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输送胶囊及其制备方法_5

文档序号:9251624阅读:来源:国知局
量%浓度的方式溶解于60%乙醇溶液 中,相对于玉米醇溶蛋白添加30质量%的作为增塑剂的甘油(花王股份有限公司制)。接 着,对由壳聚糖层与玉米醇溶蛋白覆盖的胶囊进一步覆盖作为肠溶性基质的虫胶(相对于 胶囊质量约1. 2质量%)。在所得胶囊的表面微量涂布棕榈蜡,制备多重涂布胶囊。
[0080] [表 1]
*1 :相对于胶囊质量的质量%。
[0081] 〈试验例1> (残存醋酸量?膜强度试验) 将所得的各胶囊的一部分溶解,通过利用Inertsil 0DS-4的柱的HPLC,以相对于另外 准备的醋酸标准溶液的峰面积比,求得残存醋酸量。另外,通过加压式测定器(Minebea股 份有限公司制,负荷测定器),以胶囊破裂的压力测定胶囊的膜强度。
[0082] (崩解试验) 研宄制备例1-12的多重涂布胶囊在胃、小肠、大肠的崩解性。崩解试验使用各胶囊各 6个,利用日本药典的崩解试验装置进行。
[0083] 将胶囊以无辅助盘的条件于pHl. 2溶液(胃假设液)中使其上下运动60分钟,去 除崩解的胶囊,接着于PH6. 8溶液(小肠假设液)中使其上下运动120分钟,去除崩解的胶 囊,其后,以使用辅助盘的条件,于PH3. 5溶液(大肠假设液)中使其上下运动120分钟。按 照下述评价基准,以3阶段判定各溶液中的胶囊的崩解性。
[0084] -评价基准_(于胃假设液、小肠假设液中的崩解性) A :6个全部维持形状,未见到溶胀、崩解等的变形(适合) B:6个中有溶胀或变形,但崩解累计为2个以内(适合) C :6个中见到累计3个以上崩解(不适合) -评价基准_(于大肠假设液中的崩解性) A :6个全部被试验,全部于大肠假设液中崩解(适合) B :6个中有5个以上被试验,全部于大肠假设液中崩解(适合) C :6个中有5个以上被试验,有未崩解的胶囊(不适合) 无法实施:6个中仅有4个以下可试验的情况(不适合)。
[0085] 评价结果示于表2。制备例1-2、4-5、7_8的胶囊内含有藻酸与钙盐、且被含壳聚糖 层覆盖的胶囊的膜强度高,另外于胃、小肠的假设液中的崩解耐性高,另一方面,于大肠假 设液中良好地崩解。进一步,由含有壳聚糖及玉米醇溶蛋白的层覆盖的制备例1-2的胶囊 更加提升胃、小肠的假设液中的崩解耐性,另外含壳聚糖层的酸残存量减少。胶囊内不含藻 酸与钙盐的制备例3、6、9在胃及小肠假设液中的崩解耐性降低,在大肠假设液试验前崩解 的胶囊多。制备例3的胶囊在后述的试验例2中表现在小肠假设液中液体侵入胶囊内。
[0086] 由含有藻酸的壳聚糖层覆盖的制备例10的胶囊在小肠假设液中胶囊崩解,可知 无法将胶囊内的物质输送至大肠。
[0087] 如果壳聚糖层的厚度变薄,则在胃、小肠假设液中的胶囊崩解耐性降低。进一步, 如果壳聚糖层的厚度相对于胶囊为不足〇. 5质量%,则在大肠假设液试验前胶囊崩解(制备 例 11-12)。
[0088] [表 2]
[0089] 〈试验例2> 使用制备例1、3、4、6、7及9的多重涂布胶囊,研宄胃假设液浸渍后的胶囊内双歧杆菌 的残存活菌数。于PH1. 2的胃假设液中,与试验例1同样地进行60分钟崩解试验,针对未 崩解而残留的胶囊,计算内部的双歧杆菌的残存菌数。对于残存菌数,将由胶囊取出的内容 粉末悬浮于稀释液中,由无菌稀释法稀释为既定浓度后,将此菌液接种在作为厌氧性培养 基的BL琼脂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厌氧培养,计算菌数。
[0090] 进一步,针对制备例1及3的胶囊,于pHl. 2的胃假设液中进行60分钟崩解试验 后,于PH6. 8的小肠假设液中进行120分钟崩解试验,同样地计算菌数。
[0091] 结果示于表3。胶囊内含有藻酸与钙盐且由含壳聚糖层覆盖的制备例1、4、7的胶 囊具有耐水性、耐酸性,双歧杆菌的残存也高。胶囊内填充藻酸与钙盐、且由壳聚糖-玉米 醇溶蛋白层覆盖的制备例1中,活菌数几乎未减少。具有壳聚糖-玉米醇溶蛋白层覆盖的 胶囊内不含有藻酸与钙盐的制备例3的胶囊在胃假设液的试验后保持高活菌数,但在小肠 假设液的试验后活菌数大幅降低。
[0092] [表 3] uiN丄a p/j 丄〇/丄/ jm
[0093] 〈试验例3> 使用参考例1的含大肠有用菌胶囊(1号胶囊)的胶囊,针对玉米醇溶蛋白的添加量 进行确认。使用以表4记载的组成而调制的含壳聚糖-玉米醇溶蛋白的涂布溶液,由壳聚 糖-玉米醇溶蛋白层进行覆盖。覆盖使用薄膜涂布装置Hicoater Mini型锅(FREUND产业 股份有限公司制),将涂布装置的干燥温度设为规定值(65°C)而进行。以壳聚糖质量相对 于胶囊质量为约1. 4质量%的方式形成壳聚糖-玉米醇溶蛋白层。接着,将由壳聚糖-玉 米醇溶蛋白层覆盖的胶囊进一步由作为耐酸性基质的虫胶覆盖(相对于胶囊质量约1. 2质 量%)。在所得胶囊的表面微量涂布棕榈蜡,制备多重涂布胶囊。以与试验例1相同的程序 评价制备的各胶囊。结果示于表5。而且,制备例18由于在涂布溶液中产生沉淀物,因此未 实施试验。
