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针注射器及其注塑成型用模具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792942阅读:来源:国知局
为:在主体部的基端部,在隔着外筒的主体部的轴而对 置的位置具有厚壁部和薄壁部,从而保持于筒前部的注射针的轴与主体部的轴成为大致平 行,能够极力抑制注射针的倾斜,能够实现穿刺等的医疗行为的效率性的提高。由于该带针 注射器的注射针与主体部的轴大致平行,因此朝向穿刺部位的注射器的主体部与注射针的 活动线大致一致,从而能够向符合意愿的方向进行穿刺。因此,能够防止注射器与注射针的 活动线偏离而朝向期望之外的部位意外地进行穿刺的误刺等的医疗事故,从而变得安全。 而且,带针注射器中的注射针的轴与主体部的外周面的轴偏离的不良品减少,成品率良好, 可靠性高。
[0031] 根据本发明的带针注射器的注塑成型用模具,当在型腔空间注入树脂时,能够将 树脂的压力、速度调整为在中心销的轴向上的中心销的周围大致均匀。由此,能够极力抑制 中心销的倾斜,因此能够用于可靠地制造注射针的轴与主体部的外周面的轴大致平行的带 针注射器。
[0032] 根据本发明的带针注射器的制造方法,使中心销相对于凹部的轴偏心而插入凹 部,由此将注入至型腔空间的树脂的压力、速度调整为在中心销的轴向上的中心销的周围 大致均匀,从而能够可靠地制造注射针的轴与主体部的外周面的轴大致平行的带针注射 器。由此,能够极力抑制中心销的倾斜,能够可靠地制造注射针的轴与主体部的外周面的轴 大致平行的带针注射器。根据该制造方法,能够提高对带针注射器进行成型的工序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33]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带针注射器的一个方式的立体图。
[0034]图2是表示当制造本发明的带针注射器时向注塑成型用模具注入树脂的状态的示 意剖视图。
[0035]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带针注射器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0036]图4是表示当制造本发明的带针注射器时向其它注塑成型用模具注入树脂的状态 的示意剖视图。
[0037] 图5是现有的带针注射器的注塑成型用模具的示意剖视图、以及是表示利用该注 塑成型用模具进行成型后的带针注射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以下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这些方 式。
[0039]以下参照图1~图3对本发明的带针注射器10的一个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带 针注射器10由外筒12和注射针11形成,该外筒12由树脂构成,该注射针11由金属制针管构 成、且与该外筒12的筒前部13-体接合。
[0040] 外筒12为圆筒状并具有供药剂填充的内部空间15,该外筒12具有:设置于前端的 筒前部13;由与筒前部13的周围连续、且朝向基端延伸的周壁15a构成的主体部14;以及设 置于基端的开口部16。开口部16具有相对于主体部14的轴垂直、且向外侧延伸的凸缘16a。 凸缘16a在外表面仅具有1个浇口痕迹17,该浇口痕迹17在对带针注射器10进行成型时由树 脂注入浇口 28(参照图2)形成。
[0041] 如图3所示,主体部14的基端部在主体部14的内周面的轴Cl.D.相对于主体部14的 外周面的轴Co.D.向浇口痕迹17侧偏心的状态下形成有周壁15a。由此,薄壁部14a形成于主 体部14的浇口痕迹17侧。厚壁部14b形成在隔着主体部14的外周面的轴Co.D.以及内周面的 轴(^1而与薄壁部14a对置的位置。周壁15a的厚度在主体部14的周向上从薄壁部14a向厚 壁部14b逐渐增大。
[0042] 薄壁部14a与厚壁部14b的厚度之差为50μπι~500μπι,优选为50μπι~150μπι,更优选 为80μπι~120μπι。只要注射针11的轴与主体部14的外周面的轴成为大致平行且极力抑制注 射针11倾斜使其几乎不倾斜,薄壁部14a及厚壁部14b的壁厚可以在主体部14的轴向上直至 筒前部13侧为止分别均匀,或者也可以稍微变化。当薄壁部14a的壁厚在主体部14的轴向上 逐渐增大至筒前部13侧时,厚壁部14b的壁厚在主体部14的轴向上逐渐减小至筒前部13侧。 另一方面,当厚壁部14b的壁厚在主体部14的轴向上逐渐增大至筒前部13侧时,薄壁部14a 的壁厚在主体部14的轴向上逐渐减小至筒前部13侧。在薄壁部14a位于浇口痕迹17侧的情 况下,周壁15a成为将包含浇口痕迹17和主体部14的轴在内且与主体部14的轴平行的截面 作为对称面的面对称。
