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稿输送装置及判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68531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原稿输送装置及判定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原稿输送装置及判定方法,尤其涉及判定原稿是否正被输送的原稿输送装置及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扫描仪等原稿输送装置具备如下功能:使用光学式的编码器来判定原稿是否正被输送,在尽管正驱动马达但原稿没有被输送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卡纸并使装置的动作停止。编码器具有形成有大量的狭缝(光的透射孔)并且设置成伴随着原稿的输送而旋转的圆板、以及设置成隔着该圆板对置的光源及受光元件。受光元件输出与接收到的光量相应的电信号。原稿输送装置根据该电信号,对光源与受光元件之间存在狭缝的状态和不存在狭缝而被圆板遮挡的状态的变化次数进行计数,从而测定原稿输送量,判定原稿是否正被输送。

例如,原稿输送装置通过将受光元件输出了的电信号与固定阈值进行比较,来判定在光源与受光元件之间存在狭缝的状态和不存在狭缝而被圆板遮挡的状态是否发生了变化。然而,由于从光源放射并且从圆板的狭缝以外的部分漏出的光,有时在受光元件输出的电信号中会重叠有噪声分量。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尽管原稿被输送且圆板旋转,受光元件输出的电信号也始终在固定阈值以上或者低于固定阈值,无法正确地判定狭缝的状态的变化。

判别内燃机的曲柄轴的旋转角度的旋转角度检测装置被公开(参照专利文献1)。该旋转角度检测装置具有与曲柄轴同步地旋转的圆板、沿着该圆板的圆周上等间隔地设置的多个磁性突起、配置成与圆板的旋转面对置并且与磁性突起对置的电磁式拾波器(pick-up)以及波形整形电路。波形整形电路对电磁式拾波器的输出信号的电平进行积分,生成跟随脉动噪声分量的频率的基准电压。该基准电压为合成了原来的输出信号与脉动噪声分量而得到的交流信号的中值。波形整形电路对输出信号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生成降低了脉动噪声分量所造成的影响的矩形波,旋转角度检测装置根据该矩形波来判别曲柄轴的旋转角度。

另外,通过非接触位移传感器和施加有齿轮或者凹凸的旋转体来检测旋转体的转数或旋转速度的非接触式速度检测装置中的信号的波形整形方法被公开(参照专利文献2)。在该方法中,以使在直流分量中重叠有交流分量的源信号、和相对于该源信号使该源信号的交流分量的主要波形的位相不同而得到的信号这两个信号的直流分量的电平大致相同的方式比较这两个信号,从而生成与交流信号的主要波形的周期相一致的矩形信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1404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2-26531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伴随着近年来的原稿输送装置的小型化,针对编码器,也要求小型化。然而,伴随着编码器的小型化,设置于圆板的狭缝变小,所以狭缝处的透射能力(透射光量)降低,从光源放射了的光透过狭缝时的受光元件处的受光电平降低。另一方面,通过使圆板的遮光壁变薄,圆板的遮光能力降低,来自狭缝以外的部分的漏光量增大,从光源放射了的光被圆板遮光时的受光元件处的受光电平增大。

另一方面,关于原稿输送装置,在每个装置中具有针对编码器部件的特性、形状或者装置组装的偏差。针对特性的偏差例如是光源的发光效率或者受光元件的受光灵敏度等偏差。针对形状的偏差例如是圆板的厚度和大小或者狭缝的大小、间隔以及有无毛刺等偏差。针对装置组装的偏差例如是圆板的旋转轴的形状或者圆板被支撑的状态等的偏差。

如果使编码器小型化,则容易受到由针对各编码器部件的特性、形状或者装置组装的偏差所导致的受光元件处的受光电平的变动的影响,原稿输送装置无法正确地判定狭缝的状态的变化的可能性变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抑制产生偏差,针对装置组装作业要求高的品质,由此,与装置组装作业相关的工时也增加。因此,为了即使从光源放射了的光透过狭缝时的受光电平与被圆板遮光时的受光电平之差变小也能够正确地判定原稿是否正被输送,期望狭缝的状态的变化的判定精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高精度地判定原稿是否正被输送的原稿输送装置及判定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原稿输送装置具有:光源;圆板,其在旋转方向上每隔规定间隔地形成有多个狭缝,并且伴随着原稿的输送而进行旋转;受光元件,其配置于隔着圆板而与光源对置的位置;第1信号生成部,其生成与受光元件接收到的光相应的第1信号;第2信号生成部,其生成从第1信号中去除与圆板的旋转速度相应的噪声分量而得到的第2信号;以及判定部,其通过将第2信号与阈值进行比较,来判定原稿是否正被输送。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判定方法是原稿输送装置中的判定方法,该原稿输送装置具有:光源;圆板,其在旋转方向上每隔规定间隔地形成有多个狭缝,并且伴随着原稿的输送而进行旋转;以及受光元件,其配置于隔着圆板而与光源对置的位置,该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成与受光元件接收到的光相应的第1信号;生成从第1信号中去除与圆板的旋转速度相应的噪声分量而得到的第2信号;以及通过将第2信号与阈值进行比较,来判定原稿是否正被输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原稿输送装置根据去除了与圆板的旋转速度相应的噪声分量而得到的信号来判定原稿是否正被输送,所以能够更高精度地判定原稿是否正被输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原稿输送装置100的立体图。

