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染色机出布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8986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染色机出布轮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染色机中的出布结构,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染色机出布轮,属于织物印染领域。



背景技术:

染色机用于羊毛衫、晴纶和棉毛衫等成衣的染色、漂白、煮炼和水洗等工艺,也可以用于手套、袜子、毛巾等成品的漂染处理,是一种适应范围广泛的成品漂染设备。在印染行业中,各种各样的染色机结构不尽相同,根据用途不同,一般分为成衣染色机和高温高压染色机。现有技术中的高温高压染色机,染色机的出布轮一般都是采用三角钢棱筋式,该结构制作方便且耐久,因此不管高温高压或是常温常压绳状染色机大多以此结构出布,但是该结构对一些相对光滑或吸水性较差的坯布的附着力较差,易出现坯布打滑无法拉出的现象,甚至因坯布停滞而出布轮不停旋转而擦磨损坯布,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出布轮表面磨擦系数偏低,光滑或吸水性较差的坯布往往对导布轮的吸附力较差,坯布于出布轮表面打滑,故出布不顺畅。为了解决该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采用布带或窄胶带缠绕以增加磨擦系数,该方法有一定效果,但耐久性明显不够,使用一段时间需要重新缠绕,并且该方法的牢固性较差。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设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的一种染色机出布轮,该结构通过加装专门设计并定制的硅橡胶皮套,有效地解决了出布打滑、擦伤坯布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染色机出布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布轮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两端的挡盘,所述出布轮还包括圆筒形的钢棱筋,所述圆筒形的钢棱筋贯穿在两个挡盘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所述出布轮的支架上加装有硅橡胶皮套,设置硅胶橡皮套,大大增加磨擦系数,防止打滑,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所述硅橡胶皮套设置为T型或者H型的瓦楞结构。进一步增加磨擦系数,使出布更加顺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所述挡盘设置为可拆卸结构。需要更换或者维修时,方便拆卸,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所述可拆卸的挡盘一端焊接固定,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优点如下,1)通过加装硅橡胶皮套,有效地解决了出布打滑、擦伤坯布等问题,使出布更顺畅,大大提高生产效率;2)该结构可以保护高档织物,不至使坯布在出布过程中被擦伤;3)设置圆筒式的钢棱筋,解决坯布与出布轮仅存在点接触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4)挡盘设置为可拆卸结构,需要更换或者维修时,方便拆卸,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侧视图。

图中:1、挡盘,2、支架,3、硅橡胶皮套,4、钢棱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和认识,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说明和介绍。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染色机出布轮,所述出布轮包括支架2以及设置在支架两端的挡盘1,所述

出布轮还包括圆筒形的钢棱筋4,所述圆筒形的钢棱筋贯穿在两个挡盘1之间。该结构通过加装专门设计并定制的硅橡胶皮套,有效地解决了出布打滑、擦伤坯布等问题。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所述出布轮的支架上加装有硅橡胶皮套3,设置硅胶橡皮套3,大大增加磨擦系数,防止打滑,提高生产效率。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3: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所述硅橡胶皮套3设置为T型或者H型的瓦楞结构。进一步增加磨擦系数,使出布更加顺畅。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4: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所述挡盘1设置为可拆卸结构,所述可拆卸的挡盘一端焊接固定,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需要更换或者维修时,方便拆卸,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实施例2、3、4所述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个与实施例1组合形成新的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没有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替换或者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