[0094] [表 4]
[0095] [表 5]
nd :无数据。
[0096] 〈试验例4> 使用参考例1的含大肠有用菌胶囊(1号胶囊)的胶囊,确认含壳聚糖层的厚度对胶 囊崩解性的影响。除了将含壳聚糖层中的壳聚糖质量相对于胶囊质量设为表6记载的值以 外,以与制备例7相同的程序由含壳聚糖层与虫胶覆盖含大肠有用菌的1号胶囊,制备多重 涂布胶囊。将制备的各胶囊以与试验例1相同的程序评价。结果示于表7。而且,表6、7中 再次表明制备例7及制备例11的例子。
[0097] 如果含壳聚糖层变厚,于胃及小肠假设液中的崩解耐性提升。另一方面,随着含壳 聚糖层的厚度增加,层形成时的干燥时间增大。尤其是制备例19由于干燥耗时,因此存在 因加热而造成胶囊内的双歧杆菌的残存率降低之虞。
[0098] [表 6]
*1 :相对于胶囊质量的质量%。 1
[表 7]
【主权项】
1. 用于大肠输送的组合物,其含有:内包大肠有用菌、藻酸及钙盐的胶囊;覆盖所述胶 囊的含壳聚糖层;和覆盖所述含壳聚糖层的含肠溶性基质层;所述含壳聚糖层中的壳聚糖 质量相对于所述胶囊的质量为0. 5质量%-8. O质量%。2. 如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含壳聚糖层为含有壳聚糖及玉米醇溶蛋白的层。3. 如权利要求2的组合物,其中,在所述含有壳聚糖及玉米醇溶蛋白的层中,所述玉米 醇溶蛋白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所述壳聚糖为〇. 5质量份-100质量份。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藻酸为选自藻酸、藻酸盐及藻酸的 酯中的至少1种。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胶囊中内包的所述藻酸的量为所 述胶囊内的填充物中的0. 1质量%-20质量%,且所述胶囊中内包的所述妈盐的量相对于 100质量份所述藻酸为2质量份-40质量份。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含肠溶性基质层的量为,以所述层 中的肠溶性基质的质量换算,相对于所述胶囊的质量为〇. 5质量%-10. 0质量%。7. 制备用于大肠输送的组合物的方法,其包括: 准备内包大肠有用菌、藻酸及钙盐的胶囊; 用含壳聚糖层覆盖所述胶囊;及 对用所述含壳聚糖层覆盖的胶囊进一步覆盖含肠溶性基质层; 其中,所述含壳聚糖层中的壳聚糖质量相对于所述胶囊的质量为〇. 5质量%-8. 0质 量%。8. 如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含壳聚糖层为含有壳聚糖及玉米醇溶蛋白的层。9. 如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含有壳聚糖及玉米醇溶蛋白的层中,所述玉米 醇溶蛋白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所述壳聚糖为〇. 5质量份-100质量份。10. 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藻酸为选自藻酸、藻酸盐及藻酸的 酯中的至少1种。11. 如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胶囊中内包的所述藻酸的量为所 述胶囊内的填充物中的0. 1质量%-20质量%,且所述胶囊中内包的所述妈盐的量相对于 100质量份所述藻酸为2质量份-40质量份。12. 如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含肠溶性基质层的量为,以所述层 中的肠溶性基质的质量换算,相对于所述胶囊的质量为〇. 5质量%-10. 0质量%。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可使活性成分不在胃或小肠中丧失而到达大肠、且可在大肠中迅速释出该活性成分的大肠输送系统。本发明提供用于大肠输送的组合物,其含有:内包大肠有用菌、藻酸及钙盐的胶囊;覆盖该胶囊的含壳聚糖层;和覆盖该含壳聚糖层的含肠溶性基质层;该含壳聚糖层中的壳聚糖质量相对于该胶囊的质量为0.5质量%-8.0质量%。
【IPC分类】A61K47/02, A61K47/36, A61K35/741, A61K9/48, A61K47/42
【公开号】CN104968356
【申请号】CN201380066998
【发明人】竹本有贵, 峰村刚
【申请人】日清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3年5月17日
【公告号】WO2014097664A1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