图2是用于说明原稿输送装置100内部的输送路径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圆板210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4是用于说明输送传感器220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原稿输送装置100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6是构成脉冲信号生成电路230的电路图。

图7A是示出输送信号的一个例子的图表。

图7B是示出噪声去除信号和延迟信号的一个例子的图表。

图7C是示出脉冲信号的一个例子的图表。

图8A是用于说明不去除噪声分量的情况的图表。

图8B是用于说明不去除噪声分量的情况的图表。

图9A是用于说明不去除噪声分量的情况的图表。

图9B是用于说明不去除噪声分量的情况的图表。

图10A是用于说明不去除噪声分量的情况的图表。

图10B是用于说明不去除噪声分量的情况的图表。

图11是示出CPU150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12是示出原稿输送装置100的整体处理的动作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卡纸检测处理的动作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CPU350的概略结构的图。

符号说明

100 原稿输送装置

119 拍摄装置

210 圆板

211 狭缝

222 光源

223 受光元件

224 输送信号生成电路

232 低频分量去除电路

154 判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一种方式的原稿输送装置,参照附图进行说明。但是,应当留意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包括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发明。

图1是示出构成为图像扫描仪的原稿输送装置100的立体图。

原稿输送装置100是图像读取装置的一个例子。原稿输送装置100具备上侧框体101、下侧框体102、原稿台103、排出台105、多个操作按钮106以及显示装置107等。

上侧框体101配置于覆盖原稿输送装置100的上表面的位置,以在原稿卡纸时、在清扫原稿输送装置100内部时等时候能够进行开闭的方式,通过铰链而卡合到下侧框体102。

原稿台103以能够放置原稿的方式卡合到下侧框体102。在原稿台103处,设置了能够在与原稿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的侧引导件104a以及104b。在下面,有时将侧引导件104a以及104b统称为侧引导件104。

排出台105以能够在箭头A1所示的方向旋转的方式,通过铰链而卡合到下侧框体102,能够在如图1所示地打开的状态下保持所排出的原稿。

多个操作按钮106分别配置于上侧框体101的表面,当被按下时,生成并输出与各按钮相应的操作检测信号。

显示装置107具有由液晶、有机EL等构成的显示器以及对显示器输出图像数据的接口电路,将图像数据显示于显示器。

图2是用于说明原稿输送装置100内部的输送路径的图。

原稿输送装置100内部的输送路径具有接触传感器111、馈送辊112a、112b、制动辊113a、113b、编码器用从动辊123、第一发光器114a、第一受光器114b、超声波发送器115a、超声波接收器115b、第一输送辊116a、116b、第一从动辊117a、117b、第二发光器118a、第二受光器118b、第一拍摄装置119a、第二拍摄装置119b、第一照明装置120a、第二照明装置120b、第二输送辊121a、121b以及第二从动辊122a、122b等。

在下面,有时将馈送辊112a以及112b统称为馈送辊112。另外,有时将制动辊113a以及113b统称为制动辊113。另外,有时将第一输送辊116a以及116b统称为第一输送辊116。另外,有时将第一从动辊117a以及117b统称为第一从动辊117。另外,有时将第二输送辊121a以及121b统称为第二输送辊121。另外,有时将第二从动辊122a以及122b统称为第二从动辊122。

上侧框体101的下表面形成原稿的输送路径的上侧引导件108a,下侧框体102的上表面形成原稿的输送路径的下侧引导件108b。在图2中,箭头A2表示原稿的输送方向。在下面,上游是指原稿的输送方向A2的上游,下游是指原稿的输送方向A2的下游。

接触传感器111配置于馈送辊112以及制动辊113的上游侧,检测原稿是否被放置于原稿台103。接触传感器111生成并输出在原稿被放置于原稿台103的状态下与未放置的状态下信号值发生变化的第一原稿检测信号。

第一发光器114a以及第一受光器114b在馈送辊112以及制动辊113的下游侧、并且在第一输送辊116以及第一从动辊117的上游侧,配置成隔着原稿的输送路径对置。第一发光器114a朝向第一受光器114b放射光。第一受光器114b检测从第一发光器114a放射了的光,生成并输出作为与所检测到的光相应的电信号的第二原稿检测信号。即,第二原稿检测信号是在第一发光器114a与第一受光器114b之间存在原稿的状态下与不存在的状态下信号值发生变化的信号。在下面,有时将第一发光器114a以及第一受光器114b统称为第一光传感器114。

