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蛾产卵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10407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菜蛾产卵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源植物保护剂,具体涉及一种小菜蛾产卵抑制剂 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小菜蛾(/^WeWaxj^astWh)是我国南方地区蔬菜生产上的主 要害虫之一。随着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该虫的抗药性大幅度上升, 发生为害也越来越严重。这与小菜蛾的可持续控制原则不符。利用植 物次生物质与昆虫的相互关系,组建害虫防治系统,可实现害虫的可 持续控制(庞雄飞,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Vol. 21, NO. 10.卯24-28, 1999; Pickett J A等,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64: 149-156, 1997)。产卵是昆虫种群发展的重要环节,减少害虫在 目标植物上的着卵量,能有效降低害虫在该植物上的种群数量,从而 实现对害虫的控制(庞雄飞等,应用生态学报,Vol. 11, No. 1 . ppl08 110, 2000)。马缨丹a朋ta/ia c綳ara L.)又名五色梅、如意草,是马鞭草科 (Verbenaceae)马缨丹属U朋te/ s)植物。该植物原产于美洲的热带和 亚热带地区,其繁殖、适应能力强,侵占大面积的牧场和耕地,被视 为世界10种最有害的杂草之一。其花色多样且鲜艳,常用于园林装 饰,在我国的广东、广西和福建等省均有野生和栽培。马缨丹在害虫 防治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Kong CH等,Weed Research 46:290-295),其提取物减少小菜蛾在菜心上的着卵量,抑制该虫在菜心 上的种群增长(庞雄飞等,应用生态学报,Vol. 11, No. 1 . ppl08 110, 2000),马缨丹总岩茨烯对小菜蛾幼虫有显著的拒食作用(董易 之等,应用生态学报,Vol, 16, No. 12. Pp2361-2364, 2005)。以 上研究从理论角度出发,就马缨丹提取物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性进行 探讨。但国内尚未见将马缨丹提取物制成制剂应用于小菜蛾防治的报 道。因此,研制一种可应用于生产实践的马缨丹提取物的制剂,可为 马缨丹在小菜蛾防治方面的利用,为马缨丹的"以害治害,变害为用" 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天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小菜蛾产卵抑制剂。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小菜蛾产卵抑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予以实现提供一种小菜蛾产卵抑制剂,由马缨丹提取物溶液、水和表面活 性剂组成,所述马缨丹提取物溶液、水和表面活性剂的体积比为3:100 400:0. 3 2。所述马缨丹提取物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1重量份马缨丹的甲醇提取物或氯仿萃取物用10 15重量份的乙醇于水浴中完全溶解制备 得到;或将1重量份的总岩茨烯用10 15重量份体积比为2:1的乙 醇-丙酮混合液于水浴中完全溶解制备得到。上述制备方法所述水浴温度为60 70°C。所述马缨丹的甲醇提取物是将马缨丹叶片在50 70°C烘干至恒 重,粉碎成干粉,在常温下用甲醇浸泡干粉,过滤,得甲醇提取液; 将甲醇提取液用活性碳去色素至金黄色,过滤,除去甲醇制备得到。所述马缨丹的氯仿萃取物是采用马缨丹的甲醇提取物用氯仿浸 泡,过滤,除去氯仿制备得到。所述总岩茨烯是采用适量甲醇在水浴60 70°C将氯仿萃取物完 全溶解,于0°C以下静置24小时,待晶体析出后将晶体过滤自然晾 干得到的黄色粉状物。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20。本发明同时提供所述小菜蛾产卵抑制剂的制备方法,将水和表面 活性剂加入马缨丹提取物溶液中混匀即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小菜蛾产卵抑制剂能减少小菜蛾成虫在十 字花科蔬菜植株上的着卵量,对该虫有显著的产卵抑制作用,该抑制 剂可直接喷洒于十字花科蔬菜植株表面,减少小菜蛾成虫在植物体上 的着卵量,降低该虫在十字花科蔬菜上的种群数量,从而对该类蔬菜 起到保护作用;本发明充分利用了 "害草"马缨丹,为马缨丹的"以 害治害,变害为用"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将马缕丹叶片在50 70°C烘千至恒重,粉碎成干粉,在常温下按照常规方法和用量用甲醇浸泡马缨丹干粉,过滤,得甲醇提取液; 将甲醇提取液用活性碳去色素至金黄色,过滤,除去甲醇制备得到马 缨丹的甲醇提取物;马缦丹的甲醇提取物用氯仿浸泡,过滤,除去氯 仿制备得到马缨丹的氯仿萃取物;采用适量甲醇在水浴60 70°C将 氯仿萃取物完全溶解,于0°C以下静置24小时,待晶体析出后将晶 体过滤自然晾干得到的黄色粉状物总岩茨烯。采用的方法皆为本领域 常规方法。 实施例2取0. 2g马缨丹甲醇提取物,于水浴60 70°C用2ml乙醇将其溶 解,在甲醇提取物溶液中加入400ml水和2ml吐温20,混匀,得制 剂l。取0.2g马缨丹甲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物,于水浴60 7(TC用2.5 ml乙醇将其溶解,在氯仿萃取物溶液中加入300ml水和0. 5 ml吐温 20,混匀,得制剂2。取0. 2g氯仿萃取物的组分总岩茨烯,于水浴60 70°C用2 ml 体积比为2:1的乙醇-丙酮混合液将其溶解,在总岩茨烯溶液中加入 400 ml水和2ml吐温20,混匀,得制剂3。 实施例3取0. 2g马缨丹甲醇提取物,于水浴70°C用3ml乙醇将其溶解, 在甲醇提取物溶液中加入100ml水和0. 