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49331阅读:11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脂质体领域,具体涉及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脂质体是一种由排列有序的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多层微囊结构,其结构类似生物膜。囊泡内为内水相,通常用于包裹水溶性药物的场所;磷脂双分子层为疏水层,通常用于包裹脂溶性药物。脂质体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质,如降低药物毒性、提高药物的稳定性、缓释性、透皮吸收效率高、可以携带药物进入细胞等。最近,有关脂质体用于化妆品行业和食品行业的文献报道也越来越多。

大部分的活性药物存在水溶性差,吸收率低,剂量低等缺点,较难普遍适用于化妆品领域。且由于人体皮肤具有天然的屏障功能,药物的透皮渗透吸收及主动吸收会受到明显的影响和制约,从而大大降低或削弱药物应具有的生物学作用和疗效。脂质体与生物膜结构类似,利用脂质体包裹技术能够增加药物进入皮肤角质层的透过量,避免药物因透过皮肤量过少而失去功效。同时脂质体能够持续停留在皮肤角质层,对表皮缓慢释放药物,提高药物的持续性功效。且脂质体本身无毒性,在体内能自主完成生物降解,也不产生皮肤刺激性,是皮肤美容及化妆品应用的理想载体。

然而,现有的脂质体在体外存在易氧化、药物渗漏,脂质体颗粒间容易发生自发地聚集导致体系分层、产生沉淀等一系列热力学不稳定的问题,导致脂质体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困难。此外,脂质体在储存过程中还会存在粒径增大的问题,粒径过大的脂质体难以穿透皮肤,从而使药物功效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常规脂质体存在的稳定性较差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稳定性较高的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脂质体,该脂质体由磷脂、胆固醇和脂肪酸类化合物形成,其中,所述脂肪酸类化合物为c8-c20的脂肪酸及其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磷脂、胆固醇和脂肪酸类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00:20-60:2-30。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脂质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1)在有机溶剂中,将磷脂、胆固醇和脂肪酸类化合物进行混合;

(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中的有机溶剂除去以得到薄膜状剩余物;

(3)在含水溶剂存在下使得步骤(2)所得薄膜状剩余物形成脂质体;

其中,所述脂肪酸类化合物为c8-c20的脂肪酸及其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磷脂、胆固醇和脂肪酸类化合物的用量的重量比为100:20-60:2-30。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由上述方法制得的脂质体。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上述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本发明所得的脂质体,具有优良的稳定性,能够长时间储存仍保持较小的粒径。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脂质体,该脂质体由磷脂、胆固醇和脂肪酸类化合物形成,其中,所述脂肪酸类化合物为c8-c20的脂肪酸及其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磷脂、胆固醇和脂肪酸类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00:20-60:2-30。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当采用重量比为100:20-60:2-30的所述磷脂、胆固醇和脂肪酸类化合物来形成脂质体时,能够获得稳定性更为优良的脂质体。为了获得稳定性更高的脂质体,优选地,所述磷脂、胆固醇和脂肪酸类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00:20-55:5-25,优选为100:25-45:8-20,更优选为100:30-45:8-15。

根据本发明,所述磷脂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用于制备脂质体的任何磷脂类化合物,可以是天然磷脂(卵磷脂、脑磷脂、心磷脂等),也可以是合成磷脂,例如所述磷脂为大豆卵磷脂、氢化卵磷脂、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dspc)、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dmpc)、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二棕榈酰磷脂酰甘油、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二磷脂酰甘油、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酰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考虑到所述磷脂与本发明的胆固醇、脂肪酸类化合物之间的配合作用,优选地,所述磷脂为大豆卵磷脂、氢化卵磷脂、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和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和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所述脂肪酸类化合物对于脂质体具有一定的改性作用,在以特定的用量与特定用量比例的本发明的磷脂和胆固醇配合下,能够制得稳定性提高的脂质体,而且这样的脂质体可以以更高的药物包封率包封药物,也利于脂质体在化妆品等方面的应用。所述脂肪酸类化合物为c8-c20的脂肪酸及其盐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c8-c20的脂肪酸的盐可以是其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等。优选地,所述脂肪酸类化合物为辛酸、辛酸钠、辛酸钾、辛酸钙、辛酸镁、癸酸、癸酸钠、癸酸钾、癸酸钙、癸酸镁、月桂酸、月桂酸钠、月桂酸钾、月桂酸钙、月桂酸镁、十四烷酸、十四烷酸钠、十四烷酸钾、十四烷酸钙、十四烷酸镁、棕榈酸、棕榈酸钠、棕榈酸钾、棕榈酸钙、棕榈酸镁、硬脂酸、硬脂酸钠、硬脂酸钾、硬脂酸钙、硬脂酸镁、油酸、油酸钠、油酸钾、油酸钙、油酸镁、亚油酸、亚油酸钠、亚油酸钾、亚油酸钙、亚油酸镁、花生酸、花生酸钠、花生酸钾、花生酸钙和花生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硬脂酸钠、硬脂酸钾、硬脂酸镁、棕榈酸钠、棕榈酸钾、棕榈酸钙和棕榈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脂质体的粒径为80-180nm,优选为100-150nm,更优选为100-130nm。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脂质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1)在有机溶剂中,将磷脂、胆固醇和脂肪酸类化合物进行混合;

(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中的有机溶剂除去以得到薄膜状剩余物;

(3)在含水溶剂存在下使得步骤(2)所得薄膜状剩余物形成脂质体;