超声波发送器115a以及超声波接收器115b在原稿的输送路径的附近,配置成隔着输送路径对置。超声波发送器115a发送超声波。另一方面,超声波接收器115b检测通过超声波发送器115a发送并且穿过了原稿的超声波,生成并输出作为与所检测到的超声波相应的电信号的超声波信号。在下面,有时将超声波发送器115a以及超声波接收器115b统称为超声波传感器115。

第二发光器118a以及第二受光器118b在第一输送辊116以及第一从动辊117的下游侧、并且在第一拍摄装置119a以及第二拍摄装置119b的上游侧,配置成隔着原稿的输送路径对置。第二发光器118a朝向第二受光器118b放射光。第二受光器118b检测从第二发光器118a放射了的光,生成并输出作为与所检测到的光相应的电信号的第三原稿检测信号。即,第三原稿检测信号是在第二发光器118a与第二受光器118b之间存在原稿的状态下与不存在的状态下信号值发生变化的信号。在下面,有时将第二发光器118a以及第二受光器118b统称为第二光传感器118。

第一拍摄装置119a具有缩小光学系统类型的拍摄传感器,该缩小光学系统类型的拍摄传感器具备由在主扫描方向上排列成直线状的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装置)构成的拍摄元件。该拍摄传感器对所输送的原稿的背面进行拍摄而生成并输出模拟的图像信号。同样地,第二拍摄装置119b具有缩小光学系统类型的拍摄传感器,该缩小光学系统类型的拍摄传感器具备由在主扫描方向上排列成直线状的CCD构成的拍摄元件。该拍摄传感器对所输送的原稿的表面进行拍摄而生成并输出模拟的图像信号。此外,也可以仅配置第一拍摄装置119a以及第二拍摄装置119b中的一方,仅读取原稿的单面。另外,也能够代替CCD而利用具备由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构成的拍摄元件的等倍光学系统类型的CIS(Contact Image Sensor,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在下面,有时将第一拍摄装置119a以及第二拍摄装置119b统称为拍摄装置119。

第一照明装置120a具有照射原稿的背面的光源和用于原稿的表面的背衬,设置于第一拍摄装置119a与原稿输送路径之间并且与第二拍摄装置119b对置的位置。同样地,第二照明装置120b具有照射原稿的表面的光源和用于原稿的背面的背衬,设置于第二拍摄装置119b与原稿输送路径之间并且与第一拍摄装置119a对置的位置。在下面,有时将第一照明装置120a以及第二照明装置120b统称为照明装置120。

放置于原稿台103的原稿利用馈送辊112向图2的箭头A3的方向的旋转,朝向原稿输送方向A2地在上侧引导件108a与下侧引导件108b之间输送。制动辊113在原稿输送时,向图2的箭头A4的方向旋转。通过馈送辊112以及制动辊113的工作,在多个原稿被放置于原稿台103的情况下,仅分离放置于原稿台103的原稿中的与馈送辊112相接触的原稿。由此,以限制被分离了的原稿以外的原稿的输送的方式进行动作(防止重送)。馈送辊112以及制动辊113作为原稿的分离部而发挥功能。

原稿在通过上侧引导件108a与下侧引导件108b引导的同时,被送入到第一输送辊116与第一从动辊117之间。原稿利用第一输送辊116向图2的箭头A5的方向的旋转,被送入到第一拍摄装置119a与第二拍摄装置119b之间。通过拍摄装置119读取到的原稿利用第二输送辊121向图2的箭头A6的方向的旋转而排出到排出台105上。

图3是用于说明圆板210的配置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原稿输送装置100在下侧框体102内部,除了编码器用从动辊123之外,还具有第1旋转轴201、第1齿轮202、第2齿轮203、第3齿轮204、第2旋转轴205、第4齿轮206、第5齿轮207、第3旋转轴208和圆板210等。

编码器用从动辊123安装于第1旋转轴201,第1旋转轴201上还安装有第1齿轮202。第1齿轮202与第2齿轮203卡合,第2齿轮203与第3齿轮204卡合。第3齿轮204安装于第2旋转轴205,第2旋转轴205上还安装有第4齿轮206。第4齿轮206与第5齿轮207卡合。第5齿轮207安装于第3旋转轴208,第3旋转轴208上还安装有圆板210。

当沿着下侧引导件108b输送原稿时,伴随着原稿的输送,编码器用从动辊123旋转。伴随着编码器用从动辊123的旋转,第1旋转轴201、第1齿轮202、第2齿轮203、第3齿轮204、第2旋转轴205、第4齿轮206、第5齿轮207和第3旋转轴208进行旋转,进而圆板210进行旋转。

图4是用于说明输送传感器220的示意图。

输送传感器220是用于测定原稿输送量的编码器,如图4所示,除了第3旋转轴208和圆板210之外,还具有框体221、光源222、受光元件223和输送信号生成电路224等。

框体221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在框体221内部配置有圆板210、光源222和受光元件223。

