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装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1130阅读:1082来源:国知局
自动装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装夹装置是一种用于吊卸工件的装置,装夹装置设有吊具,吊具中设有两个可以开闭的夹持爪。

现有的装夹装置的吊具在吊夹工件时需人工手动拔开夹持爪,在吊卸工件时亦需手动拔开夹持爪,造成人员的劳动强度高,影响生产效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装夹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装夹装置,可通过气缸伸缩运动来控制吊具夹持部的开闭,而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装夹装置,包括气缸和连接于所述气缸上的吊具;所述气缸设有活塞通道以及可在所述活塞通道中上下移动的活塞杆;所述吊具包括设于所述气缸两侧的两个吊夹;所述吊夹包括分别与所述活塞杆的一端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一端铰接的第三连杆以及与所第二连杆一端铰接的第四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部与所述第四连杆中部通过固定轴铰接;所述固定轴相对于所述气缸的外表面固定;所述第三连杆末端设有向内弯曲的第一夹持部;所述第四连杆末端设有向内弯曲的第二夹持部。

所述两个吊夹中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通过同一螺栓铰接。

所述两个吊夹中的第三连杆的中部与所述第四连杆中部通过同一固定轴铰接。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与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装夹装置,包括气缸和连接于所述气缸上的吊具;所述气缸设有活塞通道以及可在所述活塞通道中上下移动的活塞杆;所述吊具包括设于所述气缸两侧的两个吊夹,吊夹末端设有夹持部;可通过气缸伸缩运动来控制吊具夹持部的开闭,而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装夹装置的夹持部张开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装夹装置的夹持部闭合的示意图。

图中:气缸1、吊具2、固定轴3、活塞通道10、活塞杆11、吊夹20、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第三连杆23、第四连杆24、第一夹持部231、第二夹持部24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装夹装置,包括气缸1和连接于气缸1上的吊具2。气缸1设有活塞通道10以及可在活塞通道10中上下移动的活塞杆11。吊具2包括设于气缸1两侧的两个吊夹20。吊夹20包括分别与活塞杆11的一端铰接的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与第一连杆21一端铰接的第三连杆23以及与第二连杆22一端铰接的第四连杆24。第三连杆23的中部与第四连杆24中部通过固定轴3铰接。固定轴3相对于气缸1的外表面固定。第三连杆23末端设有向内弯曲的第一夹持部231。第四连杆24末端设有向内弯曲的第二夹持部241。

具体地,两个吊夹20中的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通过同一螺栓铰接。

具体地,两个吊夹20中的第三连杆23的中部与第四连杆24中部通过同一固定轴3铰接。

当未夹持工件时,第一夹持部231和第二夹持部241处于张开状态。当需要夹持工件时,通过控制气缸1的活塞杆11在活塞通道10中上升,拉动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的一端向上运动,使得第三连杆23与第四连杆24的上端相靠近,最终使得第一夹持部231和第二夹持部241闭合以夹紧工件,而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