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767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车辆用座椅的车辆用座椅加热器。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这样一种车辆用座椅加热器:配置在汽车等的车辆用座椅的椅套(seatcover)与座垫(seat pad)(座椅主体)之间,用来供落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人取暖。例如如专利文献I所述,车辆用座椅加热器通过在具备柔性的基材片配设加热线而构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738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每当人就座或离座时、或者每当就座时的姿势变化时,车辆用座椅加热器会发生变形。若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特定的部分反复变形,则基材片会产生皱褶线,配设在该特定的部分的加热线反复弯曲变形,其结果是,有可能导致加热线断线。特别是,由于越产生皱褶线、与产生的皱褶线交叉的加热线就越增加,因而有可能会断线。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在车辆用座椅加热器中,抑制由于车辆用座椅加热器反复变形而引起的加热线断线。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如下构成。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加热器,其安装于车辆用座椅,其中,该车辆用座椅加热器具有:基材片;以及加热线,其配设于所述基材片,所述加热线配设成不与所述基材片的预测皱褶线正交。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由于加热线不与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预测皱褶线正交,因此即使沿着预测皱褶线产生实际的皱褶线,与该实际的皱褶线交叉的加热线的部分也不易断线。因此,能够抑制由于车辆用座椅加热器反复变形而引起的加热线断线。


根据如下的与基于附图的优选实施方式相关联的记述,可以清楚了解本发明的这些方面和特征。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的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车辆用座椅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图。图4是图3所示的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吊挂部的放大图。图5是实施方式一的变形方式的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吊挂部的放大图。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二的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吊挂部的放大图。图7是具备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车辆用座椅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是车辆用座椅加热器,其安装于车辆用座椅,其中,该车辆用座椅加热器具有:基材片;以及加热线,其配设于所述基材片,所述加热线配设成不与所述基材片的预测皱褶线正交。根据本发明,由于加热线不与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预测皱褶线正交,因此即使沿着预测皱褶线产生实际的皱褶线,与该实际的皱褶线交叉的加热线的部分也不易断线。因此,能够抑制由于车辆用座椅加热器反复变形而引起的加热线断线。优选的是:所述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存在所述预测皱褶线的部分与其周围的部分相比刚性较低。由此,容易沿着预测皱褶线产生实际的皱褶线,能够将加热线配设成不与预测皱褶线正交。此外,更优选的是:所述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存在所述预测皱褶线的部分位于贴附于所述基材片的两个加强片之间,由此,存在所述预测皱褶线的部分刚性较低。由此,容易沿着预测皱褶线产生实际的皱褶线,能够将加热线配设成不与预测皱褶线正交。此外,也可以在所述预测皱褶线的两端形成有切口或凹痕。通过这样,也容易沿着预测皱褶线产生实际的皱褶线,能够将加热线配设成不与预测皱褶线正交。