光源222配置于隔着圆板210而与受光元件223对置的位置,朝向圆板210和受光元件223地放射光。

圆板210是通过树脂形成的平面状的圆板。在圆板210上,形成有用于使从光源222放射了的光透过的多个狭缝211。多个狭缝211在旋转方向上每隔规定间隔地形成。

受光元件223配置于隔着圆板210而与光源222对置的位置,接收从光源222放射并透过了狭缝211的光。

输送信号生成电路224生成并输出作为与受光元件223接收到的光相应的电信号的输送信号。输送信号是第1信号的一个例子,输送信号生成电路224是第1信号生成部的一个例子。

为了避免从光源222放射了的光从圆板210的外侧绕过而被受光元件223接收,圆板210、光源222和受光元件223被框体221覆盖。然而,难以完全遮挡从圆板210的外侧绕过的光,从光源222放射了的光的一部分从圆板210的外侧绕过并被受光元件223接收。另外,由于圆板210通过树脂形成,所以从光源222放射了的光的一部分透过圆板210的狭缝211以外的部分并被受光元件223接收。

图5是示出原稿输送装置100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原稿输送装置100除上述的结构之外,还具有第一A/D变换器140a、第二A/D变换器140b、脉冲信号生成电路230、驱动装置141、接口装置142、存储装置143和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装置)150等。

第一A/D变换器140a对从第一拍摄装置119a输出了的模拟的图像信号进行模拟数字变换而生成数字的图像数据,输出到CPU150。同样地,第二A/D变换器140b对从第二拍摄装置119b输出了的模拟的图像信号进行模拟数字变换而生成数字的图像数据,输出到CPU150。这些数字的图像数据被用作读取图像。在下面,有时将第一A/D变换器140a以及第二A/D变换器140b统称为A/D变换器140。

脉冲信号生成电路230接收输送传感器220输出了的输送信号,根据接收到的输送信号,生成用于测定原稿输送量的脉冲信号,并输出到CPU150。

驱动装置141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马达,通过来自CPU150的控制信号,使馈送辊112、制动辊113、第一输送辊116以及第二输送辊121旋转以进行原稿的输送动作。

接口装置142具有例如依照USB等串行总线的接口电路,与未图示的信息处理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便携信息终端等)电连接以对读取图像以及各种信息进行发送接收。另外,也可以代替接口装置142,使用具有发送接收无线信号的天线以及用于依照规定的通信协议通过无线通信线路而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的无线通信接口电路的通信部。规定的通信协议例如是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

存储装置143具有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等存储器装置、硬盘等固定磁盘装置、或者软盘、光盘等移动式的存储装置等。另外,在存储装置143中储存有原稿输送装置100的各种处理中使用的计算机程序、数据库、表格等。计算机程序也可以从计算机可读的移动型记录介质通过使用公知的安装程序等而安装到存储装置143。移动型记录介质是例如CD-ROM(compact disk read only memory,光盘只读存储器)、DVD-ROM(digital versatile disk read only memory,数字通用光盘只读存储器)等。进一步地,在存储装置143中,储存有读取图像。

CPU150根据预先存储在存储装置143中的程序而进行动作。此外,也可以代替CPU150,使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另外,也可以代替CPU150,使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应用型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ing Gate Array,现场编程门阵列)等。

CPU150与操作按钮106、接触传感器111、第一光传感器114、超声波传感器115、第二光传感器118、第一拍摄装置119a、第二拍摄装置119b、第一A/D变换器140a、第二A/D变换器140b、脉冲信号生成电路230、驱动装置141、接口装置142以及存储装置143等连接,控制这些各部。CPU150进行驱动装置141的驱动控制、拍摄装置119的原稿读取控制等,取得读取图像。

图6是构成脉冲信号生成电路230的电路图的例子。

如图6所示,脉冲信号生成电路230具有低频分量去除电路232、延迟电路233和比较电路234等。

输入端子231与输送传感器220以及低频分量去除电路232连接,将从输送传感器220输出了的输送信号输入到低频分量去除电路232。低频分量去除电路232的输出端子与延迟电路233的输入端子以及比较电路234的第2输入端子连接,将从低频分量去除电路232输出了的信号输入到延迟电路233以及比较电路234。延迟电路233的输出端子与比较电路234的第1输入端子连接,将从延迟电路233输出了的信号输入到比较电路234。输出端子235与比较电路234以及CPU150连接,将从比较电路234输出了的信号输入到CPU150。

低频分量去除电路232具有电容器236、电阻237、238,通过电容器236去除所输入的输送信号的噪声分量(低频分量),同时,通过电阻237、238,调整被提供给所输出的信号的偏置电压。

在输送信号中,因从光源222放射并从圆板210的狭缝211以外的部分漏出的光而重叠有噪声分量。该噪声分量由圆板210的旋转而产生,根据圆板210的旋转速度而变动。特别是,该噪声分量与圆板210旋转一周的旋转周期同步地变动。作为使用原稿输送装置100来进行测定的结果,可知该噪声分量具有圆板210的旋转周期的倒数即旋转频率的约1倍~4倍的频率。

