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403041阅读:来源:国知局
片27从外部向存积部26注入液体。另外,盒隔片27由拔出注射针即塞住孔的材料(例如,丁基橡胶、异戊二烯橡胶、硅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等)构成。
[0112]贴片30
[0113]图10是从贴片30的底面侧观察液体输送装置I的立体图。下面,也参照图1?图5来对贴片30的构成进行说明。
[0114]贴片30具有导管31、导入针夹32、端口基座33、贴片基座34、和粘贴垫35。
[0115]导管31是用于向生物体注入液体的管。导管31例如由氟树脂等柔软的材料构成。导管31的一端固定于端口基座33。
[0116]导入针夹(導入針7 ^ A Ψ )32是保持导入针32A的部件。导入针32A的一端固定于导入针夹32。导入针32A是用于将柔软的导管31插入生物体的金属制的针。导入针32A是细长的空心管状的针,并具有未图示的横孔。如果从导入针32A的横孔供给液体,则从导入针32A的前端排出液体。由此,可以在使导管31刺穿生物体之前进行使液体输送装置I的流路内充满液体的注液处理。
[0117]在使用前的状态下,导入针夹32被安装在端口基座33,导入针32A插入导管31并从导管31的下侧露出针头。在将贴片30贴在生物体上时,使导管31与导入针32A—道刺穿生物体后,连同导入针32A将导入针夹32从端口基座33拔出(拔去)。由于硬的导入针32A不必继续留置于生物体内,所以减小对生物体的负荷。另外,虽然导管31继续留置于生物体内,但由于导管31是柔软的,所以对生物体的负荷较小。
[0118]端口基座33是将从盒20的连接针233供给的液体供给至导管31的部件。端口基座33具有连接针用隔片33A和导入针用隔片33B。连接针用隔片33A及导入针用隔片33B由拔出针即塞住孔的材料(例如,丁基橡胶、异戊二烯橡胶、硅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等)构成。盒20的连接针233插穿连接针用隔片33A,液体经由连接针233而越过连接针用隔片33A从盒20侧供给至贴片30侧。即使为了更换盒20而将盒20的连接针233从贴片30拔出,连接针用隔片33A的由连接针233形成的孔也会自然堵住。导入针32A插穿导入针用隔片33B,如果拔出导入针32A,则导入针用隔片33B的由导入针32A形成的孔会自然堵住。通过连接针用隔片33A及导入针用隔片33B,从而防止贴片30内的液体向外部泄漏、或防止生物体的体液向贴片30侧倒流。另外,端口基座33内导入针32A所存在的区域(导入用隔片以外的区域)在拔出导入针32A后成为液体的流路。
[0119]贴片基座34是固定于端口基座33的平板状的部件。贴片基座34具有用于固定基座支架24的固定部34A。在贴片基座34的底面安装有粘贴垫35。粘贴垫35是用于将贴片30贴附在生物体等上的具有粘性的垫。
[0120]在上述的液体输送装置I中,泵部5与存积部26被上下配置,实现了液体输送装置I的小型化。由此,粘贴垫35也能够小型化。
[0121]图11是说明向存积部26供给液体的供给路径的剖视图。图12是图11中的A-A剖视图。图13A是图11中的B-B剖视图。图13B是示出液体从流出部235流出的方向的图。下面,参照这些附图,对向存积部26供给液体的供给路径进行说明。
[0122]存积部26由设于盒基座23(相当于基台)的曲面形状部23A、和被配置成仿照该曲面形状部23A的贮存膜261而形成。未存积液体时,曲面形状部23A与贮存膜261基本上为贴紧状态。另一方面,如果液体流入存积部26,则贮存膜261从曲面形状部23A剥离,曲面形状部23A与贮存膜261之间的存积部26扩大。
[0123]另外,在图11中示出了曲面形状部23A与贮存膜261之间还未存积液体的状态,在上述的图3中示出了被液体填充的存积部扩大到最大限度的状态。
[0124]在存积部26的内壁形成流出部235。液体从流出部235向存积部26流出。流出部235具有凹部235A与开口部235B。凹部235A设置在存积部26的内壁。另外,开口部235B设置在凹部235A的底部中央。此处的“底部”是指,将面向流路236 —侧作为底部侧的底部,在图11中开口部235B是形成在凹部235A的前侧的开口。
[0125]作为存积部26的内壁的曲面形状部23A具有斜面23B。而且,凹部235A具有在斜面23B形成为相同高度的开口的缝隙形状部235C。如此一来,液体从开口部235B向凹部235A供给,并在凹部235A分散,然后,流入存积部26。
[0126]另外,在存积部26形成有用于向上述的泵部5供给液体的供给路径231A。
[0127]在盒基座23设有上述流出部235,并设有与流出部235连通的流路236和与流路236连通的流入部237。流入部237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流路。对此,流路236是在前后方向延伸以连接开口部235B与流入部237的流路。这样,由于将流路236配置于配置存积部26的盒基座23,所以存积部26与流路236可以以同一部件构成。
