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机的连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892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针织机的连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针织机的连动组件,尤指一种利用推顶方式,S卩能控制完成或
取消纱线的定位动作,以减少磨损情况发生的连动组件。
背景技术
—般言,为能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现今的布料上大多设计有不同颜色的图案 样式,以形成鲜艳亮丽的视觉观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因此,当业者利用针织机进行编织 布料的工作时,则必须将不同颜色的纱线带动至一织针部,以能进行编织的工作,且使编织 后的布料上具有不同颜色的图案。 请参阅图1所示,传统的针织机1包括一选色装置11 、多个连动组件13及一喂纱 单元15,其中该选色装置11的底部设有多个选色梢lll,所述选色梢111彼此间是不位在 同一列及同一排,且能被控制而朝远离该选色装置11的方向位移,以进行往复运动,所述 连动组件13分别包括一选色板131、一顶掣件133及一推纱板135,该选色板131的一端是 枢接在一选色座体12的一端,其另一端是形成一呈U形的第一卡勾部1311,该选色板131 的一侧设有一个选色凸柱1313,该选色凸柱1313是对应于其中一个选色梢lll,并能受到 该选色梢111的抵靠而向下位移,另,该顶掣件133是枢设在该选色座体12上,其顶端设有 一呈U形的第二卡勾部1331,且能与该第一卡勾部1311相勾合,其底端则设有一呈L状的 第三卡勾部1333,再者,该推纱板135的底端是枢设在一喂纱单元15上,其顶端是延伸至该 选色座体12的另一端,且对应一推纱单元16,该推纱板135的一侧设有一缺口 1351,该第 三卡勾部1333是能抵靠在该推纱板135邻近该缺口 1351的周缘上,而使该推纱板135无 法向下位移,当该选色板131受到对应的选色梢111的抵靠,而向下位移时,该第一卡勾部 1311会脱离该第二卡勾部1331,使该顶掣件133能形成可转动状态,该推纱单元16会向下 推压该推纱板135,此时,该第三卡勾单元1333能微朝该选色板131的枢接处方向转动,进 而令该推纱板135能带动该喂纱单元15向下位移,以使该喂纱单元15能将纱线定位至一 织针部,以进行后续的编织工作。 承上,复请参阅图1所示,传统的针织机1是存有一大问题,即针织机1的连动组 件13皆由卡勾的方式,进行作动,在长时间的工作下,所述卡勾部1311、1331、1333的末端 会非常容易受到磨损,导致所述卡勾部1311、1331、1333无法发挥出紧密卡合的效果,影响 针织机1的工作效能,另,由于针织机1在运作的过程中,该连动组件13会不断持续勾合及 松脱的动作,使得所述卡勾部1311、1331、1333的末端(即互相抵靠处),会承受较大的应 力,而容易发生断裂的情况,令业者必须更换该连动组件13,而不得不暂停机台的运作,徒 然提高业者的生产成本及降低工作效率,导致业者丧失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传统的选色板 131上,通常仅设有一个选色凸柱1313,而每一个选色板131上的选色凸柱1313的位置都 不相同,以能分别对应不同位置的选色梢111,因此,当业者欲更换某一个选色板131时,则 必须要使用具有同样位置的选色凸柱1313的选色板131,由于为避免维修时间过长,而影 响工作时程,业者通常会库存零件,而选色凸柱1313的设计,将会造成业者必须囤积大量的选色板131,才足以确保能实时更换具有预定位置的选色凸柱1313的选色板131,如此, 不仅会占用业者大量的仓储空间,更是令业者的成本居高不下。 故,为能有效提高针织机的使用寿命,及降低业者库存零件的成本压力,以能取得 较大的市场竞争力,如何针对传统针织机的连动组件所具有的缺点,进行改良设计,即成为 目前各制造、设计针织机业者亟欲解决的一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传统针织机的连动组件,在长时间的运作下,容易发生磨损或断裂,而影响 原本的编织工作,拖缓工作进度,因此,创作人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针织机的连动组件,以期由本实用新型的问世,能有效解决前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提供一种针织机的连动组件,包括一选色板、一顶掣件及一 推纱板,其中该选色板的一端枢接在一选色座体的一端,其另一端延伸形成一推顶部,并能 抵靠在该顶掣件的一侧上,另,该顶掣件的顶端枢设在该选色座体的另一端,且在邻近顶端 的一侧处设有一缺口 ,在该推顶部向下位移时,能离开抵靠该顶掣件的位置,而位移至对应 