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投药用吸附剂及肾病治疗剂及肝病治疗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51623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经口投药用吸附剂及肾病治疗剂及肝病治疗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包括含氮原子0.5重量%以上的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的经口投药用 吸附剂。而且,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所述经口投药用吸附剂作为有效成分的肾病治疗或者预 防剂,及肝病治疗或者预防剂。
[0002] 基于本发明的经口投药用吸附剂对于生体内的尿毒症性物质,特别是对于异 丁酸氨基酯的吸附能力优异。
【背景技术】
[0003] 肾功能和肝功能缺损患者随着其脏器功能障碍,血液中等体内积蓄或生成有害毒 性物质,因此,容易引起尿毒症和意识障碍等脑症。这些患者人数呈现年年增加的倾向,因 此,代替这些缺损脏器,具有向体外排出毒性物质的功能的脏器代用设备或者治疗药的开 发成为重要的课题。现在,作为人工肾脏最普及的是基于血液透析而去除有毒物质的方式。 但是,这样的血液透析型人工肾脏由于使用特殊的装置,安全管理上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而 且,由于血液的体外取出,存在着对患者的肉体上和精神上以及经济上的负担大的问题,因 此,这并非一定是令人满意的方法。
[0004] 作为解决这些缺点的方法,已经被开发和利用能够经口服用,且能够治疗肾脏和 肝脏的功能障碍的经口吸附剂,如专利文献1。该经口吸附剂由具有特定官能基的多孔性球 形碳质物质,即,球状活性炭形成,对于生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高的同时,即便在肠内存在 胆汁酸的情况下也对于有毒物质,即,0 -异丁酸氨基酯、正丁酸r-氨基酯、二甲胺、及章鱼 胺的吸附性优异,而且,具有对于消化酵素等肠内有益成分的吸附少的有益的选择吸附性。 而且,作为便秘等的副作用少的经口治疗药,例如,其在临床上对于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广泛 地被利用。另外,所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吸附剂是,将石油沥青等沥青类作为碳源,制备 球状活性炭之后,进行氧化处理及还原处理而制造的。这一经过氧化及还原处理的球状活 性炭被称为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
[0005] 并且,专利文献2中揭示平均粒径为50 y m~200 y m的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在初 期吸附能力方面的优异性。即,摄取经口投药用吸附剂之后,一般的上部小肠管内滞留期间 内,即3小时以内,能够极其迅速地吸附生体内有毒的毒性物质,特别是0 -异丁酸氨基酯。
[0006] 现有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公昭62-11611号公报
[0009] 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特开2005-3144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1] 所述专利文献1及2中记载的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对于生体内的尿毒症性物质的 吸附能力,特别是对于异丁酸氨基酯的吸附能力非常优异。但是,专利文献1及2中 记载的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对于尿毒症性物质的吸附能力也不是很充分,需要进一步的改 善。
[0012]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生体内的尿毒症性物质、特别是对0 _异丁酸氨基 酯的吸附能力优异的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
[0013] 技术方案
[0014] 本发明者就对生体内的尿毒症性物质的吸附能力优异的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进 行了锐意的研宄的结果惊异地发现,含氮原子〇. 5以上的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显示对尿毒 症性物质、特别是对异丁酸氨基酯的优异的吸附能力。伴随氮原子量的增加的球状活 性炭对于0 _异丁酸氨基酯的吸附能力的增加非常显著,而且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的氮原 子对于尿毒症性物质的吸附能力有关联,这一现象令人惊异。
[0015] 本发明基于上述见解开发而成。
[0016] 因此,本发明涉及如下[1]至[8]。
[0017] [1] -种经口投药用吸附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有0.5重量%以上氮原子,利用 BET法求得的比表面积为800m2/g~3000m 2/g,且平均粒径为0? 01mm~1mm,全酸性基为 0. 30meq/g以上的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
[0018] [2]根据[1]所述的经口投药用吸附剂,所述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的平均粒径为 50 ~200 u m ;
[0019] [3]根据[1]或者[2]所述的经口投药用吸附剂,其中,所述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 具有0? 30meq/g~1. 20meq/g全酸性基、及0? 20meq/g~1. 20meq/g全碱性基;
[0020]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口投药用吸附剂,所述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 将含有氮原子的热可塑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或者离子交换树脂作为碳源制备而成;
[0021] [5]根据[4]所述的经口投药用吸附剂,其中,所述热可塑性树脂或者离子交换树 脂包括由丙烯腈、乙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二苯基丙烯腈、及氯丙烯腈所组成的群中选择 的单体;
[0022] [6]根据[4]所述的经口投药用吸附剂,所述热固化性树脂包括由三聚氰胺及尿 素所组成的群中选择的单体;
[0023] [7]将[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口投药用吸附剂作为有效成分的肾病治疗或 者预防剂;及
[0024] [8]将[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口投药用吸附剂作为有效成分的肝病治疗或 者预防剂。
[0025] 进而,本说明书中公开了如下[9]至[27]。
[0026] [9] 一种肾病或者肝病的预防或者治疗方法,其将[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口 投药用吸附剂给肾病或者肝病的治疗对象以有效量进行投药;
[0027] [10] -种用于肾病或者肝病治疗或其治疗方法的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
[0028] 其包括0. 5重量%以上氮原子,且用BET法求得的比表面积为800m2/g~3000m2/ g而且,平均粒径为0. 01mm~1mm、全酸性基为0. 30meq/g以上;
[0029] [11]根据[10]所述的球状活性炭,其中,所述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的平均粒径为 50 ~200 u m ;