[0128]盒隔片27 (相当于盖部件)设置于流入部237。由此,能够经由盒隔片27用注射器等向流入部237注入液体。而且,能够将注入的液体送向存积部26,且能避免液体从流入部237漏出。
[0129]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在曲面形状部23A与贮存膜261之间形成存积部26,但因为将贮存膜261配置成仿照曲面形状部23A,所以在使液体流入曲面形状部23A与贮存膜261之间时,由贮存膜261所产生的阻力产生作用。
[0130]但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在存积部26的内壁设置凹部235A并在该凹部235A的底部配置开口部235B的构成,所以能够使从开口部235B流入存积部26内的液体在凹部235A分散。另外,因为液体的流路在凹部235A的缝隙形状部235C处与斜面23B为相同高度,所以通过凹部235A分散的液体在存积部26以向左右方向扩散的方式流入。于是,流入的液体在存积部26中的整个曲面形状部23A扩散。进而,如果液体流入,则在整个曲面形状部23A扩散的液体全体向上推贮存膜261 (图11中向下压)。如此一来,液体流入的力变大,能够抵抗存积部26的内压使液体高效地流入。
[0131]图14A是比较例中的流出部235的说明图。图14B是示出比较例中液体从流出部235流出的方向的图。如图14A及图14B所示,假设流出部235的形状与开口部235B具有大致相同的宽度,并具有保持该宽度向存积部26延伸的形状,此时,液体不在流出部235分散地流向存积部26。在这种情况下,流入存积部26的液体难以向存积部26的左右方向扩散。因此,由于液体很难遍及整个曲面形状部23A,所以很难将贮存膜261向上推。
[0132]下面,对流入部237、流路236与流出部235的截面积的关系进行说明。
[0133]图15是流入部237、流路236与流出部235的截面积的说明图。在图15中示出了其截面形状与其截面积的大小关系。流入部237与流出部235的截面形状与上述图12中所示的相同。针对流路236,示出了将图11中的流路236在上下方向切断时的截面形状。
[0134]流出部235的截面积比流路236的截面积小。另外,流路236的截面积比流入部237的截面积小。这样,随着从流入部237朝向流出部235使截面积变小,从而向流入部237注入液体时,该液体的流速也随着靠近流出部235而加快。
[0135]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因为使流出部235侧的流速比流入部237侧更快,所以与盒基座23的曲面形状部23A紧贴的贮存膜261在流速快的部位能够容易地从曲面形状部分离,能够抵抗存积部26的内压使液体高效地流入。
[0136]下面,对盒隔片27的配置进行说明。
[0137]图16是包括盒隔片27的液体输送装置I的剖视图。如图10及图16所示,从下侧朝着上侧以层叠的方式设置有粘贴垫35、贴片基座34、基座支架24及盒基座23。在下侧的面形成有开口部29。开口部29是在粘贴垫35、贴片基座34及基座支架24的叠层中开孔而成的部分。盒隔片27的表面在其内部露出。换言之,开口部29被盒隔片27堵塞。盒隔片27通过流路236与流出部235连通。图16示出液体没有进入而存积部26为空的状态,贮存膜25与盒基座23接触。另外,如果使注射器的针刺穿盒隔片27,使液体从注射器注入流路236,则液体从流出部235注入,如图2所示,形成存积部26,贮存膜25变成与基座支架24接触。
[0138]由于盒隔片27的外表面被配置为与生物体表面相对,所以将液体输送装置I贴在生物体上时,开口部29被生物体表面堵塞。因此,在液体输送装置I贴在生物体上的期间,盒隔片27不与外部空气接触,不用担心由外部空气导致的劣化、污染。假设盒隔片27不与生物体表面相对,而是朝着液体输送装置I的侧面或上侧,则会被外部空气污染。
[0139]这样,在将盒隔片27的外表面与生物体表面相对配置时,假设盒隔片27的生物体侧的外表面与粘贴垫35的粘贴面(液体输送装置I的安装在生物体上的安装面)设置在同一面,使盒隔片27的外表面直接接触生物体表面,则盒隔片27的外表面可能被生物体表面的细菌等污染。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盒隔片27相对于生物体表面配置在里部(上侧),在盒隔片27的生物体侧的外表面与粘贴垫35的粘贴面(液体输送装置I的安装在生物体上的安装面)之间设置有间隙。即,盒隔片27从生物体表面隔离。由此,即使将液体输送装置I安装在生物体上,由于盒隔片27的外表面不与生物体表面接触,所以能够抑制盒隔片27的外表面被细菌等污染。
[014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开口部29的周面实施了 C倒角。由此,易于将注射针刺入盒隔片27。
[014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盒基座23与基座支架24在将针刺入盒隔片27的方向上重叠设置,盒隔片27夹在盒基座23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