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小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4335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器人小臂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器人小臂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工业领域里机器人被用来替代人工进行搬运、上下料、协同加工等工作。

现有此类机器人普遍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末端负载能力差、管线布设不科学的缺陷等等,这些缺陷尤其体现在小臂梁上,现有小臂梁自重大,无形中拉低末端负载能力,或者有些结构简单的却又因为结构不合理导致承重能力极差,易变形,除此之外,管线外设,通过捆绑固定,布设散乱,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器人小臂结构,其具备结构简单、自重较轻、设计合理的优点,采用本实用新型小臂梁结构将传统的截面呈“工”字造型小臂梁换成截面呈三角形造型结构,其可以满足结构简单的同时赋予其更高承重能力,独特的三角造型设计使其具备较强稳定性,且管线布置口的加设使得管线布设更科学,管线使用寿命更长,消除了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机器人小臂梁设计不合理、自重较大、负载能力差、布线繁杂、管线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器人小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臂梁,在小臂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轴安装体,小臂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腕部安装体,小臂梁由主面板、第一筋板以及第二筋板组成,且小臂梁的截面呈三角形。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小臂结构,其中,第一筋板和/或第二筋板上开设窗口结构。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小臂结构,其中,窗口结构边缘均作折边处理。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小臂结构,其中,还包括管线布置口,管线布置口设置于主面板,用以实现对管线的集中规整处理功能。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小臂结构,其中,管线布置口且沿管线布置方向的边沿与主面板的端面连接处均为弧形过渡面。

本实用新型机器人小臂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小臂梁采用三角形结构,使得小臂梁满足结构简单、自重较轻的同时又提升了整体的刚性、稳定性,承重能力极强;再加上独特折边处理,使得承重能力进一步提升;另外,独特的管线布置口设计,使得管线能够很好的贴合小臂梁布置,管线布置方向不存在应力集中点,延长了管线使用寿命的同时整个小臂梁更为紧凑,设计更科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器人小臂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器人小臂结构折边处理示意图。

其中:1、小臂梁;10、主面板;11、第一筋板;12、第二筋板;13、窗口结构;2、第三轴安装体;3、腕部安装体;4、管线布置口;5、弧形过渡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申请中所述的前后方向均以第三轴安装体到腕部安装体的指向为正前方向,且其只是为表述方便进行的规定,并不表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请求保护范围进行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器人小臂结构,包括小臂梁1,在小臂梁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轴安装体2,小臂梁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腕部安装体3,小臂梁1由主面板10、第一筋板11以及第二筋板12组成,且小臂梁1的截面呈三角形。

通过以上具体实施例所带来的优点在于:小臂梁1采用三角形结构,使得小臂梁1满足结构简单、自重较轻的同时又提升了整体的刚性和稳定性,承重能力极强。

作为进一步优化方案,为了满足小臂梁1承重要求的同时进一步减轻其重量,第一筋板11和/或第二筋板12上开设窗口结构13。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窗口结构13边缘均作折边处理,使得小臂梁1整体刚性增强,负载能力增强。

作为进一步优化方案,还包括管线布置口4,管线布置口4设置于主面板10,用以实现对管线的集中规整处理功能。

同时,管线布置口4且沿管线布置方向的边沿与主面板10的端面连接处均为弧形过渡面5。

以上实施例所带来的好处在于:管线能够很好的贴合主面板10的端面布置,由于弧形过渡面5的设计,管线布置方向不存在应力集中点,延长了管线使用寿命的同时整个小臂梁1也更为紧凑,设计科学,且消除了安全隐患。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