[0030] [12]根据[10]或[11]所述的球状活性炭,其中,所述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具有 0? 30meq/g ~1. 20meq/g 全酸性基、及 0? 20meq/g ~1. 20meq/g 全喊性基;
[0031] [13]根据[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其将含有氮原子的 热可塑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或者离子交换树脂作为碳源制备而成;
[0032] [14]根据[13]所述的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其中,所述热可塑性树脂或者离子交 换树脂包括由丙烯腈、乙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二苯基丙烯腈、及氯丙烯腈所组成的群中 选择的单体;
[0033] [15]根据[13]所述的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其中,所述热固化性树脂包括由三聚 氰胺及尿素所组成的群中选择的单体;
[0034] [16] -种用于制造肾病或者肝病的预防或者治疗用医药的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 的使用,
[0035] 其中,该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包括0. 5重量%以上氮原子,且利用BET法求得的比 表面积为800m2/g~3000m2/g,而且平均粒径为0? 01mm~1mm,全酸性基为0? 30meq/g以 上;
[0036] [17]根据[16]所述的改质球状活性炭的使用,所述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平均粒 径为50~200 y m ;
[0037] [18]根据[16]或[17]中所述的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的使用,所述表面改质球状 活性炭具有〇. 30meq/g~1. 20meq/g全酸性基、及0. 20meq/g~1. 20meq/g全碱性基;
[0038] [19]根据[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的使用,其将含有氮 原子的热可塑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或者离子交换树脂作为碳源制备而成;
[0039] [20]根据[19]所述的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的使用,其中,所述热可塑性树脂或者 离子交换树脂包括由丙烯腈、乙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二苯基丙烯腈、及氯丙烯腈所组成 的群中选择的单体;
[0040] [21]根据[19]中所述的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的使用,所述热固化性树脂包括由 三聚氰胺及尿素所组成的群中选择的单体;
[0041] [22] -种用于肾病或者肝病的预防或治疗的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的使用,
[0042] 其中,该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包括0. 5重量%以上氮原子,且利用BET法求得的比 表面积为800m2/g~3000m2/g,而且平均粒径为0? 01mm~1mm,全酸性基为0? 30meq/g以 上;
[0043] [23]根据[22]中所述的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的使用,所述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 的平均粒径为50~200 y m ;
[0044] [24]根据[22]或[23]所述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的使用,其中,所述表面改质球状 活性炭具有〇. 30meq/g~1. 20meq/g全酸性基、及0. 20meq/g~1. 20meq/g全碱性基;
[0045] [25]根据[22]~[24]中任一项所述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的使用,其中,所述表面 改质球状活性炭将含有氮原子的热可塑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或者离子交换树脂作为碳源 制备而成;
[0046] [26]根据[25]所述的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的使用,其中,所述热可塑性树脂或者 离子交换树脂包括由丙烯腈、乙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二苯基丙烯腈、及氯丙烯腈所组成 的群中选择的单体;
[0047] [27]根据[25]所述的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的使用,其中,所述热固化性树脂包括 由三聚氰胺及尿素所组成的群中选择的单体。
[0048] 发明效果
[0049] 根据本发明的经口投药用吸附剂,对于尿毒症性物质的吸附能力,特别是对于 0 _异丁酸氨基酯的吸附能力显著优异,因此,仅用少量的经口投药用吸附剂能够大量吸附 有毒的毒性物质。因此,仅服用和以往的经口投药用吸附剂同样的量就能够获得更高的药 效。或者,减少以往服用的经口投药用吸附剂量,可得到和以往相同的药效。
【附图说明】
[0050] 图1是表示实施例1至11,以及比较例1及2中获得的经口投药用吸附剂的0 -异 丁酸氨基酯吸附量的24小时的图表。
[0051] 图2是就BET比表面积1500m2/g左右的实施例1、2、3、4及8的球状活性炭,表示 氮含量和0 -异丁酸氨基醋吸附量24小时的关联的图表。
[0052] 图3是表示实施例1至11,以及比较例1及2中获得的经口投药用吸附剂的BET 比表面积和0 _异丁酸氨基酯吸附量24小时的关联的图表。
[0053] 图4是就BET比表面积1300m2/g左右的实施例8、9、10及11的球状活性炭,表示 氮含量和0-异丁酸氨基醋吸附量3小时的关联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54] [1]经口投药用吸附剂
[0055] 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经口投药用吸附剂所使用的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是指酸性点 为0. 30meq/g以上所谓球状活性炭。与此相对,表面非改质球状活性炭,是指酸性点为不足 0. 30meq/g的球状活性炭。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是如后所述,对碳前驱体进行热处理之后进 行赋活处理,之后,进一步进行基于氧化处理及还原处理的表面改质处理从而得到的多孔 质体,可对酸及盐基表示适当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表面非改质球状活性炭是,例如,对碳 前驱体进行热处理之后进行赋活处理的多孔质体,且在其之后没有进行基于氧化处理及还 原处理的表面改质处理的球状活性炭,或在所述赋活处理之后进行非氧化性环境下的热处 理而得到的球状活性炭。
[0056] 用于本发明经口投药用吸附剂的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含有0. 5重量%以上氮原 子,且利用BET法求得的比表面积为800m2/g~3000m2/g,而且平均粒径为0. 01mm~1mm, 全酸性基为〇? 30meq/g~1. 20meq/g,且全碱性基为0? 20meq/g~1. 20meq/g。
[0057] (氮原子量)
[0058] 表面改质球状活性炭氮原子含量为0. 5重量%以上,较优选为0. 7重量%,更优选 为0. 9重量%,再更优选为0. 95重量%,特优选为1. 0重量%以上。氮原子含量为0. 5重 量%以上时,对于尿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