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局部病变微生态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605461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肤局部病变微生态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肤局部微生态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暴露于人体表面,主要功能为抵御外界刺激和伤害。临 床中最常见的是皮肤创伤,无论是针对哪一种创伤(烧伤、意外创伤或慢性伤口、术后感染 等),能够促使创伤快速愈合的治疗方案是最理想的。而皮肤感染是一大类难以治疗的顽 疾,例如放射性烧伤和重度烧伤植皮后残余创面的愈合,而其中最为棘手的则是妇科外阴 皮肤疾病。近年来,虽然经过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但仍然缺乏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的皮肤局部病变 微生态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调节剂使用方便、安全、无刺激、伤口清洁,尤其是对创伤 的残余表面的修复、对慢性伤口的愈合以及对手术预后干细胞的加速分化成熟都具备显著 的疗效,最大限度保护了组织细胞不再继续崩解,即能解决患者病痛,又可以节省大量医疗 资源,最终目的是寻找更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更好更有效更快捷的治疗药物。
[0004]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 -种皮肤局部病变微生态调节剂,所述调节剂包含维生素E、维生素A、十二烷基 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和大豆油;优选地,所述调节剂由维生素E、维生素A、十二烷基二甲基苄 基氯化铵和大豆油组成。
[0006] 所述皮肤局部病变微生态调节剂包含维生素E38-42%,维生素A38-42%,十二 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3%,余量为大豆油;
[0007]优选地,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皮肤局部病变微生态调节剂包含维生素E40%,维 生素A40 %,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2 %,余量为大豆油。
[0008] 所述皮肤局部病变微生态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十二烷基二甲基苄 基氯化铵、维生素E、维生素A、大豆油混合,加热至60°C,搅拌;
[0009] 优选地,所述搅拌的时间为60min。
[0010] 所述皮肤局部病变微生态调节剂在制备用于治疗皮肤创伤病变中的用途。
[0011] 所述皮肤创伤病变为躯干或肢体皮肤病变。
[0012] 所述皮肤局部病变微生态调节剂可以作为外用油剂直接使用,其示例性的使用方 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常温下针对皮肤创伤病变处清创后涂抹,每日一次或多 次。
[0013] 近几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干细胞存在于人体器官中,包括皮肤,干细胞的研究日趋 火热。而对干细胞而言,基础研究早有结论,皮肤创伤能否修复,需要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干细胞结构里是否存在需要的带有基因信号的蛋白质;二是干细胞在分化过程中是否 可以得到相适应的环境条件。其中很重要的是,干细胞从开始被组织调动生成、迀移、分化、 生长、成熟到最终完全表达生理功能的全过程是否符合干细胞需要的条件。发明人在充分 考虑了细胞分化时所需要的基本条件,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人体一旦发生皮肤损伤,最 先开始的是组织细胞的破坏,紧接着就是细胞崩解后的液化渗出,最终伤口炎症肿胀显著, 这表明皮肤组织内血管遭到破坏,其吸收功能出现障碍,于是大量液体向表皮外渗出,这对 伤口周围组织有浸润刺激和加速破坏,导致新的创面继续扩大,此时,控制与清洁皮肤创面 渗出至关重要。而当渗出减弱并清理创面完成后,如何保护伤口周围正常的细胞则关系到 治疗后期伤口是否能快速愈合。处在炎症刺激下的原有细胞和干细胞均需要能量(ATP)以 及各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维生素E和维生素A),这有利于干细胞快速集结分化。此外,伤 口周围原有细胞抗击有害物质的刺激也需要各种有利条件的支持,即需要通过季铵盐对细 菌加以抑制,同时利用大豆油的覆盖以形成透明透气的保护屏障来防止外来细菌的入侵。
[0014] 本发明所述皮肤局部病变微生态调节剂使用方便、安全、无刺激、伤口清洁,尤其 是对创伤的残余表面的修复、对慢性伤口的愈合以及对手术预后干细胞的加速分化成熟都 具备显著的疗效,最大限度保护了组织细胞不再继续崩解,即可以解决患者病痛,又节省大 量医疗资源,更重要的是该发明更优于以往其他治疗方法,毫无疑问,该发明为临床提供了 更有效的药物,解决了临床更多难题。
[0015] 临床对放射性烧伤后的治疗是一道难题,放射性烧伤与其他烧伤不同,放射性烧 伤是因射线-电离辐射引起的一种特殊原因烧伤,不论因何种原因引起的皮肤放射性损 伤,都是由电离辐射作用所引起的,是致伤致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多次受到照射或经急性照 射未及时处理,经久不愈,反复溃疡,成为皮肤慢性放射性烧伤,其中有些可发展为皮肤癌。 目前尚无能促进放射性损伤溃疡创面愈合的特效药物。本发明所述皮肤局部病变微生态调 节剂针对放射性烧伤后的治疗,每天两次常规清洗创面,而后涂抹覆盖烧伤部位,效果见表 1〇
[0016] 表1:放射性烧伤后的治疗效果
[00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参照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这些实施例仅 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19]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原 料、试剂材料等,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购买产品。
[0020] 实施例1
[0021] 将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lg、维生素E38g、维生素A38g、大豆油23g混合, 加热至60°C,搅拌60min,即得到本发明所述皮肤局部病变微生态调节剂。
[0022] 实施例2
[0023] 将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3g、维生素E40g、维生素A40g、大豆油17g混合, 加热至60°C,搅拌60min,即得到本发明所述皮肤局部病变微生态调节剂。
[0024] 实施例3
[0025] 将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2g、维生素E42g、维生素A42g、大豆油14g混合, 加热至60°C,搅拌60min,即得到本发明所述皮肤局部病变微生态调节剂。
[0026] 实施例4
[0027] 皮肤局部病变微生态调节剂配方中不同配比的治疗效果对比
[0028] 按照表2第1栏所示配方制备本发明皮肤局部病变微生态调节剂,治疗效果对比 见表2 :
[0029] 患有疾病:躯干烧伤、皮肤烧伤;
[0030] 治疗部位:烧伤处;
[0031] 给药:治疗室内医生给患者做烧伤处涂抹;
[0032] 观察:每天一次涂抹,第二天复诊观察效果。
[0033] 表2 :皮肤局部病变微生态调节剂配方中不同含量配比的治疗效果对比
[0034]

[0036] 结论:经过多次配比试验显示:改变其中任一组分含量均对最终效果产生影响, 方案5为最佳效果的配比。
[0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