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油机辅助自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9699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榨油机辅助自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机械辅助装置,特别是用于各种农作物油料的榨油机辅助自动下料装置。
目前,多数农户购置的是“六八”型榨油机,该机在使用过程中,是靠人工下料,需要一人一机的操作人员不停的用木棒不断搅动料斗中的油籽,由于搅动不匀导致下料不均,不仅影响了出油率,而且费工费时,工作效率低,操作也不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榨油机辅助自动下料装置。配此装置可使该榨油机下料均匀,操作安全,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取的方案是该辅助自动下料装置是在原有公知的“六八”型榨油机的结构上改进而成。其主要特点是该装置是由设置在榨油机料斗中及上方位置的一对伞齿轮轴、螺旋铰、搅拌桨及传动皮带轮组成,其中,主动伞齿轮轴的一端连接用于传递动力的皮带轮,另一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料斗一侧的顶盖板上,与主动伞齿轮轴啮合的从动伞齿轮轴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料斗中,该轴上装有1个以上的搅拌桨,轴下部装有螺旋铰。动力由榨油机上的输出轴经皮带轮传至伞轮轴,在螺旋铰和搅拌浆的作用下,可使料斗中的油籽均匀的进入榨油机中的螺旋推进器中,并按其原有公知的方法榨出油籽上的油和油渣饼。
经上述方案在“六八”型榨油机上改进的辅助自下料装置,其下料均匀,省时省力,可提高出油率5%,提高台时产量20%,且操作安全,一人可同时操作三、四台榨油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下面利用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参看图1,榨油机仍采用公知的“六八”型榨油机,其结构不再祥述,所述的辅助自动下料装置是由主动伞齿轮轴4,从动伞齿轮轴8,轴承座5、5′、7,搅拌浆10,螺旋铰11及传动皮带轮3、3组成,动力由榨油机上的输出轴2经皮带轮3、3′传至主动伞齿轮轴4,并带动从动伞齿轮轴8及该轴上固装的搅拌桨10,螺旋铰11转动,油籽在料斗9中经充分搅动后,均匀的进入榨油机的螺旋推进器12中,在热压加热件16的作用下,按公知的方式榨出油和油渣饼,并分别通过出油口15、出饼口14排出。该装置各件的安装方式为主动伞齿轮轴4通过轴承座5、5′,轴承支承架17固定在料斗9侧部的顶盖板6上,从动伞齿轮轮轴8通过轴承座7固装在料斗9中,标号13是榨油机的机架,标号18是榨油机齿轮传动付,标号1是榨油机主传动皮带轮。
权利要求1.一种榨油机辅助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是由设置在榨油机料斗(9)中及上方位置的一对伞齿轮轴(4、8)、螺旋铰(11)、搅拌桨(1 0)及传动皮带轮(3、3′)组成,其中,主动伞齿轮轴(4)的一端通过轴承座(5)连接皮带轮(3′),另一端通过轴承座5′固装在料斗(9)一侧的顶盖板(6)上,与主动伞齿轮轴(4)啮合的从动伞轮轴(8)通过轴承座(7)固定在料斗(9)中,该轴上装有1个以上的搅拌浆(10),轴下部装有螺旋铰(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榨油机辅助自动下料装置,该装置是由设置在榨油机料斗中及上方位置的一对伞齿轮轴,螺旋铰,搅拌桨及皮带传动轮组成,其中,主动伞齿轮轴的一端连接用于传递动力的皮带轮,另一端固装在料斗一侧的顶盖板上,与主动伞齿轮轴啮合的从动伞齿轮轴固装在料斗中,该轴上装有搅拌桨和螺旋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料均匀,省时省力,操作安全,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B30B15/00GK2332571SQ9821435
公开日1999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13日
发明者杨金广 申请人:杨金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