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1577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自动调整的焊接片的表面安装型电连接器,该可自动调整的焊接片用于保持焊接片与焊接端子间的共平面度,使焊接片及焊接端子均可适当地焊接到一母电路板上。
使用在记忆体模组如微小构形记忆体模组上的表面安装型电连接器必须设有辅助焊接片,在设计的这种结构中,当记忆体模组插入/拔出电连接器时,施加在电连接器上的拉力会导致焊接端子从电路板上脱落,这种拉力对电连接器端子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可通过设置用于降低焊接端子上应变的辅助焊接片而得到减少。


图13所示一种现有的电连接器,若干焊接端子100排成两列从绝缘本体表面伸出并焊接在电路板上,一对焊接片200设置在电连接器两支脚300的自由端附近,其中所有的焊接端子100都设置在相同的平面上,并且焊接片200沿垂直于支脚300的纵长方向延伸,其可辅助电连接器稳固地安装在电路板上。然而,当记忆体模组(图未示)插入绝缘本体的主体400上所设的插槽时,会产生拉力而导致焊接端子100从电路板上脱落。焊接片的相关设计可参考美国专利第5,759,057号,该专利已转让给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其所揭露的焊接片实质上是一整片式金属件的一部分,而该金属件稳固地连接在锁固装置上,因此对于电连接器焊接端子而言,这种焊接片是固定的。
采用前述焊接片虽然有些益处,但是不容易保证焊接端子与焊接片之间良好的共平面度。如果焊接端子与焊接片之间的共平面度较差,则导致焊接片无法适当地组装在电路板上而不能达到预定的效果,或者导致焊接端子无法适当地装设在电路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在电路板上的表面型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设有自动调整的焊接片,可确保电连接器端子与焊接片之间具有良好的共平面度,从而使后续的焊接操作能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该电连接器包括具有一对支脚的绝缘本体;若干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片,且每一导电片包含位于相同平面内的焊接端子;以及一对枢接到绝缘本体相应支脚的焊接片,每一焊接片具有可自动枢接调整而实质上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端缘。所述绝缘本体的支脚可设有一片或一对延伸壁,且该延伸壁上设有一枢轴或一对凸部,从而使焊接片可以适当地枢接到支脚上。
电连接器组接有一对焊接片,每一焊接片均枢接到相应的支脚上,且通过这种方式,焊接片的端缘接触到与连接器焊接端子具有相同平面的电路板上,此外,焊接片的末端部份设计成弧状,有助于可靠的焊接操作,且每一焊接片与端缘相对的末端部份包括一挡止部,且该支脚在靠近挡止部的位置设有一壁面,用于限制焊接片相对于支脚的枢转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组装的焊接片能够自动调整,因此可使后续的焊接操作顺利进行。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合有一焊接片电连接器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焊接片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局部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电连接器的局部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电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焊接片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焊接片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电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焊接片的立体图。
图10是图6所示的焊接片与电连接器组合的局部视图。
图11是10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图6所示的焊接片与电连接器局部的立体分解图。
图13是一种现有电连接器的平面图。
请同时参阅图1、2及图3,电连接器的支脚10可一体成型于电连接器上,也可作为一个独立的构件而组装到电连接器上,相应的焊接片50通过其末端的凸耳52枢接到对应的支脚10,焊接片50的这种枢接运动由于其本身的重量而可以自动调整。注意到焊接片50的重量明显比单个的焊接端子100(图13所示)重,通过这种方式,即可保证焊接片50与电路板(图未示)始终适当接触,而有利于后续的焊接安装操作顺利进行。
前述的支脚10包含一对延伸壁12及支撑在该对延伸壁12之间的一根枢轴14,且通过该枢轴14将焊接片50枢接在两延伸壁12之间。该焊接片50设有一对凸耳52及一自其中一凸耳52延伸到另一凸耳52的狭缝54,且狭缝54包括两末端部542及连通两末端部542的中间部544,其中两末端部542可允许枢轴14压入,而中间部544则用于收容枢轴14。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枢轴14是与两延伸壁12一体成型,而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枢轴14则为可分离的独立构件而组装在该对延伸壁12之间。
图4所示是一种不同的支脚10′,其中每一延伸壁12′是沿垂直于延伸壁12的方向延伸,举例来说,若延伸壁12是沿支脚10的纵向延伸,则延伸壁12′即沿支脚10的横向延伸。图13所示是焊接片200沿支脚300的横向延伸的情况。
