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拔毒膏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98009阅读:15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拔毒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膏药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拔毒膏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的颈、肩、腰、腿部每天都进行着频繁的活动,它是我们人体活动最多的部位,无论是工作、生活、劳动等等,都离不开颈、肩、腰、腿部的活动,久之则造成这些部位的累积性损伤,再加上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如外伤、收到风寒等,导致很多人都在忍受着颈肩腰腿痛的折磨,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生活难以自理。
[0003]颈肩腰腿痛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症状,其病因复杂,以慢性损伤为多,近年来,由于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发病越来越呈年轻化趋势。导致此类疾病发病人数增高的主要原因是:一.长期久坐、伏案工作;二.过多使用空调、风扇,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明显减少;三.工作紧张、休息睡眠时间减少;四.应酬多、高脂饮食、过度肥胖等。其临床表现多为肌肉、肌腱、筋膜劳损,肢体酸沉疼痛、麻木无力,腰肌痉挛、出现侧弯等。按产生疼痛的来源可分为:一.软组织:肌肉、韧带、筋膜、神经组织;二.骨关节。
[0004]据有关资料报道,几乎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受到腰腿痛的困扰,在整个人群中70-80%左右的人患过不同程度的腰痛,颈、肩、腰、腿痛虽不致命,但却对患者造成严重痛苦,对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人们的健康和劳动生产力,医学界已把其列为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绝大多数90%病因同机械性、生物力学损伤有关,医学性的仅占10%。传统采用的是非手术治疗,如牵引、按摩、理疗、推拿等;及手术治疗的方式。非手术治疗治愈率低,手术治疗风险大,容易复发,都很难达到根治的目的。
[0005]中国发明“追风拔毒膏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410617052.3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骨痛、肿毒恶疮的药物,其针对病症、配方及制备过程等,和本发明均不相同。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拔毒膏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拔毒膏对各种原因引起的颈肩腰腿痛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0007]为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种拔毒膏,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0009]A粗料:生川乌20?40g、生草乌20?40g、生附子20?40g、生半夏15?25g、生南星15?25g、洋金花15?25g、生马钱子50?70g、羌活20?40g、独活20?40g、防风15?25g、苍术15?25g、细辛15?25g、白芷15?25g、川芎15?25g、秦艽15?25g、肉桂10?20g、杜仲15?25g、牛膝15?25g、桑寄生15?25g、桂枝15?25g、白苟15?25g、葛根20?40g、麻黄15?25g、甘遂15?25g、巴豆15?25g、干蟾蜍4?6只、木鳖子15?25g、透骨草15?25g、急性子15?25g;
[0010]B细料:生净乳香5?15g、生净没药5?15g、进口龙血竭15?25g、蓖麻子5?15g、大条川蜈蚣10?12条、穿山甲10?20g;
[0011]C 芝麻油 3800 ?4200g;
[0012]D 铅丹 1300 ?1400g。
[0013]—种拔毒膏,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0014]A粗料:生川乌30g、生草乌30g、生附子30g、生半夏20g、生南星20g、洋金花20g、生马钱子60g、羌活30g、独活30g、防风20g、苍术20g、细辛20g、白芷20g、川芎20g、秦艽20g、肉桂15g、杜仲20g、牛膝20g、桑寄生20g、桂枝20g、白芍20g、葛根30g、麻黄20g、甘遂20g、巴豆20g、干蟾蜍5只、木鳖子20g、透骨草20g、急性子20g ;
[0015]B细料:生净乳香10g、生净没药10g、进口龙血竭20g、蓖麻子10g、大条川蜈蚣10条、穿山甲15g;
[0016]C 芝麻油 4000g;
[0017]D 铅丹 1350g。
[001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拔毒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I.将B料研极细粉,过120?150目筛备用;
[0020]2.A粗料放进C芝麻油中浸泡7?10天,然后一起加热,当药料炸成棕褐色,去渣,炼油,待药油可滴水成珠时,将D铅丹粉加入,冷却至600C时,将步骤(I)的B细料加入,搅拌均匀;
[0021 ] 3.将上述制备好的膏药放进水中浸泡7?10天,去火毒;
[0022]4.去毒后的药膏去水,再将药膏加热溶化后,摊膏备用;
[0023]5.临用前撒樟脑粉适量。