其中,所述脂肪酸类化合物为c8-c20的脂肪酸及其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磷脂、胆固醇和脂肪酸类化合物的用量的重量比为100:20-60:2-30。

根据本发明,步骤(1)中,在有机溶剂中,将磷脂、胆固醇和脂肪酸类化合物进行混合,可以使得磷脂、胆固醇和脂肪酸类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溶解,也可以使得它们彼此充分接触。其中,磷脂、胆固醇和脂肪酸类化合物的种类如上文中所介绍的,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磷脂、胆固醇和脂肪酸类化合物的用量的重量比为100:20-55:5-25,优选为100:25-45:8-20,更优选为100:30-45:8-15。

根据本发明,尽管所述有机溶剂可以采用能够基本溶解磷脂、胆固醇和脂肪酸类化合物的任何种类的、且易于除去的有机溶剂,但是为了便于磷脂、胆固醇和脂肪酸类化合物能够在更为适宜的溶剂气氛中获得更好的结合,以获得稳定性更高、粒径更为适合的脂质体,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第一有机溶剂与第二有机溶剂的混合物。其中,所述第一溶剂为甲醇、乙醇、乙二醇、丙二醇、异丙醇、正丁醇和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甲醇、乙醇、异丙醇和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甲醇和/或乙醇。所述第二溶剂为氯仿、二氯甲烷、四氯化碳、乙醚和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氯仿、二氯甲烷、四氯化碳和乙醚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氯仿和/或二氯甲烷。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所述第一有机溶剂与第二有机溶剂的重量比为100:10-100,优选为100:30-90,更优选为100:40-85。

根据本发明,所述有机溶剂的用量可以在较宽范围内变动,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的用量使得,所述磷脂、胆固醇和脂肪酸类化合物的总浓度为2-10重量%,优选为2.5-6重量%,例如为2.9-4.7重量%。

根据本发明,步骤(2)中,通过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中的有机溶剂除去,便可获得薄膜状剩余物,这样在步骤(3)加入水后,就可促使脂质体的形成。

其中,该有机溶剂的除去可以在减压条件下进行,优选地,步骤(2)中,除去有机溶剂的温度为50-100℃。这样的过程例如可以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置于反应容器中,采用旋转蒸发仪在减压条件下进行,从而在反应容器壁面上便可形成薄膜状剩余物。

根据本发明,步骤(3)中,所述含水溶剂可以是水,也可以是含有少量其他不影响本发明的脂质体的成形的其他溶剂的水溶液,优选为水。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磷脂和含水溶剂的用量的重量比为1:20-100,优选为1:30-80,更优选为1:40-60。采用该用量下的含水溶剂,可以获得粒径更为适合的脂质体。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步骤(3)包括:将含水溶剂与步骤(2)所得薄膜状剩余物进行加热处理,而后再进行均质处理。其中,所述加热处理的条件优选包括:温度为40-80℃,时间为0.5-3h。所述均质处理的条件优选包括:先在5,000-20,000rpm的转速下分散10-50min,而后在500-1500bar且20-60hz的频率超声下高压匀质2-6次。所述匀质处理例如可以在ika均质机、ika高压均质机中进行。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由上述方法制得的脂质体。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上述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该药物载体的应用中,本发明的脂质体可以载带本领域任何可用脂质体载带的药物。

本发明所得的脂质体,尤其本发明的方法所得的脂质体,具有优良的稳定性,能够长时间储存仍保持较小的粒径。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24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1)将100g总用量的磷脂、胆固醇和脂肪酸类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它们的种类和各自所占重量份见表1所示);

(2)将所得溶液于茄型瓶中采用旋转蒸发仪进行减压旋转蒸发,减压旋转蒸发的条件包括:温度为70℃,转速为90rpm,时间约为30min;以除去溶剂,得到薄膜状剩余物;

(3)将水(重量是磷脂的50倍)加入到上述茄型瓶以与薄膜状剩余物接触,并采用旋转蒸发仪于65℃、90rpm下旋转加热1h;

(4)将所得混合物于ika均质机中设置10,000rpm下均质约10min,再经过ika高压均质机于1000bar且50hz下循环均质3次(总时长约20min),得到脂质体;

其中,仅实施例2(其他的实施例都采用上面描述的操作参数)中:步骤(2)减压旋转蒸发的条件包括:温度为80℃,转速为100rpm,表压为50mpa,时间约为30min;步骤(3)水(重量是磷脂的60倍)加入到上述茄型瓶以与薄膜状剩余物接触,并采用旋转蒸发仪于55℃、150rpm下旋转加热1.5h;步骤(4)ika均质机中在15,000rpm下均质5min,再经过ika高压均质机于1000bar且50hz频率下循环均质3次(总时长约15min),得到脂质体。

对比例1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不同的是,不采用硬脂酸钠,从而得到脂质体。

对比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不同的是,大豆卵磷脂的重量份为100重量份,胆固醇的重量份为70重量份,硬脂酸钠的重量份为1重量份;从而得到脂质体。

对比例3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不同的是,大豆卵磷脂的重量份为100重量份,胆固醇的重量份为10重量份,硬脂酸钠的重量份为40重量份;从而得到脂质体。

表1

测试例

测量上述脂质体的起始粒径,以及将上述脂质体在室温(约25℃)下放置两周后测试其粒径,其结果见表2所示。

其中,粒径变化率为:(两周后的粒径-起始粒径)/起始粒径×100%。

表2

通过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脂质体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经过长时间放置后,有的粒径甚至具有降低的趋势。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