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吡喃生物碱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3224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苯并吡喃生物碱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苯并吡喃生物碱的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关于苯并卩比喃生物碱benzopyran类化合物已有一些文献报道,如日文专利[Kawamura, N. ; Tsuji, E. ; Watanabe, Y. ; Tsuchihashi, K. ; Takako, T. Benzopyranderivatives, their manufacture with Streptomyces species, and their use fortreatment of asthma and rheumatoid arthritis. Daiichi Seiyaku Co. , Ltd. ;MercianCorp. :Kyoto, Japan, 7March2000.]和文献[Min-Juan Xu, Xiao-Jin Liu, Yi-LeiZhao, Dong Liu, Zhen-Hao Xu, Xiao-Meng Lang, Ping Ao, Wen-Han Lin, Song-LinYang, Zhi-Gang Zhang and Jun Xu,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Anti-Fibrotic Benzopyran Compound Isolated from Mangrove-Derived Streptomycesxiamenensis, Marine DrugslO:639-654,2012.]中,曾报道了苯并卩比喃生物喊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并报道了其具有抗炎和抗纤维化活性,但尚未见该类化合物具有抗增生性瘢痕活性的报道。增生性瘢痕是病理性瘢痕的一种,常发生在外科手术、外伤及烧伤后,是因成纤维细胞(NHSF)增殖、生长失控,胶原过度沉积导致真皮纤维化,增生往往持续数月或者数年,才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由于瘢痕组织的粘弹性降低,使人体表面皮肤组织的正常解剖结构遭到破坏,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可出现瘙痒、疼痛等症状,甚至可以引起严重的功能障碍。同时,由于增生性瘢痕与炎症密切相关,因此,炎症细胞,如人单核/巨噬细胞(THP-I)在瘢痕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阻断人正常皮肤真皮来源的成纤维细胞(NHSF)和人单核/巨噬细胞(THP-I)的粘附已成为治疗增生性瘢痕的靶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苯并吡喃生物碱的应用。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苯并吡喃生物碱在制备抑制增生性瘢痕形成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苯并吡喃生物碱的结构式如下
权利要求
1.苯并吡喃生物碱在制备抑制增生性瘢痕形成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苯并吡喃生物碱的结构式如下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是增生性瘢痕抑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苯并吡喃生物碱的应用。本发明的苯并吡喃生物碱在制备抑制增生性瘢痕形成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苯并吡喃生物碱的结构式如下本发明的苯并吡喃生物碱可抑制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活力;还能够阻断人正常皮肤真皮来源的成纤维细胞(NHSF)和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的粘附;还能够减弱人正常皮肤真皮来源的成纤维细胞(NHSF)的收缩能力。
文档编号A61P17/02GK102764253SQ20121024481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6日
发明者刘晓瑾, 张志刚, 徐俊, 徐岷涓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