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级大米淀粉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13184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米淀粉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级大米淀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大米淀粉具有一些其他淀粉不具备的特性。与其他谷物淀粉颗粒相比,大米淀粉颗粒非常小,且颗粒度均一。糊化的大米淀粉吸水快,质构非常柔滑类似奶油,具有脂肪的口感,且容易涂抹开。蜡质大米淀粉除了有类似脂肪的性质外,还具有极好的冷冻--解冻稳定性,可防止冷冻过程中的脱水收缩。大米中的淀粉与蛋白质结合紧密,因此只采有水洗浸泡沉淀,不能将他们进行分离制备出大米淀粉。而现在使用化学合成法来制备大米淀粉又存在产量低,加工成本高,加工时间长,耗能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纳米级大米淀粉的制备方法,它采用多级除杂、一次浸泡、粉碎磨浆、再次浸泡沉淀、均质沉淀,分离、检测、包装等工艺,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耗能少,加工效率高,极大提高了产量等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纳米级大米淀粉的制备方法,它采用如下的方法步骤:

1)除杂:选取天然无公害大米通过输送机导入至除杂罐中;

所述除杂罐的顶面中部设置有进料口;

所述除杂罐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一级振动筛网和二级振动筛网;所述

除杂罐的侧面上,一级振动筛网和二级振动筛网之间设置有出料口;

大米通过一级振动筛网将大米中较大颗粒的杂物筛去,然后落到二级振动筛网上,再将大米中细小杂物筛去,然后将去杂后的大米通过出料口导出,形成大米原料;

2)一次浸泡:将步骤1)中的去杂后的大米原料,导入到第一浸泡罐内;

所述第一浸泡罐底部设置有计量器和加热器;

所述第一浸泡罐右侧面上部设置有导水口,第一浸泡罐左侧面上部设置有导入口,第一浸泡罐左侧面下部设置有排出口;

所述第一浸泡罐顶面中部设置有旋转电机,放置电机连接搅拌桨,搅拌桨设置在第一浸泡罐内,第一浸泡罐内设置有网桶;

大米原料从导入口进入第一浸泡罐内的网桶中,此时计量器对大米原料的重量进行实时称量,然后通过导入口加入大米原料重量的6-8倍的0.2-0.4%的naoh溶液,利用搅拌桨搅拌2-5分钟,然后浸渍8小时;8小时后换新的naoh溶液,再浸渍8小时,如此3-6次,对大米原料进行软化;同时在浸泡软过的过程中,利用加热器对第一浸泡罐加热,保证第一浸泡罐内温度在40-55度之间,形成软化大米原料;

3)粉碎磨浆:将步骤2)中的软化大米原料从浸泡罐左侧面下部的排出口导出,进入初步粉碎机进行粉碎处理,然后通过140-180目的三级振动筛网过滤,形成细米浆,导入到第二浸泡罐中,过通过过滤的粗米粒返回初步粉碎机继续粉碎处理;

4)再次浸泡沉淀:将步骤3)中的细米浆在第二浸泡罐,再加入0.1-0.2%的naoh溶液进行浸泡4小时;然后进行沉淀,导出naoh溶液,最后形成沉淀后的细米浆原料;

5)分离:将步骤4)中细米浆原料导入离心装置里进行离心分离,得大米淀粉初始料;

6)均质:将步骤5)中的大米淀粉初始料导入到均质机中在90mpa-160mpa下进行均质处理,然后导入硫化床设备里进行干燥,干燥温度在50-55度,风速2.1-3.2m/s,干燥时间为30-40分钟;最后得大米淀粉半成品;

7)粉碎包装:将大米淀粉半成品导入到纳米粉碎机里进行粉碎,纳米粉碎机的在1800-2500r/min对步骤6)中的大米淀粉半成品进行再次粉碎,形成纳米级大米淀粉,使用检测仪进行检测,使用分散剂来测定大米淀粉的平均直径,检测合格进行二次均质,然后进行包装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振动筛网的网眼直径≥8.5mm。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振动筛网的网眼直径≤5.0mm。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纳米级大米淀粉的制备方法,它采用多级除杂、一次浸泡、粉碎磨浆、再次浸泡沉淀、均质沉淀,分离、检测、包装等工艺,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耗能少,加工效率高,极大提高了产量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纳米级大米淀粉的制备方法,它采用如下的方法步骤:

