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8403041阅读:来源:国知局
与基座支架24之间。由此,盒隔片27与生物体表面隔开基座支架24的厚度的量左右配置在里部(上侧)。如此一来,在将针刺入盒隔片27时,由盒基座23支撑盒隔片27,从盒隔片27拔出针时,由基座支架24支撑盒隔片27,所以能够稳定地固定盒隔片27。
[0142]第二实施方式
[0143]上述的B-B剖视图中的流出部235的形状不限于第一实施方式这样的形状。例如,也可以为下述的形状。
[0144]图17A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B-B剖视图。图17B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液体从流出部235流出的方向的图。图17A及图17B中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流出部235。第二实施方式中,流出部235的凹部235A的一部分具有与开口部235B在左右方向上为相同宽度的流路,在凹部235A中与存积部26连接的区域附近,其开口在左右方向上扩大。
[0145]即便具有上述的形状,流入凹部235A的液体也会在沿左右方向扩大的部分分散。由此,液体在存积部26中也以向左右方向扩散的方式流入。于是,流入的液体在存积部26中的整个曲面形状部23A扩散。进而,如果液体流入,则在整个曲面形状部23A扩散的液体全体向上推贮存膜261 (图11中向下压)。如此一来,液体流入的力变大,能够抵抗存积部26的内压使液体高效地流入。
[0146]第三实施方式
[0147]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流出部235设置凹部235A,使液体在凹部235A分散,但即使不设置这样的凹部235A,也可以通过提高液体的流速来使液体高效地流入。
[0148]图18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图11的A-A剖视图。与图18中的不同点在于,在流出部235没有设置具有缝隙形状部235C这样的凹部235A,与流路236连通的圆筒形的流出部235直接与存积部26连接。但是,流出部235的截面积比流路236小。
[0149]即使是上述构成,由于能够使开口部235B侧的流速比流入部237侧更快,所以能够抵抗存积部26的内压而使液体高效地流入。
[0150]第四实施方式
[0151]图19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包括盒隔片27的液体输送装置IA的剖视图。在液体输送装置IA中,开口部29A是在基座支架24及贴片基座34的叠层中开孔而成的部分,对开口部29A的周面实施了 C倒角。并且,开孔后的贴片基座34被没有开孔的粘贴垫35A覆盖。将双面胶带用作粘贴垫35A。
[0152]S卩,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粘贴垫35上形成有孔,盒隔片27露出,相对于此,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粘贴垫35A上没有孔,开口部29A被粘贴垫35A覆盖。
[0153]液体输送装置IA的使用步骤如下所示。
[0154](I)首先,在没有粘贴垫35A的状态下(盒隔片27露出的状态下),使注射器的针刺穿盒隔片27,向存积部26注入液体。
[0155](2)向存积部26注入液体后,将粘贴垫35A的一面贴在贴片基座34上。
[0156](3)然后,将粘贴垫35A的另一面贴在生物体上。
[0157]如此一来,由于在盒隔片27被粘贴垫35A覆盖的状态下将液体输送装置IA贴在生物体上,从而与外部隔绝,因此,盒隔片27的外表面不易被细菌等污染。另外,由于盒隔片27的外表面与粘贴垫35A的上表面不接触,从而粘贴垫35A不会附着于盒隔片27的外表面。
[0158]第五实施方式
[015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多个指状物22依次压缩管21的形式的泵来压送液体,但泵的形式不限于此。
[0160]图20是第五实施方式中的液体输送装置I的剖视图。在第五实施方式中,虽然泵的形式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但其它构成均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此,边参照图20,边对第五实施方式中的注射型泵28进行说明。
[0161]注射型泵28具备圆筒部281、端壁282、丝杠283、柱塞284、嵌件(〃 > 寸一卜)285、和齿轮287。另外,如后所述,具备与齿轮287卡合的小齿轮(未图示)、以及用于使该小齿轮旋转的电机(未图示)。
[0162]圆筒部281的内部的侧壁281B是具有与丝杠283在同轴方向上延伸的大致圆筒形状的内壁。大致圆柱形状的柱塞284以紧密接触侧壁281B的方式插入。嵌件285固定于柱塞284的内侧。嵌件285形成有可与丝杠283卡合的内螺纹。于是,在柱塞284、侧壁28IB及端壁282之间形成液室289。
[0163]在柱塞284设置有与丝杠283在同轴方向上延伸的滑动凸部284A。另一方面,在侧壁281B设置有与滑动凸部284A卡合的滑动凹部281A。如此一来,柱塞284的旋转被限制,却能使柱塞284向与丝杠283同轴的方向移动。
