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PS烧结炉EM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2791发布日期:2020-06-17 01:20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TPS烧结炉EM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片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tps烧结炉em板。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片制造工艺主要有:制绒、扩散、se、刻蚀、热氧、氧化铝、pe、激光开槽、丝网、烧结、电注入等。近年来,光伏电池片发电成本越来越低,大量光伏制造企业迅速扩张,随之而来的是安全事故频发。烧结工序所使用的烧结炉因其加热线路的大电流、设备的高温及大量有机物的堆积等,成为了光伏行业事故发生的重灾区。

tps烧结炉正常工作中由em板串联在加热电路中对加热电流进行实时监测。现有的em板包括基板和设置在基本上的电流感应件,基板设有贯穿基板厚度方向的接线孔和两个接线端子,加热导线从基板的一侧通过导电螺栓固定于接线孔,实现连接至基板的另一侧,然后与其中一个接线端子串联、穿过感应线圈、通过另一个接线端子连接加热回路。经常发生因接线孔和接线端子处的装配不良或加热导线虚接导致连接处接触电阻过大,引发em板发热起火。

因此,如何解决em板起火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tps烧结炉em板,该em板能够显著降低em发热起火的风险,实现安全生产,减少企业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tps烧结炉em板,包括基板、设于所述基板的感应线圈、与所述感应线圈串联的二极管和用以连接穿出所述感应线圈的加热导线的接线端子,所述基板开设贯穿所述基板、用以供加热导线穿过的装配孔;

所述二极管在加热导线内的加热电流增大时使所述感应线圈所在的监测电路导通。

可选地,还包括相对所述感应线圈和所二极管并联连接的电容、电阻以及稳压二极管。

可选地,所述装配孔处设有装配凸缘,所述装配凸缘相对所述基板的上下端面凸出。

可选地,所述装配凸缘与所述基板一体设置。

可选地,所述装配凸缘相对所述基板凸出部分的外周设有绕线槽。

可选地,所述装配凸缘开设连通所述装配凸缘的内壁至所述绕线槽的连接孔。

可选地,所述连接孔设于所述装配凸缘紧邻所述基板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基板为陶瓷pcb板。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tps烧结炉em板包括基板,基板上开设供导线贯穿的装配孔,基板的一面设有感应线圈与感应线圈串联的二极管以及供穿出感应线圈的加热导线连接的接线端子。加热导线直接从装配孔穿过,有基板的一面到达基板感应线圈所在的一面,无需设置导电螺栓和加热导线穿入感应线圈的接线端子,避免了装配不到位、加热导线虚接产生的接触电阻过大引发发热烧毁,仅在加热导线穿出感应线圈的一端设置接线端子连接加热电路。当加热电流变化(增大)时,感应线圈内产生感应电流、通过感应电流值的大小反应加热电流的变化。加热电流增大或减小时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反。

感应线圈串联二极管的目的是仅允许加热电流增大时感应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导通,一方面在加热电流增大时起到监测加热电流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避免加热电路断开时,也即加热导线内的加热电流突然下降为零时,感应线圈瞬时产生巨大的感应电动势形成通路烧坏感应线圈及基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tps烧结炉em板的直观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装配凸缘的结构图;

图4为图1的电路图。

其中:

1-基板、2-感应线圈、3-二极管、4-接线端子、5-装配孔、6-电容、7-电阻、8-稳压二极管、9-装配凸缘、91-连接孔、92-绕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tps烧结炉em板的直观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装配凸缘的结构图,图4为图1的电路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tps烧结炉em板包括基板1,基板1上设置感应线圈2和接线端子4,基板1开设有贯穿基板1以供加热导线从基板1的一侧穿过至基板1的另一侧的装配孔5,当tps烧结炉em板用于监测tps烧结炉的加热电流时,加热导线从基板1的一侧沿装配孔5直接穿过至基板1的另一侧,并依次穿过感应线圈2,穿出感应线圈2后通过接线端子4连接于加热电路。当加热导线的加热电流变化时,感应线圈2产生感应电流,加热电流增大或减小时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反,感应电流的大小则和加热电流的变化速度有关,结合变化前的加热电流值以及感应电流的电流值即可计算得到变化后的加热电流值。