1)除杂:选取天然无公害大米通过输送机导入至除杂罐中;

所述除杂罐的顶面中部设置有进料口;

所述除杂罐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一级振动筛网和二级振动筛网;所述

除杂罐的侧面上,一级振动筛网和二级振动筛网之间设置有出料口;

大米通过一级振动筛网将大米中较大颗粒的杂物筛去,然后落到二级振动筛网上,再将大米中细小杂物筛去,然后将去杂后的大米通过出料口导出,形成大米原料;

2)一次浸泡:将步骤1)中的去杂后的大米原料,导入到第一浸泡罐内;

所述第一浸泡罐底部设置有计量器和加热器;

所述第一浸泡罐右侧面上部设置有导水口,第一浸泡罐左侧面上部设置有导入口,第一浸泡罐左侧面下部设置有排出口;

所述第一浸泡罐顶面中部设置有旋转电机,放置电机连接搅拌桨,搅拌桨设置在第一浸泡罐内,第一浸泡罐内设置有网桶;

大米原料从导入口进入第一浸泡罐内的网桶中,此时计量器对大米原料的重量进行实时称量,然后通过导入口加入大米原料重量的6-8倍的0.2-0.4%的naoh溶液,利用搅拌桨搅拌2-5分钟,然后浸渍8小时;8小时后换新的naoh溶液,再浸渍8小时,如此3-6次,对大米原料进行软化;同时在浸泡软过的过程中,利用加热器对第一浸泡罐加热,保证第一浸泡罐内温度在40-55度之间,形成软化大米原料;

3)粉碎磨浆:将步骤2)中的软化大米原料从浸泡罐左侧面下部的排出口导出,进入初步粉碎机进行粉碎处理,然后通过140-180目的三级振动筛网过滤,形成细米浆,导入到第二浸泡罐中,过通过过滤的粗米粒返回初步粉碎机继续粉碎处理;

4)再次浸泡沉淀:将步骤3)中的细米浆在第二浸泡罐,再加入0.1-0.2%的na0h溶液进行浸泡4小时;然后进行沉淀,导出naoh溶液,最后形成沉淀后的细米浆原料;

5)分离:将步骤4)中细米浆原料导入离心装置里进行离心分离,得大米淀粉初始料;

6)均质:将步骤5)中的大米淀粉初始料导入到均质机中在90mpa-160mpa下进行均质处理,然后导入硫化床设备里进行干燥,干燥温度在50-55度,风速2.1-3.2m/s,干燥时间为30-40分钟;最后得大米淀粉半成品;

7)粉碎包装:将大米淀粉半成品导入到纳米粉碎机里进行粉碎,纳米粉碎机的在1800-2500r/min对步骤6)中的大米淀粉半成品进行再次粉碎,形成纳米级大米淀粉,使用检测仪进行检测,使用分散剂来测定大米淀粉的平均直径,检测合格进行二次均质,然后进行包装成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一级振动筛网的网眼直径≥8.5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二级振动筛网的网眼直径≤5.0mm。

本发明里,首先对于大米,通过一级振动筛网和二级振动筛网进行过滤较大颗粒和较细颗粒的杂物,从而先从源头上保证大米的质量,保证了产品的原料质量;然后通过一次浸泡工艺流程,对大米原料进行浸泡软化,由于采用在第一浸泡罐内进行浸泡,而第一浸泡罐内设置有网桶,因此更加方便换液(naoh溶液);然后再进行粉碎磨浆,利用初步粉碎机进行第一次粉碎处理,此时没有达到纳米级的要求。没有通过三级过滤筛网的细米浆粒,返回初步粉碎机进行二次粉碎;然后合格的细米浆导入第二浸泡罐内再次浸泡,沉淀后形成细米浆原料;对于细米浆原料进行分离、第一次和第二次均质处理,以及纳米粉碎机中的超微粉碎,使其达到纳米级,最后再通过检测仪进行检测,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成品。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纳米级大米淀粉的制备方法,它采用多级除杂、一次浸泡、粉碎磨浆、再次浸泡沉淀、均质沉淀,分离、检测、包装等工艺,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耗能少,加工效率高,极大提高了产量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