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261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气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式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充气式装置如充气式桑拿浴箱或其它充气式桑拿设备,其
本体是采用单层PVC布熔接压制而成,采用单层PVC布,在蒸汽中长 期受热,导致PVC布材质变软,在充气状态下,气囊就会胀大,气囊
一胀大,桑拿浴箱的气柱就会往里收縮弯曲,导致箱内空间变小,就 会碰到使用者的身体,给使用者带来不便。更重要的是气囊反复胀大 到一定程度,会从熔接部位裂开导致漏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充气式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提 供一种不易变形、充气后不漏气的充气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充气式装置的本体包括充气区
和非充气区,所述充气区的材料由两外层和两中间层叠加组成,两中 间层围合为气室,所述非充气区的材料由两外层和两中间层叠加组成 或者仅由两外层组成,在充气区与非充气区的分隔处两外层和两中间
层熔接或粘接在一起,并缝制有缝纫线;所述外层材料采用贴合布或 布,所述中间层材料采用塑胶布。本实用新型中的贴合布是指布和塑胶布通过热压、冷压或者粘接 而成的复合布,其一面为布, 一面为塑胶布。应用在本实用新型时, 其布面朝外,塑胶布面朝内。
本实用新型中的布包括棉布、化纤布或者其它布料。
本实用新型中的塑胶布是指聚氯乙烯(PVC)、聚胺酯(TPU)、热 塑性弹性胶(TPE)或者其它塑胶压制而成的布状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充气区的材料采用两
外层和两中间层叠加组成,而且在与非充气区的分隔处熔接或粘接在 一起,因为充气后气囊最终也会从熔接处或粘接处裂开漏气,所以本 实用新型同时还在分隔处采用缝纫线缝制,那么当气囊膨胀到缝纫线 的缝合处时,缝纫线就会拉住气囊,气囊就不会继续膨胀,所以长期 使用就不会漏气。其次,因为布在高温下不会膨胀,所以本实用新型 在充气后气柱不会弯曲变形,尺寸始终保持不变,从而解决了现有单
层PVC布制作的桑拿浴箱等充气装置在长期使用后空间变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充气装置包括充气式桑拿浴箱等桑拿设备,也包括充气
式婴儿泳池等。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充气式桑拿浴箱的正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充气式桑拿浴箱的背面图。 图3是图示所示充气式桑拿浴箱在局部剖开后的结构图。 图4是图3中的A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为一种充气式桑拿浴箱,为桶状,其 底面和周围密封,仅在其顶部设有一圆孔1供人的颈部伸出于桶外, 在其正面设有一条可打开桶的拉链2供人进入桶内,桑拿浴箱的箱体 包括充气区4和非充气区5,充气区4的气室连通并设有一个充气口 3,上述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详述。
参见图1至图4,箱体的充气区4和非充气区5的材料是由两个 外层6、 9和两个中间层7、 8叠加组成,外层6、 9的材料采用由化 纤布与PVC布制成的贴合布,其布面朝外,塑胶布面朝内,中间层7、 8的材料采用PVC布,在充气区4两中间层围合为气室10,充气区4
在充气后即成为支撑桑拿浴箱的气柱,各个非充气区5相互独立,在 充气区4与非充气区5的分隔处11两外层6、 9和两中间层7、 8熔 接在一起,在熔接处形成熔接线,在充气区4与非充气区5的分隔处 11还缝制有缝纫线12。本实用新型不仅可在充气区4与非充气区5 的分隔处缝制有缝纫线,还可在多层材料的其它连接处或边界处例如 与拉链2的连接处缝制缝纫线。
本实用新型中非充气区的材料也可以仅由两外层组成,该两外层 与充气区的两外层是连为一体的,它是这样实现的在制作开始时充 气区和非充气区的材料是相同的,均由四层组成,在它们的分隔处先 把非充气区的中间两层材料裁掉再进行熔接,这样非充气区的材料就 仅有两外层了,这样做可使充气式装置更为轻便。
本实用新型的本体的多层材料可用熔接方法连接在一起,也可以 用粘胶连接在一起。
权利要求1. 一种充气式装置,其本体包括充气区和非充气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区的材料由两外层和两中间层叠加组成,两中间层围合为气室,所述非充气区的材料由两外层和两中间层叠加组成或者仅由两外层组成,在充气区与非充气区的分隔处两外层和两中间层熔接或粘接在一起,并缝制有缝纫线;所述外层材料采用贴合布或布,所述中间层材料采用塑胶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充气式装置,充气式装置的本体包括充气区和非充气区,所述充气区的材料由两外层和两中间层叠加组成,两中间层围合为气室,所述非充气区的材料由两外层和两中间层叠加组成或者仅由两外层组成,在充气区与非充气区的分隔处两外层和两中间层熔接或粘接在一起,并缝制有缝纫线;所述外层材料采用贴合布或布,所述中间层材料采用塑胶布。本实用新型充气后长期使用不会漏气,气柱不会弯曲变形,尺寸始终保持不变。本实用新型的充气装置包括充气式桑拿浴箱等桑拿设备,也包括充气式婴儿泳池等。
文档编号A61H33/06GK201257129SQ20082021211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4日
发明者吴向群 申请人:吴向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