感应线圈2还串联连接有二极管3,二极管3的作用是使电流单向导通,该二极管3在加热电流增大时使感应线圈2产生的感应电流导通,实现对加热电流的监测,加热电流减小时tps烧结炉em板难以发生发热烧坏的风险,通常无需进行监测,也即感应线圈2无需输出监测信号(感应电流)。另一方面,该二极管3的设置的目的则是避免加热电流切断的瞬间,感应线圈2产生的瞬时感应电动势产生较大的感应电流较大烧坏线圈或基板1,该二极管3切断监测电路,对监测设备进行了有效的保护,提升了tps烧结炉em板的安全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tps烧结炉em板进行更加详细的介绍。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tps烧结炉em板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基板1为矩形的板状物,装配孔5开设在基板1的边缘,从而为感应线圈2、二极管3以及接线端子4的设置预留充足的空间。基板1的一面设置感应线圈2,感应线圈2靠近装配孔5固定,便于从装配孔5穿过的感应加热导线从感应线圈2中心的通孔内通过。二极管3串联与感应线圈2串联,接线端子4和二极管3设置在基板1远离装配孔5的一端。一方面便于穿出感应线圈2的加热导线通过接线端子4连接加热电路,另一方面避免接线端子4和二极管3的设置影响加热导线从装配孔5穿过后穿入感应线圈2的通孔内,在加热电流变化时在感应线圈2内产生感应电动势。加热导线通过装配孔5直接穿入感应线圈2的通孔内,避免了加热导线进入感应线圈2前加热导线、导线螺栓以及接线端子4的串联连接因装配不良导致基板1烧坏。

二极管3单向连接在监测电路也即感应线圈2所处的电路中,仅在加热电流增大时,保持感应线圈2所在的监测电路的导通,通过二极管3和监测电路实时输出监测信号。当加热电流减小时,由于二极管3单向导通的特性,感应线圈2虽然能够产生感应电动势,但是监测电路不导通,不会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不输出监测信号,实际上来说,此时加热电流减小,加热电路较为安全,基本无烧坏的危险,也无需输出加热电流的监测或预警信号。更为重要的是,二极管3的设置,避免了加热电路断开瞬间,感应线圈2产生的感应电流烧坏基板1,从而提升了基板1的使用寿命。

为优化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供tps烧结炉em板还包括与感应线圈2和二极管3并联的电容6、电阻7以及稳压二极管8,此时,监测电路的具体电路结构可参考图4,电容6、电阻7和稳压二极管8均设置在与二极管3相同的一面且靠近二极管3设置。

稳压二极管8,又叫齐纳二极管,是一种硅材料制成、直到临界反向击穿电压前都具有很高电阻7的半导体器件。稳压二极管8在反向击穿时,在一定的电流范围内(或者说在一定功率损耗范围内),端电压几乎不变,表现出稳压特性,因而广泛应用于稳压电源与限幅电路之中。

电容6和电阻7并联后与串联后的二极管3和感应线圈2并联则起到降压限流的作用。电容6和电阻7并联称为rc阻容电路,当电流稳定时rc阻容电路不起作用,断开电路时,感应线圈2由于自感而产生感应电动势,经rc阻容电路放电,使线圈中电流衰减放慢。另外,rc也称阻容吸收,它可以防止触点动作时产生的火花,干扰后面电路,从而提升em板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在装配孔5处设置装配凸缘9。所谓装配凸缘9是指装配孔5处相对基板1凸出的圆柱壳状的凸起,通过装配凸缘9对装配孔5进行垫高,有利于基板1的整体散热以及装配后远离机台金属盖板,防止线路短路或者散热不良导致tps烧结炉em板烧坏。装配凸缘9可以卡嵌于装配孔5内,也可以与基板1一体加工成型。

为了方便加热导线从基板1的一侧穿向另一侧进入感应线圈2的通孔时的固定,还可以在装配凸缘9的外周部设置绕线槽92,便于加热导线穿过装配孔5后在装配凸缘9绕制固定在穿过感应线圈2。特别的,装配凸缘9靠近基板1的底部还设置连接孔91,便于加热导线通过连接孔91从装配凸缘9的内壁穿出至外壁的绕线槽92进行绕制固定。

考虑到em板的高温工作环境,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tps烧结炉em板的基板1采用陶瓷pcb板取代现有的环氧树脂基板,陶瓷pcb板作为一种现有材料,且具有热导率高、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优良等有机基板不具备的性能,是新一代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功率电子模块的理想封装材料。目前高导热铝基板的导热系数一般为1-4w/m.k,而陶瓷pcb板的导热系数根据其制备方式和材料配方的不同,可达220w/m.k左右。相对而言,能够显著提高tps烧结炉em板的导热及散热性能,避免基板1损坏,提高tps烧结炉em板的使用寿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tps烧结炉em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