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392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茶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茶的生产工艺,该绿茶的生产工艺步骤为:首先选择芽状叶肥的青叶进行采摘;将青叶均匀的放入水槽,取山间溪水过槽润洗;再经摊青、杀青、揉捻、理条、烘干工序制作成毛茶,再经精制工序,分筛、风选、抖筛、机拣、电拣、烘干、匀堆装袋制成成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绿茶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生产出来的茶叶绿素破坏少,茶品汤色成嫩绿色,提高茶叶的档次和经济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绿茶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茶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0002]绿茶属于不发酵的茶叶品种,其茶多酚氧化程度为零或接近于零。尽管绿茶形态自然,淡雅鲜爽,深受一些人群的喜爱。但茶的质量取决于鲜叶品质和不同的加工技术措施。
[0003]


【发明内容】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绿茶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生产的绿茶,茶叶绿素破坏少,茶品汤色成嫩绿色,提高茶叶的档次和经济价值。
[000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茶的生产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采摘,选择芽状叶肥的青叶进行采摘;
[0007]S2:过水,将青叶均匀的放入水槽,取山间溪水过槽润洗;
[0008]S3:摊青,将青叶摊放6?12小时,以鲜叶变软,失水25%以上,散发青香为准;
[0009]84:杀青,采用滚筒杀青机,每小时23?28千克的投叶量,滚筒温度控制在200?280°C,杀青时间以除去青草气,散发出清香气为准;
[0010]S5:揉捻,采用中型茶叶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成条造型后摊放;
[0011]S6:理条,第一次理条,采用理条机,投入茶叶理条,2?4分钟出机,出机后摊凉;第二次理条,进一步成形理直,除去水分;
[0012]S7:烘干,采用电风热烘机,翻烘至香气溢出,烘干后茶叶含水率控制在6%?11% ;
[0013]S8:分筛,采用分筛机分筛,根据规格要求划分筛孔茶胚,筛档清楚,长短均匀;
[0014]S9:风选,采用风选机风选,根据茶分筛茶胚,筛档分清,茶长短均齐,分路取料;
[0015]SlO:抖筛,采用抖筛机筛选,每隔8?11分钟制一次筛,筛底茶胚茶粗均匀一致,确保抨头内没有细长茶;
[0016]Sll:机拣,采用机拣机进行机拣,根据制拣的筛号调节,茶叶均匀漏下,拣出茶叶中的筋梗、黄朴和杂物;
[0017]S12:电拣,采用电拣机电拣,首先启用交流电6?11分钟运转电拣机,再启用高压电运转电拣机电拣,根据茶叶含水量调节电棒和分隔板升降,电拣茶叶中的筋、梗、朴,吸清细筋嫩梗和二黄梗;
[0018]S13:烘干,采用烘干机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100°C?125°C,每轮50?65分钟,一次烘干,不再补火,烘干后茶叶含水率控制在4%?6% ;
[0019]S14:匀堆装袋,根据茶的批次、花色、级别匀堆,过磅装袋。
[0020]可选的,所述青叶选自重庆一带的茶叶。
[0021]可选的,所述润洗后的青叶是经人工脱水后,再以5?1cm的厚度均匀摊开。
[0022]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绿茶的生产工艺,绿茶的质量取决于鲜叶品质和不同的加工技术,本发明采用的绿茶的生产工艺,茶叶绿素破坏少,茶品汤色成嫩绿色,提高茶叶的档次和经济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参照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4]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绿茶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采摘,选择芽状叶肥的青叶进行采摘;S2:过水,将青叶均匀的放入水槽,取山间溪水过槽润洗;S3:摊青,将青叶摊放6?12小时,以鲜叶变软,失水25%以上,散发青香为准;S4:杀青,采