低频分量去除电路232从输送信号中去除与圆板210的旋转速度相应的噪声分量。要去除的噪声分量根据圆板210的旋转速度和/或者狭缝数量来确定。例如,根据上述的测定结果,要去除的噪声分量被确定为圆板210的旋转频率的1倍以上且4倍以下的频率的分量。另外,圆板210的旋转周期是对从在圆板210上各狭缝处于对置位置的状态起直至与该狭缝邻接的狭缝移动到对置位置为止的周期乘以形成于圆板210的狭缝211的数量而得到的值。因此,要去除的噪声分量也可以根据狭缝的移动周期和狭缝数量来计算。电容器236的电容和电阻237、238的电阻值被设定为在去除该噪声分量的同时不使其他分量衰减的值。

另外,在输送信号中,由于各编码器部件的个体差异而重叠有不同的直流分量。由于该直流分量的频率比噪声分量的频率低,所以低频分量去除电路232通过电容器236和电阻237、238,能够连同噪声分量一起还去除直流分量。

之后,有时将低频分量去除电路232输出的、去除了噪声分量的信号称为噪声去除信号。噪声去除信号是第2信号的一个例子,低频分量去除电路232是第2信号生成部的一个例子。

延迟电路233具有电容器239、电阻240、241、242,在通过电容器239和电阻240使所输入的噪声去除信号延迟规定时间的同时,通过电阻241、242,调整被提供给所输出的信号的偏置电压。

延迟电路233输出的信号用于与噪声去除信号进行比较来判定噪声去除信号是否发生了变化。因此,如果使噪声去除信号延迟的规定时间过长,则有可能无法适当地检测出紧接着开始输送原稿并且圆板210开始旋转之后等的噪声去除信号的变化。另一方面,如果规定时间过短,则有可能无法检测由圆板210的旋转引起的光的变动自身。

另外,在通过如延迟电路233那样简易的结构来实现延迟电路的情况下,使噪声去除信号延迟的规定时间越长,则使噪声去除信号延迟而得到的信号的振幅就越小。因此,为了使得使噪声去除信号延迟而得到的信号的振幅被包含于噪声去除信号的振幅的5%~50%的范围内,期望将规定时间设定为狭缝周期的1%~30%的范围。例如,将电容器239的电容和电阻240、241、242的电阻值设定为使噪声去除信号延迟狭缝周期的1/8并且其振幅成为1/2的值。

之后,有时将延迟电路233输出的、使噪声去除信号延迟规定时间而得到的信号称为延迟信号。

比较电路234具有比较器243、电阻244,通过比较器243,生成表示噪声去除信号与延迟信号的比较结果的脉冲信号。另外,比较电路234经由电阻244将所生成的脉冲信号反馈到比较器243的输入,由此使得在所生成的脉冲信号中产生的噪声的影响降低。

比较电路234输出的脉冲信号用于在CPU150中测定原稿输送量。

图7A是示出输送信号的一个例子的图表700,图7B是示出噪声去除信号和延迟信号的一个例子的图表710,图7C是示出脉冲信号的一个例子的图表720。

图表700、710和720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信号值。图表700、710和720示出同一时间段中的各信号的信号值。即,图表700示出输送信号701,图表710示出从输送信号701中去除噪声分量而得到的噪声去除信号711和使噪声去除信号711延迟了狭缝周期的1/2而得到的延迟信号712。另外,图表720示出表示噪声去除信号711与延迟信号712的比较结果的脉冲信号721。脉冲信号721的信号值在噪声去除信号711大于延迟信号712时成为规定值A,在噪声去除信号711小于延迟信号712时成为0。

在图表700、710和720中,在时刻T之前,未输送原稿,圆板210未旋转。因此,时刻T之前的输送信号701的信号值根据圆板210的狭缝211停止于与光源222以及受光元件223对置的位置、还是停止于不与光源222以及受光元件223对置的位置而不确定。然而,通过低频分量去除电路232去除输送信号701的直流分量,调整被提供给输送信号701的偏置电压。因此,时刻T之前的噪声去除信号711和延迟信号712的信号值成为恒定的偏置电压值。

另一方面,在图表700、710和720中,在时刻T,开始输送原稿,圆板210开始旋转。因此,时刻T之后的输送信号701的信号值根据圆板210的狭缝211是否存在于与光源222以及受光元件223对置的位置而变动。进一步地,在输送信号701中,因从光源222放射并且从圆板210的狭缝211以外的部分漏出的光而重叠有低频的噪声分量702。然而,通过低频分量去除电路232去除输送信号701的噪声分量702,从噪声去除信号711和延迟信号712中去除了基于噪声分量702的低频分量。

