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290464阅读:来源:国知局
) 19e等,不特别地限定。如图13所示,只有单面倾斜的屋顶19a构成为屋顶仅向一方倾斜。如图14所示,四坡屋顶19b由向四个方向倾斜的两个大致三角形的屋顶和两个大致梯形的屋顶构成。如图15所示,攒尖式屋顶19c由从屋顶的顶点向四个方向倾斜的四个大致三角形的屋顶构成。如图16所示,折线形屋顶19d是按两个阶段增大倾斜的四坡屋顶,并且由减缓屋顶的上部的倾斜并增大屋顶的下部的倾斜的屋顶构成。如图17所示,筒形屋顶19e由带圆度的拱门状的屋顶构成。另外,如图13?图17所示,这些屋顶的排气通路43和排气通路的出口 41配置在各个屋顶的顶点附近。另外,也可以在反射体34处也根据顶部19的形状而形成各种形状,不限于实施方式一至三中的形状。
[0151]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是在顶部19内具备隔壁37的结构,但也可以是不具备隔壁37的结构。即使在不设置隔壁37的情况下,被室内的气流顶出并从反射体34的内侧空间55溢出的高温空气也流入到空气通路中。因此,虽然由于来自反射体34的辐射而使顶部19的外廓超过100°C,但由于有向外部空气的散热,因此低于150°C。其结果是,即使使用者不小心触碰到顶部19的外廓31,也能够抑制给予“烫”这样的不适感。
[0152]此外,在实施方式三中,反射体34兼作顶部19的内廓30,但也可以彼此独立地设置反射体34和顶部19的内廓30。若将反射体34配置在顶部19的外廓31与发热体3之间并分别地设置反射体34和顶部19的内廓30,则更能够抑制顶部19的外廓31的温度上升。
[0153]图18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在实施方式二、三中,脚部16具有从受电部8的两侧的端部8L、8R沿着辐射加热部I的加热区域的端缘而延伸的形状,但不限于该形状。例如,也可以这样:如图18所示,在变形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a中,脚部16是从受电部8的一个端部8L延伸并以围绕辐射加热部I的加热区域的方式弯曲成直角的L字形状。S卩,在变形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a中,一条脚部16配置成围绕加热区域,并且构成为使被脚部16围绕的加热区域向水平方向敞开。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一条脚部16来承受辐射加热部I的重量,能够将辐射加热部I与受电部8的彼此的重量平衡保持均等。此外,使用者能够从脚部16的敞开的部分(开口)自由地接近烹调容器2,此外,能够从开口 15R目视烹调材料。另外,在本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也可以例如将3字状的板状的脚部16设置成围绕辐射加热部I的加热区域,并具有顶部19与脚部16之间敞开的开口。
[0154]图19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另一变形例的立体图。实施方式一至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仅具备一个受电部8,利用支撑部10单侧支撑顶部19,但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9所示,变形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b具备两个受电部8和两个支撑部10,从受电部8延伸的支撑部10具有从两侧支撑顶部19的结构(双支撑的结构)。根据这样的结构,支撑部10能够从两侧支撑顶部19,能够将辐射加热部I与受电部8的彼此的重量平衡保持均等。此外,在未配置有支撑部10的一侧形成有能够供烹调容器2自由地进入到辐射加热部I的加热区域的开口 14C,因此使用者能够从开口 14C容易地配置或者取出烹调容器2。并且,使用者还能够从开口 14C目视烹调材料。
[0155]另外,在实施方式一至三中,也可以不利用加热线圈单元7来对烹调容器2进行感应加热而仅利用辐射加热部I来从上方辐射地对烹调材料进行烘烤烹调。
[0156]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一至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的开口 14形成能够供烹调容器2进入的大小和位置。S卩,开口 14为能够供使用者将烹调容器2配置在加热区域和将其取出的大小及位置即可。根据这样的结构,使用者能够自由地进行将烹调容器2从开口 14配置到辐射加热部I的加热区域和将烹调容器2从开口 14取出。此外,使用者即使在烹调时也能够从开口 14目视烹调材料。
[0157]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58]如上所述,在本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由于烹调容器的配置或者取出容易,并且能够在烹调时目视烹调材料,因此在烹调设备的用途方面是有效的。此外,在本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由于不使用动力就能够利用外部空气的冷却来抑制顶部的外廓的温度上升,因此在烹调设备的用途方面是有效的。
[0159]标号说明
[0160]1:辐射加热部
[0161]2:烹调容器
[0162]3:红外线灯加热器(发热体)
[0163]3R、3L:端子
[0164]4:顶板
[0165]5:主体壳体
[0166]6:操作显示部
[0167]7、7A、7B:加热线圈单元
[0168]8:受电部
[0169]8F、8L、8R:端部
[0170]9:受电线圈
[0171]10:支撑部
[0172]11:屏蔽部
[0173]12:温度传感器
[0174]13、13A、13B:发光显示体