用滚筒杀青机,每小时23?28千克的投叶量,滚筒温度控制在200?280°C,杀青时间以除去青草气,散发出清香气为准;S5:揉捻,采用中型茶叶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成条造型后摊放;S6:理条,第一次理条,采用理条机,投入茶叶理条,2?4分钟出机,出机后摊凉;第二次理条,进一步成形理直,除去水分;S7:烘干,采用电风热烘机,翻烘至香气溢出,烘干后茶叶含水率控制在6%?11% ;S8:分筛,采用分筛机分筛,根据规格要求划分筛孔茶胚,筛档清楚,长短均匀;S9:风选,采用风选机风选,根据茶分筛茶胚,筛档分清,茶长短均齐,分路取料;S10:抖筛,采用抖筛机筛选,每隔8?11分钟制一次筛,筛底茶胚茶粗均匀一致,确保抨头内没有细长茶;S11:机拣,采用机拣机进行机拣,根据制拣的筛号调节,茶叶均匀漏下,拣出茶叶中的筋梗、黄朴和杂物;S12:电拣,采用电拣机电拣,首先启用交流电6?11分钟运转电拣机,再启用高压电运转电拣机电拣,根据茶叶含水量调节电棒和分隔板升降,电拣茶叶中的筋、梗、朴,吸清细筋嫩梗和二黄梗;S13:烘干,采用烘干机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100?1250C,每轮50?65分钟,一次烘干,不再补火,烘干后茶叶含水率控制在4%?6% ;S14:匀堆装袋,根据茶的批次、花色、级别匀堆,过磅装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绿茶的生产工艺,绿茶的质量取决于鲜叶品质和不同的加工技术,本发明采用的绿茶的生产工艺,茶叶绿素破坏少,茶品汤色成嫩绿色,提高茶叶的档次和经济价值。
[0025]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青叶选自重庆一带的茶叶。
[0026]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采摘工序于每年阳春三月至谷雨之间进行。
[0027]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采摘工序于晴天上午8点至下午4点进行。
[0028]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润洗后的青叶是经人工脱水后,再以5?1cm的厚度均匀摊开。
[00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绿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摘,选择芽状叶肥的青叶进行采摘; 52:过水,将青叶均匀的放入水槽,取山间溪水过槽润洗; 53:摊青,将青叶摊放6?12小时,以鲜叶变软,失水25%以上,散发青香为准; 54:杀青,采用滚筒杀青机,每小时23?28千克的投叶量,滚筒温度控制在200?280°C,杀青时间以除去青草气,散发出清香气为准; 55:揉捻,采用中型茶叶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成条造型后摊放; 56:理条,第一次理条,采用理条机,投入茶叶理条,2?4分钟出机,出机后摊凉;第二次理条,进一步成形理直,除去水分; 57:烘干,采用电风热烘机,翻烘至香气溢出,烘干后茶叶含水率控制在6%?11% ; 58:分筛,采用分筛机分筛,根据规格要求划分筛孔茶胚,筛档清楚,长短均匀; 59:风选,采用风选机风选,根据茶分筛茶胚,筛档分清,茶长短均齐,分路取料; 510:抖筛,采用抖筛机筛选,每隔8?11分钟制一次筛,筛底茶胚茶粗均匀一致,确保抨头内没有细长茶; 511:机拣,采用机拣机进行机拣,根据制拣的筛号调节,茶叶均匀漏下,拣出茶叶中的筋梗、黄朴和杂物; 512:电拣,采用电拣机电拣,首先启用交流电6?11分钟运转电拣机,再启用高压电运转电拣机电拣,根据茶叶含水量调节电棒和分隔板升降,电拣茶叶中的筋、梗、朴,吸清细筋嫩梗和二黄梗; 513:烘干,采用烘干机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100°C?125°C,每轮50?65分钟,一次烘干,不再补火,烘干后茶叶含水率控制在4%?6% ; 514:匀堆装袋,根据茶的批次、花色、级别匀堆,过磅装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所述青叶选自重庆一带的茶叶。
3.根据权利要求所I的绿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润洗后的青叶是经人工脱水后,再以5?1cm的厚度均匀摊开。
【文档编号】A23F3/06GK104171068SQ201410389194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8日
【发明者】杨均建 申请人:重庆翠信茶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