此外,在所述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吊挂于所述车辆用座椅的座垫的吊挂槽的吊挂部,存在沿着所述吊挂部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所述预测皱褶线,所述加热线在所述吊挂部在与所述吊挂部的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蜿蜓地延伸。由此,在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吊挂部,抑制了加热线断线。更具体来说,优选的是:在所述吊挂部,所述预测皱褶线通过蜿蜒的所述加热线的连续的两个顶点之间。由此,在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吊挂部,进一步抑制了加热线断线。此外,也可以是:在所述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与所述吊挂槽的角抵接的部分,存在所述预测皱褶线,所述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与所述吊挂槽的角抵接的部分同其周围的部分相比刚性较低。由此,在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与吊挂槽的角抵接的部分,抑制了加热线断线。并且,在另一示例中,也可以是:在所述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与所述车辆用座椅的椅套的缝制部分抵接的部分,存在所述预测皱褶线,所述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与所述椅套的缝制部分抵接的部分同其周围的部分相比刚性较低。由此,在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与椅套的缝制部分抵接的部分,抑制了加热线断线。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再者,本发明不受以下的实施方式限定。
(实施方式一)图1不出了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的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车辆用座椅。图2是图1的车辆用座椅的局部剖视图。图3示出了车辆用座椅加热器。如图1及图2所示,车辆用座椅50具有:例如由人造革等制造的椅套52a、52b ;以及例如由聚氨酯泡沫等制造的座垫(座椅主体)54。车辆用座椅加热器10配置在椅套52a、52b与座垫54之间。此外,车辆用座椅加热器10配置在车辆用座椅50的从支承人的臀部的中央部50a到支承大腿的前部50b的范围。再者,关于中央部50a、前部50b的形状,不受图1限定。如图3所示,车辆用座椅加热器10具有:基材片12 ;配设于基材片12的加热线14 ;以及向加热线14供给电力的线束16。车辆用座椅加热器10还具备:配置在车辆用座椅50的中央部50a的第一米暖部IOa ;配置在前部50b的第二采暖部IOb ;以及连结第一采暖部IOa和第二采暖部IOb的多个吊挂部10c。另外,如图2所示,通过将该吊挂部IOc吊挂至形成于座垫54的吊挂槽54a,车辆用座椅加热器10被固定于座垫54。具体来说,在位于吊挂槽54a的上方的椅套52a、52b的缝制部52c的附近,安装有吊装袋52d。在该吊装袋52d内收纳有与吊挂槽54a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套侧吊线52e。该套侧吊线52e经固定环56固定于垫侧吊线54b,该垫侧吊线54b固定在吊挂槽54a内。车辆用座椅加热器10的吊挂部IOc通过悬挂在这样的套侧吊线52e而固定于座垫54。车辆用座椅加热器10的基材片12由例如无纺布或聚氨酯片制造而成。车辆用座椅加热器10的加热线14例如是金属线,加热线14通过线(未图示)缝在基材片12上。作为替代,加热线14也可以如线般地缝入基材片12,或通过热熔接等粘接在基材片12上,其固定方法不受上述限定。此外,加热线14从安装于第一采暖部IOa的线束16延伸,穿过一个吊挂部IOc而朝第二采暖部IOb延伸,在第二采暖部IOb进行折返再穿过另一吊挂部10c,然后朝第一采暖部IOa的线束16延伸。关于这样的加热线14,如作为吊挂部IOc的放大图的图4所示,加热线14未与皱褶线R正交。加热线14以除了 90度以外的角度与皱褶线R交叉。再者,该皱褶线R是实验性地或理论性地求得的线,其表示车辆用座椅加热器10的被预测为将来会产生的皱褶线(以下称为“预测皱褶线”)。如预测皱褶线R那样,在车辆用座椅加热器10的吊挂部10c,容易产生沿其宽度方向(即吊挂槽54a的长度方向)D延伸的皱褶线。即,吊挂部IOc存在反复发生这样的变形的趋势:产生沿其宽度方向D延伸的皱褶线。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由于车辆用座椅加热器10的吊挂部IOc以受到拉伸力(张力)的状态悬挂于套侧吊线52e,因此每当人离座或就座时、或者每当就座姿势变化时,该张力产生变动。由于该张力的变动,吊挂部IOc会在预测皱褶线R反复发生弯曲的弯曲变形,并沿着预测皱褶线R产生实际的皱褶线。因此,当加热线14与沿吊挂部IOc的宽度方向D延伸的预测皱褶线R正交时,力口热线14的与预测皱褶线R交叉的部分产生反复弯曲应力,并有可能在该部分发生断线。作为其应对方法,将加热线14配设成不与皱褶线R正交。
