,所述镂空部位为焊接治具对电路板进行焊接操作的区域,所述排线区包括多个镂空槽,所述镂空槽能够嵌入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源线。

具体地,所述镂空槽的一端是开口的,所述镂空槽包括第一空槽、第二空槽和第三空槽,所述第一空槽、第二空槽和第三空槽的开口方向不同。

优选地,所述镂空槽为U形状镂空槽,所述U形状镂空槽包括至少一个凸槽,所述凸槽能够固定电源线在镂空槽的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安置区为多个,所述排线区为多个,所述排线区的数量等于所述安置区的数量。

具体地,每个所述安置区包括至少一个压紧件,每个所述排线区包括至少一个弹簧柱。

具体地,所述弹簧柱包括弹簧和柱体,所述柱体包括上段轴和下段轴,所述上段轴和下段轴为一体,所述上段轴的轴半径大于所述下段轴的轴半径,所述弹簧套在所述下段轴上,所述弹簧的一端紧压所述上段轴的底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紧压所述下层焊接板的上板面。

优选地,所述上层焊接板和下层焊接板均为合成石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路板焊接治具通过夹持组件和固定柱扣合起来,扣合十分结实,能够进行灵活的翻转,即能够根据需要灵活的进行正反面的调整,使得焊接速度快、精度高;该焊接治具具有可调节的紧扣件,该紧扣件通过旋转就能够紧固电路板,方便耐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焊接治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焊接治具的上层焊接板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焊接治具的下层焊接板的俯视图。

图中:100-上层焊接板,110-安置区,111-镂空部位,120-压紧件,131-左夹持件,132-右夹持件,140-固定柱,200-下层焊接板,210-排线区,211-镂空槽,212-凸槽,220-弹簧柱,230-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板焊接治具,所述焊接治具包括上层焊接板100和下层焊接板200,

所述上层焊接板100包括安置区110、夹持组件和固定柱140,所述下层焊接板200包括排线区210和固定孔230,所述上层焊接板100和下层焊接板200通过所述夹持组件进行扣合,所述安置区110位于上层焊接板100的中间区域,所述固定柱安装在靠近所述安置区110的边沿处,所述排线区210位于所述下层焊接板200的上部区域,所述上层焊接板100的固定柱140能够套设在所述下层焊接板200的固定孔230上,将所述上层焊接板和下层焊接板紧固,扣合紧固后的上层板焊接板100和下层焊接板200能够进行翻转。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左夹持件131和右夹持件132,所述左夹持件131位于所述安置区的左侧,所述右夹持件132位于所述安置区的右侧。

所述上层焊接板100还包括压紧件120,所述压紧件120位于所述安置区的一侧,所述压紧件120能够进行旋转,所述下层焊接板200还包括弹簧柱220,所述弹簧柱220位于所述排线区210的一侧,所述弹簧柱能够进行上下伸缩。

所述安置区110开设有镂空部位111,所述镂空部位111为焊接治具对电路板进行焊接操作的区域,所述排线区210包括多个镂空槽211,所述镂空槽211能够嵌入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源线。

所述镂空槽211的一端是开口的,所述镂空槽211包括第一空槽、第二空槽和第三空槽,所述第一空槽、第二空槽和第三空槽的开口方向不同。

所述镂空槽211为U形状镂空槽,所述U形状镂空槽包括至少一个凸槽212,所述凸槽212能够固定电源线在镂空槽211的槽中。

所述安置区110为四个,所述排线区210为四个,具有多个所述安置区和排线区的焊接治具用于对未切割的整合电路板进行焊接操作。

每个所述安置区包括一个压紧件,每个所述排线区包括一个弹簧柱。

所述弹簧柱220包括弹簧和柱体,所述柱体包括连在一起的上段轴和下段轴,所述上段轴的轴半径大于所述下段轴的轴半径,所述弹簧套在所述下段轴上,所述弹簧的一端紧压所述上段轴的底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紧压所述下层焊接板的上板面。

所述上层焊接板100和下层焊接板200均为合成石板。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板焊接治具,所述焊接治具包括上层焊接板和下层焊接板,

所述上层焊接板包括安置区、夹持组件和固定柱,所述下层焊接板包括排线区和固定孔,所述上层焊接板和下层焊接板通过所述夹持组件进行扣合,所述安置区位于上层焊接板的中间区域,所述固定柱安装在靠近所述安置区的边沿处,所述排线区位于所述下层焊接板的上部区域,所述上层焊接板的固定柱能够套设在所述下层焊接板的固定孔上,将所述上层焊接板和下层焊接板紧固,扣合紧固后的上层板焊接板和下层焊接板能够进行翻转。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左夹持件和右夹持件,所述左夹持件位于所述安置区的左侧,所述右夹持件位于所述安置区的右侧。

所述上层焊接板还包括压紧件,所述压紧件位于所述安置区的一侧,所述压紧件能够进行旋转,所述下层焊接板还包括弹簧柱,所述弹簧柱位于所述排线区的一侧,所述弹簧柱能够进行上下伸缩。

所述安置区开设有镂空部位,所述镂空部位为焊接治具对电路板进行焊接操作的区域,所述排线区包括多个镂空槽,所述镂空槽能够嵌入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源线。

所述镂空槽的一端是开口的,所述镂空槽包括第一空槽、第二空槽和第三空槽,所述第一空槽、第二空槽和第三空槽的开口方向不同。

所述镂空槽为U形状镂空槽,所述U形状镂空槽包括至少一个凸槽,所述凸槽能够固定电源线在镂空槽的槽中。

所述安置区为六个,所述排线区为六个,具有多个所述安置区和排线区的焊接治具用于对未切割的整合电路板进行焊接操作。

每个所述安置区包括两个压紧件,每个所述排线区包括两个弹簧柱。

所述弹簧柱包括弹簧和柱体,所述柱体包括连在一起的上段轴和下段轴,所述上段轴的轴半径大于所述下段轴的轴半径,所述弹簧套在所述下段轴上,所述弹簧的一端紧压所述上段轴的底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紧压所述下层焊接板的上板面。

所述上层焊接板和下层焊接板均为合成石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路板焊接治具通过夹持组件和固定柱扣合起来,扣合十分结实,能够进行灵活的翻转,即能够根据需要灵活的进行正反面的调整,使得焊接速度快、精度高;该焊接治具具有可调节的紧扣件,该紧扣件通过旋转就能够紧固电路板,方便耐用。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