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asr基因在植物抗逆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988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香蕉asr基因在植物抗逆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香蕉ASR基因在植物抗逆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ASR(ABA, stress, ripening induced protein)基因是一类高等植物中特有的功能基因,在番茄、杏、葡萄和马铃薯等物种中以小的基因家族形式存在。该基因家族成员编码带有大量极性氨基酸的单体蛋白,这些单体蛋白之间以非共价键形式结合形成同源二聚体并识别特定的DNA序列,调节相应基因的表达。所以,ASR基因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新型的植物转录因子。自1993年从番茄果实中克隆到第一个Asr基因(Asrl)后,后续不断地研究开始集中在这个基因和相应蛋白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上(Iusem,199 。Rossi和 Iusem(1995)在番茄中发现了第二个Asr基因(Asr2)并且进一步认为这两个基因属于同一个基因家族。将Asr2的启动子和报告基因融合转入番茄、烟草和木瓜等植物,发现该基因是受ABA诱导的。从而说明该基因是与ABA相关的。近年来,从马铃薯(Solanum tuber sum),玉米(Zea mays),柚子(Citrus maxima). 松树(Pinus taeda),水稻(Oryza sativa),百合(Li Ium longifera)和葡萄(Vitis vinifera)等植物中都克隆到了该基因,但令人惊讶的是拟南芥中并没有该基因的存在。ASR基因编码的蛋白是一类分子量小,亲水性强,具有较高热稳定性的蛋白。所有植物中的ASR基因都具有两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一是位于N端的含有大量组氨酸的依赖于Si2+的DNA结合序列,二是位于C端的一个核定位信号。对最早克隆到的番茄中的Asr 1进行深入研究发现,Asrl蛋白定位于番茄细胞的细胞核中,能够以同源二聚体的形式和DNA 序列发生结合,结合的核心元件是C2_3(C/G)A。但是,不同物种中的ASR基因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例如,ASR基因番茄,柚子,鳄梨和葡萄的果实中表达,也在马铃薯的块茎、松树的根部、水稻和玉米的叶片和茎,以及百合的花粉中表达。这说明,ASR基因可能参与了植物发育的各个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培育转基因植物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为将MaASRl蛋白的编码基因导入目的植物,获得具有如下 1)-5)中至少一种特征的转基因植物1)所述转基因植物的耐逆性高于所述目的植物;2)所述转基因植物的叶片表面积小于所述目的植物;3)所述转基因植物的叶片厚度大于所述目的植物;4)所述转基因植物的叶柄长度大于所述目的植物;5)所述转基因植物的开花期迟于所述目的植物;所述MaASRl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的序列2。所述MaASRl蛋白的编码基因为序列表中的序列1。
所述耐逆性为耐盐性和/或耐旱性。所述耐逆性通过提高萌发率、增加根长和/或提高存活率体现。所述MaASRl蛋白的编码基因通过表达载体导入所述目的植物。所述表达载体为将所述MaASRl蛋白的编码基因插入pBI121的)(baI和I酶切位点之间,表达MaASRl蛋白的载体。所述目的植物为双子叶植物或者单子叶植物。所述双子叶植物为拟南芥。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表达载体。本发明提供的表达载体,为将所述MaASRl蛋白的编码基因插入pBI121中,得到的表达MaASRl蛋白的载体;所述MaASRl蛋白的编码基因为序列表中的序列1,所述表达载体具体为将所述MaASRl蛋白的编码基因插入PBI121的)(ba I和Me I酶切位点之间,表达 MaASRl蛋白的载体。