3ml吐温20,混匀,得制剂4。 取0. 2g马缨丹甲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物,于水浴70UC用3 ml乙醇 将其溶解,在氯仿萃取物溶液中加入100 ml水和0. 3 ml吐温20,混匀,得制剂5。取0. 2g氯仿萃取物的组分总岩茨烯,于水浴70。C 用3ml体积比为2:1的乙醇-丙酮混合液将其溶解,在总岩茨烯溶液 中加入100ml水和0.3ml吐温20,混匀,得制剂6。用笼罩法测定 制剂4、 5和6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将长有5片真叶的介蓝苗栽种于塑料杯中,塑料杯底直径为4cm, 杯口直径为6.5cm,高为8cm,用手持喷雾器分别将制剂4、 5和6喷 于叶片正反面。在100ml水中加入3ml乙醇和0. 3 ml吐温20做为对 照,同样用手持喷雾器将其喷于介蓝叶片的正反面。待液体挥发后, 把喷有制剂和对照的菜心苗同时移入养虫笼,养虫笼60 cm X 60 cm, 按随机区组设计排成4行,每行5株。20对已羽化3天小菜蛾成虫 接入养虫笼。每天调査该虫在介蓝植株上的着卵量,调查5天。实验 结果表明,制剂4、 5禾n 6减少小菜蛾成虫在处理植株上69. 2 78. 2% 的着卵量,对该成有显著的产卵抑制作用。而且,在施用后的第5天, 制剂4、 5和6仍能对小菜蛾成虫起到显著的产卵抑制作用,分别减 少该虫在处理植株上48. 4%、 62. 8%和54. 2%的着卵量。 实施例4取0. 2g马缨丹甲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物,于水浴70°C用3ml乙 醇将其溶解,在氯仿萃取物溶液中加入200ml水和0. 6ml吐温20, 混匀,得制剂7。取0.2g马缨丹甲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物,于水浴 70。C用3ml乙醇将其溶解,在氯仿萃取物溶液中加入400 ml水和1. 2 ml吐温20,混匀,得制剂8。按实施例3的笼罩法测定制剂7和8 对小菜蛾成虫产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剂7和8分别减少小菜蛾成虫在处理植株上 51.5%和54.4%的着卵量,对该虫有显著的产卵抑制作用。而且,在 施用后的第6天,制剂7和8仍能对小菜蛾成虫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 分别减少该虫在处理植株上55. 7%和56. 4%的着卵量。
权利要求
1、一种小菜蛾产卵抑制剂,其特征在于由马缨丹提取物溶液、水和表面活性剂组成,所述马缨丹提取物溶液、水和表面活性剂的体积比为3∶100~400∶0.3~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菜蛾产卵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 马缨丹提取物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1重量份马缨丹的甲醇提取物或 氯仿萃取物用10 15重量份的乙醇于水浴中完全溶解制备得到;或 将1重量份的总岩茨烯用10 15重量份体积比为2:1的乙醇-丙酮混 合液于水浴中完全溶解制备得到。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菜蛾产卵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 水浴温度为60 70°C。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菜蛾产卵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 马缨丹的甲醇提取物是将马缨丹叶片在50 70°C烘干至恒重,粉碎 成干粉,在常温下用甲醇浸泡干粉,过滤,得甲醇提取液;将甲醇提 取液用活性碳去色素至金黄色,过滤,除去甲醇制备得到。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菜蛾产卵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 马缨丹的氯仿萃取物是采用马缨丹的甲醇提取物用氯仿浸泡,过滤, 除去氯仿制备得到。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菜蛾产卵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 总岩茨烯是采用适量甲醇在水浴60 70°C将氯仿萃取物完全溶解, 于0°C以下静置24小时,待晶体析出后将晶体过滤自然晾干得到的 黄色粉状物。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小菜蛾产卵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 面活性剂为吐温20。
8、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小菜蛾产卵抑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将水和表面活性剂加入马缨丹提取物溶液中混匀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在一种小菜蛾产卵抑制剂,其特征在于由马缨丹提取物溶液、水和表面活性剂组成,所述马缨丹提取物溶液、水和表面活性剂的体积比为3∶100~400∶0.3~2。本发明可直接喷洒于十字花科蔬菜植株表面,能减少小菜蛾成虫在十字花科蔬菜植株上的着卵量,对该虫有显著的产卵抑制作用,从而降低该虫在十字花科蔬菜上的种群数量,对该类蔬菜起到保护作用;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害草”马缨丹,为马缨丹的“以害治害,变害为用”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文档编号A01N65/00GK101223890SQ200810026198
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31日
发明者冰 凌, 宋艳霞, 张茂新, 梁广文, 董易之 申请人:华南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