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壳和电子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6158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手机壳和电子产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壳和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质量得到保障的情况下,电子产品从外在体现出来的整体美观已成为电子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在电子产品的外壳生产中,对产品的外壳进行喷涂,喷涂的目的在于装饰和保护,常用的喷涂工艺有真空镀和普通色漆喷涂,现有的工艺是普通喷涂色漆和真空镀分开生产,不能兼和喷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壳和电子产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金属材质的手机壳成本过高,层次感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机壳,包括透光的塑料壳体,所述塑料壳体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复合层,所述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复合层;所述第一复合层包括设置在所述内表面上且通过真空镀处理的底处理剂层、设置在所述底处理剂层上且通过真空镀处理的第一底漆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漆层上的且通过真空镀处理形成的真空镀膜层、设置在所述真空镀膜层上的第一色漆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色漆层上且通过真空镀处理的第一面漆层;所述第二复合层包括设置在所述外表面上的第二底漆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漆层上的第二色漆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色漆层上的第二面漆层;所述第二复合层具有镭雕区域,所述镭雕区域贯穿所述第二面漆层、第二色漆层、第二底漆层至所述塑料壳体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壳体为由聚碳酸酯材料制成的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色漆层和所述第二色漆层为具有金属质感的色漆层。

进一步地,所述底处理剂层、第一底漆层、第一面漆层、第二底漆层和所述第二面漆层均是透明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面漆层和第二面漆层为UV漆层。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复合层中,所述底处理剂层的厚度为20um-25um;所述第一底漆层的厚度为20um-25um;所述第一色漆层的厚度为5um-10um;所述第一面漆层的厚度为18um-25um。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复合层中,所述第二底漆层的厚度为6um-12um;所述第二色漆层的厚度为6um-12um;所述第二面漆层的厚度为18um-24um。

进一步地,所述镭雕区域为花纹图案、文字图案或几何图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产品,包括上述的手机壳。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壳,通过在塑料壳体的内表面上采用真空镀工艺设置有第一复合层,外表面上采用喷涂有第二复合层,第二复合层具有镭雕区域,这样,使得手机壳具有良好的金属手感和层次感,且成本较低,比起采用金属材质的手机壳,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并可节约一半的成本。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产品,采用上述的手机壳,比起采用金属材质的手机壳,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机壳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机壳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手机壳 1:塑料壳体

1a:内表面 1b:外表面

2:第一复合层 21:底处理剂层

22:第一底漆层 23:真空镀膜层

24:第一色漆层 25:第一面漆层

3:第二复合层 31:第二底漆层

32:第二色漆层 33:第二面漆层

34:镭雕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如图1至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手机壳100,其包括透光的塑料壳体1,塑料壳体1具有内表面1a和外表面1b;内表面1a上设置有第一复合层2,外表面1b上设置有第二复合层3;第一复合层2包括设置在内表面1a上且通过真空镀工艺处理形成的底处理剂层21、设置在底处理剂层21上且通过真空镀工艺处理形成的第一底漆层22、设置在第一底漆层22上的且通过真空镀工艺处理形成的真空镀膜层23、设置在真空镀膜层23上的第一色漆层24和设置在第一色漆层24上且通过真空镀工艺处理形成的第一面漆层25;第二复合层3包括设置在外表面1b上的第二底漆层31、设置在第二底漆层31上的第二色漆层32以及设置在第二色漆层32上的第二面漆层33;第二复合层3具有镭雕区域34,镭雕区域34贯穿第二面漆层33、第二色漆层32、第二底漆层31至塑料壳体1的外表面1b。

上述的手机壳100,通过在塑料壳体1的内表面1a上采用真空镀工艺设置有第一复合层2,外表面1b上采用喷涂有第二复合层3,第二复合层3具有镭雕区域34,这样,正面看是大面积普通色漆,且通过镭雕区域34可透出内表面1a的真空镀效果,这样,使得手机壳100具有良好的金属手感和层次感,且成本较低,比起采用金属材质的手机壳100,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并可节约一半的成本。

参见图1至3,手机壳100包括具有内表面1a和外表面1b的塑料壳体1,内表面1a是手机壳100的反面(即面向手机屏幕的一面),外表面1b是手机壳100的正面(即外观面),在本实施例中,塑料壳体1由但不局限于透明的聚碳酸酯材料制成,塑料壳体1的内表面1a采用真空镀工艺处理,外表面1b则采用普通喷涂并通过激光镭雕工艺将外表面1b上喷涂的涂层部分雕刻掉,从而以将内表面1a的真空镀金属效果显露。

在又一实施例中,塑料壳体1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制成。

参见图1至3,内表面1a上设置有第一复合层2,外表面1b上设置有第二复合层3。第一复合层2自内而外依次包括底处理剂层21、第一底漆层22、真空镀膜层23、第一色漆层24和第一面漆层25,在本实施例中,底处理剂层21通过真空镀工艺处理形成塑料壳体1的内表面1a上,其为透明的,采用如特殊丙烯酸共聚物的单组份油漆,以使材料表面增加附着力和防止爆裂,并可增加良率和遮盖素材不良,喷涂厚度位于20um-25um的范围内。第一底漆层22为单组份油漆,其为透明的,通过真空镀工艺处理形成底处理剂层21上,第一底漆层22的作用是为了增加油漆性能测试,第一底漆层22的厚度位于20um-25um的范围内。真空镀膜层23,设置在第一底漆层22上,由金属铟(纯度为99.99%)通过真空镀处理形成,真空镀膜层23的厚度位于100nm-200nm的范围内,起高光亮边的作用。第一色漆层24,设置在真空镀膜层23上,通过真空镀处理形成,第一色漆层24由具有金属质感的单组份色漆形成,第一色漆层24的厚度位于5um-10um的范围内。第一面漆层25,为真空镀处理形成的透明的UV面漆,起保护作用,增加被涂产品耐磨性能,第一面漆层25的厚度位于18um-25um的范围。

参见图1至3,第二复合层3自内而外依次包括第二底漆层31、第二色漆层32以及第二面漆层3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底漆层31喷涂在塑料壳体1的外表面1b上,其为透明的且可镭雕的单组份油漆,以增加油漆性能测试,第二底漆层31的厚度位于6um-12um的范围内。第二色漆层32,喷涂在底漆层上,第二色漆层32由具有金属质感的单组份色漆形成,其厚度位于6um-12um的范围内。第二面漆层33,喷涂在第二色漆层32上,为透明的UV面漆,增加耐磨性能,第二面漆层33厚度位于18um-24um的范围内。

参见图1至3,第二复合层3具有镭雕区域34,镭雕区域34贯穿第二面漆层33、第二色漆层32、第二底漆层31至塑料壳体1的外表面1b,为了方便对镭雕区域34进行雕刻,该镭雕区域34为采用激光镭雕工艺将相应位置的第二面漆层33、第二色漆层32及第二底漆层31雕刻掉而形成的,可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使镭雕区域34可呈现出不同的花纹图案、文字图案、几何图案、标识(Logo)等。激光镭雕工艺是一种用光学原理进行表面处理的工艺,可以通过调节镭雕设备的雕刻速度、雕刻强度和光斑大小在透光结构上雕刻出表面光滑且形状精确度高的图案。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产品,其包括上述的手机壳100。

上述的电子产品,采用上述的手机壳100,比起采用金属材质的手机壳100,成本更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