所述MaASRl蛋白、所述MaASRl蛋白的编码基因和/或所述的表达载体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也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或所述MaASRl蛋白、所述MaASRl蛋白的编码基因和/或所述的表达载体在培育耐逆性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也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或所述MaASRl蛋白、所述MaASRl蛋白的编码基因和/或所述的表达载体在提高植物耐逆性中的应用也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所述耐逆性具体为耐盐性和/或耐旱性;所述植物具体为双子叶植物或者单子叶植物;所述双子叶植物尤其具体为拟南芥。本发明的实验证明,本发明将香蕉果实(Musa acuminate L. AAA group cv. Brazilian)的MaASRl基因,导入野生型拟南芥中,得到转基因植物,转基因植物在高盐和/或干旱胁迫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根长、存活率均高于野生型拟南芥,为植物育种奠定了 ■石出。


图1为MaASRl植物表达载体的鉴定图2为MaASRl转基因株系的PCR检测图 3 为 L14 和 L38 株系的 Southern blot 检测图4为取自相同部位的野生型、L14和L38的叶片图5为短日照下生长5周的野生型、L14和L38图6为野生型、L14、L38在含不同浓度NaCl的培养基上的发芽率图7为野生型、L14和L38对不同浓度NaCl的耐受性图 8 为野生型、35S: MaASRl 14、35S: MaASRl38, abi4_l 和 ginl-3 在含不同浓度甘露醇的培养基上的发芽率图9为MaASRl过表达植株的抗旱性图10为野生型和MaASRl转基因植株在干旱胁迫下的存活率图11为MaASRl转基因植株的抗盐性图12为野生型和MaASRl转基因植株在盐胁迫下的存活率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实施例1、转MaASRl基因拟南芥的获得一、MaASRl基因的发现从香舊果实(Musa acuminate L. AAA group cv. Brazilian)的 cDNA 文库中获得了一个ASR基因(命名为MaASRl),其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的序列1经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MaASRl具有该家族基因共有的保守结构域,即N端的依赖于Si2+的DNA结合位点和C端的核定位信号,和玉米、水稻等单子叶植物中的同源基因进化距离较近。二、MaASRl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以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为基础构建MaASRl基因的表达载体,具体如下提取香舊果实(Musa acumina te L. AAA group cv. Brazilian)的 RNA,反转录得到 cDNA,以 Pl :5-CCTCTAGATCGGCCATTACGGCCGGGG-3 和 P2 5-CCGAGCTCCTTATTTTTAAGGG-3 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PCR产物。将得到的PCR产物送去测序,结果为该PCR产物具有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核苷酸,其基因即为MaASRl,其编码的蛋白的氨基酸的序列为序列表中的序列2,该蛋白命名为MaASRl。序列表中的序列1由683个核苷酸组成,序列表中的序列2由143个氨基酸组成。将上述PCR产物用)(ba I和Me I酶切,得到酶切产物,将酶切产物与经过同样酶切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 (Biovector Co.,LTD, Biovector008, USA。)进行连接,得到连接产物,将连接产物转入大肠杆菌中,得到转化子。提取转化子的质粒,以Pl 5-CCGAGGAGAAGCACCACCAC-3 和 P2 5-GCCACCGCTGCAGCGATCTCCTC-3,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同时用)(ba I和Mc I酶切质粒, PCR和酶切鉴定如图1所示,其中,M、marker ;1、酶切的质粒;2、PCR产物1,可以看出,得到389bp的为阳性质粒,将经PCR和酶切均为阳性质粒送去测序,结果为,该质粒为将序列表中的序列1插入PBI121的^CbaI和Mc I酶切位点之间得到的载体,将该质粒命名为 pBI121-MaASRl,序列1插入的是35S启动子后nos终止子前的多克隆位点间。