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考古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7748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考古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考古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考古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领域,在中国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古学的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以上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它们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因此,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在于田野调查发掘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各种自然科学的手段相继被采用到考古学中,许多机械设备被用作调查发掘的工具。然而无论是在文物的挖掘还是出文物的清理过程中,手持刷任然是考古人员必不可少的工具。

手持刷在使用时,需要考古人员单手持刷,并借助考古人员的手腕力量实现手持刷的来回摆动,摆动的刷毛持续与文物表面接触并产生摩擦,摩擦对文物表面的杂质产生冲击力,导致杂质的松动,此时还需继续摆动手持刷直至杂质从文物表面脱落;长期摆动手持刷清理易导致考古人员手腕酸痛,故考古人员每清理一段时间,就会休息一会,造成文物表面清理速度放缓;同时考古人员在清理文物表面的杂质时,习惯用尺寸大的手持刷,能迅速完成文物表面的清理,而尺寸大的手持刷在清理文物表面裂隙中的杂质,刷毛难以与文物表面裂隙中的杂质接触,造成清理不干净;于是,考古人员会变换尺寸小的手持刷来清理,这就造成考古人员需要随身携带多尺寸的手持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便携式考古清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持刷清理文物表面的灰尘或泥土速度慢,且考古人员需要随身携带多尺寸手持刷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一种便携式考古清理装置,包括手持刷,所述手持刷包括刷柄、刷体和刷毛,刷体的一端连接刷毛,刷体的另一端与刷柄固定相连,便携式考古清理装置还包括输气管和供气装置,所述刷体和刷柄内均开设有空腔,在刷柄上设有用于控制出气量的气阀,刷毛上开设有贯通刷毛的气孔,气孔与空腔相通;所述供气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有气压机和电池,所述气压机通过输气管与刷柄相连,在壳体上开设有用于通气的透气窗,所述壳体外壁上安装有控制开关,电池的输出端与控制开关串联,控制开关的输出端与气压机串联,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连接有用于固定在考古人员腰间的腰带。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腰带现将气压机固定在考古人员的腰间,随后调节控制开关来开启气压机,气压机压缩的高压空气通过输气管进入到空腔内;同时考古人员持刷柄,并在手腕的作用下,刷毛对与文物表面实现往返的摩擦接触,再造成文物表面的杂质松动后,考古人员就无须再摆动刷柄,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气阀,使高压空气通过气孔从空腔内喷射而出,将杂质从文物表面吹落;针对文物表面裂隙中的杂质时,通过高压空气的持续吹射,由于吹射出的空气就有较高的速度,对缝隙内的杂质产生冲击力,在该冲击力的作用下,缝隙内的杂质出现松动并脱落,将杂质从裂隙中清理而出;并且清理完文物表面的杂质后,考古人员可以将刷毛对准衣物上粘附有杂质的部位,同时按下气阀,利用高压空气产生的高速空气,可对衣物附着的杂质进行清理。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将传统的手持刷和高压空气相结合,不仅保留了刷毛与文物表面摩擦来松动杂质的功能,还增加了利用高压空气来迅速完成对松动的杂质的清理,避免了考古人员长时间摆动手持刷所造成的手腕酸痛的问题,并将考古人员的休息时间降低,提高了文物清理速度;并且文物表面裂隙内的杂质,不再需要变换不同尺寸的手持刷才能清理的杂质,也可通过高压空气进行清理,将裂隙内的杂质直接吹出;同时还能对考古人员的衣物上粘附的杂质进行有效清理。

进一步,所述透气窗上覆盖有用于过滤空气中杂质的过滤网。由于高压空气的吹射,造成考古现场的空气中会携带大量的灰尘,若不在透气窗上覆盖过滤网,极易造成气压机在吸气时,将空气的灰尘吸入并通入到气孔中,造成气孔内的灰尘堆积,时间一长,极易造成气孔堵塞,降低了气孔的出气量。

进一步,所述刷柄上设有用于测试空腔内气压的气压计。可实时监测空腔内的气压,通过气压计的指示,反应出气压机是否正常工作。

进一步,所述刷体的外侧设有辅助气道,辅助气道的开口与刷体成30~40°夹角。通过增加辅助气道来提高刷体的出气量,提高清理速度;同时辅助气道的开口与刷体成30~40°夹角,可将气孔吹起的灰尘吹开,避免灰尘飘向考古人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便携式考古清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便携式考古清理装置的又一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手持刷1、刷毛11、辅助气道12、刷体13、气压计14、气阀15、输气管2、供气装置3、海绵垫4、腰带5、控制开关6、壳体7。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3所示:一种便携式考古清理装置,包括手持刷1、输气管2和供气装置3,手持刷1包括刷柄、刷体13和刷毛11,刷柄和刷体13均采用PC材质制成,在刷体13的前端连接刷毛11,刷体13的后端端与刷柄固定相连,刷体13和刷柄内均开设有空腔,且两空腔相同;在刷柄的表面安装有用于测试空腔内气压的气压计14,而在刷柄的左侧面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出气量的气阀15,同时在刷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中空螺纹套,螺纹套上螺纹连接有连接套;刷体13的正面和背面均设有辅助气道12,辅助气道12的开口与刷体13成30~40°夹角,本实施例选用30°的夹角,在刷毛11上开设有贯通刷毛11的气孔,气孔与空腔相通。

供气装置3包括壳体7,壳体7内安装有气压机和充电电池,气压机通过橡胶材质的输气管2与连接套相连,在壳体7上开设有用于通气的透气窗,在透气窗上覆盖有用于过滤空气中杂质的过滤网,并且在壳体7前壁上安装有一组控制开关6,电池的输出端与控制开关6串联,控制开关6的输出端与气压机串联,壳体7的外壁上连接有用于固定在考古人员腰间的腰带5,并在壳体7与考古人员腰部接触处安装有海绵垫4。

使用时,通过腰带5现将气压机固定在考古人员的腰间,随后调节控制开关6来开启气压机,气压机压缩的高压空气通过输气管2进入到空腔内;同时考古人员持刷柄,并在手腕的作用下,刷毛11对与文物表面实现往返的摩擦接触,再造成文物表面的杂质松动后,考古人员就无须再摆动刷柄,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气阀15,使高压空气通过气孔从空腔内喷射而出,将杂质从文物表面吹落;针对文物表面裂隙中的杂质时,通过高压空气的持续吹射,由于吹射出的空气就有较高的速度,对缝隙内的杂质产生冲击力,在该冲击力的作用下,缝隙内的杂质出现松动并脱落,将杂质从裂隙中清理而出;并且清理完文物表面的杂质后,考古人员可以将刷毛对准衣物上粘附有杂质的部位,同时按下气阀15,利用高压空气产生的高速空气,可对衣物附着的杂质进行清理。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