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营养保健脯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21589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的加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茯苓营养保健脯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

经相关科学验证,茯苓具有以下作用:宁心安神,败毒抗癌。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适量服食可作为春夏潮湿季节的调养佳品。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所含茯苓酸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以及镇静、降血糖等的作用。可松弛消化道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防止肝细胞坏死,抗菌等功效。

新鲜的茯苓不易贮藏,且营养价值高,用于加工成茯苓营养脯可实现对茯苓原料的综合利用,食用方便,且便于储存,提高其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茯苓不易贮藏的问题,提供一种茯苓营养保健脯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茯苓营养保健脯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茯苓50㎏,蔗糖25㎏,麦芽糖浆20㎏,食盐、生石灰和氯化钙适量,蜂蜜600g,柠檬酸40g,甘草浸膏140g为配方。加工方法步骤为原料选择→清洗→漂烫→脱新→硬化→漂洗→糖渍→烘制→包装,具体操作步骤为:

(1)原料选择、清洗:选择无病虫害、菇盖直径1-4㎝,菇体完整的鲜菇为原料,去菇脚,留下3-4㎝长的菇柄,放入10%的盐水中浸泡备用;

(2)漂烫:将茯苓放入沸水中煮沸18min,锅内的水要淹没菇体,煮至菇体有弹性、菇盖有韧性时即可,捞出后立即放入冷水中冷却,直至冷透为止;

(3)脱新、硬化、漂洗:将茯苓放入2.5%的石灰乳浊液中进行脱新处理,浸泡时间为7h,然后进行漂洗,洗至没有石灰味,再将茯苓放入0.4%的氯化钙溶液中进行硬化处理,浸泡时间为3-4h,最后用清水漂洗;

(4)糖渍:先将蔗糖和麦芽糖浆按4:3的比例配成45%的稀糖液,再加入甘草浸膏、蜂蜜和柠檬酸,然后加热至80℃,倒入茯苓,在真空度为0.35mpa、温度为70℃的条件下处理25min,然后在常温常压下浸渍13h,捞出,再放入57%的浓糖液中,按前步骤处理28min,再在常温常压下浸渍22h,然后将茯苓上的糖液沥干;

(5)烘制、包装:将沥干糖液的茯苓送入烘房,先在70℃下烘至半干,然后提高温度至85℃,继续烘烤1-3h,至茯苓含水量为23%,随后即可进行包装。

有益效果:本发明产品吃糖饱满,但酸甜适宜,还保持了茯苓原味,味香而甜美;本产品宁心安神,败毒抗癌。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适量服食可作为春夏潮湿季节的调养佳品还可以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所含茯苓酸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以及镇静、降血糖等的作用。可松弛消化道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防止肝细胞坏死,抗菌等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茯苓营养保健脯的加工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原料选择、清洗:选择无病虫害、菇盖直径1-4㎝,菇体完整的茯苓、猴头菇为原料,去菇脚,留下3-4㎝长的菇柄,放入10%的盐水中浸泡备用;

(2)漂烫:将茯苓、猴头菇放入沸水中煮沸18min,锅内的水要淹没菇体,煮至菇体有弹性、菇盖有韧性时即可,捞出后立即放入冷水中冷却,直至冷透为止;

(3)脱新、硬化、漂洗:将茯苓放入2.5%的石灰乳浊液中进行脱新处理,浸泡时间为7h,然后进行漂洗,洗至没有石灰味,再将茯苓放入0.4%的氯化钙溶液中进行硬化处理,浸泡时间为3-4h,最后用清水漂洗;

(4)糖渍:先将蔗糖和麦芽糖浆按4:3的比例配成45%的稀糖液,再加入甘草浸膏、蜂蜜和柠檬酸,然后加热至80℃,倒入茯苓、猴头菇,在真空度为0.35mpa、温度为70℃的条件下处理25min,然后在常温常压下浸渍13h,捞出,再放入57%的浓糖液中,按前步骤处理28min,再在常温常压下浸渍22h,然后将茯苓上的糖液沥干;

(5)烘制、包装:将沥干糖液的茯苓、猴头菇送入烘房,先在70℃下烘至半干,然后提高温度至85℃,继续烘烤1-3h,至茯苓含水量为23%,随后即可进行包装。

实施例2:

一种茯苓营养保健脯的加工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原料选择、清洗:选择无病虫害、菇盖直径1-4㎝,菇体完整的茯苓、银耳为原料,去菇脚,留下3-4㎝长的菇柄,放入10%的盐水中浸泡备用;

(2)漂烫:将茯苓、银耳放入沸水中煮沸18min,锅内的水要淹没菇体,煮至菇体有弹性、菇盖有韧性时即可,捞出后立即放入冷水中冷却,直至冷透为止;

(3)脱新、硬化、漂洗:将茯苓放入2.5%的石灰乳浊液中进行脱新处理,浸泡时间为7h,然后进行漂洗,洗至没有石灰味,再将茯苓、银耳放入0.4%的氯化钙溶液中进行硬化处理,浸泡时间为3-4h,最后用清水漂洗;

(4)糖渍:先将蔗糖和麦芽糖浆按4:3的比例配成45%的稀糖液,再加入甘草浸膏、蜂蜜和柠檬酸,然后加热至80℃,倒入茯苓、银耳,在真空度为0.35mpa、温度为70℃的条件下处理25min,然后在常温常压下浸渍13h,捞出,再放入57%的浓糖液中,按前步骤处理28min,再在常温常压下浸渍22h,然后将茯苓上的糖液沥干;

(5)烘制、包装:将沥干糖液的茯苓、银耳送入烘房,先在70℃下烘至半干,然后提高温度至85℃,继续烘烤1-3h,至茯苓含水量为23%,随后即可进行包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发明是一种茯苓营养保健脯的加工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其特征在于:采用茯苓50㎏,蔗糖25㎏,麦芽糖浆20㎏,食盐、生石灰和氯化钙适量,蜂蜜600g,柠檬酸40g,甘草浸膏140g为配方,加工方法步骤为原料选择→清洗→漂烫→脱新→硬化→漂洗→糖渍→烘制→包装。有益效果:本发明产品吃糖饱满,但酸甜适宜,还保持了茯苓原味,味香而甜美;本产品宁心安神,败毒抗癌。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适量服食可作为春夏潮湿季节的调养佳品还可以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所含茯苓酸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以及镇静、降血糖等的作用。可松弛消化道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防止肝细胞坏死,抗菌等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宇琪;张利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宇琪
技术研发日:2017.07.09
技术公布日:2017.10.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