三、重组农杆菌的获得将上述获得的pBI121-MaASRl导入根癌农杆菌C58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盛长忠、王淑芳、张心平、王勇、田俊英,土壤农杆菌C58遗传转化东北红豆杉的初步研究,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99,32 (4) :27-32,公众可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获得。)中,得到重组菌,提取重组菌的质粒,送去测序,结果为该质粒为 pBI 121-MaASRl,将含有该质粒的农杆菌命名为C58/pBI 121-MaASRl。四、转MaASRl拟南芥的获得1、拟南芥培养将经4°C黑暗处理3d后的野生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Columbia ecotype, Arabidopsis thaliana (L.), 购自 Arabidopsis Biological Resource Center (Ohio university, Ohio state, USA)种子撒播在花钵中,并在表面铺一层细砂,保湿待种子萌发。当幼苗长出真叶后,可进行移植,在培养房和人工气候箱中培养,以蛭石
5为基质,温度控制在21-23°C,营养生长期每日光照时间为10h,生殖生长期每日为光照为 16h,光照强度为20001χ,培养室相对湿度为70%,移栽后保湿一星期左右,直至幼苗长出新叶。每隔 5d 浇适量的拟南芥营养液 QM KNO3, 2M Ca (NO3)2,2M MaSO4. 7H20, IMNH4NO3, IM KH2PO4,0. 02M FeSO4. 7H20,0. 02M Na2EDTA, 0. 05M H3BO3,0. OlMMnCl2. 4H20,0. OlM Na2MOO4), 待花苔长至5-lOcm及侧苔抽出时,可用于转化,即为受体拟南芥。2、农杆菌介导的浸泡法转化拟南芥用浸泡法进行拟南芥转化,将上述获得的C58/pBI121-MaASRl于^°C,280r/min 振荡培养过夜。离心收集菌体,并加入适量的转化培养基重悬,使得农杆菌的0. D值在0. 8 左右,转化培养基为含50g/L Sucrose和0.02% (V/V)吐温_20的1/2MS,剪去拟南芥上已有的果荚,将花钵倒扣使受体拟南芥花苔浸入转化培养基中。将转化后的拟南芥平放在保湿容器中,黑暗培养(培养温度23°C )24h后取出,按转化前培养条件继续培养;经转化的拟南芥在培养3星期后,待果荚开始变黄时停止浇水。完全成熟时套袋收取种子,晾干备用。3、拟南芥种子抗性筛选将晾干的种子以75%乙醇+0.02% Triton XlOO溶液浸泡IOmin ;移除乙醇溶液,以无水乙醇漂洗,并将种子吹打到无菌滤纸上,风干;将晾干的种子撒播在选择培养基 (1/2MS, 1. 5% Sucrose, 0. 7% Agra, 25 μ g/mL hygromycin B,PH 5. 7)上;4°C低温黑暗处理3d后转移到培养房中,在23°C条件下生长,IOd后选择能正常生长的幼苗移栽到花钵中; 得到45株Tl代转MaASRl拟南芥,计算Tl代种子中能正常生长的幼苗和致死幼苗的比例 1 80。从Tl代转MaASRl拟南芥收获种子,播种得到T2代转MaASRl拟南芥。4、T3代转MaASRl拟南芥培养选择分离比符合3 1的T2代转MaASRl拟南芥移栽到培养基质中,保湿一星期后每隔5天以适量的1/2的拟南芥营养液浇灌,待其长大,收获种子,播种,继续传代,得到 45株T3代转MaASRl拟南芥。5、T3代转MaASRl拟南芥的分子检测DMaASRl转基因拟南芥的PCR检测用植物总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各株系T3代转MaASRl拟南芥叶片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参考Omega公司的plant DNA extraction easy kit说明书,以基因组DNA为模板, 以 Pl 5-CCGAGGAGAAGCACCACCAC-3 和 P2 5-GCCACCGCTGCAGCGATCTCCTC-3 为引物,进行 PCR 扩增,以野生型拟南芥为对照,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Col 野生型;L1-L12 编号为1-12的 T3代转MaASRl拟南芥;CK为MaASRl的PCR产物1,得到389bp的目的条带的为阳性T3代转MaASRl拟南芥,共得到34株阳性T3代转MaASRl拟南芥。2)MaASRl转基因拟南芥的Southern blot检测分别提取编号为L14和L38的阳性T3代转MaASRl拟南芥的叶片的全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印迹检测,用EcoRI对两个转基因株系进行消化,经MaASRl基因特异探针(以 PBI121-MaASRl 质粒为模板,以 Pl 5-CCGAGGAGAAGCACCACCAC-3 和 P2 5-GCCACCGCTGCAGCGATCTCCTC-3为引物进行扩增得到的产物)杂交、显色,以野生型拟南芥为对照,结果如图3所示,WT为野生型拟南芥,L14和L38为两个独立阳性T3代转MaASRl拟南芥,从图中看出,L14和L38均得到389bp目的片段,但是MaASRl在两个株系中的插入方式不相同,拷贝数也不同。