[0043] 筒前部13形成为:在与主体部14的外周面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使筒前部13的基 端部形成为十字截面,且筒前部13的前端部形成为圆环状。该圆环状的中央供注射针11贯 穿且在注射针11的周围隆起。筒前部13的前端部可以是穹顶状、圆台状、圆柱状。筒前部13 的基端部的直径可以与前端部的直径相同。另外,只要筒前部13能够确保用于保持注射针 11的强度,筒前部13的基端部的形状可以是四棱柱状、六棱柱状等的多棱柱状、或者圆柱 状。
[0044] 注射针11贯穿于筒前部13,注射针11的基端部向主体部14的内部空间15略微突 出,并以自注射针11的中央部起直至前端的针尖部为止从筒前部13向前端侧突出的状态而 被保持。如图3所示,优选通过使被保持的注射针11的轴完全未倾斜、或者几乎未倾斜而与 主体部14的外周面的轴大致平行。此处所说的大致平行是指注射针11的轴与外筒12的主体 部14的外周面的轴Co.d.完全平行(实线的注射针11)、或者注射针11(双点划线的注射针11) 的轴相对于主体部14的外周面的轴Co.D.的倾斜度为2度以下。即使注射针11从外筒12的轴 而向主体部14的径向略微倾斜(该图中参照轴扮.),也优选倾斜的注射针11的轴B 1.相对于 理想的非倾斜的注射针11的轴Bn.的倾斜度Θ最大为5度,更优选为不足4度,更优选为不足3 度,进一步优选为不足2度,更进一步优选为不足1度。最优选倾斜度Θ为0度。
[0045] 注射针11的针基端部保持于筒前部13的位置无需以处于外筒12的主体部14的内 周面的轴(:〃.上或者处于外周面的轴Co.d.上的方式而位于筒前部13的中心,可以相对于主 体部14在径向上略微偏移。在药剂填充量多的带针注射器10的情况下,因与这些轴相比在 径向上更向主体部14的外周面侧偏移而能够使针相对于身体表面的穿刺角度变浅,因此能 够顺畅地向血管、皮下、肌肉进行注射,从而特别有效。
[0046] 构成外筒12的树脂根据耐药性、耐热性、阻气和阻菌性、对生物体的安全性、透明 性等观点而选择。例如使用由聚乙烯、聚丙烯、环烯烃聚合物之类的聚烯烃树脂、聚苯乙烯、 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之类的聚酯、聚酰胺而例示的热塑性树脂。尤其优选使用 能够从外侧通过目视确认收纳于内部的药液地透明的且与药液的相互作用小的树脂、即环 烯烃均聚物或者环烯烃共聚物。
[0047] 注射针11的材料是能够进行嵌件成形的材料,并根据耐药性、耐热性、阻气和阻菌 性、对生物体的安全性等观点而选择。例如能够举出不锈钢以及无镍(nickel free)不锈 钢,但优选比较容易进行成型且廉价的不锈钢。
[0048] 如图2所示,利用注塑成型用模具20对这样构成的带针注射器10进行成型。注塑成 型用模具20由凸模21和凹模22构成。
[0049] 凸模21形成为包括:中心销21b,其对外筒12的内表面进行成型;保持孔21a,其形 成于中心销21b的前端;以及嵌合板21c,其供中心销21b的基端嵌合。此外,可以在主体部形 成用凹模25与嵌合板21c之间设置对主体部形成用凹模25的基端面进行支承的支承板。在 该情况下,中心销21b贯穿支承板地延伸,中心销21b的基端与嵌合板21 c嵌合。
[0050] 中心销21b为其直径均匀的圆柱状、或为其直径朝向上方稍微变化的大致圆柱状 或者圆台状,前端部为大致圆锥状、半球状,优选形成为大致圆锥状。
[0051] 保持孔21a形成在从成为大致圆锥形状的中心销21b的前端部突出的筒状部的前 端的中央,且对注射针11的针基端部进行保持,利用保持孔21a将注射针11的基端部覆盖并 封堵,因此能够防止在注入树脂时树脂侵入至注射针11的针孔。
[0052] 中心销21b的基端以向嵌合板21c的孔嵌合且无法分离的方式被拧入。
[0053]凹模22由主体部形成用凹模25、筒前部形成用凹模24以及针保持用凹模23构成。 凹模22以主体部形成用凹模25载置于嵌合板21c,在该主体部形成用凹模25的上端载置有 筒前部形成用凹模24,进而在该筒前部形成用凹模24的上端载置有针保持用凹模23的方式 而形成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