该缺口的位置,又,该顶掣件邻近底端的另一侧形成一制动部,并能抵靠在该推纱板的一侧 上,再者,该推纱板的底端枢设在一喂纱单元上,并能受该喂纱单元的作用力影响,而向上 位移,该推纱板的一侧设有一凸起部,该凸起部能被该制动部抵靠住,该推纱板的另一侧则 受到一第二弹性组件的推顶,当该选色板受力向下位移时,该推顶部会位移至对应该缺口 的位置,使该顶掣件能向该选色板方向转动,进而使该推纱板向该顶掣件方向转动,并使该 推纱板的顶端能对应于一推纱单元,令该推纱单元能推压该推纱板,并带动该喂纱单元向 下位移,以使该喂纱单元上所设的一喂纱杆能将一预定颜色的纱线定位至一织针部,如此,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连动组件是由单纯的推顶方式,完成或取消纱线的定位动作,故较不易 发生磨损或断裂的情况,而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 目的,是该选色板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选色凸柱,且当该选色 板改变组装位置,并对应于不同位置的选色梢时,其中一个选色凸柱能被该选色梢所抵靠, 如此,编织业者便不需如传统般,必须分别库存具有不同位置的选色凸柱的选色板,而生产 针织机及相关零件的业者,亦能够模块化的大量生产连动组件,故,本实用新型的连动组件 实具有极高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连动组件是由单纯的推顶方式,完成或 取消纱线的定位动作,故较不易发生磨损或断裂的情况,而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具有极 高的便利性。

为便审查员能对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特征及其功效,做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
兹举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其中 图1是传统的针织机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动作示意图;及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另一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针织机的连动组件,是组装在一针织机上,以在受到一选色装 置的控制后,能使推纱单元将预定颜色的纱线送至一织针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 仅就针织机上的其中一组连动组件进行说明,请参阅图2所示,该连动组件2包括一选色板 21、一顶掣件23及一推纱板25,其中该选色板21的一端是枢接在一选色座体30的一端, 其另一端是朝远离本身枢接处的方向延伸,并形成一推顶部211,该选色板21的一侧设有 至少一个选色凸柱213,且当其中一个选色凸柱213受到一选色装置32的一选色梢322的 推压抵靠后,能使该推顶部211向下位移,又,该选色板21的另一侧则受到一第一弹性组件 302的推顶,而使该推顶部211能向上位移,令该选色板21能以枢接处为中心,进行往复运 动,另,该顶掣件23的顶端是枢设在该选色座体30的另一端,且在邻近顶端的一侧处设有 一缺口 231,该选色板21的推顶部211能抵靠在该顶掣件23邻近该缺口 231的一侧上,且 在其向下位移时,能离开原先抵靠该顶掣件23的位置,而位移至对应该缺口 231的位置,使 得该顶掣件23不再受到抵靠,而能朝该选色板的方向位移,该顶掣件23邻近底端的另一侧 是凸设形成一制动部233,故可知,该缺口 231是能提供该顶掣件23 —旋转的空间。 再者,复请参阅图2所示,该推纱板25的底端是枢设在一喂纱单元34上,且其顶 端是延伸并邻近于该选色座体30的另一端,该推纱板25是能被一推纱单元38推压,而带 动该喂纱单元34向下位移,且能受该喂纱单元34的作用力影响,而向上位移,该推纱板25 的一侧设有一凸起部251,该凸起部251能被该制动部233抵靠住,该推纱板25的另一侧则 受到一第二弹性组件36的推顶,当该选色板21的推顶部211抵靠在该顶掣件23上时,该 制动部233会抵靠该凸起部251,并迫使该推纱板25的另一端朝该第二弹性组件36的方 向位移,以压迫该第二弹性组件36,由于该第二弹性组件36所产生的作用力,并无法推动 该推纱板25,因此,该连动组件2能确实地达到定位效果;当该选色板21受到该选色梢322 的抵靠,而向下位移时,请参阅图3所示,该推顶部211会位移至对应该缺口 231的位置,而 不再抵靠该顶掣件23,此时,该第二弹性组件36即能推动该推纱板25,使该推纱板25向该 顶掣件23方向转动,进而使该顶掣件23向该选色板21方向转动,同时,该推纱板25的顶 端会对应于该推纱单元38,令该推纱单元38能推压该推纱板25,并带动该喂纱单元34向 下位移,以使该喂纱单元34上所设的一喂纱杆342能将一预定颜色的纱线定位至一织针部 (图中未示),如此,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选色板21、顶掣件23及推纱板25间,结构简单,不仅 组装及维修容易,且彼此间是由单纯的推顶方式,即能完成或取消纱线的定位动作,较不易 发生磨损或断裂的情况,故能有效延长使用寿命,且当所述组件发生磨损时,亦不会产生无 法推顶的情况,而仍能准确地达到定位的效果,大幅提高了针织机2运作的可靠度。 