采用相同的方法,将空载体pBI121导入野生型拟南芥中,得到TO代转空载体拟南芥,传代,直到得到T3代转空载体拟南芥。提取T3代转空载体拟南芥的DNA,用Pl 5-CCGAGGAGAAGCACCACCAC-3 和 P2 5-GCCACCGCTGCAGCGATCTCCTC-3 作为引物,进行 PCR 扩增,未得到目的片段,说明其为T3代转空载体拟南芥。实施例2、转MaASRl基因拟南芥的功能研究一、表型将野生型拟南芥(col)、编号为L14和L38的阳性T3代转MaASRl拟南芥种在蛭石中,在23°C,IOh光照、1 黑暗的条件下生长5周。拍照观察如图4和图5所示,从图中看出,野生型拟南芥的叶片表面积大,边缘平整,叶片相对较薄;L14和L38叶片表面积小,边缘卷缩,叶片厚度较大,叶柄较长。而且,L14 的叶片边缘卷曲程度大于L38。编号为L14和L38的阳性T3代转MaASRl拟南芥的开花期延后,比野生型滞后约 2周左右(野生型正常开花时间(从播种到开花)为2个月。)。二、转MaASRl拟南芥耐逆性鉴定1、MaASRl转基因种子对干旱和盐胁迫的忍耐力1) L14和L38种子对NaCl的抗性测试将野生型拟南芥(col)、编号为L14(35S: MaASRl 14)和 L38(35S: MaASRl38)的阳性T3代转MaASRl拟南芥的种子分别播撒在含0、50、150、200mM NaCl的培养基(1/2MS, 1.5% Sucrose,0.7% Agra, PH 5. 7)上培养15天,使其萌发,统计萌发率,每个株系的种子为50粒,实验重复三次,结果取平均值。以T3代转空载体拟南芥为对照。以突变体 ginl-3、abi4-l为对照(abi4_l是ABA不敏感型突变株,ginl_3是ABA敏感型突变株,在ABA 敏感度测试试验中起对照作用,均购自Arabidopsis Biological Resource Center (Ohio university, Ohio state, USA)。结果如图6所示,野生型拟南芥在含0、50、150、200mM NaCl的培养基中的萌发率分别为100 %、 90%,55%,8. 67% ;编号为L14的阳性T3代转MaASRl拟南芥在含0、50、150、200mM NaCl的培养基中的萌发率分别为100%、98%、97%、69. ;编号为L38的阳性T3代转MaASRl拟南芥在含0、50、150、200mM NaCl的培养基中的萌发率分别为100%,93%,82%,51% ;突变体ginl-3在含0、50、150、200mM NaCl的培养基中的萌发率分别为100 %、 92%,91%,90% ;突变体abi4_l在含0、50、150、200mM NaCl的培养基中的萌发率分别为100 %、 96%,92%,91% ;T3代转空载体拟南芥和野生型拟南芥结果无显著差异。可以看出,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野生型种子的萌发率受到严重抑制,在 200mMNaCl的培养基中,萌发率降至8. 67%。L14和L38种子的萌发也受到了 NaCl的抑制,但抑制作用较弱。其中L14的抗盐性高于L38,在200mMNaCl的培养基中,萌发率还保持在 69. 1%。按照上述方法,将野生型拟南芥、编号为L14和L38的阳性T3代转MaASRl拟南芥的种子在含0、100、150、175、200mM NaCl的培养基上生长12d时,统计根长,实验重复三次, 结果取平均值,每个株系的种子为50粒。以T3代转空载体拟南芥为对照。结果如图7所示,野生型拟南芥(col)含0、100、150、175、200mM NaCl的培养基的根长分别为2. 7、 2. 2、1· 25、0. 3、0cm ;编号为L14 的阳性 T3 代转 MaASRl 拟南芥(35S: MaASRl 14)含 0、100、150、175、 200mM NaCl 的培养基的根长分别为 2. 6,2. 6,2. 2,1. 2,0. 5cm ;编号为L38 的阳性 T3 代转 MaASRl 拟南芥(35S: :MaASR138)含 0、100、150、175、 200mM NaCl 的培养基的根长分别为 2. 55,2. 55,2. 35、1. 3,0. 5cm ;T3代转空载体拟南芥和野生型拟南芥结果无显著差异。可以看出,在培养基中NaCl的浓度低于IOOmM时,各株系的生长均未受到显著影响。当NaCl浓度达到150mM时,野生型和MaASRl转基因植株开始表现出不同的生长状况, 野生型的根部变短,而L14和L38的根部长度受NaCl影响不大。直至在200mMNaCl的培养基中生长12d时,野生型种子只伸出胚根,子叶尚未展开。而MaASRl转基因籽苗已有两片绿色的子叶,根长达到0. 