如图7C所示,脉冲信号721的信号值在不输送原稿时,保持为固定值,在输送原稿时,随着原稿的输送而在规定值A与0之间有规律地切换。因此,原稿输送装置100能够使用脉冲信号721正确地测定原稿输送量,能够高精度地判定原稿是否正被输送。

图8A、图8B是用于说明不从输送信号去除噪声分量而直接与固定阈值进行比较的情况的图表800、810。

图表800和810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信号值。图表800和810示出同一时间段中的各信号的信号值。图表800示出与输送信号701同样的输送信号801以及固定阈值802,图表810示出表示输送信号801与固定阈值802的比较结果的信号811。信号811的信号值在输送信号801大于固定阈值802时成为规定值A,在输送信号801小于固定阈值802时成为0。

在图表800和810中,与图表700~720同样地,在时刻T,开始输送原稿,圆板210开始旋转。然而,在输送信号801中,因从光源222放射并且从圆板210的狭缝211以外的部分漏出的光而重叠有低频的噪声分量803。因此,在时刻T1~T2和时刻T3~T4,输送信号801的信号值始终大于固定阈值802,信号811的信号值不变化。因此,原稿输送装置100如果使用信号811,则有可能无法正确地测定原稿输送量,错误地判定原稿是否正被输送。

图9A、图9B是用于说明不从输送信号去除噪声分量而将过去的规定期间中的输送信号的平均值作为阈值来进行比较的情况的图表900、910。

图表900和910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信号值。图表900和910示出同一时间段中的各信号的信号值。图表900示出与输送信号701同样的输送信号901和过去的规定期间中的输送信号901的信号值的平均值902,图表910示出表示输送信号901与平均值902的比较结果的信号911。信号911的信号值在输送信号901大于平均值902时成为规定值A,在输送信号901小于平均值902时成为0。

在各图表900和910中,与图表700~720同样地,在时刻T,开始输送原稿,圆板210开始旋转。由于平均值902跟随输送信号901的信号值而变化,所以输送信号901的信号值在规定期间内始终大于平均值902的可能性和始终小于平均值902的可能性变低。

然而,在紧接着开始输送原稿并且圆板210开始旋转之后的时刻T~T5,平均值902会受到圆板210处于停止的时刻T以前的输送信号901的信号值的影响,无法即时跟随输送信号901的变化。因此,根据圆板210处于停止时的狭缝211的状态,在时刻T~T5,存在输送信号901的信号值始终小于平均值902的可能性和始终大于平均值902的可能性。在图表900、910所示的例子中,在时刻T~T5,输送信号901的信号值始终小于平均值902,信号911的信号值不变化。因此,原稿输送装置100如果使用信号911,则有可能在能够检测到原稿正被输送之前需要耗费时间。

图10A、图10B是用于说明不从输送信号去除噪声分量而将使输送信号延迟规定时间而得到的信号的信号值作为阈值来进行比较的情况的图表1000、1010。

图表1000和1010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信号值。图表1000和1010示出同一时间段中的各信号的信号值。图表1000示出与输送信号701同样的输送信号1001和使输送信号1001延迟规定时间而得到的信号1002,图表1010示出表示输送信号1001与信号1002的比较结果的信号1011。信号1011的信号值在输送信号1001大于信号1002时成为规定值A,在输送信号1001小于信号1002时成为0。

在图表1000和1010中,与图表700~720同样地,在时刻T,开始输送原稿,圆板210开始旋转。然而,在紧接着开始输送原稿并且圆板210开始旋转之后,信号1002的信号值与圆板210处于停止的时刻T以前的输送信号1001的信号值相等。因此,根据圆板210处于停止时的狭缝211的状态,在紧接着圆板210开始旋转之后的时刻T~T6,存在输送信号1001的信号值始终小于信号1002的信号值的可能性和始终大于信号1002的信号值的可能性。在图表1000、1010所示的例子中,在时刻T~T6,输送信号1001的信号值始终小于信号1002的信号值,信号1011的信号值不变化。因此,原稿输送装置100如果使用信号1011,则有可能在能够检测到原稿正被输送之前需要耗费时间。

进一步地,由于在输送信号1001中重叠的噪声分量的影响,在时刻T7~T8和时刻T9~T10,输送信号1001的信号值始终大于信号1002的信号值,信号1011的信号值不变化。因此,原稿输送装置100如果使用信号1011,则有可能无法正确地测定原稿输送量,错误地判定原稿是否正被输送。

另一方面,如图7A~图7C所示,原稿输送装置100从输送信号中去除与圆板210的旋转速度相应的噪声分量之后与阈值进行比较,由此能够正确地测定原稿输送量,高精度地判定原稿是否正被输送。

图11是示出CPU150的概略结构的图。

如图11所示,CPU150具有控制部151、图像生成部152、重送判定部153和判定部154等。这些各部是通过在处理器上进行动作的软件而安装的功能模块。此外,这些各部也可以由分别独立的集成电路、微处理器、固件等构成。

