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饱和浸渍非织造新材料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296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饱和浸渍非织造新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生产非织造新材料所用原料,包括天然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酰胺树脂、远红外陶瓷粉、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银离子、抗静电剂、阻燃剂、粘合剂、护肤液;

S2、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和聚酰胺树脂加热至113~145℃,加入远红外陶瓷粉、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银离子、抗静电剂和阻燃剂,以480~780r/min的转速进行搅拌混合,得混合料A;

S3、将步骤S2中所得的混合料A加入到熔体纺丝机中,在160~180℃下,通过喷丝孔挤出,冷却固化后得多功能纤维;

S4、将步骤S3所得的多功能纤维与天然纤维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经梳棉机梳理重叠成网,用护肤液浸泡10~15h,取出后在40~55℃的低温下烘干2~3h,得纤维网;

S5、将步骤S4中烘干的纤维网用粘合剂浸渍后经胶辊挤压输出,在90~110℃下烘干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饱和浸渍非织造新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各原料的重量份为:天然纤维30~50份、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20~30份、聚酰胺树脂20~30份、远红外陶瓷粉2~6份、纳米二氧化钛2~6份、纳米银离子1~4份、抗静电剂1~3份、阻燃剂1~3份、粘合剂10~20份、护肤液25~4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饱和浸渍非织造新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各原料的重量份为:天然纤维40份、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25份、聚酰胺树脂25份、远红外陶瓷粉4份、纳米二氧化钛4份、纳米银离子3份、抗静电剂2份、阻燃剂2份、粘合剂15份、护肤液3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饱和浸渍非织造新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天然纤维为棉纤维、麻纤维、竹纤维、羊毛纤维和蚕丝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饱和浸渍非织造新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抗静电剂为硬脂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卵磷脂、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山梨坦和聚山梨酯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饱和浸渍非织造新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护肤液为百合、茵陈、丁香、蛇床子、薰衣草、桔梗和三七的提取浸出液。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