[0024]—种拔毒膏的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先确定病变位置,然后用梅花针针刺该部位,加上药粉再贴上上述制备的拔毒膏,利用膏药的药力拔出痰积与增生衍生物,病变部位贴上膏药3分钟后开始不同程度的出现麻痛,前三天反应较明显,部分病人会发热畏寒,全身关节酸痛类似感冒症状反应,需多饮用些白开水或糖水,如有发热疼痛严重者可服退烧片或止痛片,几小时后会逐渐减轻或消失,24小时后复查换药,后每天换药,早晚各一次,患处伤口用淡茶叶水清洗,12?15天后衍生物及风疾完全消除,伤口愈合。
[0025]贴上膏药必须坚持一个疗程,才能保证皮肤不发炎,中途停贴膏药或改用其他药物会引起不良后果,前两日膏药应紧贴皮肤,不能拆离,患处不能沾水,清洗伤口只能用淡茶叶水,禁用消毒水洗伤口,如出现发痒过敏反应,应及时打抗过敏针或吃抗过敏药,恢复期间劳损或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患处轻微不适,此时宜多休息,热敷患处,必要时复诊。
[0026]治疗期间徐戒口,禁食水鸭、白萝卜、豆类、橄榄、竹笋、冷饮等寒凉食物,牛肉、羊肉、韭菜、鲤鱼、公鸡肉、鲢鱼、酸辣、酒类等少食。
[0027]所述药粉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白花丹90?I 1g,穿山甲10?15g,冰片3?5g合成粉末。
[0028]各组分的功效和作用如下:
[0029]生川乌,英文名AconiteRoot,别名鹅儿花、铁花,有大毒,生于山地草坡或灌丛中。性味辛、苦,热,归心、肝、肾、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主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病症。
[0030]生草乌,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野生种)或北乌头的块根,性味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0031]生附子,又名乌头或附片,别名:草乌、乌药、盐乌头、五毒,功能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0032]生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块茎,性味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0033]生南星,性味苦、辛,温;有毒。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
[0034]洋金花,别名闹洋花、凤茄花、风茄花、曼陀罗花。性味辛、温、有毒,归心、肺、脾经。功效主治止咳平喘,止痛镇静。哮喘咳嗽,脘腹冷痛,风湿痹痛,小儿慢惊;外科麻醉。
[0035]生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Strychnosnux-VomicaL.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苦,温;有大毒。归肝、脾经。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
[0036]羌活,别名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黑药,性温,祛寒湿,用于外感风寒、头痛无汗、寒湿痹、上肢风湿疼痛。
[0037]独活,性味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有祛风除湿、痛痹止痛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
[0038]防风,别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味辛、甘,性微温。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正,脾虚湿盛。
[0039]苍术,性味辛、苦,温,无毒,有燥湿、化浊、止痛之效。
[0040]细辛,别名:华细辛、盆草细辛,味辛、苦,温,归心、肺、肾经,有较持久的麻舌感。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0041]白芷,气味芳香,味辛,微苦,以根入药,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
[0042]川芎,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
[0043]秦充,别名:大叶龙胆、大叶秦充、西秦充,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治治疗风湿关节痛、结核病、潮热、黄疸等症的主药之一。
[0044]肉桂,又名玉桂、牡桂、玉树、大桂、辣桂、平安树、中国桂皮,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主治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0045]杜仲,味甘,性温。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功效。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肝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阴囊湿痒等症。现代研究杜仲具有清除体内垃圾,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体血压,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药理作用。
[0046]牛膝,根入药,性味苦、甘、酸,平,归肝、肾经,活血通经,治产后腹痛,月经不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