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残废气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991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釜残废气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釜残废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釜残落料回收时,须高温加热使釜残液化进行回收,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废气,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而且还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目前有采用缩小桶体的开口,用盖子遮挡桶体的开口,但还是有部分釜残废气排出,无法将废气完全回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釜残废气回收装置,可完全回收釜残装桶时所排放的废气。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釜残废气回收装置,包括用于容纳釜残的桶体,桶体为敞口式结构,桶体的上方设有可罩住桶体顶端开口的罩壳,罩壳的顶端面上设有用于进料的套管和回收釜残废气的收集管,套管内滑动连接有向桶体内注入釜残的进料管,进料管上固定有控制罩壳升降的气缸,气缸上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罩壳上,其中气缸连接气泵,气泵连接有控制装置。这样向桶体内装釜残时,将罩壳罩在桶体的开口上,通过活塞杆升降罩壳的高度,由控制这种来控制活塞杆,装桶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从收集管排出,收集管将废气通向废气处理装置,将废气完全回收。气缸有一对,两气缸上的活塞杆分别连接在罩壳的两边。这样可平衡地控制罩壳升降。两活塞杆与进料管之间均连接有连杆。由于在罩壳升降的过程中会牵动进料管,通过连杆将进料管与活塞杆相连接,这样可加固进料管。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同时将釜残废气回收分解,减少了釜残回收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有利于广泛使用。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分解图。附图标记说明桶体1,罩壳2,气缸3,活塞杆3-1,套管4,收集管5,进料管6,气泵7,控制装置8,电子称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这种釜残废气回收装置,包括用于容纳釜残的桶体1,桶体I为敞口式结构,桶体I的上方设有可罩住桶体I顶端开口的罩壳2,罩壳2的顶端面上设有用于进料的套管4和回收釜残废气的收集管5,套管4内滑动连接有向桶体I内注入釜残的进料管6,进料管6上固定有控制罩壳2升降的气缸3,气缸3上的活塞杆3-1固定连接在罩壳2上,其中气缸3连接气泵7,气泵7连接有控制装置8。气缸3有一対,两气缸3上的活塞杆3-1分别连接在罩壳2的两边。 在回收爸残时,将空的桶体I放置电子称9上,罩壳2位于电子称9的上方,气缸3控制罩壳2向下移动,罩柱桶体1,并向桶体I内注入爸残液,爸残液产生的废气从收集管5排出,这样就可以完全回收釜残产生的废气,防止污染环境。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參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釜残废气回收装置,包括用于容纳釜残的桶体(1),桶体(I)为敞口式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桶体(I)的上方设有可罩住桶体(I)顶端开口的罩壳(2),罩壳(2)的顶端面上设有用于进料的套管(4)和回收釜残废气的收集管(5),套管(4)内滑动连接有向桶体(I)内注入釜残的进料管(6),进料管(6)上固定有控制罩壳(2)升降的气缸(3),气缸(3)上的活塞杆(3-1)固定连接在罩壳(2)上,其中气缸(3)连接气泵(7),气泵(7)连接有控制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釜残废气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气缸(3)有一对,两气缸(3)上的活塞杆(3-1)分别连接在罩壳(2)的两边。
专利摘要一种釜残废气回收装置,包括用于容纳釜残的桶体,桶体为敞口式结构,桶体的上方设有可罩住桶体顶端开口的罩壳,罩壳的顶端面上设有用于进料的套管和回收釜残废气的收集管,套管内滑动连接有向桶体内注入釜残的进料管,进料管上固定有控制罩壳升降的气缸,气缸上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罩壳上,其中气缸连接气泵,气泵连接有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同时将釜残废气回收分解,减少了釜残回收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有利于广泛使用。
文档编号B08B15/04GK202377255SQ20112053016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9日
发明者张才 申请人:浙江五洲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