再者,即使在加热线14不与预测皱褶线R正交的情况下,当吊挂部IOc在预测皱褶线R弯曲时,在加热线14的与预测皱褶线R交叉的部分也产生弯曲应力。但是,同加热线14与预测皱褶线R正交的情况相比,该弯曲应力要小。就其原因来说,在加热线14不与预测皱褶线R正交的情况下,由于加热线14通过线缝在基材片12上(或者由于如线般地缝入基材片12),因此当吊挂部IOc在预测皱褶线R弯曲时,能够微小地扭曲。由此,加热线14的与预测皱褶线R交叉的部分的弯曲应力得以缓和,其结果是,抑制了加热线14的与预测皱褶线R交叉的部分的断线。具体来说,如图4所示,加热线14以呈波浪形状(例如正弦曲线状)地蜿蜒的状态向与吊挂部IOc的宽度方向D正交的方向(即从第一米暖部IOa朝向第二米暖部IOb)延伸的方式配设于吊挂部10c。由此,加热线14不与预测皱褶线R正交。再者,优选以如下方式将波浪形状的加热线14配设于吊挂部IOc:预测皱褶线R不通过波浪形状的加热线14的顶点14a,特别优选以如下方式将波浪形状的加热线14配设于吊挂部IOc:预测皱褶线R通过波浪形状的加热线14的连续的两个顶点14a的中间点。此外,例如如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方式的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吊挂部IlOc的放大图的图5所示,也可以将加热线114以蜿蜒成梳齿状的状态配设于吊挂部110c。该梳齿状的加热线114构成为:沿吊挂部IlOc的宽度方向D延伸的直线部114a与圆弧部114b交替地连结。再者,优选以如下方式将梳齿状的加热线114配设于吊挂部IlOc:预测皱褶线R不通过梳齿状的加热线114的圆弧部114b的顶点114c,特别优选以如下方式将梳齿状的加热线114配设于吊挂部IlOc:预测皱褶线R通过梳齿状的加热线114的连续的两个顶点114c的中间点(即与直线部114a大致平行地通过加热线114)。如图4所示,优选在预测皱褶线R的两端形成切口 10d,以便沿着预测皱褶线R产生实际的皱褶线。此外,替代切口 10d,也可以形成凹痕。由此,吊挂部IOc的位于两个切口IOd之间的部分与其周围的部分相比,针对弯曲变形的刚性低。其结果是,容易引起沿着连结两个切口 IOd的直线即预测皱褶线R产生实际的皱褶线那样的、吊挂部IOc在预测皱褶线R发生弯曲的弯曲变形。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加热线14不与车辆用座椅加热器10的预测皱褶线R正交,因此即使沿着预测皱褶线R产生实际的皱褶线,加热线14的与该实际的皱褶线交叉的部分也不易断线。因此,能够抑制由于车辆用座椅加热器10反复变形而引起的加热线14断线。(实施方式二)在本实施方式二中,除了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吊挂部以外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一相同。因此,仅对吊挂部进行说明。图6示出了本实施方式二的座椅加热器的吊挂部。如图6所示,在吊挂部210c隔着预测皱褶线R贴附有两个加强片210e。由此,吊挂部210c的存在预测皱褶线R的部分、即两个加强片210e之间的部分与其周围的部分相比刚性较低。由此,容易引起沿着预测皱褶线R产生实际的皱褶线那样的、吊挂部210c在预测皱褶线R发生弯曲的弯曲变形。再者,加强片210e可以贴附在吊挂部210c的配设有加热线214的一侧的表面,也可以贴附在其相反侧的表面,还可以贴附在两面。以上以列举上述实施方式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定。
例如,车辆用座椅加热器在吊挂部以外的部分也会产生皱褶线。例如如图2所示,座垫54的吊挂槽54a的角54c由于离座或就座、或者就座时的姿势变化而容易变形。有时由于该角54c发生变形,车辆用座椅加热器10的与该角54c抵接的部分发生变形,并在该部分产生皱褶线。与吊挂部IOc同样地,在该情况下也实验性地或理论性地求出车辆用座椅加热器10的与座垫54的吊挂槽54a的角54c抵接的部分处的预测皱褶线。并且,以加热线14不与该求出的预测皱褶线正交的方式,将加热线14配设于基材片12。由此,在车辆用座椅加热器10的与吊挂槽54a的角54c抵接的部分,能够抑制加热线14断线。此外,也可以是:在车辆用座椅加热器10的与角54c抵接的部分,为了沿着预测皱褶线产生实际的皱褶线,与吊挂部的预测皱褶线R同样地形成切口(或凹痕),(参照图4),或者采用加强片(参照图6),从而使车辆用座椅加热器10的与角54c抵接的部分同其周围的部分相比刚性较低。此外,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如图7所不,在车辆用座椅加热器310不悬挂在套侧吊线352d而通过座垫354的吊挂槽354a的上方的情况下(例如,在车辆用座椅加热器310经面状固定件(fastener)固定于椅套352a、352b或座垫354的情况下),车辆用座椅加热器310的与椅套352a、352b的缝制部352c抵接的部分容易产生皱褶。在该情况下,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求出预测皱褶线,并以加热线不与该求出的预测皱褶线正交的方式将加热线配设于基材片。