5cm。2) L14和L38种子对非离子渗透胁迫的抗性测试将野生型拟南芥、编号为L14和L38的阳性T3代转MaASRl拟南芥的种子分别播撒在含 0、100、200、300mM 甘露醇的培养基(1/2MS, 1. 5% Sucrose,0. 7% Agra, PH5. 7)上培养15天,使其萌发,统计萌发率,每个株系的种子为50粒,实验重复三次,结果取平均值。以 T3代转空载体拟南芥为对照。以突变体ginl-3、abi4-l为对照(abi4_l是ABA不敏感型突变株,ginl-3是ABA敏感型突变株,在ABA敏感度测试试验中起对照作用购自Arabidopsis Biological Resource Center(Ohio university, Ohio state, USA)。结果如图8所示,野生型拟南芥在含0、100、200、300mM甘露醇的培养基中的萌发率分别为100%、 61%,41%,22. 78% ;编号为L14 的阳性T3代转MaASRl 拟南芥 C35S: MaASRl 14)在含0、100、200、300mM 甘露醇的培养基中的萌发率分别为100^^97^^98^^95.6% ;编号为L38 的阳性T3代转MaASRl 拟南芥 C35S: MaASRl38)在含0、100、200、300mM 甘露醇的培养基中的萌发率分别为100^^88^^90^^72% ;突变体ginl-3在含0、100、200、300mM甘露醇的培养基中的萌发率分别为100%、 90%,78%,82% ;突变体abi4_l在含0、100、200、300mM甘露醇的培养基中的萌发率分别为95 %、 90%,97%,95% ;T3代转空载体拟南芥和野生型拟南芥结果无显著差异。可以看出,L14和L38种子的萌发也几乎没有受到甘露醇的抑制,其中L14在含 300mM甘露醇培养基中发芽率(即为萌发率)还保持在95.6%。但是,相同条件下的野生型种子的萌发受到严重抑制,在300mM甘露醇的培养基中,其发芽率降至22. 78%。2、MaASRl转基因植株对干旱和盐胁迫的忍耐力1)L14和L38的抗旱能力对在育苗盘中生长5周的将野生型拟南芥、编号为L14和L38的阳性T3代转 MaASRl拟南芥进行控水处理(停止浇水,选取23°C,8h光照,16h黑暗)14d后,再复水3d, 观察存活率。以一直正常供水17天的植株作为对照。每个株系50株,实验重复3次,结果取平均值。以T3代转空载体拟南芥为对照。在控水处理14d后拍照如图9所示,WT为野生型拟南芥,L14和L38分别为编号为L14和L38的阳性T3代转MaASRl拟南芥,可以看出,一直正常供水17天的对照各株系无显著差异;而进行控水处理14d后,野生型叶片已经全部失绿,干枯死亡,L14和L38的叶片边缘虽然开始变黄,但还保持较强生命力。存活率作图如图10所示,正常处理(对照)下,野生型拟南芥、编号为L14(35S: MaASRl 14)和 L38C35S: MaASRl38)的阳性T3代转MaASRl拟南芥的存活率分别为100%、100%、100% ;控水处理14d后,野生型拟南芥、编号为L14(35S: MaASRl 14)和 L38C35S: MaASRl38)的阳性T3代转MaASRl拟南芥的存活率分别为18. 2 %,83. 1 77. 5% ;复水3d 后,野生型拟南芥、编号为 L14C35S: MaASRl 14)和 L38C35S: MaASRl38) 的阳性T3代转MaASRl拟南芥的存活率分别为22. 2%、87. 3%、80. 4% ;T3代转空载体拟南芥和野生型拟南芥结果无显著差异。可以看出,在对拟南芥控水14d后,野生型的存活率已降至18. 2%,L14和L38的存活率则分别为83. 和77. 5%。复水4d后,野生型的存活率上升到22. 2%,L14和L38 的存活率则分别升为87. 3%和80. 4%。证明MaASRl过量表达植株比野生型具有更强的抗旱能力。2) L14和L38对高浓度NaCl胁迫的抗性将生长5周的野生型拟南芥、编号为L14和L38的阳性T3代转MaASRl拟南芥用含 300mMNaCl 的营养液(2M KNO3, 2M Ca (NO3) 2,2M MaSO4. 7H20, IM NH4NO3, IM KH2PO4,0. 02M FeSO4. 7Η20,0· 02Μ Na2EDTA, 0. 05Μ H3BO3,0. OlM MnCl2. 4Η20,0· OlM Na2MOO4)浇灌 24d 后,观察存活率。以正常处理(用不含NaCl的营养液浇灌Md)的植株作为对照。每个株系50 株,实验重复3次,结果取平均值。以T3代转空载体拟南芥为对照。拍照如图11所示,WT为野生型拟南芥,L14和L38分别为编号为L14和L38的阳性 T3代转MaASRl拟南芥,可以看出,正常处理的对照各株系无显著差异;而用含300mMNaCl 的营养液处理,野生型拟南芥的叶片几乎全部失绿,干枯死亡,L14和L38则仍保持较强生命力,其中L38的叶片边缘变黄,部分叶片开始出现萎蔫现象,L14的生长则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存活率作图如图12所示,正常处理(对照)下,野生型拟南芥(col)、编号为L14(35S::MaASR114)和 L38C35S: MaASRl38)的阳性T3代转MaASRl拟南芥的存活率分别为100%、100%、100% ;300mMNaCl 处理 Md 后,野生型拟南芥(col)、编号为 L14(35S: MaASRl 14)和L38C35S: MaASRl38)的阳性T3代转MaASRl拟南芥的存活率分别为10. 