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5398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合成革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结构。



背景技术:

聚氨酯合成革属于聚氨酯弹性体的一类,具有光泽柔和、自然,手感柔软,真皮感强的外观,具有与基材粘接性能优异、抗磨损、耐挠曲、抗老化等优异的机械性能,同时还具备耐寒性好、透气、可洗涤、加工方便、价格优廉等优点,是天然皮革的最为理想的替代品,广泛应用于服装、制鞋、箱包、家具等行业。

但是,现有的聚氨酯合成革是于金属纤维面料层上涂设一层厚厚的聚氨酯涂层;该聚氨酯合成革厚重且透气性差,同时聚氨酯涂层易脱落,使聚氨酯合成革的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该聚氨酯合成革厚重且透气性差,同时聚氨酯涂层易脱落,使聚氨酯合成革的使用寿命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结构涂有水性聚氨酯涂层不易脱落,有利于提高合成革的使用寿命,树脂涂料层可以降低合成革的厚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结构,包括合成革本体,所述合成革本体包括第一水性聚氨酯涂层、树脂涂料层、金属纤维面料层和第二水性聚氨酯涂层,所述树脂涂料层和金属纤维面料层依次设置在第一水性聚氨酯涂层和水性聚氨酯涂层之间,且所述第一水性聚氨酯涂层的外表面涂有银离子涂层,所述第二水性聚氨酯涂层的底端粘结有防静电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银离子涂层为含有银离子的水性聚氨酯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金属纤维面料层的上表面涂有树脂涂料层,所述金属纤维面料层的下表面涂有第二水性聚氨酯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静电层通过粘结剂粘结在第二水性聚氨酯涂层上,且所述防静电层为内含有导电丝的面料层。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结构涂有水性聚氨酯涂层不易脱落,有利于提高合成革的使用寿命,增设的树脂涂料层可减小了水性聚氨酯涂层的厚度,进而减轻了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重量;金属纤维面料层具有良好的屏避辐射的作用,提高了防水性和透气性;银离子涂层和防静电层,可以使水性聚氨酯合成革具有杀菌消毒和防静电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观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合成革本体;2、银离子涂层;3、第一水性聚氨酯涂层;4、树脂涂料层;5、金属纤维面料层;6、第二水性聚氨酯涂层;7、防静电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结构,包括合成革本体1,合成革本体1包括第一水性聚氨酯涂层3、树脂涂料层4、金属纤维面料层5和第二水性聚氨酯涂层6,树脂涂料层4和金属纤维面料层5依次设置在第一水性聚氨酯涂层3和水性聚氨酯涂层6之间,水性聚氨酯涂层不易脱落,有利于提高合成革的使用寿命,树脂涂料层4可减小了水性聚氨酯涂层的厚度,进而减轻了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重量;金属纤维面料层5具有良好的屏避辐射的作用,提高了防水性和透气性,且第一水性聚氨酯涂层3的外表面涂有银离子涂层2,可以使水性聚氨酯合成革具有杀菌消毒的能力,第二水性聚氨酯涂层6的底端粘结有防静电层7。可以使水性聚氨酯合成革具有防静电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经济效益。

银离子涂层2为含有银离子的水性聚氨酯涂层,银离子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且含有银离子的水性聚氨酯涂层可以更好的粘结在第一水性聚氨酯涂层3上,避免脱落。

金属纤维面料层5的上表面涂有树脂涂料层4,金属纤维面料层5的下表面涂有第二水性聚氨酯涂层6,金属纤维面料层5具有良好的屏避辐射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合成革的防水性和透气性。

防静电层7通过粘结剂粘结在第二水性聚氨酯涂层6上,且防静电层7为内含有导电丝的面料层,具有防静电的作用,可以使合成革具有防静电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结构涂有水性聚氨酯涂层不易脱落,有利于提高合成革的使用寿命,增设的树脂涂料层4可减小了水性聚氨酯涂层的厚度,进而减轻了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重量;金属纤维面料层5具有良好的屏避辐射的作用,提高了防水性和透气性;银离子涂层2和防静电层7,可以使水性聚氨酯合成革具有杀菌消毒和防静电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经济效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