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70408阅读:来源:国知局
装设于移位机构50上并远离底座10设置,用于承载第二工件300。支撑机构80包括装设块81、两个导柱83、两个复位件84、配合部85及吸附模组87。装设块81朝向基块51的一侧上形成收容槽813。两个导柱83固定连接于装设块81上,每个导柱83穿设于相应的通孔515及限位孔115。导柱83远离装设块81的一端形成抵持凸缘835 (如图3所示)。每一复位件84套设于相应的导柱83上,并抵持于衬套57与相应的抵持凸缘835之间。配合部85收容于收容槽813并与斜面535活动配合。配合部85包括连接轴851与两个滚轮853。两个滚轮853分别设置于连接轴851的两端并与连接轴851转动连接。每一滚轮853与相应的斜面535及收容槽813的侧壁相抵,以在斜面535相对基块51朝向承载机构30运动时推抵装设块81沿第二方向运动。吸附模组87可拆卸地装设于装设块81上并远离底座10设置,用以承载第二工件300。吸附模组87远离底座10的侧面上形成有第二定位腔871。第二定位腔871邻近移位机构50设置,其底壁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873。若干通气孔873与一真空发生器(图未标)相接,用以真空吸附第二工件300。吸附模组87朝向装设块81的一面设有卡合部875,装设块81对应卡合部875设有卡槽815,以方便吸附模组87与装设块81的组装。可以理解,可以设置若干个吸附模组87,每一吸附模组87的第二定位腔871的尺寸对应不同尺寸的第二工件300。可以理解,吸附模组87的底部上间隔凸设形成两个定位件(图未标),对应地于基块81邻近边缘部分上形成两个定位槽(图未标),每个定位件穿设于相应的定位槽中,以实现快速将吸附模组安装于基块上。
[0073]弹性件90 —端收容于容置孔315,弹性件90的另一端套设于该套设部533上,用以复位移位机构50。
[0074]组装时,将固定块31邻近滑轨13固定于底座10上,承载座33设置于固定块31上。将基块51与滑轨13滑动相接。将推动件53放置于引导槽513且连接部537与限位部517相互配合。将弹性件90 —端收容于容置孔315,弹性件90的另一端套设于套设部533上。将每个复位件84套设于相应的导柱83上,并将导柱83穿过基块51与装设块81连接于一起。配合部85设置于收容槽813,并与斜面535相配合。将吸附模组87装设于装设块81上。
[0075]使用时,将吸附模组87与一真空发生器相接。将第一工件200放置于第一定位腔3315中,且贴合部201伸出承载座33外。将压板335盖设于第一工件200上,缓冲垫3353压合于贴合部201上。将第二工件300放置于第二定位腔871内。如图4所示,组装装置100未进行组装时,滚轮853位于斜面535邻近移位机构50的一端,且连接部537位于限位部远离承载机构30的一端。推动推动件53,由于推动件53与基块51之间存有较大摩擦力,推动件53带动移位机构50及支撑机构80沿滑轨13朝向承载机构30运动并压抵弹性件90。当基块51贴着固定块31时,基块51与支撑机构80停止沿第一方向的运动,推动推动件53继续朝向承载机构30运动,由于斜面535的作用,连接轴851推抵装设块81及吸附模组87沿第二方向并远离底座10运动,进而将第二工件300贴合于第一工件200的贴合部201 (如图5所示)。释放推动件53,弹性件90能够推抵推动件53带动移位机构50及支撑机构80远离承载机构30运动,基块51、推动件53回复至初始位置。翻开压板335,取出组装好的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
[007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装装置100,移位机构50沿第一方向活动装设于底座10上,支撑机构80装设于移位机构50并能沿第二方向运动,于推动件53上设置朝向承载机构30的斜面535,并于支撑机构80设置一与斜面535配合的配合部85,仅通过操纵推动件53,即可快速将第二工件300与第一工件组装于一起。另外,由于承载座33可拆卸装设于固定块31上及吸附模组87可拆卸装设于装设块81上,当需对不同规格尺寸工件进行组装时,可快速更换组装相应的承载座33及吸附模组87。
[0077]可以理解,第一工件200不仅限于导光板,第二工件300不仅限于搭载有发光二极管的柔性布线基板,第一工件200与第二工件300可以为其它需组装于一起的工件,如于面板上贴膜;或第一工件200上设有收容孔,第二工件300上设卡合凸起,将第二工件300的卡合凸起组装于第一工件200上的收容孔。
[0078]可以理解,可以将推动件53与一驱动机构相接。
[0079]可以理解,可以省略底座10及支撑机构80的导柱83,将支撑机构80的装设块81邻近承载机构30设置,或于基块51上设置一限位块(图未示)以限定装设块81相对移位机构50朝向承载机构30运动,或直接将装设块81贴着承载机构30设置,或推动件53带动装设块81朝向承载机构30运动一定距离后,装设块81贴着承载机构30设置。使用时,推动推动件53朝向承载机构30运动,配合部85能够配合该斜面535带动该装设块81作上升运动,进而该第二工件300与该第一工件200贴合于一起。