在此特别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选色板21、顶掣件23及推纱板25等各个形状, 是能依不同针织机的需求,而进行改变,并非仅限定于附图所表现出的形状,只要其彼此 间是由推顶的方式,以达到完成或取消纱线的定位动作,即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动组件, 另,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选色板21上,能设有多个选色凸柱213,因此,当该选色板21组装的 位置改变,而对应到不同位置的选色梢322时,该选色梢322仍旧可以推压其中一个选色 凸柱213,而使该选色板21位移,因此,当编织业者需预先库存选色板21时,便不必如传统 般,需分别库存具有不同位置的选色凸柱213的选色板21,有效减轻编织业者的库存成本。 按,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惟,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权利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按凡熟悉该顶技术的人士,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轻易思及的等效变 化,均应属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畴。
权利要求一种针织机的连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选色板,其一端枢接在一选色座体的一端,其另一端朝远离本身枢接处的方向延伸,并形成一推顶部;一顶掣件,其顶端枢设在该选色座体的另一端,且在邻近顶端的一侧处设有一缺口,该选色板的推顶部能抵靠在该顶掣件的一侧上,且在其向下位移时,能离开抵靠该顶掣件的位置,而位移至对应该缺口的位置,又,该顶掣件邻近底端的另一侧形成一制动部;及一推纱板,其底端枢设在一喂纱单元上,且其顶端延伸并邻近于该选色座体的另一端,该推纱板受该喂纱单元的作用力,而能向上位移,该推纱板的一侧设有一凸起部,该凸起部能被该制动部抵靠住。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机的连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选色板的一侧设有至 少一个选色凸柱,且受到一选色梢的抵靠,而能向下位移,其另一侧则受到一第一弹性组件 的推顶,而能向上位移。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机的连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推纱板的另一侧受到 一第二弹性组件的推顶,在该选色板受到该选色梢的抵靠,而向下位移的状态下,该推顶部 会位移至对应该缺口的位置,使该顶掣件能向该选色板方向转动,进而使该推纱板受该第 二弹性组件的作用力,向该顶掣件方向转动,并使该推纱板的顶端能对应于一推纱单元,令 该推纱单元能堆压该推纱板,并带动该喂纱单元向下位移,以使该喂纱单元上所设的一喂 纱杆能将一预定颜色的纱线定位至一织针部。
专利摘要一种针织机的连动组件,包括一选色板、一顶掣件及一推纱板,其中该选色板的一端枢接在一选色座体的一端,其另一端设有一推顶部,另,该顶掣件的顶端枢设在该选色座体的另一端,且在邻近顶端的一侧处设有一缺口,该选色板的推顶部能抵靠在该顶掣件的一侧上,且在其向下位移时,能位移至对应该缺口的位置,该顶掣件邻近底端的另一侧形成一制动部,再者,该推纱板的底端枢设在一喂纱单元上,且该推纱板能受力而向上或向下位移,该推纱板的一侧尚设有一凸起部,该凸起部能被该制动部抵靠住,如此,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选色板、顶掣件及推纱板间,结构简单,不仅组装及维修容易,且彼此间是由单纯的推顶方式,即能完成或取消纱线的定位动作,较不易发生磨损的情况,故能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D04B35/02GK201473709SQ200920153158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日
发明者林建男 申请人:林建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