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1双绉的改进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534阅读:7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12131双绉的改进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绸工艺,具体涉及12131双绉的改进工艺。
背景技术
双绉,薄型绉类丝织物,以桑蚕丝为原料,经丝采用无拈单丝或弱拈丝,纬丝采用强拈丝。织造时纬线以两根左拈线和两根右拈线依次交替织入,织物组织为平纹,这种织物又称双纡绉。经精练整理后,织物表面起绉,有微凹凸和波曲状的鳞形皱纹,光泽柔和,手感柔软,穿着舒适,抗皱性能良好。主要用做男女衬衫、衣裙等服装。型号为12131的双绉,其产品成品门幅为140CM,传统的生产工艺是采用29号钢筘;经组织为2/20/22D厂丝,纬组织为4/20/22D23T2S2ZC厂丝。采用以上工艺加工织造12131双绉,由于所采用的筘号较大,因此筘齿的间隙较小,产品经向密度较大,经纱和筘齿间的摩擦也较大,故经纱产生的断头率高,不仅原材料浪费严重,也极大地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不 利于织造进行。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断头率高问题的12131双绉改进工艺。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12131双绉的改进工艺,所述工艺采用26号钢筘。所述工艺中经组织采用2/20/22D厂丝,纬组织采用4/20/22D 23T2S2Z厂丝。所述工艺中纬向密度增加为37梭/cm。所述工艺中成品门幅为140CM。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改进工艺在保持面料设计姆米(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将筘号由29减少至26。通过减少筘号,以增加筘齿间的间隙,从而降低织物在织造过程中经纱和筘齿间的摩擦,减少织造时经纱的断头率,有效地保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同时,本发明的改进工艺也适当地调整了工艺中的纬向密度,即将纬向密度增加为37梭/cm,同时结合经组织和纬组织原材料的改变,有效地保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相对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能够最大化地对原材料进行利用和织造。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提供12131双绉的改进工艺,工艺中保持了成品门幅为140CM,面料设计姆米(厚度)不变。改进的部分为摒弃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的29号钢筘的设置,采用了较少的26号钢筘,并在减小钢筘的同时,增加纬向密度,由原来的34梭/cm增加为37梭/cm。同时,采用经组织为2/20/22D的厂丝,纬组织为4/20/22D 23T2S2Z的厂丝。基于筘号与经向密度成正比的设计原理,通过减少筘号,以增加筘齿间的间隙,即降低织物的经向密度,从而降低织物在织造过程中经纱和筘齿间的摩擦,减少织造时经纱的断头率。结合纬向密度的增加,以及经、纬组织原材料的改变,在保证成品门幅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绸子的绉效应,有效地保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相对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 度,能够最大化地对原材料进行利用和织造。
权利要求
1.12131双绉的改进エ艺,其特征在于所述エ艺采用26号钢筘。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12131双绉的改进エ艺,其特征在于所述エ艺中经组织采用2/20/22D厂丝,纬组织采用4/20/22D 23T2S2Z厂丝。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12131双绉的改进エ艺,其特征在于所述エ艺中纬向密度增加为37梭/cm。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12131双绉的改进エ艺,其特征在于所述エ艺中成品门幅为140CM。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12131双绉的改进工艺,工艺采用26号钢筘。经组织采用2/20/22D厂丝,纬组织采用4/20/22D 23T2S2Z厂丝。本发明的改进工艺在保持面料设计姆米(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将筘号由29减少至26。通过减少筘号,以增加筘齿间的间隙,从而降低织物在织造过程中经纱和筘齿间的摩擦,减少织造时经纱的断头率,有效地保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同时,本发明的改进工艺也适当地调整了工艺中的纬向密度,即将纬向密度增加为37梭/cm,同时结合经组织和纬组织原材料的改变,有效地保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相对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能够最大化地对原材料进行利用和织造。
文档编号D03D13/00GK102851842SQ201210347428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
发明者秦祥宏, 汪培琳, 王永勇 申请人:安徽宏祥丝绸织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