请参阅图5,是一种枢轴的替代形式,两相对延伸壁12之间相向延伸有一对保持有间隔的凸部16。如图6所示,与该对凸部16相对应,焊接片60设有一对弹性凸耳62,每一弹性凸耳上成型有一通孔622。由于凸耳62具有一定弹性,故焊接片60可通过每一凸部16而组装到支脚10上,并且收容在相应的通孔622内,这样焊接片60即可枢接到该对凸部16上。
图7所示的是另一种形状的焊接片60′,该焊接片60′可用于与图5所示的一对凸部16配合,与图6所示的焊接片60不同的是,图7的焊接片60′设有一对凸耳62′,并且每一凸耳62′上分别设有开口622′,用于收容相应的凸部16。
图8及图9所示是具有单一延伸壁12″的支脚10″及一焊接片60″,该延伸壁12″设有一对自其相对两侧横向垂直延伸的凸部16″,而焊接片60″则设有一对凸耳62″及位于该对凸耳62″之间的凹部624″,其中每一凸耳62″上设有一通孔622″,用于收容相应的凸部16″,而凸部16″则将焊接片60″枢接到延伸壁12″上。借助凸耳62″的弹性,其上也可不设通孔622″。
如图10及图11所示,为了增加焊接片与电路板间的焊接面积,焊接片50的末端部份56设计成弧状(图10所示)的端缘502。而且,每一焊接片50相对端缘502的另一末端部份设有挡止部58,而支脚10在邻近挡止部58的位置具有一壁面18,以限制焊接片50相对于支脚10的枢转运动(图11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当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安装到电路板上时,端缘502或包含端缘502的末端部份56将先接触到电路板,进而解除挡止部58与壁面18间的接触,这有利于控制焊接片50或有助于焊接操作的准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延伸壁上不设置枢轴或凸部,而是将枢轴从支脚改设到焊接片上。请参阅图12,焊接片70设有一枢轴72,支脚20则设有一对相互保持一定间隔的延伸壁22,每一延伸壁22上分别设有一的狭槽24,该狭槽24外侧设有一尺寸缩小的导入口,以及一尺寸略大于枢轴72直径的圆形收容部。由于延伸壁22可弹性变形,所以枢轴72可组入狭槽24并枢接在其中。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具有一对支脚的绝缘本体、一对焊接片及若干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片,且所有导电片均设有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焊接端子,其特征在于该焊接片枢接在相应的支脚上,且每一焊接片设有一可自动枢接调整而与焊接端子位于相同平面的端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支脚包括一对延伸壁及将每一焊接片枢接地支撑在该对延伸壁之间元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枢接地支撑每一焊接片的元件包括一设置在该对延伸壁间的枢轴,该枢轴可与延伸壁一体成型得到或者作为分离式的独立构件组装在延伸壁上,且每一焊接片与该枢轴相枢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焊接片设有一对凸耳及一自其中一凸耳延伸至另一凸耳的狭缝,并且所述的枢轴延伸并穿过该狭缝,而狭缝则包括两末端部及连通两末端部的中间部,其中两末端部允许枢轴组入,而中间部则用于收容枢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枢接地支撑每一焊接片的元件包括一对凸部,每一凸部分别自对应的延伸壁彼此相向延伸,且每一焊接片枢接到该对凸部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焊接片设有一对弹性凸耳,且每一弹性凸耳上均设有用于收容相应凸部的通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焊接片具有一对凸耳,且每一凸耳上设有用于收容相应凸部的开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支脚包括一延伸壁以及将每一焊接片枢接地支撑在延伸壁上的元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枢接地支撑每一焊接片的元件包括一对自延伸壁相对两侧横向延伸的凸部,且每一焊接片枢接在该对凸部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焊接片具有一对凸耳及使该对凸耳彼此分开的凹部,且每一凸耳上设有用于收容相应凸部的通孔。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焊接片的末端部分包含一弧形的端缘,而相对于弧形端缘的另一末端部份则设有挡止部,且每一支脚在邻近挡止部的位置设有一限制焊接片相对于支脚枢转运动的壁面。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焊接片包括一枢轴,而每一支脚则包括用于枢接收容该枢轴的元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枢接收容该枢轴的元件包括一对延伸壁及设在每一延伸壁上的狭槽。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该绝缘本体上设有辅助焊接片,该辅助焊接片可自动调整高度而可与电连接器端子保持在同一平面内,且焊接片的自动调整并不依赖于电连接器端子所确定的平面,可确保焊接片与装设该电连接器的电路板始终适当接触。此外,电连接器至少设有一延伸壁,并且焊接片可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实现与延伸壁之间的枢接。
文档编号H05K3/34GK2395409SQ9922679
公开日2000年9月6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25日
发明者邱奕盛, 刘家宏, 吴荣发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