[0164]丝杠283在圆筒部281内从端壁282延伸至圆筒部281的开放口侧。而且,在丝杠283的开放口侧的端部固定有可同轴旋转的齿轮287。未图示的小齿轮与齿轮287卡合。而且,未图示的电机与该小齿轮连接。如此一来,通过控制电机的旋转,从而能够控制丝杠283的旋转。
[0165]管291与端壁282连接。管291在中途分支,分支的一根管291A与连接针233连接。另外,分支的另一根管29IB与供给路径23IA连接,供给路径23IA与存积部26连通。
[0166]在管291A设有允许液体从注射型泵28侧向连接针233侧移动的单向阀292A。另夕卜,在管291B设有允许液体从存积部26侧向注射型泵28侧移动的单向阀292B。
[0167]如此一来,通过使柱塞284在扩大液室289的方向上移动,从而能够使液体从存积部26侧流入液室289。另一方面,通过使柱塞在缩小液室289的方向上移动,从而能够使液体从液室289向连接针侧流入。由此,通过控制丝杠283的旋转量,从而能够将液体注入被注入对象。
[0168]其它实施方式
[0169]上述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并非为了限定性地解释本发明。本发明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变形、改进,且其等同物也包含在本发明之中自是不用说的。
【主权项】
1.一种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存积液体的存积部;以及 配置于所述存积部的内壁的流出部, 所述流出部具有: 配置于所述内壁的凹部;以及 配置于所述凹部的底部的开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积部的内壁具有斜面的形状, 所述凹部具有在所述斜面形成为相同高度的开口的缝隙形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从所述开口部供给至所述凹部并流入所述存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配置在所述凹部的中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积部具备曲面形状部、以及仿照该曲面形状部而配置的膜,所述液体存积在所述曲面形状部与所述膜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向被注入对象输送所述液体的泵, 在所述存积部设有用于向所述泵供给所述液体的供给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用于配置所述存积部的基台;以及 与所述开口部连接的流路, 所述流路配置于所述基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配置于所述流路的盖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流入部,所述液体流入所述流入部;以及 流路,连接所述流入部与所述流出部, 所述液体的流速在所述流出部侧比在所述流入部侧更快。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流入部配置有盖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件为隔片。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出部侧的截面积比所述流入部侧的截面积小。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积部具备曲面形状部、以及仿照该曲面形状部而配置的膜,所述液体存积在所述曲面形状部与所述膜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积部的内壁具有斜面的形状, 所述凹部具有在所述斜面形成为相同高度的开口的缝隙形状部。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用于配置所述存积部的基台, 所述流路配置于所述基台。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盖部件,所述盖部件堵塞朝所述生物体侧开口的开口部,用于向所述存积部注入所述液体的针能够刺穿所述盖部件, 在所述盖部件的所述生物体侧的外表面与所述液体输送装置的安装于所述生物体的安装面之间设有间隙。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被用于将所述液体输送装置安装于所述生物体的粘贴片覆盖。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输送装置,其具备存积液体的存积部、以及配置于上述存积部的内壁的流出部,上述流出部具有配置于上述内壁的凹部、以及配置于上述凹部的底部的开口部。这样的液体输送装置能够高效地向存积部填充液体。
【IPC分类】A61M5-14
【公开号】CN104721903
【申请号】CN201410777834
【发明人】百濑嘉彦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5日
【公告号】US20150174317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