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设备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4084发布日期:2018-07-13 10:54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化设备夹具。



背景技术:

夹具是指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又称卡具。从广义上说,在工艺过程中的任何工序,用来迅速、方便、安全地安装工件的装置,都可称为夹具。夹具通常由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对刀引导元件、分度装置、连接元件以及夹具体等组成。除虎钳、卡盘、分度头和回转工作台之类,还有一个更普遍的叫刀柄,一般说来,刀具夹具这个词同时出现时,大多这个夹具指的就是刀柄。机床夹具最为常见,常简称为夹具。在机床上加工工件时,为使工件的表面能达到图纸规定的尺寸、几何形状以及与其他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加工前必须将工件装好(定位)、夹牢(夹紧)。然而,现在的自动化设备用夹具在使用中往往存在一定缺陷:现在的夹具适用性不强,基本都是专用的,同时不能更换和调节调节元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设备夹具,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夹具功能单一,适应性弱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化设备夹具,其包括:底座、支腿、车轮、一号气缸、托盘、二号气缸、一号机械臂、一号机械手、三号气缸、二号机械臂和二号机械手;在所述底座的底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支腿;在所述支腿的底端设置车轮;在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槽道;在所述槽道的中心设置一号气缸;在所述一号气缸的上端设置托盘;在所述槽道的左端设置二号气缸;在所述二号气缸的上端设置一号机械臂;在所述一号机械臂的前端设置一号机械手;在所述槽道的右侧设置三号气缸;在所述三号气缸的上端设置二号机械臂;在所述二号机械臂的前端设置二号机械手。

优选的是,还包括一号驱动杆和二号驱动杆;所述一号驱动杆设置在底座的左侧,且穿过底座的侧壁延伸至槽道内与二号气缸活动连接;所述二号驱动杆设置在底座的右侧,且穿过底座的侧壁延伸至槽道内与三号气缸活动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一号机械手和二号机械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均呈L状。

优选的是,所述一号驱动杆与和二号驱动杆均与底座之间螺纹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车轮便于移动本装置到合适的位置进行工作;通过一号气缸的伸缩可以控制加工件的位置;通过升降二号气缸和三号气缸可以控制机械臂的位置;通过一号机械臂和二号机械臂的伸缩可以控制机械手对加工件进行夹紧;通过转动一号驱动杆或二号驱动杆可以调节二号气缸和三号气缸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自动化设备夹具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底座的俯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底座;2、支腿;3、车轮;4、一号气缸;5、托盘;6、二号气缸;7、一号机械臂;8、一号机械手;9、三号气缸;10、二号机械臂;11、二号机械手;12、一号驱动杆;13、二号驱动杆;14、槽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附图1和2,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底座1、支腿2、车轮3、一号气缸4、托盘5、二号气缸6、一号机械臂7、一号机械手8、三号气缸9、二号机械臂10和二号机械手11;在所述底座1的底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支腿2;在所述支腿2的底端设置车轮3;通过车轮3便于移动本装置到合适的位置进行工作。在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置槽道14;在所述槽道14的中心设置一号气缸4;在所述一号气缸4的上端设置托盘5;通过托盘5可以放置加工件。在所述槽道14的左端设置二号气缸6;在所述二号气缸6的上端设置一号机械臂7;在所述一号机械臂7的前端设置一号机械手8;在所述槽道14的右侧设置三号气缸9;在所述三号气缸9的上端设置二号机械臂10;在所述二号机械臂10的前端设置二号机械手11;所述一号机械手8和二号机械手1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均呈L状。

本装置还包括一号驱动杆12和二号驱动杆13;所述一号驱动杆12设置在底座1的左侧,且穿过底座1的侧壁延伸至槽道14内与二号气缸6活动连接,并且一号驱动杆12与底座1之间螺纹连接;所述二号驱动杆13设置在底座1的右侧,且穿过底座1的侧壁延伸至槽道14内与三号气缸9活动连接,并且二号驱动杆13与底座1之间螺纹连接。

本装置通过车轮3便于移动本装置到合适的位置进行工作;通过一号气缸4的伸缩可以控制加工件的位置;通过升降二号气缸6和三号气缸9可以控制两机械臂的位置;通过一号机械臂7和二号机械臂10的伸缩可以控制两机械手对加工件进行夹紧;通过转动一号驱动杆12或二号驱动杆13可以调节二号气缸6或三号气缸9的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