2 %,83. 1 77. 5% ;可以看出,NaCl处理24d后,野生型的存活率已降至10. 2 %,而L14和L38的存活率则分别保持在83. 和77.5%。证明MaASRl转基因植株比野生型具有更强的耐盐能力。T3代转空载体拟南芥和野生型拟南芥结果无显著差异。
权利要求
1.一种培育转基因植物方法,为将MaASRl蛋白的编码基因导入目的植物,获得具有如下1)-5)中至少一种特征的转基因植物1)所述转基因植物的耐逆性高于所述目的植物;2)所述转基因植物的叶片表面积小于所述目的植物;3)所述转基因植物的叶片厚度大于所述目的植物;4)所述转基因植物的叶柄长度大于所述目的植物;5)所述转基因植物的开花期迟于所述目的植物;所述MaASRl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的序列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aASRl蛋白的编码基因为序列表中的序列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逆性为耐盐性和/或耐旱性。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逆性通过提高萌发率、增加根长和/或提高存活率体现。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aASRl蛋白的编码基因通过表达载体导入所述目的植物。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载体为将所述MaASRl蛋白的编码基因插入PBI121中,得到的表达MaASRl蛋白的载体。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植物为双子叶植物或者单子叶植物。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子叶植物为拟南芥。
9.一种表达载体,为将所述MaASRl蛋白的编码基因插入pBI121中,得到的表达 MaASRl蛋白的载体;所述MaASRl蛋白的编码基因为序列表中的序列1。
10.所述MaASRl蛋白、所述MaASRl蛋白的编码基因和/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表达载体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或所述MaASRl蛋白、所述MaASRl蛋白的编码基因和/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表达载体在培育耐逆性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或所述MaASRl蛋白、所述MaASRl蛋白的编码基因和/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表达载体在提高植物耐逆性中的应用;所述耐逆性具体为耐盐性和/或耐旱性;所述植物具体为双子叶植物或者单子叶植物;所述双子叶植物尤其具体为拟南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蕉ASR基因在植物抗逆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培育转基因植物方法,为将MaASR1蛋白的编码基因导入目的植物,获得具有如下1)-5)中至少一种特征的转基因植物1)所述转基因植物的耐逆性高于所述目的植物;2)所述转基因植物的叶片表面积小于所述目的植物;3)所述转基因植物的叶片厚度大于所述目的植物;4)所述转基因植物的叶柄长度大于所述目的植物;5)所述转基因植物的开花期迟于所述目的植物;所述MaASR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的序列2。本发明的实验证明,本发明将香蕉果实的MaASR1基因,导入野生型拟南芥中,得到耐逆性高的转基因植物,为植物育种奠定了基础。
文档编号C12N15/84GK102286528SQ20111025409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1日
发明者刘菊华, 张建斌, 徐碧玉, 王园, 贾彩红, 金志强 申请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