由此,在车辆用座椅加热器310的与椅套352a、352b的缝制部352c抵接的部分,能够抑制加热线断线。此外,也可以是:为了沿着预测皱褶线产生实际的皱褶线,在车辆用座椅加热器310的与缝制部352c抵接的部分,与吊挂部的预测皱褶线R同样地形成切口(或凹痕)(参照图4),或者采用加强片(参照图6),从而使车辆用座椅加热器310的与缝制部352c抵接的部分同其周围的部分相比刚性较低。这样,本发明广义上与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部分无关、是以加热线不与预测皱褶线正交的方式将加热线配设于基材片。关于本发明,参照附图对优选的实施方式充分地进行了描述,而对于对该技术熟练的人员来说显然可进行各种变形或修改。只要不脱离基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本发明的范围,那样的变形或修改应理解为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中。产业上的可利用性只要能够实验性地或理论性地求出预测皱褶线,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加热器不限于图1所示的车辆用座椅50的中央部50a及前部50b,还可设置在支承人的脊背的靠背部。标号说明10:车辆用座椅加热器;10c:吊挂部;10d:切口 ;12:基材片;14:加热线;14a:顶点;50:车辆用座椅;52a:椅套;52b:椅套;52c:缝制部;54:座垫;54a:吊挂槽;54c:角;IlOc:吊挂部;114:加热线;114c:顶点;210c:吊挂部;210e:加强片;214:加热线。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座椅加热器,其安装于车辆用座椅,其中, 该车辆用座椅加热器具有: 基材片;以及 加热线,其配设于所述基材片, 所述加热线配设成不与所述基材片的预测皱褶线正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加热器,其中, 所述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存在所述预测皱褶线的部分与其周围的部分相比刚性较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加热器,其中, 所述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存在所述预测皱褶线的部分位于贴附于所述基材片的两个加强片之间,由此,存在所述预测皱褶线的部分刚性较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加热器,其中, 在所述预测皱褶线的两端形成有切口或凹痕。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加热器,其中, 在所述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吊挂于所述车辆用座椅的座垫的吊挂槽的吊挂部,存在沿着所述吊挂部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所述预测皱褶线, 所述加热线在所述吊挂部在与所述吊挂部的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蜿蜒地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加热器,其中, 在所述吊挂部,所述预测皱褶线通过蜿蜒的所述加热线的连续的两个顶点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加热器,其中, 在所述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与所述吊挂槽的角抵接的部分,存在所述预测皱褶线, 所述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与所述吊挂槽的角抵接的部分同其周围的部分相比刚性较低。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加热器,其中, 在所述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与所述车辆用座椅的椅套的缝制部分抵接的部分,存在所述预测皱褶线, 所述车辆用座椅加热器的与所述椅套的缝制部分抵接的部分同其周围的部分相比刚性较低。
全文摘要
车辆用座椅加热器(10),其安装于车辆用座椅(50),该车辆用座椅加热器(10)具有基材片(12);以及加热线(14),其配设于基材片(12)。加热线(14)配设成不与基材片(12)的预测皱褶线(R)正交。由此,能够抑制由于车辆用座椅加热器(10)反复变形而引起的加热线(14)断线。
文档编号A47C7/74GK103097185SQ20118000189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7日
发明者阿部宪生, 藤原义光, 日置一昭, 西川雅德, 永山一巳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