[0080]可以理解,移位机构50的基块51可以不与底座10滑动相接,而直接将基块51固定于底座10上。
[0081]可以理解,可以省略弹性件90,当第二工件300贴合于第一工件200后,往远离承载机构30的方向拉动推动件53,进而带动移位机构50及支撑机构80远离承载机构30。
[0082]可以理解,可以省略吸附模组87,而将第二工件300直接承载定位于装设块81上。
[0083]可以理解,可以省略容置孔315,可以省略推动件53的套设部533,而直接将弹性件90连接于推动件53及固定块31之间。
[0084]可以理解,可以将配合部85设置为凸设于装设块81的斜面、凸起或其它结构,其只需满足能够与斜面535相抵。配合部85可以省略连接轴851,滚轮853可以直接与收容槽813的侧壁相抵,滚轮853的数目可为一个,也可为多个。斜面535的数目可以为一个,也可为多个。
[0085]可以理解,支撑机构80还可省略复位件84,装设块81通过自身重力复位。
[0086]可以理解,可以省略衬套57,复位件84抵持于基块51与相应的抵持凸缘835之间。
[0087]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组装装置包括底座、用于承载第一工件的承载机构、移位机构及用于承载第二工件的支撑机构,该移位机构与该承载机构均装设于该底座上并相邻设置,该移位机构包括基块及活动收容于该基块的推动件,该基块装设于该底座上,该推动件朝向该承载机构倾斜设置有斜面;该支撑机构包括装设块及设置于该装设块上的配合部该装设块设置于该基块上并远离该底座,该装设块用以承载第二工件,该配合部与该斜面相抵持;推动该推动件朝向该承载机构运动,该配合部能够配合该斜面带动该装设块朝向远离该底座的方向运动,进而将该第二工件与该第一工件组装于一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块上开设有引导槽,该引导槽的底壁上形成限位部,该推动件活动收容于该引导槽中,该推动件对应该限位部形成连接部,该连接部活动收容于该限位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设块上朝向该基块的一侧开设有收容槽,该配合部部分收容于该收容槽,该配合部包括连接轴及转动连接于连接轴上的滚轮,该连接轴与该收容槽的侧壁相抵,该滚轮与该斜面相抵以带动该装设块相对该推动件运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机构还包括固定于该装设块上的导柱,该导柱活动穿设于该基块和该底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组装装置还包括弹性件,该弹性件设置于该推动件与该承载机构之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推动件包括主体及套设部,该主体活动收容于该基块中,该套设部凸设于该主体且邻近该承载机构,该斜面形成于该主体上并邻近该套设部设置,该承载机构朝向该移位机构一侧上形成有容置孔,该弹性件的一端收容于该容置孔,该弹性件的另一端套设于该套设部上。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载机构包括固定块及承载座,该固定块固定于该底座上并邻近该移位机构设置,该承载座连接于该固定块上,该承载座用以承载定位该第一工件。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座包括座体及与该座体转动相接的压板,该座体与该固定块相接并远离该底座,该座体用以承载该第一工件,该压板用于盖设于该第一工件上。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座上形成滑轨,该移位机构的基块与该滑轨滑动相接。10.一种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组装装置包括用于承载第一工件的承载机构、移位机构及用于承载第二工件的支撑机构,该移位机构与该承载机构相邻设置,该移位机构包括基块及活动收容于该基块的推动件,该推动件朝向该承载机构倾斜设置有斜面;该支撑机构包括装设块及设置于该装设块上的配合部,该装设块用以承载第二工件,该配合部与该斜面相抵持;推动该推动件朝向该承载机构运动,该配合部能够配合该斜面带动该装设块上升运动,进而将该第二工件与该第一工件组装于一起。
【专利摘要】一种组装装置包括用于承载第一工件的承载机构、移位机构及用于承载第二工件的支撑机构,该移位机构与该承载机构相邻设置,该移位机构包括基块及活动收容于该基块的推动件,该推动件朝向该承载机构倾斜设置有斜面;该支撑机构包括装设块及设置于该装设块上的配合部,该装设块用以承载第二工件,该配合部与该斜面相抵持;推动该推动件朝向该承载机构运动,该配合部能够配合该斜面带动该装设块上升运动,进而将该第二工件与该第一工件组装于一起。组装装置能够快速将第二工件与第一工件组装于一起,提高组装效率。
【IPC分类】B25B27/00
【公开号】CN204621934
【申请号】CN201520100149
【发明人】吴建和, 田仕华, 张森, 祁号阳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