图12是示出原稿输送装置100的整体处理的动作的例子的流程图。

以下,参照图12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原稿输送装置100的整体处理的动作的例子。此外,以下说明的动作的流程是主要通过CPU150,根据预先存储在存储装置143中的程序并与原稿输送装置100的各要素协作来执行的。

首先,控制部151待机直至使用者按下用于指示原稿的读取的操作按钮106,从操作按钮106接收到指示原稿的读取的操作检测信号为止(步骤S101)。

接下来,控制部151根据从接触传感器111接收的第1原稿检测信号来判定原稿是否被放置于原稿台103(步骤S102)。

在原稿未被放置于原稿台103的情况下,控制部151使处理回到步骤S101,待机直到从操作按钮106新接收到操作检测信号为止。

另一方面,在原稿被放置于原稿台103的情况下,控制部151驱动输送驱动装置141以使馈送辊112、制动辊113、第一输送辊116以及第二输送辊121旋转并输送原稿(步骤S103)。

接下来,图像生成部152使拍摄装置119读取被输送的原稿,经由A/D变换器140而取得读取图像(步骤S104)。

接下来,图像生成部152经由接口装置142而将读取图像发送到未图示的信息处理装置(步骤S105)。此外,在未与信息处理装置连接的情况下,图像生成部152将读取图像存储在存储装置143中。

接下来,控制部151根据从接触传感器111接收的第1原稿检测信号来判定在原稿台103上是否残留有原稿(步骤S106)。

当在原稿台103上残留有原稿的情况下,控制部151使处理回到步骤S103,重复进行步骤S103~S106的处理。另一方面,当在原稿台103上未残留有原稿的情况下,控制部151结束一系列处理。

图13是示出卡纸检测处理的动作的例子的流程图。

以下,参照图13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原稿输送装置100的卡纸检测处理的动作的例子。此外,根据预先在存储装置143中存储的程序,主要通过CPU150与原稿输送装置100的各要素协作来执行以下说明的动作的流程。此外,在控制部151对驱动装置141进行驱动而输送原稿的期间,定期地执行图13所示的流程图。

首先,判定部154待机直到从脉冲信号生成电路230接收到脉冲信号为止(步骤S201)。

接下来,判定部154当接收到脉冲信号时,根据所接收到的脉冲信号来判定原稿是否正被输送(步骤S202)。

判定部154对在规定时间内接收到的脉冲信号的信号值在规定值A与0之间变化了的次数进行计数,对变化了的次数乘以圆板210的狭缝211间的间隔,由此计算圆板210的旋转量、即原稿输送量。如果规定时间内的原稿输送量为规定值以上,则判定部154判定为原稿正被输送,如果规定时间内的原稿输送量低于规定值,则判定部154判定为原稿没有被输送。

这样,判定部154将延迟信号用作阈值,使用表示噪声去除信号与阈值的比较结果的脉冲信号,判定原稿是否正被输送。即,判定部154通过将噪声去除信号与阈值进行比较,来判定原稿是否正被输送。

在判定为原稿正被输送的情况下,判定部154使处理回到步骤S201,重复进行步骤S201~S202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原稿没有被输送的情况下,由于尽管正对驱动装置141进行驱动原稿并没有被输送,所以判定部154判定为发生卡纸并实施异常处理(步骤S203),结束一系列步骤。作为异常处理,判定部154使驱动装置141停止以停止原稿的输送,进一步地将表示发生了异常的这一情况显示于显示装置107,通知给使用者。

如以上详细叙述的那样,原稿输送装置100根据从输送信号中去除与圆板210的旋转速度相应的噪声分量而得到的噪声去除信号来判定原稿是否正被输送。因此,原稿输送装置100能够更高精度地判定原稿是否正被输送。由此,原稿输送装置100在发生了原稿的卡纸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停止原稿的输送,防止原稿的破损。另外,原稿输送装置100也能够防止尽管未发生原稿的卡纸,但仍错误地判定为发生了卡纸而停止原稿的输送这一情况。

另外,在原稿输送装置100中,即使由针对各编码器部件的特性、形状或者装置组装的偏差而导致受光元件处的受光电平发生变动,也能够适当地检测伴随着圆板210的旋转的输送信号的变化。因此,能够谋求编码器部件的小型化,能够谋求原稿输送装置整体的小型化。进一步地,不需要为了抑制产生偏差而对装置组装作业要求高的品质,还能够抑制与装置组装作业相关的工时的增加。

另外,在原稿输送装置100中,作为与噪声去除信号进行比较的阈值,不使用固定阈值而使用使噪声去除信号延迟规定时间而得到的延迟信号。由此,原稿输送装置100中,即使在对于各个装置来说被提供给噪声去除信号的偏置电压因部件的偏差等而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检测输送信号的变化。