[0175]14、14C、14L、14R:开口
[0176]15:被加热物检测部
[0177]15C、15L、15R:开口
[0178]16:脚部
[0179]17:凸缘部
[0180]18:连接部
[0181]19:顶部
[0182]19R、19L:端部
[0183]20:间隙
[0184]24:加热控制部
[0185]30:内廓
[0186]31:外廓
[0187]34:反射体
[0188]35:反射体上表面部
[0189]36:反射体出口
[0190]37:隔壁
[0191]38:隔壁上表面部
[0192]39:隔壁管道
[0193]40:顶部上表面部
[0194]41:排气通路的出口
[0195]42:保护框
[0196]43:排气通路
[0197]44:第一空气通路
[0198]45:垂直面部
[0199]46:垂直面部
[0200]47:第一空气通路入口
[0201]48:第一空气通路出口
[0202]49:第二空气通路
[0203]50:第二空气通路入口
[0204]51:第二空气通路出口
[0205]52:间隔件
[0206]53:间隔件
[0207]54:保护框
[0208]55:内侧空间
[0209]56:外侧空间
[0210]62:散热板
[0211]68:把手
[0212]100:感应加热烹调器
[0213]200:感应加热装置
【主权项】
1.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该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 辐射加热部,其设置有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从上方对被载置于烹调容器中的被加热物进行辐射加热; 顶部,其支撑上述辐射加热部; 受电部,其设置有被感应供电的受电线圈; 连接部,其将上述受电部的受电线圈和上述辐射加热部的发热体电连接;和 支撑部,其从上述受电部延伸而支撑上述顶部, 上述支撑部支撑上述顶部,使得至少上述发热体和上述受电部在垂直方向上不重叠、并且具有能够供烹调容器进入到上述辐射加热部的加热区域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备脚部,所述脚部从上述受电部的端部沿着上述加热区域的端缘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上述脚部构成为使上述脚部围绕的上述加热区域在水平方向敞开。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上述脚部与上述顶部之间敞开。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上述辐射加热部的发热体的端子与上述顶部的端部接合, 上述支撑部与上述顶部的端部接合。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在上述辐射加热部与上述受电部之间还具备屏蔽部, 所述屏蔽部配置成:覆盖上述受电部的烹调容器侧的端部,从上述端部朝向上方延伸,并且在上述辐射加热部与上述屏蔽部之间具有间隙。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上述顶部具备:空气通路,其配置在内廓与外廓之间;和排气通路,其在上下方向上将由上述内廓形成的内侧空间和上述外廓的外侧空间连通, 上述辐射加热部具备将来自上述发热体的辐射热向被加热物的方向引导的反射体,并且配置在上述顶部的上述内侧空间, 上述空气通路的入口配置在上述顶部的上述内廓或者上述外廓的端部附近, 上述空气通路的出口配置在上述排气通路的附近。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上述空气通路的出口与上述排气通路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上述顶部具备隔壁,所述隔壁配置在空气通路内, 上述隔壁将上述空气通路分割成:第一空气通路,其形成于上述外廓与上述隔壁之间;和第二空气通路,其形成于上述隔壁与上述内廓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上述顶部构成为将上述外廓与上述隔壁接合、将上述隔壁与上述内廓接合、并将上述内廓与上述辐射加热部的反射体接合。11.根据权利要求7?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上述顶部使上述空气通路的出口配置在比入口高的位置,并使上述空气通路的从入口到出口的通路倾斜。12.根据权利要求7?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上述空气通路的出口和上述排气通路的出口是沿着相同方向延伸的长孔形状。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上述顶部的周围敞开。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辐射加热部,其设置有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从上方对被载置于烹调容器中的被加热物进行辐射加热;顶部,其支撑辐射加热部;受电部,其设置有被感应供电的受电线圈;连接部,其将受电部的受电线圈和辐射加热部的发热体电连接;和支撑部,其从受电部延伸而支撑顶部。支撑部支撑顶部,使得至少发热体和受电部在垂直方向上不重叠、并且具有能够供烹调容器进入到辐射加热部的加热区域的开口。
【IPC分类】A47J37/06
【公开号】CN105007786
【申请号】CN201480002255
【发明人】富田英夫, 北泉武, 西村诚, 黑濑洋一, 藤涛知也
【申请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4年2月25日
【公告号】WO2014129208A1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