图14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CPU350的概略结构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低频分量去除电路232要去除的噪声分量不是预先确定的,而是根据用于对原稿进行拍摄的分辨率或者原稿的输送速度而变更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低频分量去除电路232具有的电容器236以及延迟电路233具有的电容器239,使用能够通过CPU350变更电容的可变电容器。另外,作为低频分量去除电路232具有的电阻237、238以及延迟电路233具有的电阻240、241、242,使用能够通过CPU350变更电阻值的可变电阻。

CPU350具有与CPU150同样的硬件结构。但是,CPU350除了CPU150具有的各部之外,还具有设定部351等。设定部351是通过在处理器上进行动作的软件而安装的功能模块。此外,设定部351也可以由分别独立的集成电路、微处理器、固件等构成。

原稿输送装置100将通过使用者使用操作按钮106或者未图示的信息处理装置来指定了的、用于拍摄装置119对原稿进行拍摄的分辨率信息预先存储在存储装置143中。设定部351在原稿输送时,从存储装置143读出分辨率信息,根据所读出的分辨率信息,设定驱动装置141的旋转速度而设定原稿的输送速度。输送速度被设定成分辨率越小则越快,分辨率越大则越慢。例如,在分辨率为200dpi(dots per inch,每英寸点数)时的输送速度被设定为60ppm(page per minute,页每分钟),在分辨率为600dpi时的输送速度被设定为15ppm。

设定部351根据所设定的输送速度,计算在以该输送速度输送原稿的情况下的圆板210的旋转速度,根据所计算出的旋转速度,变更电容器236的电容和电阻237、238的电阻值。即,以分辨率越小、原稿的输送速度和圆板210的旋转速度越快,则从输送信号中去除至越高的频率分量的方式,设定电容器236的电容和电阻237、238的电阻值。

此外,原稿输送装置100也可以代替分辨率信息而将原稿的输送速度预先存储在存储装置143中,根据在存储装置143中存储的输送速度来计算圆板210的旋转速度。

如以上详细叙述的那样,原稿输送装置100根据用于对原稿进行拍摄的分辨率或者原稿的输送速度,变更要去除的噪声分量。由此,原稿输送装置100能够根据装置的使用状况,适当地变更要去除的噪声分量,能够更高精度地判定原稿是否正被输送。

此外,在比较电路234中,作为与噪声去除信号进行比较的阈值,也可以代替延迟信号而使用固定阈值。在这种情况下,判定部154通过将噪声去除信号与固定阈值进行比较,来判定原稿是否正被输送。在这种情况下,原稿输送装置100也能够在短时间内检测出紧接着圆板210开始旋转之后的输送信号的变化,能够高精度地判定原稿是否正被输送。

另外,在比较电路234中,作为与噪声去除信号进行比较的阈值,也可以代替延迟信号而使用过去的规定期间中的输送信号的平均值。在这种情况下,判定部154通过将噪声去除信号与输送信号的平均值进行比较,来判定原稿是否正被输送。在这种情况下,原稿输送装置100也能够在短时间内检测出紧接着圆板210开始旋转之后的输送信号的变化,能够高精度地判定原稿是否正被输送。另外,原稿输送装置100在对于每个装置来说中被提供给噪声去除信号的偏置电压因部件的偏差等而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检测输送信号的变化,能够高精度地判定原稿是否正被输送。

另外,原稿输送装置100也可以不使用模拟电路来根据输送信号生成脉冲信号,而通过由CPU150实施的数字处理来生成脉冲信号。

在这种情况下,省略脉冲信号生成电路230,从输送传感器220输出了的输送信号通过未图示的A/D变换器而被数字化,并被输入到CPU150。CPU150采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生成对从A/D变换器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频率变换而得到的频率信号。另外,CPU150从频率信号中去除低频分量,采用快速傅里叶逆变换,生成噪声去除信号。进一步地,CPU150将存储装置143用作缓冲器,根据噪声去除信号生成延迟信号。然后,CPU150每隔一定间隔地将噪声去除信号的信号值与延迟信号的信号值进行比较,生成脉冲信号。

在这种情况下,原稿输送装置100也能够根据从输送信号中去除了噪声分量而得到的噪声去除信号来判定原稿是否正被输送,能够更高精度地判定原稿是否正被输送。

另外,输送传感器也可以不是透射光检测类型,而是反射光检测类型。在这种情况下,光源和受光元件相对于圆板配置在同一侧,在圆板处,代替狭缝而形成有用于使从光源放射了的光向受光元件反射的多个反射镜。另外,输送传感器也可以不是旋转检测类型,而是直线移动检测类型。在这种情况下,输送传感器不具有圆板,而具有设置成伴随着原稿的输送进行直线移动的矩形构件,在该矩形构件处,在矩形构件的直线移动方向上每隔规定间隔地形成有用于使从光源放射了的光透过的多个狭缝。在这些情况下,原稿输送装置100也能够根据从输送信号中去除了噪声分量而得到的噪声去除信号来判定原稿是否正被输送,能够更高精度地判定原稿是否正被输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